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呈现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做到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不但传授知识。而且培养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关键词:教学内容 过程 教学方法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数学课程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中介,内容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课程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都能从现实的经验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些供其分析和思考的素材,提出一些供其参考的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身学习的能力。把握好教学内容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在此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知识内容的编排螺旋式上升
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准确性与深刻性是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能力的形成需以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载体,不断地培养和训练,这个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于某一数学目标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分层、分步、分阶段地进行。从初步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到最终实现深刻地理性分析,提出问题的见解看法,形成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观念。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同类问题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要遵循认识规律,实施创新教育,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二、重视数学的应用,突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使得以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去展开知识的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要求知识的呈现采用问题一建立模型一解释一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现代数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的应用不只是指数学应用题,而包括数学作为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一种语言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广泛应用。课程内容创设问题应具有开放性、时代性、实用性及趣味性。如存款与贷款问题,分期付款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由于应用问题与学生息息相关,容易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应用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经验。为此,教师的举例要尽可能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包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互相联系,也包括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体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展示数学的整体性。例如,把数与代数的内容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运用几何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有关的代数问题。又如,根据平面规则点阵中的点的排列规律推导相应的整数列的和;利用图形面积相等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等代数恒等式;利用函数图像理解函数变化趋势等。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向数学化、定量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现实发展需要也必然反映在数学的教学内容中。例如,问卷调查是概率与统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经济学中的最优化价格,即价格是多少时,利润达到最大;歌手大赛中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怎样看待有奖销售问题等均反映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发现和搜集一些典型案例,利用这些案例,把数学知识与问题置于现实情景之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又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解题。
四、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教学的发展来看,它本身就是充满着观察与猜想的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引用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形象而生动的产生过程,并从中感受数学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内容不再是过去“定义—性质(定理)—例题—练习”模式,而是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亲身经历“做一做,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等过程,使学生能够参与并见证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综合自己的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积极的构建。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可以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去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概率统计、空间与图形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比重增大
翻开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很容易发现,概率统计、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得到有力的加强。在初中每一学年中,都配置有统计学内容,三视图等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内容、例题、习题均频繁出现。图形的初步认识、平移、轴对称、旋转、投影与视图等等,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有极大的增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新课标教材中的大量出现,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必须提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新课标教材的同时,必须多花时间研究、学习多媒体的应用技术,加强现化信息技术的学习,让新课标教材更好地发挥它的优点。
六、重视数学史料的作用
中学数学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结合具体内容介绍一些相关的史学史料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再现数学家们当初发现数学的经过,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还可以揭示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数学家百折不挠、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明确教学内容要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