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戏曲艺术在正式形成之前,孕育期较长,其萌芽可溯至先秦的乐舞、俳优。汉代百戏中的《总会仙倡》、《辽东妖妇》、《东海黄公》等已具有歌舞戏或角抵戏的特征。隋唐的《代面》、《拨头》、《踏摇娘》以歌舞扮演简单的人物与情节;以滑稽、讽刺表演为主的“参军戏”(或称“弄参军”);以及宋代“说话”、“俗讲”和诸宫调等说唱艺术,都为戏曲艺术的形成作了充分的酝酿。
(一)戏曲艺术的形成期
中国戏曲形成于12世纪前后,“杂剧”一词晚唐已出现,但演出形式不详。宋代的“杂剧”原为各种滑稽表演、歌舞、杂戏的统称,南北方皆盛行。南宋时临安(今杭州一带)的“杂剧”音乐,初为南方的民间小曲,后继承了唐宋歌舞大曲的某些因素,吸收了当时已盛行的曲艺音乐(唱赚、诸宫调等),把歌唱、念白、舞蹈、表演和戏剧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了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
由于元代特殊的政治情况,大量文人参与“元杂剧”创作,涌现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著名作家,为后世留下了《窦娥冤》(关汉卿著)、《西厢记》(王实甫著)、《望江亭》(关汉卿著)、《墙头马上》(白朴著)等脍炙人口的名著。“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元曲则成为元代留给后世的宝贵艺术遗产,无论在文学或音乐上均有极高艺术价值。
(二)戏曲艺术的繁荣期
“元杂剧”兴盛时,南戏依然在南方民间流传。元末,“元杂剧”渐衰。明代,南戏迅速发展,形成了“传奇”的剧本体制并盛行于明代。明“传奇”的脚本突破了“元杂剧”的一楔四折,折数不限;每折所用曲牌也不受一个宫调的限制,场上角色人人皆可又说又唱,表演形式更为生动活泼,音乐也较多变化。表演“传奇”的音乐往往因地而异,各地按各自的方言及当地习用的民间曲调来表演“传奇”,因而形成了许多地方声腔。由明至清诸多声腔中,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声腔系统,为许多剧种所采用,流传至今。在全国各地民间音乐基础上还形成了众多地方剧种,在戏曲艺术园地中呈现百花争艳、色彩纷呈的繁荣景象。
戏曲艺术和说唱艺术一样,经历了建国前的凋零,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抢救了一些濒临失传的剧种和声腔、扶持地方小戏,并诞生了一些新剧种。整理、改革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也创作了许多新剧目。戏曲音乐无论在唱腔、乐队伴奏或演唱、演奏艺术上都有长足发展;古老的戏曲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三)色彩纷呈的戏曲剧种
自明末清初至清代中叶以后,在诸声腔争妍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众多戏曲剧种。剧种的形成,从音乐来源上看有两种不同类型。
1.直接继承古代戏曲声腔的剧种。
以某一种(或数种)声腔系统作为剧种音乐的基础,结合地方语言和当地民间音乐形成的剧种。如京剧、汉剧继承了“皮黄腔”;各种梆子戏(秦腔、河北梆子、豫剧等)继承了“梆子腔”;苏昆剧、北昆剧继承了“昆山腔”;赣剧继承“弋阳腔”;而川剧同时继承了四大声腔。此类剧种具有传统深厚,拥有丰富的传统古典剧目,艺术形式较为完善、定型等特点。
2.在各地民歌、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剧种。
它们多数都曾经历过民间业余演出的“二小戏”(小旦、小丑)、“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表演日常生活故事的阶段,逐步由农村到城市,由业余到专业,同时吸收其他声腔、剧种的因素,渐次成长壮大为富有特色的剧种。其中部分剧种采用了相同或相近似的唱腔,如花鼓戏、滩簧戏等。此类剧种历史较短,形式灵活多变,生活气息浓郁。
3.源于山歌的剧种有广东、陕西、上海等地的山歌戏。
源于民间歌舞的剧种主要有“花灯戏”(以云、贵、川、湘、鄂为多)、“花鼓戏”(湘、鄂、皖、鲁、豫等地)、“采茶戏”(江西最盛,湘、皖、闽等)、“秧歌戏”(北方诸省)。
源于说唱音乐的有浙江的“越剧”、北方的“评剧”、江苏的“扬剧”、吉林的“吉剧”等。江、浙一带“滩簧戏”源于说唱音乐“滩簧腔”,早期均称为“××滩簧”,有苏剧(苏州滩簧)、锡剧(常锡滩簧)、沪剧(申曲)、甬剧(宁波滩簧)等。
(四)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
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戏剧性、特殊的时空观和艺术手法上的程式性。
中国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武术、身段动作、眉眼手法等的高度结合。其中各种表现手段(唱、做、念、打)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总之,在长期艺术积累中,戏曲艺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在“唱、做、念、打”上都有一套规范化的程式,包含各剧种音乐中不同的唱腔(曲牌或板式)布局及变化规律,舞蹈(或武打)动作、眉眼身法的规范化动作与套路等。这些程式是传统艺术经验的积累,并随社会生活的变化、戏剧内容的需要及演员的艺术追求,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
责任编辑 王庆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