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资源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自然资源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在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低年级自然资源学教学内容组织的思路,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自然资源学;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0)11-0010-03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短缺及其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自然资源紧缺与人口众多的矛盾尤为严重。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观点纳入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最紧迫的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内容。为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给社会输送关注自然资源问题的合格公民,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已把自然资源学列为若干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平顶山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亦把自然资源学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纳入了教学计划。
一、自然资源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时少与内容多的问题突出
自然资源学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横断了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形成了以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其分支学科包括综合自然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和区域自然资源学。[6] 受课时限制,自然资源学教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分支学科。在自然资源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存在着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需要呢?在64学时内将全部知识体系详细讲授是不现实的,优化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2.缺少合适的教材
从与自然资源学相关的教材看,已有的教材要么是偏重于某单一资源,要么是偏重于科研人员使用的专著。目前,自然资源学教学可参考的代表性教材有:封志明编著的《资源科学导论》,[1] 是专门为资源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和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编写的一部教学用书和参考用书,虽系统全面,但内容偏深、偏理论,作为本科生的教学用书明显不适;蔡运龙编著的《自然资源学原理》,[2]起点较高,围绕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一系列基本原理,是专为高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编写的一部教学用书和参考用书,本科低年级使用也不实际;刘成武、黄利民等编著的《资源科学概论》,[3] 上篇为资源理论概述,下篇为中国主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虽是针对高校自然资源学编写的专业教材,但从知识体系来讲不够完整,缺少单项资源的研究内容;陈永文主编的《自然资源学》,[4]主要讨论了土地等六大基本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与保护,其问题主要是与自然地理学的内容有较多重复,资料陈旧,缺乏系统性。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见,修订自然资源学的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学的内容体系,编写一本适合于低年级本科生使用的自然资源学教材迫在眉睫。
二、自然资源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路
1.体现自然资源学的学科特点
自然资源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各种自然资源,也要包括综合资源学的内容。同时,也不能单单就自然资源论述自然资源,还要从整体高度和从自然、经济、生态紧密结合的角度,将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作为统一的大系统进行论述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2.体现基础课程的特点
自然资源学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充分体现基础课的特点,内容要全面,详略要得当。课程内容要体现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对自然资源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3.体现学科发展的前瞻性
自然资源学教学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适应社会需求,反映科学进展。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从新的高度对自然资源进行研究。要及时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有关学术思想、研究动态和理论、方法,结合实际着力阐述基本原理,有针对性地对某些热点问题做比较详细的案例分析,强化应用性和前瞻性的内容。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自然资源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低年级开设,期望满足本科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首先,介绍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内容与方法、发展与展望,并从人地关系角度阐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认知与理解资源问题;其次,从资源分论的角度介绍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评价方法,重点强调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问题;最后,有选择性地阐述综合资源学的内容,使学生从理论高度更深刻地理解资源问题。
5.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自然资源学和自然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及环境资源法学、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课程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叠。鉴于课时的限制,在知识体系科学、系统、完善的基础上,重复的内容在自然资源学内容体系中应尽可能少地体现,或在教学过程中少讲、不讲。
三、自然资源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思路,自然资源学的教学内容分为绪论、分论和综论三部分构建。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自然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资源与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着重阐述资源的概念及资源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人地关系角度阐述资源、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以便于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与理解资源学问题。
第二章“气候资源”,主要介绍气候资源的特性;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气候灾害及其与工农业的关系;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气候资源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利和适宜的一面,也有不利和限制的一面,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生产潜力,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章“水资源”,主要介绍水资源的特征、评价、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用水问题,重点介绍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在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及其繁衍发展过程中,水是不可或缺而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面临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妥善保护和有效管理的问题。
第四章“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鉴于本专业开设有土地管理课程,本章在简单介绍土地资源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土地资源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地评价的原则,掌握土地评价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切实保护耕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第五章“生物资源”,主要介绍生物资源的概念、特性、类型;生物资源的评价;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资源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生物资源的承载能力与人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只有合理利用,才能使其增殖、繁衍,不断满足人类对其永续利用的需求,不断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六章“海洋资源”,介绍海洋资源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今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第七章“矿产资源”,主要介绍矿产资源的特点、分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级;矿产资源的估算与评价;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科学管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到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掌握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不合理地开发矿产资源会造成生态问题,掌握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第八章“能源资源”,主要介绍能源资源的概念特性分类、各类能源资源的评价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能源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第九章“旅游资源”,简单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和分类,重点介绍旅游资源的调查方法、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第十章“区域自然资源”,区域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区域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基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区域资源配置。
第十一章“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离不开社会资源。本章主要介绍社会资源的特征、分类,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十二章“资源生态”,主要介绍自然资源的生态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
第十三章“资源经济”,本章主要介绍资源供给、资源需求、资源价值与价格,分析资源供求平衡问题。
第十四章“资源管理”,学习和研究自然资源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科学地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本章主要介绍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目标及其统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途径。
第十五章“资源节约型社会”,主要介绍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节约的国际经验。[5]
四、自然资源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了解自然资源学科体系和理论基础,掌握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将各类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看作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从整体和有机联系的角度去理解并掌握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各种自然资源特征;掌握基本的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方法和体系;探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掌握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论、原则及策略。
自然资源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学专家学者都在关注资源学科的发展。本文就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低年级自然资源学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浅显的探讨,提出了一套自然资源学的知识体系方案。随着资源学科的发展,自然资源学的知识体系也会不断地沿着科学化轨道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刘成武,黄利民.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陈永文.自然资源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彭补拙等.资源科学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6]管华,李艳.资源科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