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在十八大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并将生态建设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通过以海南儋州峨蔓湾海蚀海岸线为实例研究对象,以生态艺术景观营造为导向,以尊重自然为原则,进行关于对海蚀海岸线这种特殊自然景观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的探讨。文章对于海蚀海岸线景观设计如何与自然相融合,尊重自然,又超越自然;如何处理海蚀地貌的复杂地貌特征等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最终为大众提供一种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触摸自然、热爱自然的方式,弥散东方哲思,使大众借助对海蚀海岸线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从精神上达到对自然与自我的超越。
关键词:公共艺术;海蚀海岸线;自然律;设计方法
检 索:.cn/qkimages//ysjl/ysjl201512/ysjl20151222-1-l.jpg" />
二、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设计方法概述
(一)海南儋州峨蔓湾海蚀海岸线概况
儋州峨蔓湾海蚀海岸线位于中国海南省儋州市境内。其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变化对洋流及潮汐产生影响,丰富了海蚀海岸线视觉景观变化。
2012年12月21日—12月28日,我们展开了对儋州峨蔓湾海蚀海岸线的现场调研。
调研方式:徒步、拍照、录音、录像、测绘、记录;
当地气候:最高温度平均为19摄氏度;最低温度平均为15摄氏度;
主要风力时为东北风。
调研方法:五公里海岸线分七大主题区间节点徒步调研;
四公里海岸线乘船立面研究;
不同时间节点相同考察地点的现状记录;
相同时间节点不同考察地点的现状记录。
植被样本采集、地质材料采集;
填写现状测量数据记录表格;
重要节点环拍、录像、测绘。
调研路线:途径城市:海口——儋州——三亚
峨蔓湾海岸线调研:高论海前——高论海——红花印——拦牛地——龙门码头——龙门激浪——大论海——灯塔
通过现场的徒步行走,我们感受到了每个场域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动静分明,感情色彩丰富,而所有的情感节奏都以海蚀火山岩为主角,火山岩既是整个场域最有特色的地貌特征,又带动出整个海岸的独特气质,徒步跨越岩石,自然表情丰富,自然的力量演绎出一部以岩石为主角的戏剧。
通过对海南儋州峨蔓湾的气候、文化、市场、岸线、资源对比分析得出,海蚀火山岩岩石为最具有提升价值的自然资源,火山岩丰富的空间形态,以及其形成的岁月痕迹都是公共艺术设计最具价值的演绎元素。
(二)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透视景观生态学
地理学领域的景观研究和生物学领域的生态理论研究的学科交叉发展产生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因此,景观生态学必将是综合了天然自然的空间发展规律,也必将是遵循区域自然律的发展平衡规律,其将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和空间景观营造相关理论有机结合。
海蚀海岸线探讨景观生态学主要定位在人介入自然后,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通过研究自然外在的空间形态、内在的发展规律,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
1.遵循自然律的人化自然——融合自然
人化自然将人的活动与自然界的活动有机结合,将人的作用力不同程度的在天然的自然界中展现出来,形成新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界的发展延续其自身的平衡发展规律,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但自然界的发展有了人工的介入之后,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适合于人类生存的发展状态。我的研究中,通过在现场感受到的自然强大的生命力带给了我们一种自然的兴奋,因此我们也想将这种对自然的感受传达给以后来到这里的人。
因此,在这里选择探讨自然的平衡发展状态,即自然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一种秩序化的生命运动系统保持自身的发展,表现出一种自然平衡 的动态,变化中的永恒,我把它称之为——自然律。
自然律体现于自然整体的丰富变化中,每个区域也都保持其独特的自然律,我对儋州峨蔓湾的公共艺术营造,应该是遵循当地自然律,融合于自然的一种人化自然理念。
2.借助格式塔体现东方哲学的设计理念——超越自然
铃木大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学者以及禅宗思想学家,他曾说:“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②他对于这种真理的阐释凸显出日本现代设计中所融入的禅宗思想的特点,即在设计中,用极简的设计营造语言传达层次丰富的空间感知,以及看似无形却意味深长的思想感知。
理论分析中我借助了格式塔的理论研究基础,以及格式塔异质同构的设计方法。格式塔是上个世纪初,“奥地利及德国的心理学家创立的,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③
海蚀海岸线除了具有滨海旅游海岸线的一般特征外,海岸线的海蚀地貌特征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景观场域,思考场域和精神场域。其海岸沿线布满火山岩岩石,火山岩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了连续的独立半包围空间场域,相比滨海旅游城市的沙滩,这种独特的场域感营造出人与自然的零距离,既给人以自然组合而成的独立空间,又给人精神上的无限制冥想空间。
因此,海蚀海岸线独特的场域空间结构能够体现出一种弥散东方哲思的场域感,能够让大众在场域中通过体会自然的形成面貌,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一种“生”的共性,便是对这种东方哲思的最潜心投入。我们对于岸线场域的环境设计也将这种最纯粹的对自然的感觉,用最直接的直觉——自然为主角的自然状态作为最深的真理,借助艺术的表现形式将其“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
(三)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通过对儋州海蚀海岸线的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和调研感受,海蚀海岸线的特殊地貌特征通过人的五感六根让大众享受到一场以岩石为主角的戏剧。海蚀地貌的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岩石之间,与普通意义上的滨海海岸线旅游相比,突出特点表现在海蚀地貌形成的独具特色、变化丰富的岩石。因此,我将以岩石为主角来探讨这种独特的景观气质,即通过言说石与海、石与石、石与沙、石与人、石与林、石与生命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海蚀海岸线的独特自然律,运用这种独特的自然律,表达以自然为剧本“再演绎”一场以岩石为主角的戏剧。
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尊重自然为前提,透过自然营造一种“自然的方式”,即用自然本身——自然律,提升自然的显性及隐性美。公共艺术便是这种自然的方式——自然律的一种表达媒介,公共艺术的这种表达路径将为大众提供一种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触摸自然、热爱自然的方式。
(四)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1.尊重自然的关系
对于以岩石地貌凸显的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营造的前提就是要尊重自然。一般海蚀地貌的形成原因可追溯到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现有景观面貌,未开发的自然景观其形成原因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变化的过程,无论这种自然的规律是有序的塑造,还是无序的破坏,都呈现出一种以自然规律为主导的生态现象;景观营造一直将生态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像儋州其成功的保留着数以百计的生态村,是当代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儋州优越的生态环境未影响到其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其对工业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了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发展理念,工业聚集但零污染。特殊的地貌环境千百年来都遵循着自然生长的规律,自然生态是公共艺术景观营造中最可贵的品质。
当今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愈加显著,彰显自然地力量已经不是景观的营造目标,景观营造的意义趋向于建立一种与自然的对话,海蚀地貌独特的形成因素和地貌环境,使得这种对话跨越了时间的维度,空间的维度,是一种人对自然尊重方式的表达,更像是一种仪式。
因此,尊重自然,可以理解为不破坏自然、对自然的模仿、与自然对话,公共艺术需要营造的是以尊重自然为原则的,与自然沟通的方式。
2.整合自然的形式
海蚀海岸线作为历经千万年变化的地貌独特的自然景观,阳光,岩石,海水,珊瑚滩,沙滩,乃至仙人掌让岸线拥有丰富变幻的自然元素,自然的力量将岸线打造的既存在着有规律的自然秩序,又展现着自然当中无序的侵蚀形态,自由散落的火山岩岩石有的以一种富有美感的秩序存在在自然中,而有的也以一种无序的死寂凌乱的丰富着自然的变化。
因此,设计中我们需要对原有的海蚀岸线自然元素进行整理,一种从艺术角度、空间角度、视觉角度的整合方式,当然其前提便是前文提及的尊重自然。
3.调节自然的气氛
通过对儋州峨蔓湾海蚀海岸线的实地感受,海蚀地貌是一场自然绮丽的饕餮大餐,自然元素之间的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都体现着一场以火山岩岩石为主角的饶有趣味的戏剧,整个场域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富有穿越、神秘、探索、壮阔,有时带些诗意的自然的气氛,场域景观设计需要把握这种最纯真的自然的感觉,并将它以艺术的语言表现得更加精彩。
三、海蚀海岸线公共艺术景观营造的影响与意义
公共艺术以艺术为媒介构建或使人反省人与环境的新关系,它不仅仅超越了物质符号本体的艺术呈现,其艺术价值在于由人、公共艺术、空间环境、时间维度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通过公共艺术景观营造的文化传播力和艺术带动力改变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文化思考。
设计方法研究尊重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以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表现自然,通过公共艺术提供给大众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表达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海蚀海岸线的公共艺术营造不仅能够带给公众艺术的享受,其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在对话中增进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景观艺术使人们融合于自然,并能够从认识、感受、触摸、热爱自然的艺术体验中达到对自然与自我的超越。
注释:
①张波.史前技术变革与艺术观念发展[J].艺术探索,2011(06).
②徐向辉.城市住宅[J].2009(12): 90.
③格式塔的相关概念,http://baike.baidu.com/view/85631.htm.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约翰·0.西蒙兹著. 景观设计学一一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于东明、高翅、张恒基.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J].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
[7]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 McHarg,I.L.,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