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京剧艺术与梅兰芳的“挣扎”

京剧艺术与梅兰芳的“挣扎”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4 12:40:04 点击: 推荐访问: 京剧 京剧团 挣扎

[摘要]京剧艺术最初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其创生和传承都饱经磨难,新旧两代伶人、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作为京剧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梅兰芳先生虽然在舞台上风光无限,可因其“戏子”身份而产生的自卑、自谦心理,使得他的心灵饱受束缚。电影《梅兰芳》抓住京剧艺术和梅先生的这一精神内核,为观众展现了京剧艺术之美的“挣扎”和梅先生追求生命自由的“挣扎”。

[关键词]京剧;梅兰芳;挣扎;自由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从其诞生之日起生存环境就不算好(这个好坏是相对诗歌、绘画等文艺正道而言),她是那些身处下层的伶人在血污中培植出的一朵艺术之花。这也是中国戏曲值得称道的地方:她身上具有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切表征,如虚拟写意、诗情画意、象征寓意等等,可这些东西竟然不是享受皇恩的正统文人们正大光明的做出来的,她的主流创作团体是几百年来未曾翻身的末等公民——优伶,其美的创生历程艰难而坎坷。陈凯歌试图用他的电影《梅兰芳》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美之传承的艰难以及创造这种美的伶人的“挣扎”。

一、京剧的“挣扎”

中国戏曲成形于南宋末年的浙江温州,名为南戏。稍晚,地处北方的山西大同等地诞生了杂剧,名为元杂剧或北杂剧,作者皆是不得志于时的落魄文人,他们与歌楼戏子联盟,将元杂剧推向了鼎盛。南戏、北剧在剧本体制、曲牌唱腔上皆不同。至元后期,杂剧作家南下,南北剧始融会贯通,催生明代传奇,文人多有染指,致戏曲又攀高峰。清康熙前后,传奇消歇,地方戏蜂起,人民群众再次成了这种艺术的主角。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逐渐促成了京剧的诞生。

《梅兰芳》以大伯的命运作为引子,通过十三燕和邱如白的命运,向我们揭示了京剧艺术在新旧两个时代的“挣扎”。

十三燕是以谭鑫培为原型的,谭鑫培师承程长庚,后多家融通,自创一派,成为“同光十三绝”之一,其剧坛地位一时“天下无敌”。剧中王学圻的表演出神入化,极好地演绎了一个名振一时的老京剧艺人的尊贵和威严。但十三燕的尊贵和威严只是个表象,就像个底气不足的人一定要虚张声势地端个架子见人一样。在擂台赛中败下阵来委顿地坐在餐桌边等畹华的十三燕才是真实的十三燕。“爷爷争了一辈子的面子,没争着。”这句自嘲道出了十三燕的心声。

十三燕的自卑根源于中国伶人由来已久的卑微地位,优伶古来就是下九流的末等公民,清代更有禁止伶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明文规定。此为其一。人们瞧不起优伶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个圈子的不伶俐不干净,就如同今天的娱乐圈一样,由于潜规则的存在,再清白的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也是十三燕为什么如此看重皇太后亲赐的黄马褂和翡翠帽正的原因:自己的出身不可更改,那就借助外物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十三燕不仅用玻璃匣子把黄马褂供奉起来,而且每天精心擦拭。当擂台赛输了这些东西都要归别人了,十三燕还要拿起抹布擦拭玻璃匣子,这个下意识的动作让旁边的费二爷感慨落泪,也让观众辛酸落泪。

无论十三燕对自己的“玩意儿”如何自信和热爱,他的时代终究要过去。

新的京剧时代总会到来,同样有一批新的京剧人要为他做出牺牲。《梅兰芳》为我们推出的为新京剧呕心沥血的代表人物是邱如白。这是一个穷其毕生精力甚至生命来为京剧铺路的人,是一个比台上唱戏的艺术家更艺术家的人。

邱如白据称是综合“梅党”众多人物而成的,但其核心原型当是齐如山。齐如山是京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留学欧洲,研究西洋戏剧。回国后以西洋戏剧为参照,对京剧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同时他也是梅党的首席艺术顾问,梅兰芳的许多新戏都出自他的手笔。可以说梅兰芳的成功与他对京剧艺术的用心和努力是紧密相关的。他自己对此也分外自信,在梅兰芳南迁上海时,他说过一句十分决断的话,他说:“您自今以前,艺术日有进步;自今以后,算是停止住了。尤其是您要往上海一搬,那是必然要退化的。”

无论齐如山所说是否属实,但他对京剧艺术类似于宗教般的热爱和迷恋是有目共睹的,他也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虽然晚年他基本与梅兰芳断交,且客死台湾,可他终其一生都在进行国剧原理和发展沿革的研究,为我们今天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影片中的邱如白具有齐如山的精神特质,他算得上是陈凯歌心目中的“天真的人”,因为这份天真,出身于“五世为官”之官宦世家的邱如白竟然弃司法局长不做,置社会舆论而不顾,光明正大地去“傍戏子”;因为天真,邱如自在美国纽约演出时,气冲冲地跑出去质问:为什么有人要中途离场?因为天真,邱如白拒绝梅兰芳的邀请,在时局动荡之时以“你都不唱了,我跟着还有什么用”为由,执意留在了京剧的发源地——北平;因为天真,邱如白在穷困潦倒之时竟然还有“闲情”冲到台上质问将《贵妃醉酒》演成了粉戏的戏子为什么不好好演戏,由此招致了一顿毒打;因为天真,他还听信了日本人的承诺,冒充梅兰芳给上海的老板打电话为梅兰芳安排了两场演出,结果却因恰逢“卢沟桥”事件而为梅兰芳招来了“卖国”的骂名,也将自己置于了众叛亲离的尴尬处境。

邱如白的天真其实就是一种为艺术殉道的精神,他接近并辅佐梅兰芳的目的不关任何男女私情,他就是为了让梅兰芳不朽,继而让京剧不朽。这种用心如此光明却又无比自私,光明在于他推动并发扬光大了国粹艺术,甚至将他推至海外;自私在于他无视梅兰芳个体生命的自由,一意孤行地将他推上了艺术的祭坛,扼杀了梅兰芳作为一个凡人的生命欲求。

当然这对京剧而言,实属大幸,这大约也是导演的深婉用心。京剧艺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其美得来不易,其光辉更不容糟践和遮挡。还记得《霸王别姬》中袁世卿在法庭上就法官的“淫词艳曲”发表的一番掷地有声的演说,他说:

“方才检察官所言程之所唱为淫词艳曲,实为大谬!程当晚所唱是《牡丹亭》《游园》一折,略有国学常识者都明白,此折乃国剧文化之最精萃,何以在检察官先生口中竟成了淫词艳曲了呢?如此作践戏剧国粹,到底是谁专门辱我民族精神,灭我国家尊严?!”

二、梅兰芳的“挣扎”

《梅兰芳》说到底是部传记电影,要说一个人的故事,他的性格与命运,他的追求与放弃,他的爱与怕!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了戏子在中国由来已久的卑微地位。自卑,会让人感恩,同时也让人心存惧怕。这就是影片所表现的梅兰芳的两种最重要的心理,这也是他行事风格或说性格表征的由来。梅兰芳的感恩表现在他对座儿的态度上,他演戏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对不起座儿(现实生活中的梅兰芳据说也是从来不回座儿的),他一直认为诚心诚意地为座儿找个乐子比追求艺术更重要。对座儿的不离不弃还源于梅兰芳内心的“怕”,怕没座儿,没座儿就意味着生活根基的丧失,没座儿,所谓艺术更是无从谈起。

对座儿的重视直接导致了梅兰芳人身自由的丧失,他缺乏自由到没法和自己的红颜知己去看场电影。在影片

中,梅兰芳失控地大声说话有三次,第一次是面对戏班主恳请他去救场,本打算和孟小冬看场电影的梅兰芳大声说:“我要是犯回混呢?”可戏班班主说:“您不是那样的人啊!”。第二次“犯浑”是在孟小冬满面泪痕地提出:“梅兰芳和孟小冬以后再也不见面了!”梅兰芳大声说:“不!”但最终没能挽回分手的结果。最后一次是孟小冬离开后,内心悲痛不已的梅兰芳大声回绝戏班主:“我永远不演《梅龙镇》了!”

当然,这些还是他缺乏自由的表象,内心的受困才是他生命舒展的真正障碍。影片中福芝芳被塑造成了一个非常懂得梅兰芳的妻子形象,故此她常常能一语中的,说出梅兰芳生活的真正处境,她说:

“从我进了梅家,就没见畹华干什么事情是自由自便的!”梅兰芳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拒绝那些古道热肠“梅党”,虽然他们每个人在帮助他的时候都怀揣着自己的私心。“自打你认识了三哥,就被他绑了架了!”梅兰芳与其说是被三哥绑了架,还不如说是被京剧绑了架。梅兰芳和程蝶衣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的艺术造诣都很高,可程蝶衣是不疯魔不成活,他在童年时期经受了一次涅槃式的心理转变之后,就牢记着师傅“从一而终”的教诲,自觉自愿地把自己圈在了戏里,不肯出来。可梅兰芳一直都是清醒的,他在一生中,不停地重读大伯的信,从中感悟人生、获取力量。他明白,戏就是戏,生活就是生活。他从心里抗拒着朋友们要把他永远留在戏里的努力,他渴望成为一个凡人,能随心所欲地和自己心爱的人看场电影的凡人。

与孟小冬的恋爱是影片前半部梅兰芳难得自我做主的一件事,但却以失败告终,这对梅兰芳精神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此事还不只如此,当得知其间还阴差阳错地横亘着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时,梅兰芳精神上的震动就更大了,对梅兰芳而言,比起艺术,生命更为可贵,事实也当如此。而邱如白的想法恰恰相反,当二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的时候,梅兰芳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对自己想要走的路也越来越清楚。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内心恐惧、自卑的梅兰芳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变故之后,内心逐渐变得坚强而平和。当梅兰芳走在纽约萧条冷清的街道上的时候,当他站在舞台上跟戏迷们道别的时候,当他把烧酒一杯一杯往嘴里灌的时候。当他让医生给他打伤寒针的时候,当他面对记者和日军拉开围巾亮出他的胡须的时候,他的心中再无恐惧,他的神色从容坦然,他的内心自由坦荡。他不再受任何外在的干扰,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循着他继续自己的生命之路,无论这条路上有没有京剧,他都将走得认真而踏实。

在影片中,贯穿始终的是大伯的纸枷锁和他的信。一副纸枷锁,本可一碰即破,却不敢碰不能碰,戴枷锁者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可想而知。但梅兰芳虽然被喻为一生都戴着纸枷锁,可幸好有大伯以他的人生感悟写下的信,他给了梅兰芳力量,让他一步一步从戏里、从虚幻的人生里挣脱出来,以舒展、开放的心灵开始了一个凡人的人生之旅。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明白:相比于艺术,人的生命及其自由更为重要,艺术只是我们获得自由的一种方式而已。梅兰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当艺术将要把他异化的时候,他及时刹住了车,拼命从戏里奔了出来,回归到了自己本真的生命状态之中,从而找回了自由。虽然那副纸枷锁他一直戴着,可到最后他努力遵从自己的气节、良心、勇气所指引的方向,淡定从容地面对艺术和生活。这种人生境界和京剧“戴着镣铐跳舞”同样舞出了精彩绝伦的美何其相似!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