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1914年出生在江苏省扬州市,化工专家,化学工业组织领导者之一。他勤奋好学,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在学术上坚持百家争鸣,在工作上谦虚谨慎,积极进取。他为发展中国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事业默默奉献了一生。
1932年李苏高中毕业后,受二舅父李方训指教,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李苏在大学重点攻读有机化学,成绩优秀。三四年级期间,他边读书边担任助教,承担学生在实验室的试验管理工作,同时还抽时间担任家庭教师和中学的化学教师,以半工半读完成了大学本科的学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李苏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学理科研究所化学部研究生,攻读理论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李苏是一个有强烈反帝反封建思想的进步青年,曾任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组织救国会等进步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金陵大学内迁四川,李苏只读了一年研究生,就在全民动员、抗战救国的感召下,进入兵工署应用化学研究所,后到四川泸州23兵工厂从事毒气和防化学战的研究工作。
培养大量化工科技人才
1940年,革命圣地延安筹建第一所高等理工科大学——延安自然科学院,急需高等教学人才。李苏经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推荐,于1940年6月奔赴延安,在自然科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担任讲师、大学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长,讲授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当时教材比较困难,除采用各高等学校通用的课本,还选用了一些英文本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如淡明的《化学》、达夫的《物理》等。为适应学生基础不齐,学习难度不一的状况,李苏编写了大量教材,悉心讲授,辅导及指导学生做实验。设备、仪器来源困难,实验室的必需实验条件,都由李苏亲自动手筹划和创造。大学本科的教学内容相当于当时国内的正规大学。为了适应战时环境,他们用3年时间教完正规大学4年课程,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李苏因教学有方,1945年被授予教授职称。
1941年徐特立继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后,要求学校教学工作与军工生产、边区建设、农业开发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科学技术干部。同时,将大学部改为多科系,李苏创建并担任化学系主任(后改为化工系主任)。他和教师们深入边区工矿调查生产化工产品的资源,边教学,边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抗日战争时期,炸药是重要而紧缺的物资。李苏深入工厂,协助工厂搞炼焦,以副产的焦油生产化学品及进一步制成烈性炸药为研究课题,开展了煤焦油分离的研究,将分离出来的甲苯进一步硝化,研制TNT烈性炸药。在原料、药品、仪器设备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苏经过潜心努力,试验几十次,终于研制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炸药。这项对当时边区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受到西北财经办事处领导陈云和陈郁同志的表扬。同时,李苏领导全系教师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教学和支援边区生产建设的任务。教师林华,边教学边研制成功急需的日用化学品及边区工业和医疗所需的陶瓷、玻璃等;教师董文立、张温如,先后在工厂研制成功肥皂、酒精等多种日用化学品,支援了边区人民生活需要;教师华寿俊试制成功证券纸,为边区发行纸币起了重要作用。在李苏执教和领导下的5年中,化工系为建设革命根据地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培养了一大批化工科技人才。他们绝大多数成了专家和科技、教育、生产建设战线的组织者,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骨干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化工科技人才。1958年5月化学工业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指示,筹办北京化工学院,作为一所直属高等院校。李苏担任筹委会主任负责筹建,继而兼任院长。当时既无校舍,又无教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李苏在各方支持下,向各化工科研设计单位和工矿企业抽调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任教;并亲自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请求支援教师;又借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给化工部办公的用房,作为教室和学生宿舍。经过多方努力,当年7月就在全国范围招考录取了600名学生,筹办好3个系,即无机化工系、有机化工系、化工机械系,共12个专业,9月15日正式开学。李苏在开学典礼讲话中明确提出办学方针:要坚持勤俭办学,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此基础上,李苏一方面因陋就简地办学,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筹划设计新的校舍。正当紧张规划设计时,陈伯达指责化工部在城区盖化工学院大楼不对,要停下来,搬到远郊区去,盖“干打垒”。李苏冒着很大风险,没有照办。在化工部部长彭涛的关怀支持下,按原设计方案在北京和平里地区继续完成了学院大楼的建设。现在北京化工学院已设有7个系、两部1所、6室、15个专业;在校本科生3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50多人;教授、副教授200多名。30年来,该学院累计培养了近万名化工科技人才,遍及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成了中国四化建设的骨干。
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化工科研力量十分薄弱。1949年时,全国化工专业科研机构只有一个北京化工综合试验所,一个浙江省化工研究所,科研人员为数甚少。为了集中化工科研力量形成拳头,1953年7月国家将上述两个化工科研机构迁往沈阳,与东北工业部化工局所建研究室合并,组建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该所结合生产发展的需要,加速发展壮大科技力量和装备,1955年底全所职工达2000多名,其中科技人员400多人,从事的科研领域由染料及其中间体扩展到选矿、磷肥、钾肥、无机盐、有机合成、合成树脂、农药、涂料等专业,成为中国化工系统科研力量最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56年化学工业部成立后,李苏任部长助理,继而担任副部长,较长时间主管化工科技组织领导工作。他十分重视化工科研机构建设,大力集聚科技人才,壮大科研队伍,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科研项目攻关,结合生产发展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为了全面贯彻执行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实施,组建完整的化工科研体系,李苏受命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组建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相继将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的有机合成和合成树脂研究室迁往北京,建立北京化工研究院,从事石油化工专业科研任务;将无机盐和涂料研究室迁往天津,建立天津化工研究院,从事矿物加工、颜料和涂料专业科研任务;将化学选矿和化学肥料研究室迁往上海,建立上海化工研究院,从事选矿和氮、磷、钾肥专业科研任务;留下的染料和农药研究室改组成立沈阳化工研究院。随着化学工业生产建设的发展,1958年后,又主持将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和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合并,建立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同时在北京组建医药工业研究院,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改组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世纪60年代初期,又主持建立化工机械、合成纤维、炭黑工业几个专业研究所;组织兰州、吉林、南京、锦西、四川几个大型化工基地分别成立了化工专业研究院(所)。这些科研机构的建设,从规划到组织筹建方案,从院所地址选择到基本建设实施,从领导班子的安排到科研力量配备,从专业设置到仪器设备购置,李苏做了大量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他还深入基层解决院所建设中的问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等问题。历经10年的努力,终于逐步形成化工专业门类齐全的科研体系和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据1966年统计,化学工业部有直属科研院所27个,职工1.4万多人,科研人员4000多人,分别比1955年增加7倍和10倍。
在这段时间,化工科研战线广大科技人员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如开发成功了二水物湿法磷酸、合成气净化催化剂、有机磷农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医药、橡胶制品、化学试剂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李苏在组织攻关会战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力协同”的方针,团结各方面技术力量密切合作,为全面实现中国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为推进化工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2年,燃料化学工业部决定成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石油炼制及化工科研工作,李苏担任院长。至1978年的6年间,该院对石油化工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攻关会战,取得了不少成果,消化吸收了不少引进技术,推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创建国防化工新材料工业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加强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发展。聂荣臻同志主持部署了“两弹一机”的研制任务,即原子弹、导弹、高性能军用飞机,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防工办联合组织各条战线的科技力量开展攻关会战。
1958年夏,李苏考虑在中国尖端科学技术发展中,必须加速化工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便主动深入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有关化工科研单位、企业、高等院校调查了解承担研制开发化工新材料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并写出了调查报告。依据李苏的调查报告,1958年8月12日化学工业部党组向毛主席并中共中央写了一份《关于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请示报告》,明确提出:“化学工业是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尖端科学技术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提供耐高温、耐低温、耐磨擦、耐腐蚀以及高能燃料、超纯物质等特殊材料和药品”;“有鉴于此,我们打算在今明两年内,抓紧时间做好配合发展尖端科学技术的准备工作”;“指定李苏同志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1959年5月30日化工部部长彭涛和李苏又以个人名义,给国防科委秘书长安东写信,对发展化工新材料提出了意见,其主要内容是:现代武器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武器,对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单有钢的数量还不行,必须同时有各种原材料的高级品种全面发展,才能满足国防工业新技术的需要,也才能使国防工业新技术的发展立足于国内工业的基础上;在近代科学技术中,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一样,已经显得极其重要,必须适当重视和发展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聂荣臻同志对彭涛、李苏的意见很重视,在1959年12月向中共中央送呈的关于《1960年新型材料研究和生产建设具体安排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在1962年前用3年时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突破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所需的一切材料问题。在这些材料中,化工任务很重,如不能得到加快发展,可能要成为一个薄弱环节。”195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聂荣臻同志的报告,在批示中对化工新材料的发展给予了极大重视和支持。1960年化工部党组在《关于加强化工尖端技术工作决定》中进一步明确,由化工部副部长李苏同志具体主管化工尖端技术的领导工作。李苏以极大的热情,集中精力调查研究国外技术发展动态,结合中国化学工业现状,组织拟定化工新型材料发展规划。重大技术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在重大决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在整个过程中,李苏呕心沥血,全神贯注,指挥重大举措,推进化工新材料事业的发展。
重水是发展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化学品,当时国外对中国禁运这种产品。为了能自力更生生产重水,1961年李苏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决定安排4种制取重水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集中优势力量突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国内也较易解决的水电解交换法,抓紧开发液氢精馏法和含氘化合物新工艺方法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几种方法相继开发成功。偏二甲肼是国际上广为应用的液体高能推进剂,也是中国航天工业的重要推进剂品种,不仅用于中程导弹,也用于远程导弹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经过小试、中试,1968年建成第一个生产车间,提供产品。
自1958年至1966年,在李苏组织领导下,经过8年的努力,全国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企业、设计部门共几十个单位,具体参加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人,团结奋战,取得大量化工科研成果,包括高能推进剂、重水、特种合成材料、特种橡胶制品、超纯物质和特殊试剂、特种涂料、特种感光材料、稀有气体和特种化工产品,共计13大类,3950个品种规格,占原子能、导弹、新型飞机及无线电工业等当时需要的化工新材料品种的90%。与此同时,在全国各条战线参加的攻关会战中,各有关部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干部奋发图强,团结协作,共同艰苦拼搏,及时完成研制生产两弹一机的任务。1964年10月2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发射成功。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主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1978年以后,李苏调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协助院长主管化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跟踪。他强调基础研究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科学依据、理论基础和培养人才的必然途径。加强中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无论是从中国社会经济情况,还是从中国科学发展现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李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上和全国政协会议上曾指出,一个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国家,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主导因素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李苏对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组织编制长远科技发展的高技术规划积极提出建议。他竭力倡导开展催化新领域的基础研究;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自然生长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生物固定氮的模拟、光合成及其化学模拟研究;激光化学的应用和新有机反应与合成等的研究。在促使这些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列入科技规划后,李苏又为组织和实施献计献策,并积极组织中国科学院有关化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为促进和加速中国化学化工领域高技术发展不遗余力。李苏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1984年12月他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太平洋化学大会上作了报告;1989年8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上作了报告。他的报告均得到好评。
李苏在许多会议的报告和发言中,为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多次提出:化学工业是当代材料科学的核心,它吸收生物、新材料、信息及微电子这三大基础技术的成就,不仅能提高其生产效率、市场机遇和产品的竞争性,而且能为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生物技术能改造传统化工生产工艺,既可以创造出许多高效、简便的工艺,又可以开发出一系列潜在的新产品和新的原料中间体。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最终可能实现化工过程“无人操作”及最优化管理。新材料的应用能够使现代生产实现超高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高强度、超低温、超纯度、超导体和强腐蚀的极端条件下进行。他断言,高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和其他社会活动场所,也积极呼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