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讲好本土风物和人文历史

讲好本土风物和人文历史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4 18:20:10 点击: 推荐访问: 人文 人文主义 人文护理心得体会模板合集

2015年3月,《三峡晚报》迎难而上,大胆改版。编委会讨论中得出的一个共识是,传统纸媒的强项不是快,而是强大的原创能力与深度思考能力;其呈现方式的庄重性,使纸媒内容更具可信度和权威性。因此,纸媒应该强化自身优势,弥补短板,而不是与新媒体拼速度,抢新闻。在“内容为王,深耕本土”的理念下,编委会提出,依托生产力,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度挖掘讲述本土风物和人文历史,打造一份独一无二的宜昌城市读本。原来只有一个版的《三峡地理》栏目扩版成四个版的周刊,在双休刊中推出,成为报纸的“后花园”,把读者的阅读引向沉潜的深阅读。

截至目前,《三峡地理》周刊已出版40多期,受到读者的追捧,甚至有读者将每一期都收藏起来。在一次研讨中,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廖达凤也专门撰文充分肯定《三峡地理》专刊。“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报纸栏目之一,每期必看,”她说:在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过程中,《三峡地理》以一种文化自觉,去挖掘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其自身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一、创新报道手法,唤起城市的公共记忆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的精神生活需求也随之而来。公众对户外、自然、生态、风物等地理人文方面的未知领域充满着天然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因此,近些年来一些专打人文地理内容的栏目纸媒衰落的大背景下,依然能一支独秀,大放异彩。像深圳晶报办的《发现深圳》,北京新京报办的《北京地理》,长沙潇湘晨报的《湖湘地理》都成为行业的标杆。

由于地市一级媒体自身所受到资源、人才、物力等约束,对本土文化地理方面的报道要么舍弃,要么“东一榔头西一斧头”,“公一下,母一下”,缺乏挖掘和深度。而且,在呈现方式上语言枯涩沉闷,成为旅游资料汇编、景点介绍,没有语言美感,更不符合现代人的“悦读”习惯。《三峡晚报》及时瞄准地市级纸媒在本土人文地理报道上的这块短板,打出“故乡行知客”的旗号,“明目张胆”地推出了本土纸媒第一份城市人文读本。

编委会在采编力量配备上给予《三峡地理》极大的倾斜,从采编队伍中抽调文笔优美的2名业务骨干和一名摄影记者,组成核心团队,要物给物,要钱给钱。综观已经出版的40余期报道,呈出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文本简洁优美,报道见人见事,有故事,有深度,有关怀。此间推出的《宜棉往事》、《告别浇二》等主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纺织工业绝对是建国后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多以国字号命名。宜棉的故事当然也是那个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个叫李家湖的地方,突然就聚集了一大批从天南海北赶来的人,在荒滩野岭上竖起了烟囱,盖起了厂房,也建起配套的家园。宜棉是曾是宜昌的骄傲。不过,在好多年前就已改制,现在又要被拆,取而代之的将是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依托这种地理变迁,通过展示个体的命运浮沉,把城市发展中曾经历的节点性重大事件还原出来,唤起了整个城市的公共记忆。

浇二,是建设葛洲坝的一个单位,成员来自全国各地,聚居于城市一隅,形成一个特殊的城市群体,其间有荣光,也有辛酸。记者的报道,与其说是写一个地方,写一片土地。不如说是写承载于这片土地上人生活现实与际遇。这些人不是空泛的群体概念,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把人、事、情感都落到具体的人身上。记者的笔触在时空中穿梭,一会儿古,一会儿今,采用新闻语言生动表达,充分调动读者的感官、情感和记忆。因为报道切中了人的情感,才有了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可以这么说,《三峡地理》开创了宜昌本土媒体中用新闻手法书写人文地理的先河,所做报道不仅吸引学界和文化界相对专业的读者,对各个读者群体,甚至年轻人都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二、突破题材限制,疏通读者与城市的血脉情感

习惯思维可能认为,一条老巷子,一栋老屋、一所寺庙……这才是地理。这些当然是地理,但《三峡地理》在选题操作中并不把地理的视野局限于这些惯性思维。在最初栏目风格定位时,编委会领导就明确要求,“地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物产、地质、生物、山形地貌、江河水系、古迹名胜,无所不包,要求栏目立足本土,发现家园之美,突出地域性,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为城市人留住最后一抹乡愁。

在此理念的影响下,一台老收音机,一块印梁的花布,一段乡野吼出的老腔……这些都是地理。《三峡地理》的选题宽泛,但不失情调与趣味:有纯地理的“走四界”,最北边,最南边,最东边,最西边,把宜昌地理的“四至”走了个遍。这些边僻之地作为边境,自然孕涵着某种融合,也有某种对立。对于处于城市的核心读者来说,这些天然地具有某种神秘性,能够激发一般人群强烈的探究与阅读兴趣。记者正是抓住核心读者这种探知欲望,把自己在边境上看到的,听到的不一样的风情与生活呈现出来,让城市读者具体感受城市文化的多元与博大。

《三峡地理》还推出宜昌物产系列,比如前坪的李子,采花的茶叶,雾渡河的猕猴桃等等。这些在物质匮乏年代萦绕在宜昌人舌尖的美味,即便现在也依然令人留恋。此外,还有非遗项目,宜昌制造之类。总而言之,《三峡地理》就是要敢于大胆突破传统的地理报道选题范畴,只要是和这个宜昌城市相关,与故乡相关,就深入进去,挖掘出其中孕含的记忆与情感,通过怀旧,把公众对这个城市生活的多重记忆释放出来,也诗化特大城市丛林的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疏离感。我们不是寄居飘泊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有我们的根。

《三峡地理》就是从最细小的环节入手,致力于展示宜昌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并将宜昌城市的细节与所有在宜昌居住的人群密切联系起来,引领他们重新认知这座城市。不同的时,我们不是对历史遗迹的简单描绘,更不是对轶闻掌故的改编整理,展现的必须是记者通过自己所有的认知器官去体验、感受并挖掘出来的,绝对原创的新语文。

三、普及自然常识,把读者导向知识与美的境界

《三峡晚报》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的一份城市晚报,其覆盖的读者群属于城市中衣食无忧的主流群体,但也面临着城市生活所普遍具有的压力。《三峡地理》盯准这部分人的现实精神困境,把他们的目光从现实生活中短暂移开,引向自然、天空、花鸟虫鱼……让公众能从物质生活中抬起头来,有仰望星空的时候,把欲望导向了无尽的知识与美。

宜昌作为屈原故里,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因此,在春天的时候,我们策划了《楚辞中的植物》,聘请作家和植物学老师作为向导,到屈原诞生的秭归县乐平里,将屈原作品中提及的植物,一一对应到现实的大地上来。观察这些植物在2000多年后的生长状况,让它们在屈原的文字中复活,更加具有生命的张力。《三峡地理》的这些个性化的策划,将地方文史、文学、乡土、植物学等完美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对家乡的了解兴趣。

2015年夏末,《三峡地理》结合传统的纳凉习俗,策划了《虫儿飞》专题。约请昆虫专家专门去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百里荒去寻找萤火虫。这种能发光的精灵既是传统生活记忆,而且被文人赋予了很多情感,留下大胆或优美或伤感的诗句。同时,萤火虫还被科学家认定为环境的一种指标性小昆虫。和楚辞中的植物一样,这种小动物把融合了乡土、文学、爱情、科学等多个领域。它几近灭绝的现状反映了我们为这些年的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虽不可避免,却令人遗憾。报道既科普了昆虫知识,又表达了人文情怀,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秋天的时候,《三峡地理》又把镜头对准宜昌秋色,认识在风中尽情摇曳着粗穗的狼尾草,认识火红火红的火棘果,告诉读者三峡红叶为啥会那么红?尽量对读者科普常识,更多地关注与人类由来已久地相处在一起的一草一木,促使读者对它们倾注更多的情感。《三峡地理》把这些平常风物放进报道里,就是为了放大它们的生命之美,传达一份媒体的人文情怀与价值观,对自然和所有生命的崇高敬意。

四、节制抒情冲动,做一个冷静客观的书写者

《三峡地理》的记者在采写中一直恪守着媒体人的应有的价值观底限,也就是节制随时而起的抒情冲动,做一个冷静客观的纪录者。在地理主题之下,既有一系列的文化展现,更有反思,和深切的生态关注与人文关怀。作为新闻纸上的一部分,我们从没忘记自己的新闻理想与责任担当。2015年3月,《三峡地理》在发刊辞中郑重写到:“城市大美,值得大书特书。不过,我们努力发现城市之美,人文之盛,但也不隐恶,不遮丑,既有田园牧歌的温情浅唱,亦有悍将忆旧、老僧听雨的金石之声。信仰故乡,但并不盲目。这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价值观。”

我们写屈原故里乐平里,在写那里文风之盛、民风醇朴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当地因为乱建电站而干涸的小河,让屈原故里失去了灵气。我们写荆门山渡江亭,也没有回避那里因疏于管理而成了一个天然的公共厕所,便溺遍地。《三峡地理》中出现的小人物:五峰茶园里日夜操劳的茶农,田野唱着薅草锣鼓的农人,边境线上谋生的山民……都被记者的笔赋予了一种天然的悲悯色调,赞美他们的艰韧,但不讳饰他们的处境,原生态呈现他们的生活中真实残酷的一面,而不总是展现他们的幸福生活,不为宣传而宣传。

2015年11月,《三峡地理》还策划了一个“重返灾难现场系列”报道,把笔触伸向国家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灾难事故。1970年8月2日凌晨,通水仅几个小时,渡槽就在欢庆锣鼓尚未散去的余音中轰然翻塌,42人丧命。1980年6月3日凌晨5时35分,远安县盐池河发生罕见山崩,宜昌地区殷盐磷矿矿务局及所属盐池河矿区、汽车队等单位被埋。284名干部、工人、家属和过往行人不幸遇难。百度百科公布的死亡数据则高达304人……

这些伤亡惨重的灾难,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记忆,对于亲历过的幸存者则更是一段无法抹去的伤痕。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在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敏感话题,被公共舆论有意无意地遮蔽,湮灭在岁月的烟尘里。我们之所以突然去来翻这个历史旧账,既是对过去那充满革命理想时代的敬意,当然也有沉痛的反思。历史已经翻过去一页,但伤痛与教训应被永远记取。欣慰的是,大家看出了我们用心与善意,这个系列出来后,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对于媒体人而言,日日夜夜地坚守、图强,靠的是一种突围、一种寻求变革的勇气,是一种凤凰涅槃的自我革新。《三峡地理》的操作实践证实,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纸媒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但也并非无路可走,完全可以通过自身改革,在传统价值链上进行“深耕细作”,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峡晚报)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