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家具的演变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更进是同步的,家具的发展随着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或者说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随着家具的变化而变化。
一、家具的整体演变
我国早期的原始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野蛮而简单,没有文化也就没有家具。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的蒙昧期,家具的形制都以席地跪坐为主,符合当时的生活习惯。到现在我们谈话小坐、郊外野炊,还习惯于说“席地而坐”,志同道合者这时一定是“谈笑风生”。而后世家具的雏形也可在此视之一二:席是床榻之始,青铜俎和几是桌案的鼻祖,礼器禁是箱柜的前身,斧扆则是屏风的先驱。另外,商周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家具上也有所體现,不仅家具的形制、使用要按照严格的等级与名分行事,就是家具的材质、色彩、纹饰……也有不可逾越的严格规定。
秦朝的统一,为汉代家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时的青铜用具,大都被漆器所取代。彩绘的漆家具,色彩艳丽,黑、红两种颜色本已十分强烈夺目,有的还加上金银片装饰,更是光彩熠熠,体现出兴旺繁盛的汉代国风。其家具的形制以床和榻为主,同时又衍生出多种造型:独坐榻、连坐榻及屏风榻等都预示着新兴家具的诞生。
席地而坐的汉代,床和榻都比较低矮。汉时的一切活动,包括读书、待客、宴饮、议事等,大都在床上进行。所以,汉代的床、榻使用最广,造型也极其丰富。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有这样的文化,比喻到现在还在说的“与君一席谈,如沐春风”、“促膝而谈”等。
东汉时期,胡床进入中原给中国传统的起居方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少数人中间出现了垂足坐的新习俗。而西域佛教的传入,更是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推而广之了。从胡床到椅、凳、墩、双人胡床等,这些高型坐具的不断增加,对席地而坐的传统方式是一次根本性的冲击,同时也宣告了中国历史上起居方式革命的开始。
到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一,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和桌的出现。《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二、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功能分类。五代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描绘了成套家具在室内陈设、使用的情形。
宋代是中国家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首先是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民间,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坐的习俗;其次是家具结构确立了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其三是家具在室内的布置有了一定的格局。宋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组合家具,称为燕几。
明代随着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推陈出新,不仅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特别要说的是,明式家具中还夹杂着文人化的意趣,形成鲜明的明代家具风格,把中国古代家具推向顶峰时期。清代家具多结合厅堂、卧室、书斋等不同居室进行设计,分类详尽,功能明确。其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继书画、陶瓷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二、古代典型家具介绍
席:原始家具,用作铺垫作息。一般呈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小不一,小方席称“独坐”,供一人使用,长方形席可多人同坐。席经常和筵一起使用,故名“筵席”。《周礼春官司几筵》注曰:“筵,亦席也,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可知筵在下,席在上。原料有苇、草、麦秸、竹、藤等。”名称各异。未秀之苇编席曰“芦席”;长成之苇编席曰“苇席”;稻草、麦秸编席曰“稿”;蒲草编席曰“蒲”;竹、藤编席曰“簟”等。古时坐席的习惯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
俎:古时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牲和陈牲之用具。俎的历史最久,对后世家具的影响也最深。据文献记载,在传说的远古部落有虞氏时代,便有了俎,它为后世的桌、案、几、椅、凳等家具奠定了基础,实可谓桌案类家具之始祖。
几:几在古时是专为长者、尊者所设的凭倚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身侧,所以几也可以说是靠背的母体。但到了春秋战国时,几的使用就不只是凭倚,还可放置器物,已具有桌案的功能了。
禁:禁是商周时的礼器,祭祀时放置供品和器具的台子。长方体,似箱形,前后各有八个长孔,左右各有两个长孔,四周饰以夔纹和蝉纹。
扆:扆,斧扆,或写作“黼依”,是古代天子座后的屏风,在周朝,是天子专用的器具。它以木为框,糊以绛帛,上画斧纹,斧形的近刃处画白色,其余部分画黑色,这是天子名位与权利的象征
床:床在文献记载中虽然很久,但是古代床的形状如何,却一直不得而知。1957年河南信阳常台关首次出土了一件大的彩漆木床,可说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床的实物。该床长2.12米,四周镶有围栏,前后两边都留有一个可以上下的缺口,床面是活动屉板,有六只雕刻的床足,通体髹漆彩绘。可见,战国时漆木家具的品种和装饰,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三、与家具有关的文化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个成语中的刀俎,就是刀和刀砧板,俎为早期人们使用的家具。成语的意思是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大家对“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很熟悉,知道了“案”是一种家具,就不会误解这个成语了。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说的是汉代有两夫妻:梁鸿和孟光,他们从北方到南方去打工,没有正经的居住场所,就在屋檐底下给一家富人打工。梁鸿去外面打工,孟光就给他准备食物,食物准备好,就放在小食案上,端过去给他吃。为了表示敬重,举得跟眼眉一样齐。为什么能举起来?因为食案、桌子不大。现在,举案齐眉是赞美夫妻美满婚姻的专用词。
现在我们常把地位最高,处于首要位置的,称为第一把交椅,这也是有文化渊源的。“我们知道,汉魏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自然没有什么椅子。汉灵帝时,从北方传入了“胡床”,其样子犹如矮凳,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绳是双足交叉的,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隋朝时,因为忌讳说“胡”字,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张开后才能平隐,所以改名为“交床”。到了南宋,人们便将交床改称为交椅。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坐交椅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正因为交椅有如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这里只是蜻蜓点水地对我国家具文化做了些介绍,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通过对家具的研究,走进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去认识和领悟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