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不通过教书、设计、讲座、还有写字的方式去沟通和传达,那就白忙了。2013年身份和角色继续增加中。除了设计师、教师这些固定职称,还有策划、策展、主持、评委、评审等各类客串身份。
今年组织和策划了上海国际家具展的DOD设计展,主题为“书香北京”,首次在国内尝试通过专业设计展整合行业领军企业、著名设计师、资深高校设计教师。在展览中我还主持了一场主题为“中国设计的产业化之路”的论坛,希望它能真实地展现现阶段在中国家具产业中担当重要链条和环节的“设计”的真实状况,并期望能引发行业内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思考:关注设计师这个群体的最真实的境况,理解企业在市场中种种的无奈和挣扎,从而让我们必须积极地面对和迫切地去思考中国家具产业化之路究竟该如何走?中国的设计教育该如何去做?我们的产业链究竟该如何有效地嫁接?
张成喆 上渔IADC涞澳设计公司首席设计师
“我更愿意去做一些有趣味性的事”
2013,很难说某一件事能触动到我,让我有很大的改变。因为到了一定时期,很多事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举个例子,之前有一段时间比较忙,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则开始看《追忆逝水年华》,描写的是心理的回忆、小时候的生活,像处在黑暗中的胶片电影一样,现在读起来已没有之前那样枯燥、沉闷。每年我会选择去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方呆上一段时间,让自己能抛开所谓具体的工作,轻松地喘喘气。现在我每次出去都会速写、素描,不一定很刻意的,主要是记录。
今年的作品风格肯定会有所变化,我想把它调整成个人的状态,轻松一点,加一点玩乐的成分,但不知道实现度有多大。若能将空间趣味性、个人风格和投资方对项目的要求统一平衡,我更愿意去做一些有趣味性的事。
葛亚曦 LSDCASA创始人兼艺术总监
“鼓励团队,鼓励合作”
个人生活没特别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我都40岁了,再折腾十年,也折腾不起了。工作其实挺难的,今年一年,我们公司是理想化的,没有完全那么切实际,为了效率、为了价值兑现去做所有的工作。理想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对生意的看法、对市场趋势的看法、对团队的看法等。
设计师的职业是最容易创业的职业,在国外没有那么大的规模,大都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出现。在国内性质则有点不同,首先我们没法在美或是创意的构建上形成话语权,所以我鼓励团队,鼓励合作。大家虽然是设计师,但可以共同建设,互相通融、开放,而不是封闭。公司从自由创意转向权责分明的协作,本身这个过程就很辛苦,再往后走,我们也会慢慢往标准化上靠。因为在我来看,现在行业内优秀的公司多半是跟标准化有关,自由、创造必须以秩序为前提。
以前整个设计行业喜欢“拿来”。现在则不同,有很多人在对风格进行解构,而解构本身就是形成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中国的审美体系还未形成,建筑史、设计史又都来自西方,要在受西方影响的同时,强调自身的地域性,这恐怕是最困扰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师的地方。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中国的一些品牌,“春在中国”、“半木”也还仅仅是中国创意设计上的一些火花,在尝试,也在催生机会。当然,我们即将做的事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赵学强 FRS弗瑞思空间设计创始人
ZENS董事及艺术总监
“设计没有现在”
我觉得今年最大的变化是自己能够更加冷静地看待工作和生活,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当然,过往多年的努力也得到了更多认可,比如“哲品”的经营状态良好,弗瑞思更加明确自己的设计方向。对我而言,设计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每个新的设计都是对过往不足的弥补和重新的探索,对我来说这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至于做了哪些项目让我比较满意?我想永远是下一个。因为设计没有现在,只有过去和未来。
时尚与设计
关键词:时尚 流行 趋势
时尚交际已成为设计业态的新表征,设计师对时尚元素的把控及自身的包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设计。邱德光先生曾说道,“下一个流行因素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是观察家,能将观察到的美投入到设计中。”那么,衣香鬓影的Fashion时装周,音乐、绘画等艺术浸染,又会让设计师如何平衡流行与设计的关系?葛亚曦短发利落,造型抢眼;张成喆今年在巴黎时装周上过足了瘾;赖亚楠的旅法经历总是让她举手投足间展露优雅高贵;赵学强的儒雅与梁景华的绅士又截然相对,但他们本身的气场都足以让人们印象深刻。对他们而言,践履时尚生活的同时,又将如何界定设计的意义?
“看不同的事物去预觉未来的走势”——梁景华
梁景华:设计师经常要去幻想未来的趋势,因为我们做的工作是为将来,而不是为现在,所以对时尚和流行的要素比较敏感。流行时尚是整个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文化,不能凭某一个要素,例如“服饰”、“家具”等来厘定时尚走向。我经常会看不同的事物去预觉未来的走势,通过将电影、音乐、旅游、服装、建筑及室内设计综合起来而做出一个预测,再将其放在我们的项目中,成为参与大时代的造势者。举一些流行要素的例子,很多城市都有w酒店,也带来了新酒店的理念,比较Funky和Colorful,玩味的元素为多,突破常规酒店的成熟奢华概念,这也影响着未来酒店的设计趋势,成为时尚的酒店文化。
“退物质化设计”——赖亚楠
赖亚楠:我认为无论趋势发展到哪一步,好用和好看仍是基本评判标准。但是生活在现当下的人们,在纷繁的世界里面对各式各样的流派以及林林种种的产品,反而产生了选择困难症。在产品多元化趋势日益发展的当下,什么样的设计更受欢迎?其实是给设计师提出了一个更严肃的问题。作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想推广的设计原则是做对可持续发展有益的“退物质化设计”,这样的产品如果成为真正的潮流的话,那么人类生存空间的持续性才有可能,我们所谓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的生活才可以存在。
“不跟进潮流,但关注潮流,因为潮流是我们的机会”——葛亚曦
葛亚曦:我其实不止一次问自己为什么之前留的是长发?这是年轻时的想法,当时的行为轨迹和内心认同与外在形式是比较统一的。今年我剪了,也是因为意识到设计师是一脚踩着艺术,一脚踩着市场的,做设计必然是理性的过程。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在提解决之道,而不仅仅是设计能力。相较于设计师,艺术家则要感性很多,看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原弓的“轰炸全世界”就可以知道了。
时尚是一件事,流行是另一件事。我们关注时尚,然后关注艺术。我们的养分从艺术上来,时尚圈子有它完整的系统和商业流程系统,比家具行业成熟很多。家具行业和时尚行业靠得很近,像面料、趋势都很相近。潮流是什么?我们不跟进潮流,但关注潮流,因为潮流是我们的机会。作为设计师,千万别大家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那就丢失了设计行业本身应有的机制。在我看来,在室内设计圈,之前的狂热追逐潮流是因为没有被梳理、被构建之后吸收的过程,而现在则更趋于理智。
“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流行”
——赵学强
赵学强:设计是解决当下问题的一个手段,而流行是呈现于外在的一种行为。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流行,你观察它是没用的。我更愿意关注流行的趋势和前端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结果。通常我们认为很多大事会对设计或者艺术产生较大影响,像政治事件、经济形势、社会动态、艺术行为等等,甚至于某部电影或某首歌都会对这个时代产生很大影响,而这些始终都是包含在我们的观察范围内的。对于流行和设计之间的关系,我的理解是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流行,而是为了创造永恒。何为永恒?我们不知道,只有设计出来后,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在流行中接受检验,才能铸就永恒。而永恒的设计又必有其必然的规律,这就是设计的奥秘。
“去巴黎时装周,你要有玩乐心”
——张成喆
张成喆:我对Fashion挺有兴趣的,未来也不排除去尝试,但不会当成主要业务去做,因为一旦把爱好变成事业,实际上挺痛苦的。我们还是单纯一点,先作为爱好,保持新鲜度和对设计的认识。在巴黎时装周上,香奈儿、迪奥、LV这些大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像卡尔·拉格斐、拉夫·西蒙,他们在艺术与设计的传承上都做得很好,不过我会更关注新锐力量,尊重他们在设计上的不断探索,在自我风格上的不断实现。像艾迪·斯里曼入主圣罗兰,设计的新系列就非常有个性。还有马丁·马吉拉,业内简称MMM。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是安特卫普皇家设计院毕业的,非常低调,店里完全是白色的,跟我的办公室一样,店员、设计师全是一身白大褂,走秀一般都是静态的,像橱窗里的人,很有自己的特色。
爱·设计
关键词:热爱 责任 价值 教育
几乎所有的公建及民建都是满足人的需要。好的设计能改变人的生活,这已成为一种共识。那么,有偿的设计报酬与无偿的社会回馈也构成了2013一道很鲜明的风景。当然,这也是本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的主题:爱设计。它既关乎职业热忱,更强调操守与责任。受访中,不同地域的设计师皆表示:责任意识是首位的,再次则需落地参与和践行。教育、培训在2013年度成为价值输出的极好渠道,既推广了好的设计理念、审美观和方法论,也为将来设计圈的人才培育和行业实践的无缝接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赖亚楠:我一直认为设计是服务性的行业,它真正的意义是为人服务,这当然也包括最普通的甚至对设计还未建立起基本概念的一部分人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对社会负责。好的设计不仅能引发思考而且能解决问题。好的设计是有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意义的。所以我们积极参与各类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设计工作。今年我们继续无偿参与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为“北京梦、创业梦”的“十二间”公益设计展,这个展览的公益性体现在让平时几乎没有条件享受设计的都市创业青年免费获得设计。在面积47平米,层高4.8米的限定空间,装修造价需控制在每平米1200元内,这是一个命题设计,我们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优雅、艺术的居室氛围。
梁景华:我和我的团队都坚持一个理念:做好每一个设计项目,希望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无论公装和家装,都需要大社会的提升,这是一种专业,能够令生活质素大大改善。众所周知,我一向是推广设计教育的鲜明者。2013年,我们在深圳派意馆举办的设计讲座比往年更多,我自己也在慢慢增大设计教育的比重,也到其它不同的城市推广正确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今年9月,我去荷兰阿姆斯特丹出席World Interiors Meeting 2013(世界室内设计大会)主题演讲,将我的酒店设计理念宣扬给欧洲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并一起探讨了世界室内设计的未来方向。
赵学强:上半年我们在全公司发起了对藏区困难家庭的捐助活动,并做了深度执行,专门派人送物品到当地。还有“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给高校学生演讲和分享设计经验;同时公司也是多个大学教外实验基地,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学习的机会;我个人作为校外辅导导师,也参与川音美院、西南交大等多所大学的研究生课题。此外,今年再次参加了某媒体举办的“大师选助手”活动,为更多热爱设计的人士提供更好的平台,我们公司也有几个选回来的学生,将和我们一起去体验设计人生。
葛亚曦:设计师没有使命感就只会是工匠类别。做公益是由你的立场和行为决定的。我们现在也在从事软装课程培训上的授课,通过方法论的讲解,为软装行业做全面的梳理。我一直在跟学生说,作为一个设计师,首先得有点人为修养,再谈如何去影响设计,如何去驱动设计师职业生涯的规划。
旅行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范 交流 学习
2013,全球地球村的概念更加具象化。跨境交流成为很普遍的现状。当出国不成为门槛,微信及微博中总能看到设计师“铺”出的各式出境图片。甚至有设计师感慨,微信在聚拢关注度,快速传播等方面功不可没。当设计师置身于异国他方,以不同国度的文化重新审视自己,换一个角度看待设计与生活,生活也一定会反哺予他更多的体验和感受。2013,微信、微博等渠道让设计人的出境成为“上镜率”极高的一个词,相信,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将成为常态。
赵学强:设计的根基来自于文化,而文化需要通过冲突、矛盾及交流产生新的东西。这种碰撞在实践、地域、人文环境、观点视角上都会形成差异。不管你是否走出去,都应该进行交流。无论以哪种形式,都要保持自己空杯的心态,让自己懂得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况且中国的室内设计发展,时间相对来说比西方晚,我们形成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西方处在不同的时代。去学习、去观察,不再是为了设计一个西方时代的东西,而是把学习和观察到的经验,用来解决我们当下的工作、生活以及国情中的问题,这便是我的工作和方法。
梁景华:刚刚9月,我趁出席World Interiors Meeting 2013之际,去了欧洲的瑞士、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地,观摩旅游,去汲收正能量。年头也去过日本,与当地的设计师朋友交流及享受私人旅游;还曾到新加坡和台湾出席设计论坛,我觉得旅游能够汲取知识和了解当地文化,令设计有所得。
赖亚楠:每次出国旅行都是很随性的自由行。旅行一直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除了一些不太有目的性的旅行,比较固定的是在元旦后我都会在欧洲游历数日,十几年来已经几乎走遍欧洲的角角落落,从不刻意安排行程,照例的处理工作上的事务,探望老友,喝咖啡、饮红酒,逛书店、看博物馆,逛跳蚤市场,当然也会找一些有意思的老城古镇瞎转转。唯一必须安排的日程就是要去MAISON&OBJEC巴黎冬季家居展。在我看来,参观家居展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了解最新的设计动态和流行趋势,还要关注他们对于生活方式的引领和总结,关注每个展位产品展示的丰富性、专业的形象和内容组合的精彩呈现,正是这些完美的表现才唤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对精致的生活物品按捺不住的喜爱。作为设计师,设计产品是必然呈现的结果,旅行的收获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的作品里、生活中和价值观里。很少有设计师做产品有我们这么大的出品量,因为我们全情投入,每年都会有全新的几十种产品出来,而做东西要遵循的就是自然,和我去旅行的感觉一样。
张成喆:今年公司组织整个团队去不丹、日本采风。最想推介的是不丹,传统保留得非常好,在商业街里走,基本上都是在卖传统布匹或是一些传统工艺。可以说,不丹算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
在国外,我看了很多,也特别喜欢去美术馆、博物馆。像这次我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去了欧洲比较冷门的一些小博物馆。未来趋势从宏观上来看是往多元融合、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欧洲,一直都比较鼓励个性、张扬;甚至在工艺水准、科技应用、个性化及跨界等方面都颠覆了很多。东方则比较保守,不太鼓励创新,在技术层面上也差很多。
现在国内设计不是特别多元,都在做一个样式,没有真正融入好看或者有真实的科技手段。个性跟文化的对接也没有那么好,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样式。真正好的设计,往往给人的感觉是很轻松的,我现在到世界各地都不太愿意住设计旅馆,倒喜欢安曼那种不喧宾夺主的设计。对我来说,设计是要往后退,要退到后面,在某种程度上是挺见功夫的事。
葛亚曦:我觉得会有不同,去欧美有时是以采购商或是设计师的身份去的,考虑的更多的是生意及行业交流。若是个人旅游,则是为了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这两类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必须要认真思考怎样的设计在中国有价值,这是比感性的出去走走看看更难的。
多元化
关键词:多元 交融 一体化 认同
多元合作让很多设计人的设计视域更为开拓。设计人摇身一变,成为书店老板、餐饮投资人、艺廊老板或是酒店股东,找寻另一种观察视角和运作机会。另外,因空间设计项目对定制家居用品的需要,有更多的建筑室内设计师踏入了家居设计的领域。这种多元合作的交融,从前几年的尝试到现今的深耕细作,2013年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性?身处“多元”中心的设计师,像赖亚楠和赵学强,更关注的是对设计师多元身份的认同,认为多元运作仅仅是“设计师做了应该做的事”,是“一体化”的过程。而对准备涉足多元领域的葛亚曦和张成喆而言,前者以运营者的身份出发,关注的是构建产品及其解决方案的示范性;而后者则更趋向顺从本心,力求跳出市场运作的框架,做自己爱做的事。
“产品的初衷是为了制造修补的可能”
葛亚曦:在创立自己的家具品牌上,我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但没有开始去营运。今年第三季度已着手准备,预估至明年9月应该能成型。但我不把它当成作品来看,希望它是有影响力的。这些产品的初衷是为目前主流室内设计风格制造修补的可能。在我看来,室内设计研究较深入的可能是房地产企业和我们这类的公司,研究内容包括用什么材料最合适;材料之间的关系;线条比例等,这都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示范,为空间提供风格的多样性。
设计师不能远离市场,必须要跳到市场里,用专业帮助业主。目前整个行业的功利心其实还挺重的,什么好卖,大家就跟风去做,潮流也就是这么来的。不会研究为什么喜欢,下一步会喜欢什么?市场需求也在某一程度上驱动了设计的多样化。然而小众的创意突破是成不了趋势的,那只是小火花,二者是火柴与蜡烛的区别,但至少我希望要能踩在趋势的点上。
“多元化就是设计师做T应该做的事情”
赖亚楠:中国的设计教育把设计划分得很细,导致大家对设计的理解比较表面化。我们回顾那些经典的家具设计,其实很多是建筑师的杰作,如勒·柯布西耶的LC2、LC3系列沙发椅,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在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建筑师、空间设计师可以进行家具设计,还可去做更多跨领域、跨专业的设计。因为归根到底这些设计都是关于当下人们对生活美学的思考,甚至是探索和引领,这本身就是设计人责无旁贷的事情。
当下国人学习更多、了解更多,也在慢慢回归什么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毫无疑问,古典欧式的设计连欧洲人都认为是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而不做了,现代欧式的设计在中国也缺乏相应的环境支撑。当很多因素越来越成熟时,我们会去了解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壤以及周围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设计。这种思考不是基于做室内设计就不做家具设计,或者做家具设计就不做室内设计,而是关乎文化、市场、生活等的需要。事实上很多经典家具,都是与建筑或室内空间设计同时进行的。不论是安东尼奥·高迪的米拉公寓还是巴特罗公寓,高迪都做了很多家具设计,甚至包括瓷砖、建材,这一定是设计师基于对那个项目或者那个时代特征的回应或解决方案。
换位思考,设计公司或者工作室本身也是企业,是一门生意。好的设计师也不应是单纯的设计师,他不仅要解决美学的问题,首先还是一位商人,需解决生意问题,多元化就是设计师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设计师我的理念始终是‘一体化’设计”
赵学强:如果设计师的修养全面,对很多文化感兴趣且热爱,设计做到一定火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这些东西。当然我认为设计师本应属于这一类丰富而敏感的群体。他们善于关注、好奇而敏感,同时有自我的判断和价值观。如能将这种优势放大,会让生命更加丰满有趣。在我的字典里没有跨界这个概念,因为作为设计师我的理念始终是“一体化”设计,这是专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的项目很多都是从规划就开始做,当然包括建筑、景观和室内,家具和用品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之前太多年可能是为了名和利,现在我想是时候要改变了”
张成喆:创立原创服装品牌也好,家具产品也好,我觉得随缘去做,做不了就当成爱好,但不排除给自己设计个性化的衣服。我画了很多本草图,也在收藏,但这些是否要变成实物,还要等一等,看是否禁得起考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照着自己的本心去做,之前太多年可能是为了名和利,现在我想是时候要改变了。
现在的世界这么多元,大家不要坐井观天,要有开放的心态。很多设计师说怎么能做欧式?这个看法太狭隘了,欧洲文化也是人类的传承,只是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要在怎样的环境下结合人文把它做好?现今,国内的建筑、室内设计师普遍都存在这样一个观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采用一刀切,觉得这之前的东西可以不碰。但其实包豪斯不是凭空产生的,你想认识包豪斯,必须研究整个欧洲建筑史和文化,才能知道它的起源。
展!展!展!
关键词:展览 商贸 交流
“内地设计展览视野更趋国际化,北上广深各地都在运作专业的展览平台,参展集中了商贸、交流及论坛讨论等,为设计师群体提供了一次设计盛飨”,以上论断看似客观,公允,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国内展会存有“呈现度弱”、“不存在交流”等短板。确实,比较之后才有鉴别,国外的设计展似乎更能得到设计师的拥趸,一来“交流”二字被重点圈画,设计展中大腕云集,呈现及参展模式也更为成熟,二来即便是有供销系统需求的展览,趋势发布的精准性也特别值得圈内的关注。那么,可以预知,看似蓬勃的中国设计展,一定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而从其之上折射出的在思维体制、设计理念等方面上的某种缺失,也是值得设计人、策展人关注的!
赖亚楠:每年我们都参加上海国际家具展。一直认为国内的家具展对设计的关注和呈现度都很弱,所以今年组织、策划了DOD设计展,主题为“书香北京”。论坛很丰富,我本人作为主讲人和嘉宾就参加了四场论坛,并且策划和主持了一场主题为“中国设计的产业化之路“的论坛。意在通过展览探讨中国在设计产业化过程中遭遇的困惑和一系列现实问题。中国将如何走自己的设计产业化之路,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仅靠设计师这个群体再加上一些企业以某种方式合作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很多层面的规范,上到国家政策、法规,下到商业、市场模式等等。
赵学强:设计需要广泛的支持,但有时也需要独立的冷静的思考。参加展览是有必要的,参加论坛也是有必要的,但要明白你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情。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哪一条适合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展览层出不穷,给中国设计带来很大变化,也让设计人得到了很多好处,这是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特征,也是未来还会持续影响设计的一个方向。希望看到更多更专业、更本土化、更具深度的展览,而不是一味地更国际。
葛亚曦:每一个展会的性质不同决定你参与时能获得什么。年初我去了柏林设计周,它以交流为主,不会强调你的身份或是否有采购计划,这种方式在国外的各大展都有此迹象。而像新加坡国际家具展则属于供销系统,只针对行业内的人,全是去买货的。去美国高点家具展的,一是去看所谓的趋势,另外的则是去买货,相对要市场化些。
我个人比较喜欢美国高点家具展和巴黎家居装饰博览会,巴黎展具有很大的多元性,设计师或是手工艺者做两个铁凳子往那一放也是一个展区,有集市的感觉,非常生动。而高点展则可以看趋势,很多主流设计师像白宫设计师亚历克莎·汉普顿的家具品牌都会出一些新系列,推出新一季的色彩、纹样。国内的展览我觉得很少存在设计交流,设展的企业是为了制造更多的影响力,找供货商。看展的是设计师和行业客户、发展商,但在展会上要找所谓的趋势发布或是进行行业、专业上的交流还是比较少。我们也不会有期待,今天国内的某个展能对我们的设计观念产生影响,或是我的一些设计想法能在展览中找到解决之道。
梁景华:这些年来,我都比较少在国内参展,反而有些作品会呈现在国际展览上,例如台湾、韩国等地。参加展览与否是设计师或者公司的策略,因人而异,我也不认为参展后的影响就会特别大。
张成喆:每年MBD德国设计联盟都会携手中国知名的设计师,深入德国设计的腹地,去探寻设计背后的文化基因。今年9月份我们动身前往德国,参观了FBE、唯宝、汉斯格雅、盖泽等品牌,和德国设计师进行了诸多交流,像FBE有很多大师系列,菲利普·斯塔克也就是其中之一。参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制造和设计之间的互动。其实,德国设计制造行业还是很成熟的,在国内,往往是做技术的不懂设计、没有审美,做设计的不懂技术和生产,二者是脱节的。
在我看来,传统就是传统,跟联合国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老的传统别让它失传。像日本不管好不好看,铁壶、陶艺工艺都传承了下来。欧洲有很多设计师喜欢东方,虽然了解的不是那么深刻,却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也挺好看的。设计不能排除有点玩乐的状态,太严肃未必是一个好事。
其他关键词
赵学强:未来就是新东方设计,东方人自己的设计,并将走向世界。
赖亚楠:让设计成为大众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中国设计界与世界设计界的差距在于对于设计观念认知的普及度。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也是全社会的工作。如果大家的认识能力普遍在一个水准或高度上,越来越多的人就能欣赏有思想有创造性的设计,中国的设计才能有根本性的转变和提升。
梁景华:我没有特别关注到哪些设计业态的关键词,只是观察到现时国内的设计师水平渐渐提升,也渐渐趋向国际化,新一批的设计师进步很大。
葛亚曦:知识在设计里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做得比较好的设计师,都自发地去研究、找系统支持,找知识背景支持,去支撑自身的设计。现在大家也都更趋于理智地对待设计,去思考如何寻找、解构及分析。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