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历届白银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改革,克难奋进,历经二次创业、改革攻坚、转型升级等重大历史阶段,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全市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即将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来全市社会经济朝着更有质量的发展方向迈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白银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白银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市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突破百亿,跨过400亿元大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5.91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4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40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5倍,年均增长8.8%。分阶段看,1979-2000年,是白银市改革开放起航的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为接下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打好了基础。特别是从1985年恢复建市到2000年时期,是白银市完善市场经济、扩大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发展的基础逐步夯实,全市生产总值增长了4.1倍,年均增长10.7%。2001-2012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全市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2003年跨过百亿元大关,之后用4年时间突破200亿元、3年时间突破300亿元、2年时间突破400亿元。2013-2017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和倒逼机制的作用下,全市经济进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常态,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新的发展动能不断集聚,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且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动能在不断积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成长。2017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113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4.2倍,年均增长7.2%。
财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8.7亿元,比1978年增長了86倍,1979-2017年年均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不到700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30亿元,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10.2%。财力年均两位数增长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层次有效提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不断深化各领域改革,促进三次产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培育壮大非公有经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转换。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三次产业发展更加协调,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发展。总的来看,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6.17:77.96:5.87,调整到2017年的14.2:39.04:46.7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97、38.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40.89个百分点。特别是2013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幅度较大,由2012年的31.49%提高到2017年的46.76%,年均提高3.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转变升级,三次产业在发展中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
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活力不断激活释放,规模不断壮大,在完善市场机制、稳定经济增长、调节经济结构等方面的Nz-Yd~显现。2017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22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8%,比2001年提高23.6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迈向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32%,比2001年提高21.2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的农业农村政策全面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现代农业有了较陕发展。2017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7倍,年均增长5.5%。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平稳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靖会电灌工程、景泰电灌工程、兴电工程陆续建设并发挥效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2017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5.58万亩,比1978年净增加了78.3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78年的24.01万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171.7万千瓦,年均增长5.17%。2017年,全市粮食、水果、蔬菜产量分别达到82.09万吨、20.56万吨、160.69万吨,比1978年分别增加55.34万吨、20万吨、154.07万吨,年均分别增长2.92%,9.68%,8.52%。
畜牧养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以产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为导向。积极转变畜牧养殖方式,大力引进和繁育优良畜禽品种,加快畜禽生产企业及畜禽养殖大户的产业升级,畜牧养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的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7年,肉类总产量9.34万吨,比1978年增加8.49万吨,年均增长6.36%;大牲畜存栏24.54万头,比1978年增加9.44万头,年均增长1.25%;生猪出栏58.21万头,比1978年增加22.16万头,年均增长1.24%;羊出栏189.41万只,比1978年增加119.01万只,年均增长2.57%;牛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3.25万吨、1.57万吨,分别是1985年的46.95倍、5.5倍。
优势特色产业不断陕速发展。近年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加大优势特色果品、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规模。在沿黄灌区及电力提灌区,积极扩展推进苹果、皇冠梨、红枣、枸杞产业升级战略。2017年,全市园林水果产量20.56万吨,比1978年增加20吨,年均增长9.68%;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20.4万亩,比1978年增加20.13万亩,中药材产量5.56万吨,是1978年的384倍。
(四)工业经济历经蝶变,产业不断升级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立足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市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使白银市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坚持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昌元化工年产10万吨重铬酸钠一期、华鹭铝业“出城入园”碳素项目建成投产,郝氏碳纤维、银西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实施,老公业基地改造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以科技创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兰白试验区建设规划,持续推进“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设立8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争取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孵化器专项基金2.9亿元,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1项,建设创新平台23个,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通过评估验收。2017年完成高新区循环化改造项目26个、投资39.85亿元,被列为中德低碳生态示范试点城市。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655.86亿元,是1978年的71.06倍,年均增长11.55%。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由1999年的23.0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8.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15%。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上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1978年的6.4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42.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由1978年的2.2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6亿元。
主要产品产量不断增长。2017年,全市原煤、水泥、硫酸、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达到1040.7万吨、336.03万吨,95.78万吨、44.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5.82倍、48.49倍、4.95倍、9.7倍。发电量达到136.91亿千瓦小时,是1990年的13.5倍。
(五)固定资产投资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市不断改革投资体制,拓展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是1978年的208倍;1979-2017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600亿元,年均增长14.66%。其中,2000以来累计完成343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180.5亿元。
恢复建市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一大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不断加大工业、能源、交通、水利、生态、信息以及城乡公用设施的投资力度,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关系民生的建设项目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建成了一批骨干项目。境内干线公路全面改造提升,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截至2017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45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多公里;建成各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1700余处,有效灌溉面積达到155.58万亩,比1985年净增67万亩;建成150余处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78%,自来水入户率75%。“三田”面积达到356.86万亩,比1985年增加近200万亩。
(六)内外市场繁荣活跃,消费热点加快培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发展,计划经济时代极具特色的吃、穿、用各类消费品“票证”消失,物质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足,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人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内外贸易繁荣活跃,消费结构向个性化、高端化发展。
国内消费市场规模扩大。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7亿元,比1978年的增长190.7倍,年均增长14.4%;比恢复建市初期的1985年增长88.6倍,年均增长14.6%。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突破万元,由1978年的93.58元增加到11970元。市场主体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达150家,比2000年增加140家。
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对外贸易从无到有,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3.92亿元,比有统计数据记载的2004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8%。
(七)交通邮电实现大发展,旅游业欣欣向荣。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步伐相应加快。2017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2425公里,比1985年增加10499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已经形成。2017年,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46.64亿吨公里,比1985年增长173.57倍,年均增长14.15%;公路旅客周转量达12.4亿人公里,比1985年增长5.85倍,年均增长5.1%。
邮电事业日新月异。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手机已由过去的奢侈品变成生活中的日常品,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1G时代到4G时代的转变,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已经延伸至全乡镇,综合通信网络大体已建成,覆盖面广目通信质量优越。2017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0.2亿元,比1985年增长2039倍,年均增长21.58%。电话规模迅速扩大。城乡固定电话总数由1985年的1102部增加到2017年的22.68万部。全市行政村电话覆盖率达到100%,互联网宽带、3G网络覆盖全乡镇。2017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8.13万户,其中,3G用户15.43万户,4G甩户106.41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05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万户。
旅游业乘势而起。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实施黄河石林旅游廊道、“花映盛世”景观带、国际露营地和滑雪场、靖远薰衣草庄园等重点项目,成功举办水川荷花美食文化节、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靖远枸杞采摘节等旅游节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新模式,打好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五张“特色文化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环境整洁村不断增加,打造了“花村·顾家善”等一批特色乡村旅游景点。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增长27%。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白银市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社会保障、就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全市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0.36%提高到2016年的0.96%,提高了0.6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教育事业得到了较陕的发展。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得到不断发展,各类教育资源日益丰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市各类学校1086所,在校学生27.38万人;普通中学高中在校学生4.59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5.11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在校学生10.8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园幼儿5.72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63%。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到20]7年末,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学生1.12人,专任教师1268人;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市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266人,专任教师70人。2017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数(包含三校生)达到25049人。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的综合性医院、门诊、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药检机构组成的医疗体系,如今已被门类齐全、专业性强、服务到位的医疗卫生体系所取代。2017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86个,比1978年增长16.54倍,卫生床位数8441张,比1978年增长3.1倍,卫生技术人员9240人,比1978年增长3.03倍。2017年末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合率达到97.01%。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传染病、多发病、常见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卫生应急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增强,切实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各项文化事业繁荣兴盛。2017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535个,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纪念馆5个,文化广场12个,文化站78个,建成农家书屋737个,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064处。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台5个,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6%;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8%。
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以深度贫困县、乡镇、村为攻坚重点,编制市级和两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方案。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全力落实“七个一批”脱贫措施,以绣花功夫抓实抓好“一户一策”“产业达标全覆蓋”“破三弱、强造血”“两园建设”等脱贫有效举措,大力实施农村通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对失能和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施兜底脱贫。白银区整体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6%。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着力补短板、惠民生,努力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408元提高到2017年的27465元,年均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01元提高到2017年的8263元,年均增长1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776元提高到2017年的60464元,年均增长1 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0.23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96亿元,年均增长21.1%。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5689.5元,比1985年增长16.4倍,年均增长9%;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6360.6元,比1985年增长29.15倍,年均增长10.87%。
就业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改革就业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17年末全市在岗职工人数就业人员达到15.42万人,比1978年增加4.67万人,增长44.37%。2017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5%。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质扩面。2017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51万人,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8.22亿元。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1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99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1.1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3.55亿元。
二、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
四十年时移势迁,四十年砥砺奋进。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坎坷,承受了改革的曲折与阵痛,遭遇了转型的挑战与考验,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白银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后劲弱,仍是基本市情和实际,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进—步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落后,易地搬迁难度大产业脱贫的基础还不稳固。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更大,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二)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转型发展,导致产业层次低、竞争能力弱、核心技术缺失、高端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白银市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缓慢,农业种养加发展不协调,产业化程度偏低;工业产业链延伸程度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小,科技贡献率不高;第三产业占比偏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层次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
(三)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白银作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历史欠账较大,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增长主要靠项目投资和工业经济拉动。进入新常态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白银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也呈现出回落态势,同时,由于产业低端、技术短板等因素制约,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淘汰低端過剩产能无疑会降低发展速度,技术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生态环境建设等又需要持续大额投入,短期内很难看到明显效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后劲不足。
(四)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山区严重干旱缺水,沿黄地区盐渍化突出,白银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低,以资源原材料生产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仍占主导地位,在长期的矿产开采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现,留下了巨额的生态环境欠账;农村环保投入少,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还很突出,城市工业污染和农村污染较为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产业扶贫为核心,不断凝聚就业、教育、健康等多种形式扶贫合力,大力发展牛、羊、蔬、果、薯、药、小杂粮、黑毛驴八大特色产业;实施贫困乡“互联网+”产业扶贫行动,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产品网货品牌和本土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扩大特色产品网销规模;确保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道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加快动能转换,着力走好绿色崛起转型路。坚持把发展十大生态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中之重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技术、新业态推动有色金属、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带动先进制造、中医中药、数据信息、通道物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紧盯增收致富,推进循环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扩大投资消费,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坚持把扩投资、旺消费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最大限度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高速度推进国网白银通用机场、中兰客专白银段、国道341线白银至中川一级公路、环海中铁路、黄河上游(白银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高水平扩大消费。充分挖掘居民消费潜力,顺应城乡居民需求新变化,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支持自驾车、旅居车、通用航空等大众消费,持续推进消费升级提质扩容。
(四)坚持生态优先,精心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坚持把绿色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持续推进“三城同创”工作,加大生态保护,改善城乡面貌。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供热、供水、排水、园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全面治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沙化土地等重点资源管护,大力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加快黄家洼区域生态恢复治理。继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健全优质煤集中配送体系,全力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五)加快改革创新,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创效益。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交通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全市党政机构改革工作,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深化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布局,积极对接中新南向通道,依托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部省合作平台,支持白银公司等国有骨干企业和有实力的非公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贸易、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借助外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六)兜住民生底线,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持续加强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全民创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体化发展,努力改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实施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逐步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