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动型政治课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主张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围绕初中生的发展特点与开展活动型政治课的教学意义进行深入讨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初中阶段开展活动型政治课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活动型课程;基础教育;政治教学
作者简介:陈文韬,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北京 10008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4-0080-03
初中政治课作为基础性课程,在树立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效率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高度关注的话题。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遵循中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发展与使用,政治课堂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有利于初中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型政治课程。调查发现,这种寓教于乐的新型课程模式,对提高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作用。
一、初中生的需求分析
一方面,初中生相对于小学生身体更加强壮,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程度也大大提高,容易对传统的较为单调、枯燥的政治课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群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周围人的鼓励与认可。另一方面,在信息飞速传播的今天,由于人生阅历等原因,初中生往往缺乏较强的辨别能力,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正确引导,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由于初中处在义务教育的收尾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等人生选择,因此,对于初中政治教师而言,他们还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即给予初中生正确的价值引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生自身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他们敢于去自主学习,敢于向教师提问题,敢于去尝试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以兴趣促进学习,再通过学习不断强化求知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由于思考能力的提升,初中生能够通过归纳与整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对于产生的问题,他们渴望向教师请教,因此希望与教师建立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初中政治教师而言,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将自身教学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一种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被一步一步拉近,使政治课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这种学生“提问——被回应——产生兴趣——进一步提问”的正反馈机制,使初中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衍生出的新的需求。
二、开展活动型政治课的意义
1.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活动型政治课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能够把课程内容通过实践的方式生动地讲授给学生。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受社会道德约束,但是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准确理解一些成文的书面化的道德准则。而活动型政治课通过情景再现,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生动的课堂体验,使之通过亲身体会领悟相关的知识点。如模拟拍卖会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商品经济的实质,模拟联合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等。
此外,活动型政治课也符合共青团中央开展的“青年大学习”活动的相关要求。初中生已经处于青年阶段,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但是,初中生不具备大学生那样的理解能力,因此,将团课内容实践化、丰富化,并将之融入初中政治课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初中活动型政治课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形式的资料搜集、总结归纳和展示表达,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团课、党课学习做好准备,为日后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政治课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还能提供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活动型政治课使得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小组展示等形式,将道德习惯培养融入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活动型政治课给予了初中生一个实践的平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或者经历不到的场景,在课堂上都能有所体验,从而使学生在道德层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初中生而言,掌握辩证法的相关理论是较为困难的,但是人类的思维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螺旋阶梯式过程,初中生便处在实践的第一个阶段。在活动型政治课中,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辩证法相关知识的运用。实践证明,在这种不间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初中生能够形成肯吃苦、不怕苦的奋斗精神,不自觉地体会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活动型政治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学生在经历了若干阶段的学习之后将会获得独立的思考与学习能力。
三、开展活动型政治课的策略
1. 了解学生需求,把握学生特点。開展活动型政治课的前提是遵循初中生成长的相关规律,因此,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更要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观察学生的课上表现和课余生活,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教师还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利用引导和解决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同时还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营造更为适宜的学习场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对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而对于具备较强自学能力的学生,则要及时进行鼓励与表扬,针对其能力水平,制订相应的阶段学习目标。
此外,教师还要通过深入研读教材,基于自身经历,在不同的教学方向上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对初中生而言过于死板,使得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活动型政治课通过深入发掘学生周围的人和事,依托教师相对丰富的人生经验,创造出鲜活的课程素材,使得初中政治课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活动相联系。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具备足够的知识,更要平易近人、爱好广泛,要能够通过谈心和集体活动等形式,与学生内心世界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 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第一,活动型政治课的起点是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组织不同方向的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生活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初中生受年龄所限,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实际生活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结合相关的课本知识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全方位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程活动的主题必须是生活,活动型政治课的活动设计既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又要在实际教学中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在主题上统一起来,从而使教学活动具备整体性。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活动型政治课的主题虽然是生活,但是在设计互动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设计课程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基于学生生活设计出符合课程主题的教学活动。
第三,课程活动是活动型政治课的亮点和生成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在自身生活经历中和自我辩证思考中学习相关的知识,理清自身的知识体系脉络,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度的问题,活动型课程首先是课程,而活动是课程的亮点,在课程设计中切勿本末倒置,为了活动而活动,否则,学生不仅不能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还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3. 综合评估教学成果。当前,初中政治课不再是以书本知识为单一目标的教学活动,而是学生知识技能、道德与价值观的一种有机统一,即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不再以闭卷考试为唯一的考核标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将是检验活动型政治课这一实践性课程的唯一标准。为此,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硬件配套设施等因素,制订可完成、可评价、有效且具备一定意义的教学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以一种持续的方式考察学生在基本道德素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初步政治素养方面的表现,从而量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筆者主张采用复合型的评价体系,即学生的最终成绩给定分为闭卷考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闭卷考试在教学效果的客观评定上仍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考核方法较为公平,且比较容易标准化地组织,应当在综合评价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建议在初期的实践过程中,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贡献度和个人能力提升等若干方面纳入考核,以便更好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表现。
通过这种综合性考核,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更加具体的指导意见。
笔者相信,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的教育技术手段会更加先进、更加多元化,活动型政治课将会因此受益,从而为初中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并取得更出色的教学效果。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活动型政治课的普及,教师通过实践将会提升自身能力、改善自身教学方法,相信活动型政治课未来还会给初中生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之,活动型政治课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课程形式,以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高为教学目标,将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在思维活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活动型政治课在基础教育领域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学生能够在自我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4-8.
[2] 穆学君,岳贵鑫,李良敏,等.基于活动性课程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24-28.
[3] 王爱兰.开辟语文教学新天地——语文活动性课程实施构想[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9):54-55.
[4] 钱志发,邓周平,刘华明.“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6,(7):37-38.
[5] 周宇宏.关于政治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2010,(4):68-69.
[6] 赵光军.高校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17):19-20.
[7] 彭洁.论教师人格魅力与政治课吸引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4-88.
[8] 龙斌.新媒体时代高校政治课教师如何有效传播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5,(17):19-22.
责任编辑 朱泽玲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