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视角出发,充分结合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尝试提出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崔莹(1978-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郝月(1978- ),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吉林长春13005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12-02
目前,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地位得以迅速提升,省政府于2012年5月颁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旅游产业壮大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在未来五年内,规划建设100个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10家大型旅游集团,5家“全国百强”旅行社,新增3家5A级景区,15家5星级饭店,长白山等主要景区交通干线的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基本完成,长春到长白山等重点景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成,开通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重点航段的水上旅游航线。
根据《通知》中制定的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目标可以看出,建设完善的旅游人才队伍是实现目标的重中之重。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应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制度,完备的人才引进政策与管理办法,应实现宽渠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进行合作的方式培养人才等。
旅游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旅游人才的重要任务,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高级旅游人才的素质,依赖于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虽然吉林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教育与研究资源,但是目前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在教学体制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还没有完善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企业与高校还未实现真正的联合办学等,这些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制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只有实行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手段等方式提升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使旅游高等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吉林省旅游产业壮大的目标。
一、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旅游人才
1.综合素质方面。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其发展有赖于相关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因此,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必须深刻了解旅游产业这样的特性,在旅游管理工作中必须具备全局观念,不仅对旅游产业负责,也同样对旅游地的整体发展负责,这是作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另外,对于高级旅游人才来说,战略管理能力也是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的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精品名牌战略、集约经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应的,具备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市场发展战略管理等战略管理能力则是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必备条件。
2.旅游策划人才。根据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依托吉林省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营造旅游大环境和精细化建设,重点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风情旅游、历史文化游、城市风情游等。如何进行吉林省的旅游形象策划、公关策划、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策划是将吉林省建设成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关键。高级旅游策划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意思维能力,能够在旅游项目策划中提出好的创意;具备深厚的文案写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良好沟通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主体。
3.旅游市场营销人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高级旅游营销人才要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全面掌握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科学预测市场前景,根据吉林省的不同客源市场的需求,准确把握温泉养生、森林康体、民俗体验、修学考察、商务会议、展览奖励等旅游产品的信息,以旅游市场为导向,进行营销活动,从而为旅游市场营销提供可靠的市场基础。
4.旅游管理人才。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包括高级职业经理人、会展管理、度假区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以及特级、高级导游人才等。这些具有国际水平、对国际旅游市场非常了解的人才为吉林省旅游业发展中的技术管理、服务水平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从吉林省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看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吉林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各方面高级旅游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但从目前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校旅游教育仍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在提供人才的数量、结构及综合素质方面相对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着诸多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用于产业需求。目前旅游学科的内容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金融财政学、地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学科体系宽泛综合,并不是专门化的学科,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深入、不系统,导致旅游高等教育将过多的关注点停留在客房服务、餐饮管理等浅层面上。同时,学科设置出现多重复。据调查,吉林省很多旅游院校同时开设管理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造成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这样的学科设置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杂乱无章,无法形成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另外,按照目前的学科设置,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统一设定。但实际上旅游管理专业又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独特之处,即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要求很高,在就业时如果没有行业经历,则很难直接从事基层管理者的工作,而必须要从最基层员工做起,本科毕业生和中职中专类毕业生的工作几乎没有区别,这样也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从人才提供的总量上难以满足吉林省旅游产业需求。
2.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模糊不清。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从整体来看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方面大多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如长春市某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各级各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公关礼仪等。另一所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为掌握饭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饭店管理能力和服务技能,熟悉饭店管理的相关法规及行业规定。毕业生能胜任旅游和酒店行业服务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公关、会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是能独立进行饭店创业、项目开发、市场推广的专业人才。
从这两所旅游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要么是培养目标过高,在学科没有得到应有地位的前提下,在实际人才培养中无法将目标落到实处,也就造成课程体系无法深入;要么就是比较严重的不对称结构,严重偏向某一方面,如酒店管理方向等。模糊不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极易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就业时无法满足行业的实际需求。
3.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目前吉林省旅游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手段比较落后,相对于旅游产业快速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远远跟不上其发展步伐,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严重缺乏产业跟踪,缺乏按照产业发展速度和形势及时调整的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严重。
同时,由于目前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程度很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学水平难以与国际接轨,难以培养出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更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途径
1.结合产业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来说,最急需的是应用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不能过高过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确定未来发展主要方向,以便中高级旅游人才能够在旅游产业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仅具备旅游专业知识,更能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方向对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和服务。
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方面,除了针对旅游市场、旅游策划、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之外,也要注重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尝试按以下模式进行: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旅游产业策划、旅游市场营销及旅游行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能够在旅游产业各部门包括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从事策划、营销、管理工作。针对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状况,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的旅游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增开“吉林省民俗”“吉林省文化发展史”等凸显吉林省地方旅游特色的专业课,以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很快适应岗位。
2.构建特色实践教学模块。在现有理论课程教学模块的基础上,集中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充分利用各个旅游院校的实训室条件,构建特色实践教学模块。
目前各个旅游高校能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建设模拟实训室,但是从吉林省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块仅局限于模拟饭店餐厅摆台、模拟前台接待、模拟客房铺床等岗位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职业意识、人际交往沟通、判断决策等能力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应该增加职业经理人素质培养训练模块、旅游业管理技术模块。在职业经理人素质培养模块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加逻辑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在旅游业管理技术模块中设置管理语言能力、综合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围绕相关岗位进行职业意识的训练。
3.实行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和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旅游企业应全程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酒店行业为例,旅游院校与酒店企业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质资源,结合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就酒店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模等确定有明确指向的岗位针对人才培养训练计划,并根据“订单”的约定切实达成双方合作关系。酒店业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各个岗位的轮岗实习机会,院校应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体制改革以保证学生到岗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岗位需求,这样达成紧密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既能提高旅游院校的教育效率,又能保证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达到企业、院校与学生三方共同受益,最终促进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
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完整的工程体系,涉及政府、院校、企业三方的政策倾斜程度、合作机敏程度等,这项改革不是简单地改编,而是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可持续的全新体制,才能使旅游教育完全服务于吉林省旅游产业战略发展,积极促进吉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