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4 14:20:10 点击: 推荐访问: 中国化 国学 国学小名士总结

[摘 要]近年来,中国社会掀起一场“国学热”,这一潮流不仅反映了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缺乏和认同度不高的问题,也必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大众化、超越性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启示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学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即中华民族所有文化及学术的集合体。”文章中所探讨的“国学热”更接近狭义的“国学”,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与宣传。

一、“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反思

“国学热”反映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表达了一种文化自信,但“国学热”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社会诚信问题、道德滑坡问题,这些问题在当前都比较严重,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仁”、“义”、“礼”、“信”等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能够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所以人们开始转向通过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另一个是有关精神信仰的问题。国学热反映出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精神家园的倾向,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被人们重视,“国学热”的兴起是否意味着当前人们精神领域出现了真空地带。这两个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科学的?有没有必要?这就要看马克思主义能不能经受住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检验,在实践的检验中彰显自己的科学性。当然,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和矛盾都依赖马克思主义去解决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对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解释或者解决的基本方法,这显然是必要的,否则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会被质疑。

第二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理应成为大多数人的信仰和精神家园。然而,“国学热”的兴起给我们这样一些反思,即在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有多少?中国人主流的信仰是什么?这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普及程度还不够,还未能成为大多数人的坚定信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较多存在于政治领域、学术领域和教育领域,还未进入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还不能为大多数的人民大众所认知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如何为人民大众所接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也应从利弊两个方面来分析。

1.“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利影响

(1)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条件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的生成是一个对文化传统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积淀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一方面文化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当中,文化成了我们的人生,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主体;其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环境。所以,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想实现结合,首先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国学热”恰好提供了这种契机。在学习经典、研究经典的大潮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静态的知识点,也可以获得动态的思想文化发展轨迹,还可以把握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特质,这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我们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通过“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积极转化,形成更易被国人接受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值得注意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转化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但是在具体哪些方面可以转化?如何转化?转化的标准是什么这类问题则需要学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2.“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利影响

(1)文化复古主义。“国学热”的兴起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好的,所以只学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学马克思主义,也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任何形式的文化复古行为,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说都是反动的行为,都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这种文化复兴道路的真实写照,就是“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开出过灿烂的文明之花,但是文化从来就是那个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为了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统治服务的,在当时可能是先进的,现在就成了腐朽的东西,落后的东西了。历史总是发展向前的,作为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文化也应该体现它的进步性。对传统文化一味的崇尚,不能辩证地看待的“国学热”就是违背历史潮流,开历史的倒车。

(2)狭隘的民族心理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激发了我们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我们抵御外辱、发展自身过程中产生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既渴望向西方学习真理,同时却痛恨“先生老是侵略学生”,而“马克思主义既来自西方,又批判西方,既高度肯定西方现代性的成果,又尖锐批判西方现代性的弊端,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可以为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提供心理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国际地位逐步提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反西方的西方理论”,越来越不符合中国人民对一种外来理论的接受心理。“国学热”的兴起“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国人的这种心理,民族自尊心降低国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重新拾起老祖宗的智慧,狭隘的民族心理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变得艰难。

三、“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1.实践性

“国学热”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化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准确的说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是“国学热”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层面上都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的,差别在于一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学习传统。“国学热”的兴起显示出国人学习对象上的倾向,也从侧面表明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还存在不足。当然这与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够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程度不够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当然也要避免一个误区,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是实用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看作为一种实践工具。

2.大众化

“国学热”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及的程度不够,很多人尚未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知,马克思主义尚未形成与人民群众的对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问题。我们要立足于群众立场,运用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大众化的形式回归民众生活的现实场域,关注跟群众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变为改造世界的直接物质力量;并且通过大众的实践形成具有广泛群众共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超越性

每种文化都有现实性和理想性两个层面,文化的现实性指导人们如何“做事”,理想性则指导人们如何“做人。”马克思主义为国人所知所接受之时,正值国人的现实生活发生重大危机之时,处于民族存亡之紧急关头。此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主要变现为指导事功的方法论,但方法论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中国化还必然包含着人生境界、价值理想方面的中国化。”中国人的现实生存方面的危机,在今天可以说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人生理想、人生价值问题转而成为困扰国人的重大问题。“国学热”的兴起可以说是国人寻求解决人生价值问题上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人生价值方面的中国化,建立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宿燕琴.试论国学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群文天地,201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童世骏.内在超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J].文化纵横.2011,(2)

[4]王南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家园[OL].光明日报.2008-12-16.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8523785.html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