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农技与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技与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技;农机;推广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23-03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农艺与农机技术融合推广的意识不强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新技术与农艺新技术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1-2]。如:机插秧、机育秧,农艺要与农机技术相适应,才能保证秧苖符合机插规范;要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采用机械化生产;机插后,要使秧苖尽快返青、生长,又要农艺技术,因此彼此需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协同推广[3-4]。但目前人们对农艺、农机技术融合推广的意识不强。
1.2 对农机化认识不透彻,缺乏改进与革新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人们对农机化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创新及投入不够,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比如:当前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手扶拖拉机型号为81型、91型、151型,其主要技术还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样式,在具体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如分离不清、转向不灵、挂不上档或脱档等。目前没有研发或生产单位从根本上对此进行改进或革新,影响了许多农机户的使用,或给农户使用造成了许多的不便。
1.3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不力
国际上,几个农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家(农机)农业技术推广至今都是由政府全力出资,为广大农户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荷兰等几个农业发展名列前茅的国家,由于政府的强力经费保障和激励措施得当,使得其农技推广服务扎实有力,为农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我国在农技推广方面向国外先进的经验、学习、借鉴不够,促进技术推广的模式不能满足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需要。
1.4 目前我国农村农技推广工作发展不平衡,加大了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
尽管我国也是由政府出资为农民提供公共农技服务,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同一政策各地执行力度不一,加上地域差异及经济条件,造成许多局部地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因此影响了当地农业技术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技推广工作亟待加强和提升,以便促进农民收入尽快增长[5]。
1.5 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低
我国农业,特别是广大乡村农业,农民个体户产出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低,除了粮、油、棉及专业化的果、蔬基地产品等大综农产品的商品化率稍高,其他种类的农产品商品化率普遍不高,入市环节曲折。农产品难以兑换成钞票,因此即使农产品丰产,也不会丰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农产品的购销服务网络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该方面要全力跟进,服务到位。
1.6 农业技术信息不畅,需求不协调
供求信息、新式农机具、最新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的加工及适销信息等均不能及时满足农民发展农业的需要,阻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7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科学规划滞后
农艺、农技推广的新理念和运作模式要适度超前。农村发展规划先行、农业科技推广也应按科学规律办事,先行推广规划,科学试验,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对光、热、水、土壤、气候等都有特殊的要求,新型农业机械对土壤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经验示范、论证、总结等要尽量细致,成功后再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规划,避免盲目引进,减少损失。
1.8 推广与服务不协调,重推广,轻服务
当前各级政府及所属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重推广轻服务的工作倾向,比较重前期、轻后期,注重引进作物的栽培技术,而忽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研究,加工开发、市场培育和市场营销推广技术;如新产品的示范栽种,新型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大多能积极支持和参与;而后续的服务工作,技术的应用、改进、提高不够,新型农业机械的配件服务,维修技术服务在农村、在基层不到位,这些方面都亟待解决。
1.9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的技术与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有差距
大宗农产品、粮油棉的种植技术及牧、副、渔的大类产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服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但要深入农村与农民接触就会发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民都有技术服务需求,有许多环节服务不到位,如专业农产品的加工环节中技术开发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农技服务有新的需求,农技服务未及时跟上,如特种农产品的栽培及养殖技术:城郊的立体栽培技术、花卉苗木的繁育技术等都很受农民欢迎。应对自然灾害的农业技术(如:先进、安全、环保的防虫技术,抗旱、排涝技术,防冻消冰技术)储备不足。农村的农户对电脑的使用、电器的维护技术及农机的维护技术都有迫切需求,而农技部门在这方面服务不够。
1.10 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步伐滞后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如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保障不够,每逢基层改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就出现一系列问题。二是技术研发创新不够。三是推广实绩与创新激励措施不够。四是农技人员自身的学习培训机制不健全。五是地方政府重视农技工作能力有限。六是农技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农技人员常年在基层默默无私奉献,但也有极少数人服务意识欠佳,人浮于事。
2 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面很广阔,其涉及到大农业的方方面面,有农经、农机、农技、畜牧、渔业、林业、水利、农电、农业环境等多专业,只有协调发展、相互融合,才能做到各种农业技术相互衔接,有效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
2.1 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和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物技术现代化,但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大面积推广现代农业技术、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就应大力推进农产品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这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
2.2 更新观念
提倡全民重视农业,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做到经费保障到位,而且要措施得当,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和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改进和创新,才能使农业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2.3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强力经费保障制度
农业是基础产业,“民以食为天”,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又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措施;确保农技人员的工资和待遇兑现、配备开展工作的必备设备和确保工作开支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长年奔波在广大乡村为农服务,逐年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他们的福利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才能更有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2.4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
既要结合实际,又要兼顾国际规则,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天然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等各类别要积极向农户宣传,申报审批既要符合规则,又要便利化。实行规则公开、信息公开、全体国民共享。要有一定的农产品产量,也就是说其产品的生产要有一定的规模,方可入市竞争。技术服务要全程配套跟进,有助于形成商品化农产品。筛选和研发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工艺和加工机械,这样既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又便于群众消费,扩大消费群体。利用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订单农业,密切联系国内、国外2个市场,缩短农户与市场的距离。农产品要以消费者为上帝,改进加工技术和加工理念,当今人们期盼绿色、环保、健康、享受,要结合该方面去挖掘农产品的开发潜力。加快科研创新,细化加工过程,尽力循环加工开发利用农产品,使农产品最大限度地商品化。
2.5 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商品化服务组织
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农产品专销服务组织,如日本有农会、美国有农场主联合会和行业协会。服务组织网络创新,要把服务延伸到每位农户,不留死角,保证农产品的购销(流通)信息便利化获得,农产品的运输装备创新、保鲜、保活、保质设施均应配套。政府财政资助农业服务组织运转和仓储设施的建立,改善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
2.6 加大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创新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农技服务、农村开发、农民培训,农技人员学习、农产品购销、农民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应迅速融合信息技术,这样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加快进度,又方便农民获得农业技术服务,可以在村、组或农户的电脑终端辅以视频和音效。应灵活结合利用各种方法,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
2.7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要因地制宜,人力情况、资源优势及地域特点等要全面考虑。按科学规律办事,新事物的开展,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困难,只要按科学规律及时解决问题,密切联系和依靠农民群众,农技推广工作一定会取得实效,得到农民的拥护。科学编制农技推广的程序和方法步骤,便于为民服务和便于农民学习。
2.8 改进推广与服务的配套工作
当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后续的服务工作要跟上,这样有始有终,有利于总结,有利于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有利于技术迅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体现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守旨;也有利于技术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服务工作做得好,农民会全力支持,可扩大推广面,加速推广进程。
2.9 更新观念,锐意改革
观念决定成败,改革才有活力和前途。要把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加收入的需求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农村多了解情况,常与农民联系才能及时发现农民的急需和问题。广泛学习,勤于实践。当今社会各业创新日新月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为民服务的本领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甘做社会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公仆。
2.10 要立足农业生产,结合农村发展,拓宽服务领域
只要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领域,我们都有责任及时提供服务。一是继续做好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的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产前、产中、产后的多个环节)直至收获后成为商品化的农产品,成为实实在在的收益,都要密切关注和服务。二是新农村的开发,山、水、田、林、路、沟渠、庫坝、小区域、小流域的治理和规划,要结合农业生产、农机化的使用、农村儿童教育、老年人养老及居民生活等全方位统筹考虑,有利其生活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三是贴近农民生活,创新服务形式和拓宽服务内容:①新农村的开发服务需求;挖掘机、装载机使用、培训、维护技术;区域规划设计技术、环境设计技术等。②农村电器化的普及,加上家电下乡的促进,冰箱、空调、电视的普遍使用,新产生对电器类产品的配件供应和维护使用技术服务需求。③农业生产需抗旱、排涝、抽水,这就产生对电机、变压器、电路的使用维护技术服务需求。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手机的普及,农民对该方面的使用和维护技术需求迫切。在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就连儿童培养、农村妇女的培训都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因此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一面,统筹农村技术服务工作。
2.11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重视推广的技术和理念创新,结合国情,引进国外的先进模式和理念。注重推广服务实绩及农业新技术的创新、发明和创造。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用法规强力保障,配齐必备的工作、试验、设备和交通工具。量化农技推广工作考核办法,健全激励措施。鼓励农技人员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层次,适应新的服务需求。及时把行业最新、最有效益的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少走老路、弯路。
2.12 加快土地改革,大力整理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流转
只有加快改革,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才能取得农民对土地改革的拥护与支持。改革才能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营销能手适度集中。适度的农田规模经营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和大规模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开辟广阔空间。适度集中经营,有利于投资开发,从而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13 努力探索先进的农业开发模式
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过近100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产业化模式是能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提高;农产品由公司运作,实行商品化生产、加工和销售;生产成本下降;生产率大大提高。目前人们普遍推广的农业产业化如农业服务公司、“公司+农户+基地”、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有这种农业产业化雏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多方实践,不拘一格,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方式,要相互借鉴和学习。
2.14 大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基地规划要超前,技术要紧跟国际前沿,管理要创新。基地要以全新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基地要按科学需要,备齐设施,建设成为农业科研、创新、示范、技术推广、培训和学习的中心,要为农业、农村、农民、及农业专业院校学生服务,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农业新的长效发展模式及新的效益、效率。
2.15 强化农业发展法贯彻和实施工作
农业发展法是依法开展农业工作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法律依据。应加强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改进、执行和监管力度。广泛宣传,积极学习农业法规,增强农业法律意识。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大力普及农业法及农业技术推广法,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3 参考文献
[1] 宋睿,谭金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2):156-159.
[2] 景丽,韩蕴,苏永涛,等.关于农民参与河南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10(4):126-128.
[3] 周贤东,林昌庭,潘晓青,等.农技推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S2):272-274.
[4] 申光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种业导刊,2011(3):27.
[5] 钱小珍,边新根,廖峰,等.关于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7(10):143-14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