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宾馆钓鱼台文化追踪

国宾馆钓鱼台文化追踪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5 16:40:06 点击: 推荐访问: 国宾馆 文化 文化上墙

从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往西,经西单、复兴门,上木樨地右拐高架桥往北进入三里河路不久,即可连续遇到两个相距不远的红绿灯路口,第二个红绿灯路口向东是月坛北街,路西对着月坛北街有一座大门,门口站着威武英俊的武警卫兵,这就是钓鱼台国宾馆的东门。由于从首都国际机场经长安街到钓鱼台东门,正好经过北京的天安门中心地带,一路顺畅,又由于从东郊的外国驻华使馆区前往钓鱼台也是走这条路,所以钓鱼台的东门成了主要的出入大门,常见于影视报刊媒体的就是这个大门。按照民族风格设计、建有大屋顶精美门楼的钓鱼台北门阜成路2号,反倒常常不被人们注意。进入钓鱼台的东门,迎面是一个巧夺天工的园艺精品花坛,花坛中间立着看似一柱长条石头、实为一株已有2.5亿年的古树化石,其准确名字叫树化玉,上刻邓小平手迹“钓鱼台”三个大字。

进得院内,果然一个好去处:17座别墅式的楼宇和古建筑群,在树木掩映、花草衬托、绿水环绕之下,散落在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3万平方米的园林之中,气度恢宏庄重,格调精致秀丽。放眼望去,树林蔚然而深秀,花草繁茂而鲜艳,绿水舒缓而萦绕,环境幽静而清新。柳宗元《钴鉧潭西山小丘记》描述的景致呈现在眼前:“清冷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置身其中,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真乃名不虚传,人间仙境是也。

钓鱼台闻名于中国和世界,但她在北京海淀区的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可当我们把这个小点放大开来,这里其实是个博大精深的辽阔世界。她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她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钓鱼台不过就是一个国宾馆。是的,她确是国宾馆,但她更是一座文化金山,文化宝库,文化殿堂,是文化精品中的精品。

把钓鱼台的文化比作画,画却装不下她的美;把钓鱼台的文化比作诗,诗却难以描绘出她的雅;把钓鱼台的文化比作酒,她的味道远比最好的美酒令人醉;把钓鱼台的文化比作茶,她的浓香超过最好的茶使人迷……什么比喻都难以令人满意,只能还璞归真,就称为钓鱼台文化。

她曾经很神秘,如同天上的宫殿与女神。改革开放后人们发现,这个天上的宫殿其实就在我们凡间和身边,这位女神其实很平易近人与和蔼可亲。走进这个恢弘辽阔的钓鱼台文化世界吧,我们可以在这里品尝一次美味而丰富的文化大餐,得到令人陶醉的精神享受。

独特的中国钓鱼台文化涵义

国宾馆的这个钓鱼台之名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金代章宗皇帝完颜璟(1168年出生,1189年即位,1208年逝世)曾在此筑台垂钓,从此这里就被称为“钓鱼台”。有人说章宗是皇帝中第一个钓鱼爱好者,开辟了皇帝钓鱼的先河,他钓起鱼来常常废寝忘食、不理朝政。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这里曾几度辉煌几度衰败,甚至被玉渊潭、万柳堂等名字所遮盖,但终究难掩钓鱼台这个名字的光辉,始终闻名的一直是钓鱼台这个名字,直至今天,乃至今后。

取名“钓鱼台”好像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在此台钓过鱼,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历史文化含意。“钓鱼”这件事在中国的历史上似乎总是不同寻常,关于钓鱼的历史名人故事举不胜举,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里,以钓鱼为内容甚至作题目的俯首皆是。在我国显然存在着一种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钓鱼文化。最初的钓鱼者可能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解决口福、品尝美味,钓来钓去,钓上了瘾,如同愚公移山祖祖辈辈挖山不止那样,祖祖辈辈钓下去,越钓越来劲,越钓寓意越深长。宋代诗人韩宗愈在他的一首诗《钓》中写道:“持竿弄蛇影,两眼看浮沉。欲钓先投饵,鱼情亦世情。”把钓鱼与人世相比,用钓鱼来看世态浮沉。后人把明朝杨慎的词《临江仙》放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卷首,那词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两位白发的渔夫与樵夫,在江中的小岛上钓鱼、赏月、饮酒和谈笑风生议论古今。看来这两位白发渔翁、樵夫可不简单,别看他们一身老渔民、老农民装束,实际上是颇不简单的人物,很是通晓古今天下大事,常常通过钓鱼来表达自己的抱负、情怀和见识。当然,更多的人去钓鱼,是为了如同著名学者林语堂所讲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意境:“钓鱼常在湖山胜地,林泉溪涧之间,可以摈开俗务,怡然自得,归复大自然,得身心之益。”正因为如此,所以喜爱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各地都有钓鱼协会,有个中国钓鱼协会,还有世界钓鱼协会,各种级别的钓鱼比赛经常举行。澳大利亚悉尼有悬崖海岸,笔者在驻澳大利亚使馆工作时曾慕名到那里观光过,那里果然名不虚传,礁石异常险峻,但在那里临海钓鱼别有风味,所以很能吸引钓鱼者。据报道已有60余名钓鱼者在那里钓鱼时不慎坠海而亡成为“钓鱼烈士”,可前往钓鱼的人仍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似乎为了求得钓鱼的乐趣可以超越死生,以至于弄得警方不得不采取某些安全措施。看来钓鱼文化不仅中国发达,外国也很盛行。

在我国最有名的是姜太公钓鱼,姜太公就是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和《武王伐纣平话》等描述,姜太公曾为商朝官员,但他不满当政者的残暴腐败而辞官归去,以至弄得年老贫困。可他老先生不但一点也不着急,反而生活得相当悠闲自在,因为他满腹经纶,很有自信,所以始终不去走后门拉关系,干那种跑官要官的事情,而是天天坐到渭水之滨优哉游哉地钓鱼。姜子牙钓鱼时是坐在渭水北岸,水之北是向阳的地方,所以称之为“渭阳”。据说他的钓法也格外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鱼钩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神经病似地自言自语说:“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樵夫看到姜子牙这种傻劲儿,止不住哈哈大笑,嘲讽他说:“像你这样的钓法,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不以为然,对那人不屑一顾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这话传到了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耳中。姬昌要讨伐商朝纣王,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就斋戒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渭河岸边盛情相邀,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源于此。白居易在《渭上偶钓》诗中评论说:“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姜尚在渭水钓鱼,实际上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那里钓周文王,等待周文王来走他的后门,得到个人的发展时机。他果然等到了周文王,从此放下钓竿,辅佐文王和武帝,打败了纣王,成为一代名臣。姜子牙钓鱼台现在是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距西安150公里的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那里有今人根据史料和想象雕塑的姜老先生垂钓形象,风景区的设计者似乎不打算让老先生离退休,而要把历史凝固在那里,要老先生永无止境地钓将下去,表演给一代一代的后人看。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