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公民非常普遍的一种消遣和娱乐的习惯。然而近几年,中国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被屡屡曝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本文针对以上现象,分析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重要性,并给出相应对策,希望能给解决这类问题带来一些启发。
旅游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是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为不仅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同时也能反映旅游者的素质,进而体现旅游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文明程度。近年来屡屡曝光的中国游客的不文明事件给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格格不入。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提醒我们,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者的文明、礼貌教育,不断提升旅游者的素质,旅游业的发展才是全方位的发展,是理性的发展。
一、加强旅游者素质与修养的重要性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整体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提高旅游者的旅游文明素质,不仅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对于我国来讲,也是展示中国“礼仪之邦”风采和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的客观要求。
(一)可以有效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环境。
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也处在全面发展的阶段,很多景区,尤其是热点景区的承载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而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更是直接加重了旅游资源的破坏程度及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前损耗,破坏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旅游目的地形象受损,产品吸引力下降,使该旅游产品提前进入衰退期。加强旅游者的素质与修养,可有效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使之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可以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而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却对中国的国际旅游形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甚至会造成当地居民的反感,形成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加强旅游者的素质与修养,可有效的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已产生的不良印象,消除旅游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重塑我们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形象。
(三)可以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道德素质,可以使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居民产生良好的印象和关系,是双方稳定往来和共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形象,而道德发展的滞后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事实上,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已构成了对旅游环境、道德环境的破坏,成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加强旅游者素质与修养教育,对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旅游者不文明的现象
(一)缺少社会公德
很多旅游者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不守秩序,排队加塞,不顾周边人的感受,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有些旅游者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甚至横穿马路、不看红绿灯,我行我素,这些行为有损自己,也有伤他人。这种不讲公德的行为,给自己、给自己的客源地、甚至给自己的国家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无视规章制度
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地凭个人爱好行事,无视规章制度。如攀花折枝,随地吐痰,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到处刻字留念,在不允许拍照的场所不顾导游人员或工作人员的制止随意拍照,这些行为都会损坏旅游设施,是违章违规行为。
(三)不尊重他人习俗,触犯禁忌
不少旅游者不了解目的地习俗与文化,甚至了解后也不放在心上,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有些还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等。缺乏对目的地习俗和禁忌的了解和尊重,都会使目的地居民对客源地产生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做出消极、负面的评价。
三、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文明程度低
很多旅游者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程度就不高,乱丢废弃物、随意采摘、乱刻乱画等行为已养成习惯。而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认为在休闲娱乐中更应该放松,而其日常行为习惯就充分体现出来,在行为上就表现为道德感弱化、占有意识外显、责任约束松弛等特点,因而导致了多种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二)景区管理不善
我国旅游业发展尚不成熟,很多景区在开发与管理中缺乏宏观规划和细节设计,造成景区设施不足,服务不周,而在管理中又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机制,使得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诸多不便。例如景区垃圾桶间隔较远,会导致部分游客随地丢弃废弃物;卫生间指向不明,便有游客做出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内卫生打扫不及时,会让游客产生“可以随地吐痰”等错觉。这些管理、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体现在游客身上,可能就是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三)文化差异所致
一些不懂礼仪、破坏习俗、触犯禁忌、违章违规等不文明现象的产生,与旅游者自身修养低、缺乏旅游常识、缺乏文化内涵和旅游规范意识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地域差异和文化习俗差异有关。例如中国人热衷于询问对方职业、年龄、家庭、生活甚至收入,认为这是友好和热情和表现,而西方人则认为这是窥探个人隐私,造成了思维上的冲突;而在国内,各少数民族的习俗也有所不同,旅行常识的缺乏,都会造成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四)旅游从业人员未能及时提醒
目前,国内很多旅游者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有时导游人员劳动强度太大,未能及时提醒游客,致使旅游者出现不文明行为时,未能得到及时提醒和制止。同时,由于个别不良事件的发生,旅游者又对导游人员存在提防心理,随时提防导游人员“宰客”“欺客”,使得旅游者有时不配合导游人员的工作,甚至有时对导游的提醒置若罔闻。
三、提升旅游者文明旅游行为的途径
(一)做好文明教育
公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共同抓起。通过德育课程、公益广告、培养文明习惯的等手段,把公德建设、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公民文明的习惯,让其做到自强、自爱、自律,让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旅游者的文明旅游行为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否则,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要求其在旅游时表现出良好的素质,显然是无源之水。
(二)加强景区管理,培养文明意识
1、加强旅游景区员工的旅游环境环保意识。
景区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景区管理是约束游客行为,培养文明旅游意识的重要场所。加强旅游区员工的环保意识,可以有效的改善旅游景区的环境,同时也能多方位的加强游客的环保教育。鼓励所有的雇员都参与对游客的教育活动,尤其是教育的内容涉及到资源保护时,更要重视。这样游客在游览活动中,随时都能受到提升文明旅游程度的教育和感染,能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旅游景区应采取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对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特征与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应重视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
(1)可以让公众加入旅游景区管理及建设中来。目前,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均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让普通群众加入景区管理队伍中来,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身体力行,为更多的社会公众做好榜样。志愿者们的职责核心就是通过维护景区的环境不被破坏,监督资源状况,通过有效措施将损害程度及影响降至最低,教育游客如何参与到保护环境和设施当中,这项工作的展开,不仅意义深远,还对景区社会化管理改革的尝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旅游景区完善公共区域警示性标志的合理化、科学化摆放,预防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对重点文物及古迹要指派专人进行看管,对游客进行温馨提示;在一些旅游者易于触及到及易于破坏的景观前合理放置和设立必要的、醒目的标牌,配置柔和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语,虽然,这种方法会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不过在我国现行阶段,采用这种方法对降低人为破坏还是会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3)旅游景区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我国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或黄金周到来之时,因接待人数过多,事必会造成游客不满,为避免一些游客因情绪高涨,故意发生破坏行为的发生,建议旅游景区应设立并建全游客投诉及反馈流程,对一些心情焦燥的客人来讲,可以起到缓解及消除不良情绪作用。
(4)旅游景区在旅游行程设置和活动项目的安排中要重点强调对环境和景区景观保护内容的宣传及介绍。例如在进入景区时,首先就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讲解,旨在唤醒游客的生态环保责任意识。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的良好氛围,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从而能够约束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三)通过制度完善及国家法律干预等手段对游客行为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许多旅游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准则》、《旅游行业对客人服务的基本标准(试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等等。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第十三条就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在第四十一条中还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向旅游者告知文明规范,劝阻不当的行为。这些法律、法规和地方性的管理条例、制度等为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在保障了游客权益的同时,也对游客的行为进行了制约。
(四)充分发挥导游员的作用
旅行社的导游员在带领游客参观时,应当随时向游客介绍注意事项,并确保他们了解应遵守的规范,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国际南极旅游联盟的实际作法为例,工作人员会事前对潜水人员进行免费课程讲习,告诉潜水人员潜水时如何避免伤害珊瑚礁,另外对船具操作者进行讲习,传授如何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干扰。在墨西哥的洞穴参观时,指导人员会发给游客特殊的胶鞋,以减少游客对岩石表面的冲击与破坏。
(五)加强公众宣传,曝光不文明旅游行为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通过曝光、漫画、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文明旅游宣传,同时揭露不良陋习,曝光不文明行为,促进全体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是项艰苦的工作,景区对游客进行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不破坏旅游地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同时,能够实现旅游地社会、生态、经济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这门功课做好,有助于旅游管理部门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现有和潜在游客需求偏好,因此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