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关系服务的,在这种前提下是可以虚构的,这种虚构包括时间空间的打破。发生在A地的事为了戏剧化集中放到B地是没问题的,主要起作用的人原来是次要人物可以变成历史事件的主要推动者,这都是虚构的权力,比如三国中火烧博望坡,实际上是刘备的主意,但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就变成了他的计策,把诸葛亮提到非常重要的核心位置是为这个人物服务的,这是创作,是戏剧和文学基本的定义和虚构。
历史错误是不是有意去犯的,一定是想尽量避免而未能避免的,出现了失误。这两者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破坏了作品的历史感。
项羽和虞姬的相遇就是虚构,历史上也没记载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也不是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就是谁虚构得好的问题。
艺术家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历史氛围,你造的虚构的世界让人相信历史就是这样。如果老让人跳戏指出不是这样,就是不对的。
我们看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的资料,这对编剧来说是最重要的,就是秦汉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是怎么样的。以前写宋朝的戏,看到史料那时有公共浴池了,就写个有公共浴池的戏,形态马上就不一样了。韩信的故事我们就是想把古代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给写出来。
《财经文摘》:一部影视作品的“责任分配”应该是怎样的?从整个制作流程来说,编剧只为前端参与者,导致分歧在成片之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汪海林:现在是一些非艺术的因素影响了最后的结果。它很复杂,本不该是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是各负其责,我们对剧本负责,调整也应该是在我们的基础上,但是现在的调整都是非艺术的因素。比如说在秦这部分加了太多的量,很多网友也觉拖沓,因为它破坏了我们整个结构的设计,这是非常可惜的。不通过编剧去改动剧本不是出于对我们的不信任,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利益,在楚和秦的部分就加量多拍,撑长了整个内容,而不是从业务来做,而是从商业角度来处理的。
制作人管预算,导演就是负责艺术品质,如果两者混为一谈,很难保证作品的质量。在操作上也是,有合约应先尊重合约。调整和改动都没有支会,在程序上是有问题的,拍到中后段时我们在楚和秦的通告单上突然发现多了晨曦公主这个编剧根本都不知道的人物时,才觉得是有问题的,后来定对白本,配音时就发现了有重大的改动,补充协议了只对自己的部分负责,汉的部分,楚的主要部分,虞姬的整个都被改了,秦只有几块是我们的,子婴、赵高就是很简洁的几场戏。这是对结构的改动,背景戏不能变成前景来拍。楚和汉应该是主线,秦连副线都算不上,就是背景戏,上升后就是对叙述的破坏,别说不精彩,就算很精彩都是不对的。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