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开始兴办至今,社区医疗发展迈入了关键性的第5个年头,当原本最让人发愁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变得不那么突出时,人才短缺就被“推”上了制约社区医疗发展的“头把交椅”。
事实上,对人才短缺这一困扰所有行业的难题,社区医疗在建设伊始打的就是有准备仗。然而回头来看,人才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完善,其缺口似乎远远超乎想象。
天津社区卫生协会会长董燕敏说,目前我国已建7 40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 784个站,至少需要89 998名全科医师,但截止到2008年底,全科医师从业资格注册薄上仅有10 670人。
这足以说明,目前我国社区医疗发展已进入人才匮乏期,紧急向社区医疗输送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于日前联合下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提出到2020年,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全科医师,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适应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那么,在各地不断培养人才的情况下,为什么仍会出现人才匮乏的局面?《规划》是否能解决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难题?30万全科医师的输入对我国社区医疗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
·现状·
留不住人才成社区建设难题
实际上,在此《规划》颁布之前,我国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全科医师的培养。1999年,卫生部科教司颁布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随后各省市的培养计划陆续出台,到2007年底,我国32个省市分别开展了全科医师教育培训、全科医学执业注册等工作。
据董燕敏介绍,在这种大规模的培训中,全科医师资格注册人数仍然不尽如人意,这不仅仅是因为基层医务人员“知识底子薄”,还有更重要原因是培训生源不愿意注册全科医师。在当时的培训中,北京、上海等地表现得最为突出,上海市通过2 159人;北京市641人。而2008年底的一项调查结果清楚地反应出人才的流失,这批已经通过考试的医务人员仅有少部分工作在社区卫生机构,其他均服务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还有一部分人已将原有的全科医师注册资格更改为其他类别,这预示着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处于严重流失状态。
“其实这些正是人们不愿意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原因,这就呈现了外面的人不想进来,里面的人又想出去的局面,但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全科医师人才陷入匮乏期。”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林胜友说,除了人才流失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加速全科人才匮乏——社区医疗建设的快速扩容。他指出,于我国而言,社区医疗的发展实际上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医疗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2001~2008年社区卫生机构建设数量对比,见下图),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资金的加大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发展中的不匹配也进一步加剧了全科医师匮乏。
·分析·
《规划》解人才培养三大难题
面对全科医学人才匮乏的局面,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规划》将抹去人才培养征途上的障碍,重点解决医务人员没有师资带教、待遇低留不住人、前景不好吸引不到人才等问题,确保全科医学人才的稳步供给。
扩建全科师资队伍
成都市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磊坦言,“尽管国家不断为我们提供培训机会,可是培训情况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种学却不能致用的情况在培训中时有发生,进一步减缓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速度。特别是临床技能培训,讲师多为专科医生,他们只针对某个专业领域,不针对所有病种,最终培养出来的医生并不适用于基层医疗,而基层医生也因过多地获取专科知识,转为注册全科以外的专业类别。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郭爱民指出,新出台的《规划》已经明确提出,根据基层卫生人才需求,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将全科医学定位为临床二级学科,大力培养全科医学师资。
“这足以说明,未来我国社区人才建设规划中,培养师资成为重中之重。”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委顾湲指出,当前解决师资匮乏采取的最有效方法是先对我国一批非全科专业,但志愿从事全科医学的临床专家进行全科思维培养,使其成为全科师资骨干,然后采用分级培养的方式逐步向下延伸。
转岗培训缔造全科人才
近年来,人力资源匮乏一直是基层医疗老生常谈的话题。南京市小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程贵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机构每年都会分来一些实习生,但最后留下工作的很少。
据林胜友了解,多数人都是因为工资太低,没社会地位,职业前景堪忧等原因离开基层医疗的,即便有些医学毕业生最开始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但经过培养最后也会选择另谋他就。
顾湲教授指出,人生存都需要物质食量和精神食量,如果没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当然吸引不到人才,所以改善基层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是吸引人才加入的法宝。
《规划》的制定充分考虑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提出要用制度和机制留住并用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用事业留人;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三是制定人才流动和表彰政策,用制度留人。
郭爱民教授表示,只有我们能将以上三项举措落实到位,基层医疗才能留住人才,人才匮乏问题才能得到根除。但现阶段基层医疗缺人已成燃眉之急,《规划》也给出要通过转岗培训缔造全科人才。
“现阶段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患者的分流一样,都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一些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由于科室人才济济,很难争取到提升的机会,如果这部分优质资源为基层医疗机构所用,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也能为基层医疗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顾湲教授如是说。
培养“多面手”全科医师
其实,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标准不明确。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秘书长杜雪平认为,全科医生培养要着眼于“多面手”的培训,需要的是能够为居民提供“六位一体”服务的医生,而不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较高造诣的医生;不是精通单科的医学知识,而是要涉猎各科临床实践;不是攻克疑难杂症,而是要对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准确判断。
董燕敏指出,无论社区卫生机构如何缺少人力,我们都不能再造社区专科医师。《规划》要求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在临床专业学科中增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今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也将增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
“除了加深医务人员全科医学理念之外,我们也要给全科医师一个明确定位”,顾湲教授认为,全科医师工作应该以基本医疗为主,公共卫生为辅。也就是说我们今后所培养的全科医师要有过硬的全科医学临床技能,是名副其实的临床医生,并具有全科医师从业资格。“准确来说,全科医学人才应该称为全科专科医师,”郭爱民如是说。
·纵深·
60万全科医师才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通过新规划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加上30万全科医学人才的输入,基层医疗是不是就不缺人才了呢?
顾湲教授指出,WHO要求发展中国家按照每2 000~3 000人配备一名全科医生,以我国13.5亿人口来计算,至少需要60万名全科医师,但我国的社区医疗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地区的社区医疗还处于建设初期,至少还有一些时间培养人才。
董燕敏指出,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人才短缺问题会逐渐凸显,我们必须做好人才供给,《规划》中提出培养30万名全科医师的目标仅仅是基层医务人员供给的一条途径,我们还要探索很多条路径在为基层医疗输入人才。
卫生部妇社司社区卫生处王斌处长也表示,全科医师培养不会依赖一条途径,我们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为社区供给养料,通过现有人员的培训、大医院资源过剩资源的吸纳、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等方式,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