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业被誉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大国。为适应新常态,旅游产业必须创新發展。本文在阐释新常态下旅游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以湖南洪江为例,分析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而探讨其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对策,以期为县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全域旅游 产业发展 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056-03
1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各种旅游需求的综合性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已经由旅游资源大国走向世界旅游大国,并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2016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总收入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旅游服务贸易顺差102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与此同时,旅游发展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为主的国民经济新常态对旅游领域影响也在悄然发生。新常态的本质就是要通过适当降速来换取全面改革的时间与空间,以提升经济发展质效,从这个意义上看,改革与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产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拉动作用。
1.1 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是扩内需的重要举措
旅游产业直接面对旅游消费者的各项需求,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非常直接和敏感,因此,在提供有效供给方面有着独特的产业优势。同时,由于旅游产业所具有的产业聚集性,涉及的行业面宽,行业影响比较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1.2 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是结构的重要抓手
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行业集群特征。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绝大部分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给予重点培育。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对服务业增加值有着举足轻重的拉动作用,旅游服务已经成为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比重的稳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
1.3 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是惠民生的重要途径
产业具有正外部性,是一个富民产业。我国中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不仅能有效挖掘资源潜能,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势必可以进一步拓宽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渠道,实现发展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从我国一、二、三产业每万元GDP能源消耗情况来看,第三产业单位能耗是二产的1/3、是一产的60%。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有力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 新常态下洪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分析
洪江位于雪峰山麓,沅、巫二水交汇于此,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商业古城,现为国家4A级景区。洪江历史悠久,明清以来就是湘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宗教中心,素有“湘西明珠”、“小重庆”、“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称。洪江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稀缺性在湖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2.1 近年来洪江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成效分析
近年来,洪江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目标,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把壮大旅游产业作为群众“幸福产业”重点推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全域旅游格局初步成型,旅游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十二五期间,全区生态文化旅游业综合收入从3.4亿元增长到9.5亿元;接待游客从96.9万人次增长到291.6万人次。
(1)基础建设日趋完善。近年来,洪江区将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软硬”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道路交通、餐饮住宿、景区美化亮化等“硬件”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在城市卫生保洁、城区规范管理、农村环境整治、文明素养提升等社会软环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旅游产业逐步成型。逐步形成以洪江古商城保护开发为核心,以沅江、巫水水上旅游开发为依托,深入挖掘商道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打造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旅游、嵩云山森林公园暨宗教文化旅游、横岩竹海生态旅游、以慧沃科技创意农业园及城南工业遗存区为代表的现代工农业旅游的“一心两带三化四大板块”的基本格局。特别是2014年古商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来,洪江旅游品牌影响力由省内逐步走向全国,旅游引领作用逐渐凸显。
(3)发展机制不断健全。洪江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了旅游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创新开发机制,全面整合旅游界、传媒界、产业界等各方面优势资源,形成集行政资源、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媒体传播于一身的“黄金组合”,旅游开发机制实现创造性突破,真正实现了旅游开发市场化,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2.2 洪江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洪商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的空间很大,但是,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成经济社会优势,还不能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1)外界对洪江旅游目的地的认同感不高。洪江旅游产业收益比重低,对经济拉动力小。尽管近几年游客总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总的增长幅度并不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宣传,没有完全将洪商文化推介出去,外界对洪商文化的了解不多,就很难形成较大的影响。与其他发达的旅游城市相比,洪江区的旅游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宣传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和充分的利用,宣传工作的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工作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工作机制,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借助非常规的宣传方式,保证洪商文化的宣传工作能够独具特色、成效显著。
(2)开发保护措施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古商城的开发应该是保护性的开发,破坏性开发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就要求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将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长远历史意义的统一。目前对于古商城的开发尽管制定了规划,但是在系统性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细化,诸如在保护的原则、保护的目的、保护的范围、保护的对象以及保护的措施上都过粗,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尤其是在保护措施上,要依据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在细化保护对象的基础上,提高保护措施的可操作性。
(3)基础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旅游产业链。交通是商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其他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不能实现洪江文化的经济价值的。目前,洪江区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条件,这给游客的到来设置了很多的障碍。同时另一方面,由于配套措施的单一、不完善,不能形成游、吃、住、行、购、娱的一条龙服务,洪江区的住宿接待能力较弱,较大规模的宾馆数量偏少;娱乐业设施老旧,内容单一,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这些都构成了洪江旅游业收入始终不能实现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
3 新常态下洪江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3.1 创新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以旅游产业带动“商贸、文化、科技、工业、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产业引领。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引领和带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1)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根据洪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坚持立体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围绕“全域旅游”拓展旅游空间,形成“一心两带三化四大板块”空间战略布局。以洪江古商城旅游保护开发区为核心引擎;以沅江、巫水水上旅游开发为依托,构建洪江区旅游发展的支撑骨架,通过两条水脉来连通各功能片区,协调统领整个旅游规划区;深入挖掘商道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打造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旅游、嵩云山森林公园自然生态及宗教文化旅游、横岩竹海生态观光旅游、以茅头园星空庄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四大板块。
(2)优化旅游板块布局。坚持以古商城为核心,以商道文化旅游为主线,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挖潜能力,重点挖掘、整合洪商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和特色饮食文化四大资源。大力发展商道文化旅游,实施系统性、完整性恢复工程,加快古商城内原居民的搬迁,提升供水、污水、消防、垃圾处理、供电、通讯、公厕、旅游标识、绿化等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提升宗教文化旅游,恢复建设嵩云十景、大兴禅寺、妙音古寺的开发建设,新建禅修会所、佛教文化体验中心等嵩云山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工程。不断强化生态文化旅游,充分依托沅江水面和3万亩竹林,修建休闲度假村、农家乐、民俗风情村,依托国内独特的滨江竹海风景,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3.2 创新旅游品牌营销
积极推广高知名度的洪江区旅游品牌;巩固、优化现有客源市场,拓展新客源市场;拓宽、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分销渠道。
(1)建立区域合作营销机制。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旅游营销1+1>2。主动对接、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加强与广西、贵州、重庆三省(市)及怀化、湘西、张家界、邵阳、永州、桂林、柳州、铜仁、黔东南九市(地、州)旅游城市的合作。(2)进行针对性客源地营销。推出客源地特色宣传口号、产品组合和服务接待工作,在重点营销区域开办洪江旅游专卖店、实施“营销进社区”计划。(3)充分运用网络等新媒体营销手段。(4)充分进行事件营销。利用各种活动,构建多层级的营销平台,进行事件营销。定期举办中国财富论坛活动、四大节庆营销活动(春节旅游民俗文化活动、樱花季、观音祈福庙会、美食文化周),打造5条旅游精品线路(即洪江—芷江—凤凰—张家界、洪江—芷江—镇远—梵净山—千户苗寨、洪江—通道—桂林、洪江—崀山—韶山、洪江—武隆—重庆)。
3.3 創新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1)提升行业的地位和经济吸引力。一是改变“抓项目规划硬,抓人才开发软”的弊端,把人力资源开发当成考核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切实为湖南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二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树立良好的旅游产业和人才队伍形象。保护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利益,稳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恢复社会对旅游行业的认可度,吸纳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进入旅游行业,确保旅游行业人才队伍稳定和素质不断提升。三是积极推进旅游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走出行政化壁垒,探索市场化、职业化的人才培育和成长模式。
(2)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体制和机制。一是发挥市场基础作用。有效运用各种市场化手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旅游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走向,切实做好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合乎现代旅游产业运行规律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方式。二是建立社区参与经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产业经营和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旅游产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洪江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三是完善奖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奖励机制,发挥财政奖励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旅游产业经营主体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奖励机制。
(3)构建旅游人才开发体系。实施人才提升工程。一是从改革人才培训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落实全区旅游产业“十三五”人才规划。要立足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高度,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和方式,有效提高旅游职业技术教育和日常业务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实现引进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积极引进高校特别是旅游专业毕业生,坚持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旅游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平台、出成就。同时,对现有人才采取到旅游名城挂职、旅游院校进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业务素养和管理才能。三是鼓励旅游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坚持政府引进培养旅游产业人才为主,有效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培训资源,鼓励、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校、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旅游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旅游教育培训模式,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3.4 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1)促进文物古迹保护与发展。洪江古商城内有18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这些是重中之重,文物古迹是一个古城的灵魂。文物古迹保护部门的保护行为应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及文物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同时,要加大消防安全保护力度,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文物古迹保护万无一失。古建筑的保护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确定保护措施。目前,洪江古商城古建筑按照历史上的地位和现存的规模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标志性建筑,二类为古城商家后人居住的建筑,这两类古建筑可采取政府、社会、民间以及原居民共同筹资的办法,原汁原味予以修缮、保护。三类为一般性古建筑,可作一般性保护,可以交由市场主体,在不改变建筑整体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
(2)促进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水是古城发展的重要源头。洪江古商城建在沅水和巫水交汇处,古商城的兴旺也正是因水而兴,鼎盛时期,沅水巫水两岸建有48个码头,所谓“见船不见水,见排不见江”、“东装西卸转输紧、南纳北收糟务纷”的景象,在900多公里的沅江水面上,各种载满货物的船只、木排有近千艘、浩浩汤汤、首尾相接、极为壮观。当然,时过境迁,洪江水运风光不再,但其繁衍产生的洪商文化的重要内容——水文化,至今仍有留存和延续,因此保护好水文化,使之具有增强古城商道文化的延续、持续古商城的生存、增加时间与空间的关联、激发地方经济的成长的能力。一是要拆除临江部分建筑,为古商城提供水域空间;二是要修复部分沿江景观,重现水文化环境,恢复传统水文化环境记忆,让游客和市民更好地欣赏沅江两岸山水风光。三是要绿化沿江岸堤,结合沿江水环境整治,在沅水、巫水两岸构建沿江绿化带。绿化带格局应根据码头、船卡等空间节点的需要使空间组织结构富有变化。同时,根据沅水巫水的自然形态,疏浚河道,保持河道清洁畅通,提高流速,以有利于雨水、生活用水排放和水体净化。
参考文献
[1] 尹华光,王换茹,姚云贵.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 喻磊.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整合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 陈妍岚.基于比較视角的洪江古商城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12.
①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委托课题(创新课题)“基于人本城镇化的湖南“五化同步”发展路径研究(XSPCX006)。
作者简介:陈志平(1967-),男,湖南邵阳人,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