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5 16:50:10 点击: 推荐访问: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基本实训小结 建筑设计基础实训总结

摘要:生态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对生态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与合理设计,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建筑资源的良性循环,并且提高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实践表明,在贯彻环保理念的前提下,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理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化;环保

一、生态理论的概念和在建筑设计中的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生态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居住理念正颠覆着人们的居住传统,“居家健康”跃升为城市焦点,大量的城市建筑设计都将生态与健康这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森林覆盖率”、“小区绿化率”、“水景房”、“山水房”等热点名词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讲,基于生态伦理的建筑设计,就像一场绿色的革命,提升了城镇化的品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建筑”的含义,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绿色生态建筑应体现出以下几条含义:(1)生态建筑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不破坏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对建筑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给予人们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2)生态建筑本身要以“居家健康”为基础,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居住的室内环境条件,包括冬暖夏凉型的气候条件、具备自我调节功能的生物气候条件等[1],其主要目的是让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的舒适,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与建筑之间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具备良好的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3)生态建筑还要考虑到历史文化底蕴,不能一味地追求先进与开放,寻找到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平衡点,建筑设计理念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的传统特色和人文环境。

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理论

生态理论是从环境系统理论演化而来的,基于生态理论的建筑设计,对于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具备未受污染的水源、有一定湿度且微生物含量较为丰富的土壤、清新而干净的空气,在安全性方面,能够抵挡一般性自然灾害的侵袭,其建筑资源还可以循环使用。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与合理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人为本并非一味地将人作为核心,而是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众所周知,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所以此处的以人为本,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这两者是对等的,不能只顾一方而牺牲另一方,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周围要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创造出更加优美的景色景观,此外还要注重室内环保,围绕人的身心健康这一要素,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尽量降低环境带来的污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二)对清洁能源的开发

生态建筑不仅反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注重环保”已经成为生态建筑的特色标签。生态建筑中的各种能耗应降至极低的水平,无论是水电、热能还是建筑与装潢材料等,都要得到有效的使用。多开发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在环境保护中多出一分力。节能降耗是“低碳生活”的基础,更是“注重环保”的推力,在保障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节省有限的资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

(三)对资源的循环使用

生态建筑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其建造的资源能够循环使用,该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所认可。当一所建筑被拆除时,旧的建筑材料包括木材、钢筋、玻璃、墙砖等,都要尽量回收利用,在确保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建筑的成本。对于一些内部结构尚未老化的旧建筑,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加固或改造,在满足人们新需求的同时,还能节省下一大笔建造新建筑的费用,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基于生态理论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人、建筑、自然”三大因素,利用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增强建筑物的性能,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加快建筑新技术的钻研速度,大幅度提升生态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企业要善于创新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提高生态建筑的现代化水平,对于智能型建筑技术要积极采纳和使用,通过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完成自身的跨越发展,设计与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建筑。

(四)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

人文环境的建设与发展,在生态建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高度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尽量多保护和打造人文景观,确保人文历史的连续性。设计生态建筑要深入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历史,与地方风情和地域特色融合在一起。建筑并非是死的,在人文景观的陶冶下,它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富有内涵,完全扎根于当地的人文环境中,表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差异,体现出该区域的文化和传统[10]。此外,要促进自然环境的建设,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地形地貌还是湿地植被,都不得任意破坏,生态建筑尽量跟自然环境相融合,争取开发更多的绿色空间,并使生态建筑保持有活力的布局,杜绝废弃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跟建筑有关的废弃物及垃圾,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多种植绿树,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尽可能降低对生物圈的破坏程度。

结论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与健康的呼声也更强烈。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及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不破坏环境及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加强绿化工作的开展,打造符合当地历史特色的人文景观,多开发与使用清洁能源,全力提倡节能降耗,并利用合理布局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环保,尽量使用可循环的资源,以降低建筑成本,增加社会财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未来建筑的潮流,其“绿色、环保、健康”的内涵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包行健.基于可持续理论下的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节能研究——从国外生态建筑成果看我国的生态建筑及室内空间发展[J].室内设计,2007(2):2-6+24-26.

[2]周宾,裴成荣.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大遗址保护―生态城市建设的共生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806-5808.

[3]赵继龙,刘甦,郑斐.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基于新兴生态理念的发展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85-388.

[4]蔺宝钢,徐娅,胡仁锋.生态脆弱区的生物气候学建筑景观设计——河西走廊古浪地区景观规划[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31-536.

[5]田娜,李亚光,田颖.浅谈国内外生态建筑的发展状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9-102.

[6]赵宏宇,高洋,王耀武.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于“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J].规划师,2013(4):86-91.

[7]张建新,王立国.生态经济学视角下建筑工程可持续建设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2(10):5-10.

作者简介:

连鑫 1991年10月24日生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