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试验目的、试验场地布置、试验项目及内容进行了阐述,然后对试验指标及参数、试验步骤安排及工艺流程、试验设备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试验成果与分析和功效进行了总结,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喷试验;高压旋喷桩成桩工艺;制浆
文章编号:2096-4137(2018)09-072-03 DOI:10.13535/j.cnki.10-1507/n.2018.09.10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船坞临时围堰结构形式多样,除了利用船坞坞口两侧顺岸的沉箱结构,还有沉箱之间的土石坝围堰、坞口两侧顺岸沉箱后的土石圍堰组与后方陆域形成,沉箱围堰区域的止水帷幕采用双排1000@800的高压旋喷桩,坞口两侧顺岸的沉箱安装前进行基槽开挖疏浚至强风化岩面,开挖后的基槽开挖标高满足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基槽验收合格后,首先开始围堰沉箱部分的基床抛石,石料的规格是5~8cm碎石,再进行其他区域的块石抛填,围堰沉箱下部的5~8cm碎石级配必须满足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抛填的长度和宽度≥设计尺寸。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技术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承包商必须根据围堰沉箱区域的地质情况,在本工程的施工场地类似地质区域内对围堰沉箱下的5~8cm碎石基床部分的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模拟试验。
2 试验目的
(1)分别采用不同的施工参数,检验高压旋喷桩体的成桩直径大小、套接桩体的连接情况、套接桩及高压旋喷桩桩体的强度等。
(2)该次高压旋喷桩分别穿过5~8cm碎石层和强风化岩,了解碎石层的成孔进度,以及高压旋喷桩的成桩效果。
(3)确定高压旋喷桩的最终施工技术参数和防治措施。
(4)确定5~8cm碎石区域的三桩套接高压旋喷桩桩间的渗水量。
3 试验场地布置
3.1 试验场地平面布置图
如图1所示为试验场地平面布置图。
3.2 沉箱下部5~8cm碎石基床模拟试验场地
选择在本工程的地质详勘ZK12、ZK166、ZK188、ZK211区域,这些钻孔柱状图显示该区域的强风化岩面较浅位置,地表下4m即达到强风化岩面,与沉箱下5~8cm碎石基床的厚度接近,使得模拟试验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场地形成:先清除表面残积土,开挖至强风化岩层,开挖基坑尺寸是10m×20m,再抛填5~8cm级配碎石(与沉箱底部抛填的碎石级配相同),抛填厚度4.0~5.0m之间,抛填范围:长约20m、宽约10m,适度碾压整平。
4 试验项目及内容
4.1 高喷试验孔位布置
如图2所示为5~8cm碎石层旋喷桩试验布置示意图。
4.2 沉箱下部5~8cm碎石基床模拟试验
(1)单桩试验。采用3种施工参数做3个旋喷单桩试验;试验完成后进行开挖检查,以确定不同试验参数下的旋喷桩体的有效桩径等,进一步确定相互套接旋喷桩的试验参数。
(2)三桩套接试验。根据单桩试验选择一组参数,自地面至强风化岩砂页岩下5m,做3根相互套接的旋喷桩(模拟两排1000@800旋喷桩)。达到一定龄期后在三角中心处进行钻孔取芯、注水和开挖检查,检查三桩桩体的连接情况和墙体的连续性、完整性、渗透性及桩体强度。
5 试验指标、工艺流程及施工步骤
5.1 试验技术指标
(1)各个土层桩体套接的渗透系数:K= i×10-6cm/s,i=1~9。
(2)全孔整体的桩体套接渗透系数:K= i×10-6cm/s ,i=1~9。
(3)桩体强度:≥1.5MPa。
5.2 试验顺序及工艺流程
沉箱下部5~8cm碎石基床模拟试验:先进行单桩施工,然后进行三桩套接。
高喷套接孔:每根桩间隔施工,间隔时间为24h以上。
高喷试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如下:复核→测放孔位→钻孔→下喷射管→高压浆液、压缩空气→喷射→旋喷提升→成桩→质量检查。
5.3 施工步骤
5.3.1 孔位放样
在试验区10m×20m的5~8cm碎石分别放样3根单桩的位置,和一处三桩套接的位置,单桩的间距为2m,三桩套接的位置离单桩是5m。
5.3.2 基坑灌水
利用抽水抽调海水灌入5~ 8cm碎石坑内,确保海水灌满10m×20m的基坑内,并确保基坑内的海水一直处于饱满状态,类似于5~8cm碎石处于海里状态。
5.3.3 钻孔
(1)本次钻孔的采用回旋地质钻机进行钻探作业,钻探采用合金钻头,钻孔直径Φ130mm,按照地质勘探施工规范的要求保证钻探孔的倾斜率,并采用膨润土制作泥浆固壁。
(2)孔斜率控制。采用水平尺放置于钻机的底座上,调整钻机的水平度,同时也采用重力吊坠校正钻机立轴垂直度,并利用铆钉将钻机底座固定于垫块上,并在钻机的周围布设锚定块支撑钻机不得移位。另外,也要控制好钻孔的进尺速度,确保钻机在钻孔过程中不会偏位造成钻孔倾斜。
5.3.4 制浆。
(1)喷浆材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本工程的水泥采用 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必须持有生产厂家合格的质检报告,并根据材料进场检测的要求进行取样检验。
(2)施工用水。搅拌水泥浆的水采用自来水,自来水从厂区的管网接入施工现场。
(3)配置浆液。根据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控制浆液为比重1.45~1.50,并使用比重计检测水泥浆的比重,搅拌机拌制浆液做到连续均匀,搅拌时间≥30s。一次搅拌浆液使用时间亦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水泥浆灌注前必须进行一道过滤程序。
5.3.5 设备就位和灌浆
(1)设备就位。旋喷桩台车移动至已经完成先导引孔的桩位上,调整旋喷桩台车至水平,并调整喷浆管道的垂直度。
(2)下喷射管。旋喷桩灌浆开始前,应该检查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主要有高压泵、空压机和高压输浆管道,特别要注意检查高压输浆管道的接头连接状态,这些检查工作完成后,方可放下旋喷桩设备的喷浆管道。
(3)喷射灌浆。旋喷桩的喷浆管管口下至先导孔的底标高后,启动输送水泥浆和压缩空气,待泵送和空压机的压力达到设计值,并且孔口伴有水泥浆溢满孔口的情况下,按照拟定的提速、转速提升喷浆管进行喷浆作业。如果孔口水泥浆位下降,应停止提升喷浆管,并且充填泥浆和中粗砂的拌和物,待孔口返浆正常后再正常提升喷管,并复喷深度≥0.2m。
5.3.6 回灌
旋喷桩喷浆结束后,随即向喷射孔进行静压充填灌浆,直到孔口的浆面不再下降为止,以确保旋喷桩止水芯墙的标高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6 试验成果与分析
根據沉箱下部5~8cm碎石基床模拟试验先导孔DK-4钻孔取芯分析碎石区模拟试验区地质情况如下:▽6.24m~▽1.74m属人工填筑碎石层,粒径5~8cm、松散;▽1.74m~▽-1.76m为强风化层,松散、含砂量较高;▽-1.76m~▽-2.26m为中风化风化花岗岩,成块状、柱状。取芯情况良好,芯样呈柱状、连续。桩体取芯结束后,进行全孔注水试验。检测渗透系数K=1.49×10-6cm/s;墙体抗压强度为2.7MPa,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1 试验单桩检查
试验结束后7d,2012年12月16日进行了开挖检查,开挖深度为3.0m,成桩效果良好,碎石与水泥胶结密实,无空隙,直观止水效果好,旋喷桩体密实均匀,强度较高。DK-1桩径1.80m,单桩碎石层分别提升速度9cm/min;DK-2桩径2.00m,单桩碎石层分别提升速度11cm/min;DK-3桩径1.60m,单桩碎石层分别提升速度13cm/min。
6.2 套接桩检查
在旋喷套接中喷灌完成后,在三桩交接中心进行钻孔取芯和注水试验,检查桩体强度和渗透系数,检查孔孔号J3。桩体芯样呈块状、短柱状。桩体取芯结束后,进行全孔注水试验。检测渗透系数K=1.03×10-6cm/s;墙体抗压强度为3.0MPa,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7 工效分析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推知1台钻机在碎石基床的工效为平均每天可完成钻孔15m,在强风化岩层每天进度是25m;主要是碎石层的级配单一容易造成塌孔和卡钻的现象,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比较大。
1台旋喷桩喷浆机在回填碎石区的工效为平均每天可灌浆50~60m,强风化岩区域的每天灌浆90~100m,主要就是受到碎石层漏浆严重,并且塌孔的情况下碎石会卡住喷浆管,造成喷浆管旋转受阻等情况发生。
8 结语
综上所述,从试验检查结果来看,旋喷桩喷浆在碎石基床区域提升速度控制在9cm/min、强风化层提升速度13cm/min,以及碎石区嵌入强风化岩下4m,作为施工参数试验参数能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以上试验参数可作为沉箱围堰区域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施工参数,以及本次试验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也可为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1]杨海亮,孙龙华,刘权富.旋喷桩工艺性试验探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6,(7).
[2]陈东俊.高压旋喷止水帷幕在船坞围堰工程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13,(5).
(作者系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工程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