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福建省“十一五”第三期高(完)中教学副校长提高培训班在福建教育学院开班。在集中培训时间里,由校长研修部专任教师组织参加培训的103位高(完)中分管教学的校长,分成5个小组,进行了两次研讨。校长们就当前高中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聚焦点综述如下。
焦点一:高中教育是否有自己的独立使命
校长办学,首先必须明确自己办学的使命。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中教育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个人从未成年向成年转折的关键阶段。现实中,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义务教育有《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法》,而高中教育,似乎无法可依,仿佛没有自己的独立任务,纯粹是为升学做准备的。校长们认为,学生步入高中,好像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升学,学校之间的竞争成了升学率的比拼。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暗地里给各地的高中下达升学率指标,从一级达标校到三级达标校,从城市学校、县镇学校到农村高中,所下的升学率指标只是数量的多与少、层次的高与低的区别。
实际上不管孩子上不上得了大学,高中教育影响着他们一生,也深深影响着社会的未来,这是共识。然而,眼下的高中教育,学校有不同的类型,坐落在不同的区域,学生的起点也不相同。高中教育的目标如果只有升学这一个,那么,高中教育岂不成了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高中教育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它是否有自己的独立使命?应该有怎样的教育使命?十几岁的青少年,恰处人的性格与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往往都在这个时期开始定型。如果学校仅仅是追求升学率,就会让学生在无形中失去很多成长的可能。在以个性和特色为价值取向的时代,高中教育应该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成长对素质的多元需求。此外,高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与流动的重要关口,如果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任务能从政策到理念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注,必定能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分流的多元取向奠定良好基础。
焦点二:城乡普通高(完)中办学规模与生源质量严重不平衡
城市、县城高中学校学生数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而农村地区高中学校学生数量却在逐步减少。长汀某中学,坐落在长汀县城,2005年与长汀师范合并之后,成为超级大校——目前有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市区一所坐落在市中心的中学,生源充足,校园面积很有限,学校规模却很大,全校90个教学班,初中有58个班,高中32班,学生做课间操还需要分两批次进行。而龙海某乡镇中学,2003年复办高中,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县里初中生一般是先报考一中、二中,剩下的生源才能轮到他们学校招。2008年该中学高一招生279人,临近的某中学仅招150人左右。
农村高(完)中校长普遍认为学校生源差,学生素质不高,优秀学生被重点中学挖走,生源逐年减少是办学最困难的事。城区一级达标校不断扩招,农村地区的许多尖子生流入城区中心地带的优质学校,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家长也都在想方设法把孩子往城里的好学校送,其他的高中只能挑他们录取后剩下的学生。校长们反映,很多学生
基础差,根本无法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
焦点三:城乡高(完)中教学质量的巨大反差
城市、县城高中规模大的学校都有一整套的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教学质量、升学率不断提高,而农村高(完)中由于学生基础差,办学目标无法明确,辍学、流生很多,形成鲜明的反差。
长汀县城某中学,教学管理到位,高考升学率年年递增,2008年本科上线率能达到70%以上,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惠安某乡镇中学,已经有50年的办学历史,目前仅三级达标,每年招进来的生源基本属于“D”级,基础非常差,每届学生都有辍学和流生的,最多的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南安一所乡镇中学高一学生流失严重,达到60多个。福清某乡镇中学, 1998年创办,1999年开始办高中。该中学与福清一所二级达标校之间才相隔一公里,由于福清在国外的人很多,在读高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是在等待出国,高一、高二、高三均有出国的学生,只要签证一到手就急着出国,学校很难控制教学质量和流生。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城乡校长
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焦点四:城乡普通高(完)中质量目标能否同质化
二级达标及以下的学校,尤其是乡镇所在地的高中校长有很多苦恼。生源基础差,学校升学率低,升学压力、高考评估压力大,上级领导和家长还只是盯着升学率。现实中,评估城乡普通高(完)中的质量目标同质化、单一化。每一所学校是否应该有自己的质量目标?是否需要找到自己具有优势的发展领域?仙游二中有110年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还是较强的,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学校制定音、体、美学科发展规划,狠抓音、体、美教学,三个学科成为学校办学的“三朵花”,向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师大、华师大等输送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三明九中美术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每年向高等美术学院输送的新生达到100多人。如果都是统一的学校评估标准,很多高(完)中校的定位无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偏移,学生,尤其是学业差的学生在发展上会失去目标,最终产生很多流生。
校本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学校应在执行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程标准的“弹性”上下功夫,
怎样才能让学校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这需要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过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该怎样评价这些有办学特色的学校的教育质量?这是校长们关注的焦点。
焦点五:能否重新整合学校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我省人口已经进入低生育率和低增长时期。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所占比重逐年下降,高(完)中,尤其是乡镇中学,生源在一级、二级达标校录取之后,加上布局不尽合理,引发生源大战。在龙海某中学附近不远的地方就有2所完中校,由于布局的不合理,生源竞争非常激烈。南安一所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周边就有三所达标高中,招不到优质的生源;另一所未达标的农村完中,由于存在普高招生竞争,招生处于劣势,只能通过初中、高中、职业教育一体化办学维持生存。仙游县城一所中学,虽然是二级达标校,但近几年录取的新生成绩都很差,原因是在学校周围不到一公里范围就有5所完中(其中3所是私立学校),县政府对私立学校支持力度很大,在招生方面也很自主,所以,该校只能招到三流的学生。周宁某县城中学流生递增、生源递减。许多校长提出,需要高(完)中合理布局,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焦点六: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接近一轮,校长们普遍认为高中新课程标准脱离高中教学实际,只顾20%学生、丢了80%学生的弊端依然无法改变。课程内容与课时不匹配,课时严重不足,是校长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现在周六不能上课,节假日也不能上课,晚自修取消,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去教,完不成教学任务。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只好挤占学生休息时间,上课提前5分钟、下课拖课5分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新课程的教材对一线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只能“教教材”,很难做到“使用教材”。现实中教材是新课程的,教师上课还是老办法。农村校和薄弱校学生基础差,完成教学任务都有困难,根本谈不上探究学习。
校长们还担心,按课改理念上课,课堂教学质量是好,但高考成绩是否就会好?如果教的是一套,考的又是另一套,课改绝对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有的校长基于社会和家长只认可高考的现实,对自己学校实施课改走得太前有顾虑,唯恐操之过急;有的校长认为,课改是否成功需要接受高考的检验。今年是新课改实施后高考的第一年,如果高考成绩不行,将会全面质疑课改。所以,要两手抓,没有高考的改革就没有真正的课改。当然,高考也着实承载了太大的责任,单靠高考命题改革,是很难解决上述的尖锐矛盾的,需要诸多配套的改革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使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落到实处。例如,实行“多考多取”、“教考分离”,实行“高考社会化报名”,高考成绩只通知学生本人,不通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避免追求升学率对学校带来的压力,实行“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成绩”的多元评价等等。
焦点七: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现在的中学教师队伍相对年轻。新的学期开始,福州屏东中学一年就新进30多位新教师。三明九中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2岁。校长认为,高中规模扩大太快,教师太年轻了,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相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仙游某中学校长认为,80后教师普遍缺乏责任感,甚至缺乏职业道德,很多青年教师进入中学教学领域,不能很快胜任中学教学。为此,校长们提出,必须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的缺陷。校长们希望高等师范教育,一是要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师范生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二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和实习的指导,充分体现师范生的素质,以便教师上岗后能尽快适应中学教学。寿宁某中学校长反映,山区中学的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只能从网上下载一点资料,学校教研氛围跟不上。还有校长认为,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教育局应该提供校际交流学习的机会,送出去参加学科培训、名校交流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等。农村高中校长最苦恼的事情是,教师队伍基本上3年一次大“换血”,成熟一个抽走一个,成熟一批走掉一批,教师的成长“生态”始终处于紊乱和不平衡的状态 。
关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校长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有校长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还是靠个人,靠“悟性”。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新教师培养工作,成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从思想上关心新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采取制定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一些促进教师成长的制度,搭建青年教师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开展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等措施,来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焦点八:学校网络、计算机设备配齐后的烦恼
学校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问题,投入足了也有很多烦恼。邵武某中学投入100万建设高中,背投电视、电脑300台,电子白板等硬件设施样样齐全,学校教学质量在不断上升。问题是年段电脑很多,教学区和行政区距离较远,教师在使用电脑过程中不是完全将心思放在教学研究上,上网玩股票倒是很方便。如何搞好学校的网络管理成为一个大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计算机,变成“机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联系很成问题。大田一所中学,教师很习惯也很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用了多媒体,教师上课犹如做报告,整个黑板空荡荡的,似乎省事方便多了,但是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变成了“主导作用”甚至是“主宰作用”。如何解决多媒体“辅助”和教师“主导”的问题值得探讨。有不少的校长反映,花了大量的经费添置教学设备,目的都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生物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和探究实验室等实际利用率并不高。目前的情况是,列入高考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利用率还比较高,而其他理科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很值得关注。校长们希望在出台学校设备、硬件的评估指标的同时,也应出台相关的使用规范,并组织专家“送培下乡”,帮助基层学校和教师深度开发现代教育技术功能,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和应用的效果、效率与效能,从而切实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结束语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着力点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和人生幸福。我们需要不断反思,研究高中的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考试改革和大学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高中教育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的实现。我们相信,还会出现许多全新的讨论,推动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林文瑞)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