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服装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同时也折射出各个时期的文化和经济情况。
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根据民族学调查资料来看,衣服的式样是逐渐发展的。最初人们利用野草、树皮乃至兽皮,经过简单的制作,用以御寒护身。石器时代后期,人们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
夏朝
夏朝建立了以帝王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是表达一种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具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并且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多以深色为主,因为天在未明时呈黑色。
商周
商朝的服饰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都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而底层的民众只能穿麻布以及与麻布同类的葛布制成的编织物。研究表明,商代高级权贵的服饰通常是上身穿短衣,衣长及臀,袖长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带褶短裙,腰间束有宽带,裹腿;脚上穿翘尖鞋。贵族妇女则上身穿长及足踝的大衣,长袖,腰间束宽带和蔽膝。蔽膝是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蔽膝呈上窄下宽状。脚上穿履,头戴圆箍形冠卷。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饰严格的等级制度还体现在颜色的使用上。贵族的礼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黄等纯正之色,下裳多用间色,如缁、赭、绿等经过数次浸染的颜色,并且衣领、衣袖处还有镶边,日常家居则常穿缟衣、绿衣和缁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没有这么丰富多彩了。
周代的服装在商朝服装上略有变化,比商朝的更为宽松。衣领多呈“Y”型,腰间系有腰带。从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在腰间佩戴玉质饰物,衣服的长度也开始多样化,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秦汉时期
秦朝是中国服装发展的重要阶段,把阴阳五行的思想渗透到服装当中。因为秦朝很短,除了秦始皇规定的服饰外,一般的服装就沿用战国时代的习惯,仍以袍为主要的服装形式。但由于纺织技术改进,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深衣)。
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后,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和美感的效果。
汉代流行的服装则是以连身的袍为主,样式以大袖为多,袖身宽大部分为“袂”,袖口紧小部分为“祛”。从肩部直筒下垂到脚踝的长袍,是贵族典型的穿着。至于民间百姓,有的会穿着比较短的袍子,长度大约是遮住小腿,便于劳作。
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相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意为做人要不偏不倚。
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在服装上的具体体现。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汉服的纹章极其丰富,周礼“以纹为贵”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汉服中的纹章与汉人意识、认识中的天形地象、阴阳八卦、吉祥图案等各类文化符号紧密联系。汉服的纹饰上喜欢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图纹,如“六合同春”“五谷丰登”“锦上添花”等图案。同时,依据不同的场合,也会选择不同的纹饰,如新婚婚服和恋人互赠的信物上往往采用鸳鸯为主的图样,如“鸳鸯同心”“鸳鸯戏水”等;寿诞则往往采用“松鹤长寿”“鹤献蟠桃”“龟鹤齐龄”等意味着长寿的图案。总之,汉代服饰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体服饰风格可以用“丰富多彩,南北交融”来进行概括。由于战乱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的礼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秦汉旧制,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的地方。
由于朝代更替,战乱不断,民族错居杂处的状况很普遍,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民族间相互影响,生活习俗日渐融合的趋势。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执政者,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熏染,热心提倡穿着汉族服装,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的状况。
唐朝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时至今日,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
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为人们观赏,仍然觉得美不胜收,叹为观止,反映出中华文化处于历史巅峰与极盛状态时,呈现出千姿百态、横贯中天的雄浑与大气。
宋元明时期
宋代服装大体沿袭唐制。宋代妇女也穿衫和裙,衫多为对襟,盖在裙外;裙较窄,多施细褶。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在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个时期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元代的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质孙服”制——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体和唐朝服装相仿,都是进贤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静冠、保和冠等冠式。
夏天开始流行墨镜,还出现了各种服装模特。时至今日,中国服装业和国际时尚接轨,人们的服装更加多样化,甚至开始引领国际潮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