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实中的建筑多种多样,但每个建筑都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发生对话关系,如何处理好建筑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建筑师们该思索的课题。在大学时代虽经历了五年的基础理论学习,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工作的同时仍要坚持理论学习,在长期理论结合实践的磨练中,不断提升自身建筑素养,发现从事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却未认清“建筑创作是什么”这个本质问题。
建筑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并具有丰富的学科内容,我们在做建筑设计时要哲理性的思考建筑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应用建筑创作方法去解决在建筑设计中所遇到的各个方面的矛盾。建筑创作需要建筑师具有广泛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发挥创作精神,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一定是建筑师在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完成的。
关键词:建筑创作;建筑设计;哲理性思考
建筑师所从事的行业是一项关系着城市发展,城市风貌的重要职业,建筑师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扮演的主要的角色,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的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我们需要认真品味其建筑的设计精髓,多方面积累,在自身的创作过程中方能运用自如。在教科书和旅途中我们不断的去学习研究古今建筑,我们的学习着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去理解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他和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有其深刻的内涵,我们在研究建筑作品时要结合其周边风貌、建设条件、地域特色和经济基础等多方面思考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绪,对这些有所了解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作品的本质。建筑设计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所体现的美感,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工艺、材料和装配技术的不断革新,现代建筑的外在和内在表现形式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美学概念。少数建筑师为追求新奇特,在缺失基本功原理的前提下,做了一些没有美学逻辑的表皮建筑,形式至上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作为建筑师应该多积累,设计出符合美学逻辑的建筑作品。
国内城市建设开展的较迟,建筑设计理论目前还不如发达国家,但国内的建设水准也在飞速的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建筑创作”的概念一被提出就衍生出很多相关的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人文科学、哲学、艺术学、工艺学等。建筑创作牵涉了如此之多的学科内容,要求我们在做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遵循建筑创作的相关思想综合考虑。我们在进行建筑创作的过程中,要学会从本质出发,从主要矛盾出发,不要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条件影响,打乱了自己的设计节奏,建筑设计必然要遵循建筑创作和建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掌握其基点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合格的建筑作品。
现代建筑学认为:建筑的结构、功能和形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19世纪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曾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他认为设计应主要追求功能,而使物品的表现形式随功能而改变。也就是一切都以实用为主,所有的艺术表现都必须围绕着功能来做形式。沙利文的这个建筑设计观点使我感受到建筑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功能上,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交接、建筑本身功能空间的划分与利用都是建筑设计处理的重点,在处理建筑功能的同时考虑建筑形式,但不可形式为主,这样做出来的建筑既能满足建筑内在,同时又能满足时代对建筑表皮的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是很注重整体性的,从整体性去考虑建筑设计不会使建筑设计走向死角,建筑能够各方面相对均衡的去形成其自身的体系。所以建筑设计中的每个元素都在整体的框架下去变化,这样的建筑是协调统一的。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以全局的、系统的、整体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
建筑要与周边风貌相协调,达到和谐的效果,正如《得道的建筑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建筑与社会环境、建筑与所在地文化底蕴、建筑与交通、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社区、建筑与城市发展、建筑与环境保护、建筑与视觉感官、建筑与人文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建筑与空间、建筑与场所、建筑与绘画、建筑与发展、建筑与音乐、建筑与经济、建筑与建筑等等都要保持高度的和谐。这样的建筑在当代是不多见的,每个建筑师对建筑的理解程度不一,社会经济基础不一,城市规划控制度不一等等导致和谐的建筑是那么的难得。中国很多未融入现代商业氛围留存下来的古村落,还是很和谐的。城市建设的控制力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建筑创作是人对建筑本质的理解,也是建筑师对社会的理解。如何理解建筑本质,如何把握建筑设计的尺度,是当今建筑师值得深思的。
中国正一步步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的舞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愈来愈受到全球的关注。随着王澍2012年2月27日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中国建筑师该崛起了,中国建筑师已不再陶醉于老祖宗古建筑的诗情画意之中,而更希望在现代建筑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设计出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现代建筑创作作为建筑发展的重点,其宏观指导与导向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建筑创作的前沿性。当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不应该仍旧还是死抱着"美观、漂亮"等感性描述式的评价,向世人展示那些缺乏环境研究、破坏自然的所谓美的建筑。我们应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不但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更有今天的研究环境、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张永和在文学与建筑里结语中说,他的文章最后又回到了文学与建筑的零点,我们希望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时刻要有这种零点的心态,无论向后看还是向前看时,都能以在零点的心态给中国建筑一个恰当的定位。
建筑的创作与传统的继承关系密切,在设计过程中既不能原版不动的抄袭,也不能做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的设计,我们应吸取传统建筑的精髓,结合当今建筑形式的发展,把传统文化体现到现代建筑中去,建筑本该有其地域特征,文化底蕴,在此理念的带领下,国内建造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中式、新徽派和苏式建筑等等都很成功的反应出了建筑本该有的内在和外在美。 当今中国的建筑业正蓬勃的发展着,建筑设计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当今建筑师应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为社会创作出好的建筑作品为己任。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齐康.城市建筑[J].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华夏出版社,2001.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人的书信”《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6](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
[7]周芙蓉.哲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2010.
[8]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嬗变[M].艾伦·科洪,2005-01.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