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碛口,一个古镇的前世今生

碛口,一个古镇的前世今生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11-06 09:05:05 点击: 推荐访问: 今生 前世 古镇

2005年6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山西省吕梁地区临县碛口镇村落名列其中。说起我对山西的感情,最早要追溯到1989年。那时,我为编辑拍摄系列画册山西《老房子》卷,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个人从山西最南边芮城、平陆,一直跑到山西最北边河曲、偏关,可以这么说,山西境内的基本上像点样的古城及古村,差不多都让我给跑到了。但碛口,这个黄河边地处偏僻的古镇,由于我的孤陋寡闻,还真的就给遗漏掉了,其实遗漏掉的还不仅仅是这一处。说起山西的古建筑,在文物界有句话:“看地下的文物看陕西,看地面的文物看山西。”尤其是看古代建筑,上可追溯到唐宋,下可到明清,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之多。两个月的时间直让我看得“眼晕”,最终,被完全彻底给折服。在这之后,又过去了好几年之后,我离开南京来京工作,结识了清华大学著名建筑学家、乡土建筑研究的开拓者陈志华教授,我记得他曾多次向我提起碛口这个地方,但由于我当时的兴趣点停留在别处,碛口就这么与我失去交臂,直到后来,我才缓过神来,独自走了趟那里。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不得了。

九曲黄河第一镇

傍晚,从吕梁县城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抵达碛口古镇。下车时借着天上月亮的反光,我看到母亲河黄河,在我下车时的路旁静静地流淌着,一切是那么的幽深与宁静。旅途劳累产生的困乏,让我到达镇上先前已联系好的一户老夫妇家里后,进屋后仰头倒下很快就进入梦乡里。有关碛口所有的一切,只有等待灿烂的黎明到来时,再撩开它神秘的面纱吧。清晨,阳光将强烈的光影,透过窗栏洒上我昨晚所睡的床铺,我这才发现,我昨晚是住在窑洞里,睡在温暖的炕上面,难怪睡得如此之香。赶紧起床,提起拍摄家伙,离开我住的窑洞,迅速窜进古朴的巷道里。一下子仿佛进入时光隧道,印入我眼帘里的一切,让我迅速进入亢奋状态,神思一下子迷离起来。

赭红色的石块垒起高高的墙体,形成多处狭窄的巷道。古朴的石板铺就的道路,蜿蜒一直向前延伸着,道路左右呼应着的是应该有百年的老店铺,在它们的周边存在着几处不怎么和谐丑陋的现代风格的建筑。随地势参差罗列、错落有致矗立在那里,尽管临街那些可以活动装卸的门板多半紧闭着,但从门前宽敞的前廊檐下,及门前石板路面上被各种车轮碾压出的沟辙,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在一处深墙大院的巷道外的墙壁上,依次排列着不下二十个石刻拴马石眼,尽管在经历那场文革浩劫,让不懂事的孩童给敲断,但从这些残存的拴马石眼,还是可以想象出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这些讲究的房屋一边紧挨陡峭的卧虎山递增着向上发展着,在它宽敞的后院依山势而建起多达三至四层的窑洞,每层并列着有十几个窑洞,就和现在的汤豪斯联排别墅一般,听院里现在的主人讲,那都是昔日作为仓库与货栈用的。当然它也可以作为旅店接待南来北往客商而用。而在它对面临河的一边的店铺,随着递增的房屋向河旁延伸,是巷道的尽头。现今,流淌着的是静静的黄河,它是那么的安详与平缓。昔日,它们曾是临河的水陆运输中转码头,据当地老百姓说,河道繁忙拥挤时,运输的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这一景象即使在今天想象起来也依旧是蔚为壮观的。渐渐上升的太阳将光辉抛撒向巷道内,空荡无人的巷道仅留下自己那双沉重军靴空洞的回响,让你无可想象昔日这里曾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水陆中转的大码头。

在我离开我所居住的西市街,接近破败的中街沿缓坡而上,一座华丽辉煌的宫殿,忽地一下子矗立在我的眼前。它与我刚刚所看到的那些有些雷同单调屋子相比,让我无比的惊诧。身旁放羊的一老汉告诉我,那是祭拜河伯神与财神的黑龙庙。楼阁式的山门左右矗立着两个四面亭,亭子下面一面悬挂着的是口铸铁大钟,一面是牛皮面红漆大鼓。这是庙宇常见的钟鼓楼。气派的山门仅洞开中间的门,门楣上有“神宫宝界”石刻门匾,吸引我注意的是它左右门边的楹联,一边为“物阜民熙小都会,”另一边为“河声岳色大文章”。落款为邑人崔炳文,这幅对联生动概括有关碛口的人文地理与历史特色。

碛口由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它形成天然良港的条件。黄河在这里由四五百米宽的河道骤然收缩到不足百米,这成为黄河水运的天堑。作为黄河支流的湫水河是临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河流,也是进出吕梁山极其重要的一条黄金通道。碛口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昔日晋商最活跃的地区,北端联系大西北内蒙包头通往关外,南端通陕西潼关、风陵渡,促进秦晋两地经济互补,是联系富足的晋中太原最短的一条路,从碛口北可上京津,南可下郑州,东达济南。它将到此的货物中转,成为清代及民国初年联系西北与华北地区经济往来的重要商埠。在鼎盛时期,这里云集了三百八十余家大小商号,当时在碛口商号主要经营粮食、麻油、盐碱、皮毛、药材、钱庄六大行业,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北产地沿黄河顺流而下,到碛口后再由骡马、骆驼转运至吴城、晋中、京津、汉口等地,而丝绸、茶叶、烟酒等日用品则从这里起运销往西北。这些都为晋商的崛起走向繁盛提供保障,将这里说成是晋商商业文化的发源地,一点也不为过。所以碛口也就有了“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

黑龙庙与骡马店

黑龙庙的山门左右两旁是一对雕刻精湛的石狮子,它们憨态可掬护佑着进出的人们。此刻,在我所处的头顶上面均为华丽的木斗拱,放眼看过去,滔滔黄河就在正前面,对岸就是陕西省的吴堡县。在我近则的左手旁是静静曲流的湫水河。这座建于明代的黑龙庙坐落在卧虎山腰上。碛口镇昔日的繁华起源于黄河的航运,但黄河与湫水时常会泛滥造成灾害,民间百姓为了保求平安,自然要想到祈求龙王爷的保佑。所以,这才有了眼前的黑龙庙。

在步入山门后,矗立眼前的是一座三开间硬山顶的大殿,前檐廊下树立几座记载有关黑龙庙的碑刻,正殿里中央就是大名鼎鼎的黑龙王,右边耳殿为财神庙,左边耳殿是民间神医华陀庙。正殿倒座就是进来的山门,在三座门道上面竟然是一座华丽讲究的戏台,这在山门外是看不出来的。戏台正对着正殿。难道在这里上演的戏曲都是给龙王爷看的?非也。在长方形的围合起的院子左右为配殿与看台,这样形成了人与神共赏同乐的戏剧性场景。戏台的音响效果很好,在此吼几嗓子,据讲黄河对面的陕西吴堡的村庄百姓也能听得见。当地有“山西唱戏陕西听”这一说,当然,假使在夜深人静时在此演出,这应该是不成为问题的。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所以每逢重要节日活动,秦晋两省四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让人叫绝的还是戏台后面竟然有一间可供戏子们化妆休息的屋子,从庙外看它正好是那座硬山顶三开间大殿的上半部分,它的下半部就是进人黑龙庙的三座山门。

我现在所见到的黑龙庙据当地百姓告诉我是下庙,在它的背后是黑龙庙的上庙,上下庙制完全相同。只是上庙在抗日战争

时,为了多制造一些手榴弹与枪托打小鬼子,当时的抗战民主政府部队将上庙的木料都给拆了。难怪在现在的黑龙庙的后面是一大块宽敞的地皮在闲置着(今年上半年我重访碛口时,这座昔日被毁的庙宇正在大兴土木复建)。黑龙庙独具特色的选址让它成为进入碛口古镇的标识,可以想象当初建此庙者的独具匠心,不论从那个方向看它,黑龙庙都是那么的完美。

我依依不舍从黑龙庙往下经过一处昔日的钱庄,这是一个十分内向的院子,高墙厚门显示出与别的建筑有所不同,院子里沿檐廊下向院里天井展开的是一面由铁丝构筑成的“天罗地网”,过去铁丝网上还悬有铃铛。这些,据讲都是为了防范不肖之徒所用的,一旦有人翻墙进院就会触动铁丝网上的铃铛而给院内人报警,这样,小偷也就插翅难逃“铁网”了,这还真是绝。

从荒芜败落的中街出来步入东市街,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昔日“驼铃叮当响,船家日夜忙”的长达近4D0米的骡马与骆驼运输店铺集中的地段。街宽不足五米,街旁一端依旧保留着高高的台阶,当地人把它叫“高圪台”,近十多家店铺的门楼上,有些还残存昔日的店号的牌匾,昔日那些络绎不绝的骡马与骆驼背负着货物,就是从此门楼下出出进进的,那些货物就放在高高的台阶上进行交易,现如今仅剩下几个卖百货的小商贩,显得,冷清而寂寥。当你步入门楼内进入宽敞的大院时,你才能真真感觉到它曾经拥有过喧嚣。比如一家名为“福顺德”的骡马店的院子中央里,就有四排牲口棚,据讲可以拴一百多头骡马而不包括那些骆驼,骆驼是安置在院子里露天下的,在院子的后院,是供脚夫住宿与堆放货物用的二层带檐廊窑洞,里面配备有厨房便于脚夫们生火做饭。现如今,空闲的屋里堆放着的都是些杂物与居住在此的百姓。

碛口昔日的繁华与兴盛,在1938年被无情地打断。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多次进犯碛口,烧杀抢掠,古镇原有的经济与建设都遭到灭顶破坏,许多富商巨贾远走他乡以避战乱,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人灾再加上天灾,黄河与湫水连连暴涨,原有的许多街巷先后被冲毁,作为繁盛的中街也只剩下现今不多的几间老屋。解放初期,短暂的稳定为碛口带来了回光返照式的再次兴盛。但是很快,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粮食、棉布统购统销,碛口的商业逐渐萧条。此后,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京包复线的通车,黄河水运失去它原有的重要运输价值。碛口古镇最终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历史使命,至此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水沟壑中。

沿东市街出来步入正街,在一家卖烧饼的店铺前,我被盖着鲜红色印戳的当地一种烧饼所吸引,当地人把它叫着红印印饼。我买了两块当着早至中午的食物咀嚼着,遥想着当年晋商们为了拓展生计而奔波在沟豁纵横的黄土高坡上,漫天的黄土伴着强劲的西北风是如此的悲壮与不易。在碛口,我还真的赶上一场自蒙古沙漠刮来的沙尘暴,它让我真真领略到什么叫“飞沙走石”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

柳岸花明深处的李家山

李家山,是距碛口不到五公里的一处保持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它与碛口古镇的关系可谓之唇齿相依。碛口镇当年的繁荣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带动了一大批村落的崛起,这些村落的商人依托碛口发家,致富后他们不遗余力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李家山就是碛口现今众多保存完好的经典古村落的代表。

李家山原名“陈家湾”,因李氏迁入和繁荣而改为今名。当年在这里的李氏家族为适应碛口镇商业的需要,专门饲养骆驼骡马跑运输,村以此为生息。村子因山陡可耕地稀少,许多有些钱的都跑到碛口开店铺,等赚到钱之后就衣锦还乡回家里盖房,所以此地保留有不少建筑质量上乘讲究的窑洞民居。尽管仅有这几公里,假使是步行还真要花点时间,因为这一路基本上均是在爬坡。

真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在经过一段较辛苦的跋涉后抵达李家山时,总算歇口气,站在一处名为“桂兰轩”的屋顶黄土平台上放眼望去,在两侧陡峭的黄土高坡上一幅壮丽北方传统立体村落陡然展开,你会赞叹这种人与自然如此和谐的黄土窑洞式的建筑有着北方那种天然质朴的美感。据讲此地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到李家山采风时所发现而推崇,当时,他惊呼这里表面像“荒凉的汉墓”,但进去却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的确,李家山立体的村落布局是很入画的,现今去那里,满山遍野端坐在那里的都是美术专业院校的学生,想把他们排除到相机画幅以外还真的困难。

李家山名声在外的另一原因是清华大学建筑系陈志华教授与台湾《汉声》杂志的主编黄永松先生,他们曾经多次来这里进行深入的乡土建筑调查与测绘。在他们的呼吁下,整个碛口古镇极其周边的古村落的保护得以延续。这也使得碛口顺利进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与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拟选名单。

村民告诉我整个李家山的形状像一只“凤凰”。据讲风水师专门来此实地看过后,才得出此地形似凤这一流传至今的说法的。村落坐落在自东北至西向的“凤身”、“右翼”两条山坡上,整个村落几乎依70度两侧黄土山体而建,像是凤凰展开的两扇翅膀。从山底直至山顶一气呵成而又富有变化,一条条犹如现代联拼别墅镶嵌在黄土上,从最低层带院落的正房递增至最上层,正好也是三层,在一层院内有碾与磨;在正房旁两侧为厢房,正房多为院主人所居住,厢房则多半用来存放粮食用。在正房倒错位置为柴草房与牲口棚,院子里还挖有地窖用于储藏食物用,院墙内外四周满是利于黄土生长的枣树丛,如果恰巧赶上收枣时节,每家每户平坦的屋顶上面均被铺就红红一片的枣所覆盖。

整个李家山几乎没有一座现代建筑,这要归功于他们的祖先在营建自己的家园时是多么富有前瞻性,这些老房子历经百年风雨仍旧伫立着,在它的屋檐下仍住着他们的后代自足地生活着。让我感叹的是村落里的那些公共设施,那些用石头雕琢成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发挥着作用,陡峭的石板上为了防滑而被处理成毛糙面,就连碾米用的碾子也被石匠雕刻成莲花状。李家山现在保存最完好的要属“东财主院”等另几处院落。“东财主院坐东向西为两层窑院,大门匾额上书“堂构增辉”四个字,大门的雀替与门簪都非常的讲究。特别是在大门旁的墀头上的砖雕非常讲究而精致,特别是能够躲避那场人间浩劫真是不容易。墀头上的砖雕内容为传统“麒麟献瑞”,活泼可爱的孩童骑在麒麟上是那么的活灵活现。院内为保存完好的正房与厢房。在它的门外是一块近700平方米坪地,这是昔日主人家的晒场,这在平坦土地缺乏的李家山还真罕见。

在李家山山坡的南端还有一栋别致的庙宇建筑,名为三官庙。这座三官庙里还设有李氏家庙,庙门由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看护着,掌握钥匙的村民进城赶集去了。无奈由村里两个孩童带着我跃过不太高的土坯墙,跳入长满野草的院落里,展现于眼前的情形有点像《聊斋志异》电影里的场景,几乎不用再进行添加与置景。正殿为三孔窑洞,中间供奉着满是蜘蛛缠绕的天官塑像,东侧供奉着观音菩萨,西侧是关老爷,都一样布满蜘蛛网与多年的尘埃,与正殿相对的是戏台,戏台为山西常见的硬山顶卷棚屋顶,面阔3间,戏台内分前后台,太师壁上方有一巨大的匾额,虽经烟熏火燎布满蜘蛛网,但仍旧透着灰尘下是金色的四个大字“鱼龙出听”,字体很道劲且饱满好看。在此匾额下,我以带我进入庙里那两个孩子为模特,给他俩拍了几张有意味的照片。照片出来还挺好看。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