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实际,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制定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方略,作出了新判断,提供了新思路,使党的政治建设达到了新水平,同时开阔了党的政治建设新视野,增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自觉。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8)03-0024-07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政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政治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所特有的党建形态。实际上,政治建设是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党在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目标的过程中,都会制定相应的政治纲领、政治方针,并要求所有的成员遵循。总而言之,政党的政治建设是指政党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制定相应的政治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方面的建设,是贯串于其他建设的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党建要求就是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更加强调了政治建设之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新高度: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重视政党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毛泽东将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课题,但政治建设却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点。邓小平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并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始终如一的政治路线。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全党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严守党的政治方向。进入新世纪,我们党也是从各个方面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江泽民首次强调了政治建设的基本要点,认为加强政治建设,就“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高度统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胡锦涛从政治纪律方面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均是从强化党的领导、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等几个方面谈及党的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
政党是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产物,鲜明的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政党为谁说话、为谁执政的根本问题。政治建设是政党政治性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决定了政党活动的方向和政党执政的效果。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大势、国内发展情况和自身发展要求,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以政治建設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体系,即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主要任务,以党章党规为基本遵循,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路径引领,以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为核心要素,以党性锻炼为重要基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价值引导的体系。这一全方位的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党紧密结合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所提出来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新时代的党的政治建设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新判断: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判断,坚持人民的政治立场
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制定什么样的政治纲领、坚持什么样的政治立场、保有什么样的政治本色是衡量不同政党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政党的政治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政党成员内部的分化、异化是削弱政党领导力的重要因素。政党要想保持生命力、巩固领导力、永葆生机和活力,首要因素就是辨别党内成员立场,将不符合本党政治立场的成员剔除出党。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陆续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得党内风气更加清正;出台八项规定,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败,使得党内政治更加清明。但是党的建设仍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政治建设也永远在路上。
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要认清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期性,一方面要有历史使命,将政治建设放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来考察,深刻认识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关注现实,虽然长期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旧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党内存在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四风”问题又有新的表现等,这些都需要花大力气解决,需要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不断推进,需要把政治建设渗透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而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立场问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人民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特色。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定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逻辑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追求的普遍性、崇高性决定了其理论形态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的理论形态所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中华民族经过曲折的发展,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人民力量,充分地依靠人民。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更是要坚定人民的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为此,“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牢站稳人民的立场,这是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基因,也是其所有实践活动的价值旨归。
三、新水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维护党的政治权威
政党政治活动的目标是夺取国家的领导权力,进而实现其政治理想。政党的领导主要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其中政治领导是核心。而政治领导的核心要义又在于坚持党的政治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的政治特色。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列宁首先提出了党的领导就是“总的领导”,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国家事务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象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坚持党的“总的领导”,必须维护党的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组织进行社会活动和自我管理的必要条件。恩格斯曾以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为例,指出了权威的重要性,“那里,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很显然,任何社会管理必须要有权威,要有一个核心,否则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就难以形成步调一致的行动和强大的力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首先,在价值意义上阐明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长期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因此,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直接关系着中国事业的兴旺发达。其次,在思想意识上强调了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四种意识”中,政治意识是前提,强调了党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特色;大局意识是关键,强调党员要突破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束缚,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大局,不折不扣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核心意識是保证,强调全党必须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齐意识是基石,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这“四种意识”环环相扣,为在思想上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指明了方向。最后,指出在实际行动中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党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逻辑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我们面对新时代的挑战的逻辑选择。
四、新思路:坚持问题导向,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政党的纪律是协调政党内部关系的行为规则,良好的纪律对于推动政党治理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而政治纪律是指政党各级组织及其成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现代政党都是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的政党,没有政治上的规矩,则不能成其为政党。第一国际成立后,受蒲鲁东和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党的纪律一度变得松弛,恩格斯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出:“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在总结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经验时,列宁特别强调了纪律之于无产阶级的重要性,认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严明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点之一,党必须绝对保持自己的纪律,没有铁的纪律,党就无法率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中尤其重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第一是凸显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严明的政治纪律是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第二是规定了新时代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内容。针对党内存在着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这七类现象集中凸显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提出了当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和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这为在新时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供了基本遵循。第三是以党章为权威,推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规范化、制度化。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纲领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推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程序化、制度化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判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要以党章为基本标准;解决党内矛盾,要以党章为根本规则”。以党章作为衡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的标尺,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五、新方略:抓住“关键少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党内政治生活,是无产阶级政党所独有的一种政治运作模式,是指无产阶级政党为建构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并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在政党内部实行的各种政治行为的总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现实,突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并从主体支撑、基本遵循、制度保障、重要手段等方面构筑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路向。
第一,抓住“关键少数”,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主体支撑。“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从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做起”,这里明确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支撑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政党成员是构成政党有机体的细胞,干部则是政党的精英,是政党品质和形象的“窗口”。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政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就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的高级干部为主要抓手。习近平曾指出,“在党内,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以高级干部为主要抓手,既是从党的事业全局出发的重要考虑,也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示范作用,从而以优良的党内风气促进社会风气的清正。
第二,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适应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和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内容范畴、方向目标、原则要求和方法途径等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概括,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深化了新形势下对于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第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有机结合。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严密统一,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就在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应该是民主和集中两方面的动态平衡,一方面充分保证党员的权利,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党的集中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极端民主化和权力过分集中都会损害民主集中制原则,也会损伤党内政治生活。
第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評,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重要手段。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一直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法宝。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一种同志间互相监督,促使党和国家事业迅速进步的好办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强调了在党内政治生活中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武器用得怎么样”。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辨别是非、修正错误、统一意志,既保持党的肌体纯洁,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六、新视野:坚持价值引领,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政党文化是构成政党组织的核心软要素,其基本功能在于培育政党精神、陶冶政党情操、黏合政党组织、彰显政党德性、感召社会力量、传承政党文明。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灵魂,居于政党文明发展的核心层次。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政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引领规范有序的党内政治生活、培育积极向上的党内政治品性、构筑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风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崭新课题,开拓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新视野。
第一,培育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是合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就提出了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思想,强调要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随后他又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认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这为党积极培育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指明了方向。
第二,坚持价值引导。党内政治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长期影响和作用下,政党成员的价值取向就会逐步变得趋同或一致,从而在党内形成坚实的思想基础。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消弭党内利益冲突、凝聚党内政治共识、整合党内政治资源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第三,抵御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组织力量,政党活动难免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伴随经济市场化的冲击,社会思潮愈益多样化,势必影响到党内,不利于健康的党内文化的发展。为推动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必须“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这些腐朽庸俗的文化严重玷污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纯洁,必须加以抵制,坚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塑造良好政党形象。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政治实践过程。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党内政治文化不仅能控制和指导党内的政治行为,而且会对一定范围的社会文化产生渗透和影响,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党内政治文化形成后不会一劳永逸地自然发展,需要政党密切联系实际情况的变化加以培育和推进,这是基于党内政治文化特性,适应现代政党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七、新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定政治信仰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政党由于其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而具有不同的党性。党性原则是每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都高度重视的政治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是其鲜明的政治标志。在领导苏俄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列宁就高度重视党性的意义,“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党性锻炼。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也是阶级性和人民性二重属性的统一。
一方面是阶级性,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容易让人懈怠,再加上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冲击,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才能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在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是人民性,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经历着由简单阶层到复合阶层的演变过程,而且伴随着社会结构多元化,政党的社会性逐步扩展。对于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党,要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必须要成为致力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服务型政党,要牢牢站稳人民的政治立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定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立场,也是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标准,“能不能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坚定的人民立场,是加强党性锻炼的基本标杆,是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基因,也是其所有实践活动的价值旨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不断增强,这首先在认识上不断强化了党员的党性观念。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陆续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些活动为党性修养的培育和锻炼提供了重要的组织生活保障。以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自觉将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加强党性锻炼是政党政治活动的基石,黨性原则规定了政党政治建设的基本方向。政党的党性原则决定了政党成员必须在政治上维护党的纲领,在行动上维护党的统一。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加强党性锻炼就是要求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适应党的建设新的要求,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以人民立场为政治建设的根本立场,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政治建设的基本遵循,以党内政治生活为政治建设的主要依托,以党内政治文化为政治建设的精神指引,以加强党性锻炼为基础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政治建设的体系,也会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责任编辑:王廷国 孔九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