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阅读名著是中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巧用对联学名著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 对联;新课标;名著
新课改实行之后,名著阅读的质与量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然相距甚远,依然是个大问题。究其因,就有“读”的因素,也有“教”的因素,更有“考”的因素。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家长、教师和学校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硬件条件的缺失,主管认识的不足,加上学生的课业负担大,都导致了阅读条件的严重缺乏。教的方面,教师的督促引导缺乏,导致了学生的阅读动力不足。而且,教师的“应考思维”长期横亘于前,自然难以对一些跟考试没有直接关联的名著阅读丧失兴趣。考的层面,当前各类质量检测、学业评价卷中的名著阅读题,乃至中考、高考的考查内容与形式,对名著阅读的促进都无法构成足够的动力。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数百万字的名著,考查的分值却只有可怜的几分。
教学中,用对联的形式,展示对名著中重要人物的认识应当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切合实际,同时,也把自己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展露出来,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例。有同学这样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大雾横江,请看军师神机妙算巧借箭;纷纭乱世,试问丞相鞠躬尽瘁为哪般?这副对联前半部分难脱应试对联的窠臼,但后半部分却颇有深度,纷纭乱世中,诸葛亮鞠躬尽瘁到底是为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他的存在对整个的三国格局到底有多大的意义?都是发人深省的疑问。再如对曹操的认识,有一位同学是这么评价的:世人皆曰汝乃乱世奸雄;知音独道君亦治世能臣。这就跟时下盛行的为曹操平反的史评不谋而合了。又如刘备:刘皇叔本非书生,句句仁义,许下多少荣华富贵,原来一派胡言;大耳儿实是奸徒,种种做作,装出无数虚情假意,只为收买人心。这些对联从平仄关系上来看,并不算很工整,但是能大体做到意义相对,上下相黏,同时还能很好地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认识这些已经被定性了的人物,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再比如《水浒传》。有同学写了这样一副对联:山东及时雨救济三山五岳英雄;梁山呼保义领袖四面八方好汉。这是很扁平的认识,很快,这位同学就另外写了一副对联:及时雨难解英雄心底恨,呼保义难不免好汉终身憾。这就有了一点苍凉的历史感在里面了。
又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评论:一根铁棒,扫除多少妖魔鬼怪;两只火眼,看透几许悲欢离合。《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评价:一块顽石变作通灵美玉;十分富贵恍如过眼烟云。一副简短的对联,就把“深沉”心境和对人生的看法展现出来了。
通过这种形式,很多原本语文成绩较好,阅读经验较丰富的同学,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典名著阅读的理解,也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内在精神。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文本中的对联来深入分析文本,品评人物。
比如《红楼梦》中的名联: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副对联选自《红楼梦》第一回,书中写道:“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表达的这个观点,与正统的儒家的人性观点是截然不同的。照儒家的正统观点,君子永远是君子,小人永远是小人,贾雨村也永远不会有“善”的一面。但曹雪芹却用他的生动而现实的故事,表达了他自己的“非正统”的人性观。贾雨村是林黛玉的老师,而且曹雪芹通过描写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对贾雨村的态度,间接地表明林如海很赞赏贾雨村对林黛玉的教育成果:黛玉出众的才华和贾雨村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直到送林黛玉进贾府之前,贾雨村一直是个十足的“善贾”;虽然他前此任官时因所谓的“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被上司参了,但那个事情其实事出有因,有学者对此做了很令人信服的深入分析、解释。可是,等到他进入贾府这个红楼梦舞台时,办完了葫芦案的贾雨村已经从“善贾”蜕变成了一个是非(时飞)之人。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看,曹雪芹的本意,也应该是要利用贾雨村与“善贾”之间矛盾,来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这么一副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这副上联一语双关,既指鸟被锁住羽翼不能展翅高飞的困境,又暗嵌了关羽、张飞二人的名字。可对的对联有许多,试列举如下:人在山蜀,亏卧龙早入水镜。“笼中”暗对“隆中”,诸葛亮正是隆中居士,卧龙为其号,水镜先生也隆中名士。羊入虎穴,笑徐庶只能奉孝。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众人皆知,奉孝既指郭嘉,又指徐庶的孝心。龙困海底,恼吕蒙非是陆逊。吕蒙、陆逊都是吴国名将,两人次第接棒,陆既是姓又指陆地。以《西游记》来对:人在世间,要悟空更要八戒。悟空、八戒是人物,也是佛家境界。以《红楼梦》来对:人在楼外,喜宝钗更比袭人。
同时,为了更好地把应试教育融于课堂素质教育之中,我们还可以适度增加中考、高考中的名著名联题目,不再一一赘言。
总之,利用对联巧学名著,应当是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