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敦煌歌辞中有一类在同一句话中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同义对用的语言现象。本文对这种同义词对用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简略谈了理解和掌握这种同义词对用规律对敦煌歌辞语言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歌辞 同义词对用 佛曲世俗化
一
敦煌歌辞是唐五代时期敦煌遗书中配合音乐歌唱的一类作品。文晓依据音乐范畴的不同,将敦煌文学中的1300余首歌辞作品,归统为三个大的类别:附着于隋唐燕乐曲式的曲子词;附着于宗教音乐曲式的佛曲、赞、颂、偈;附着于民间音乐曲式的俚曲俗调。在这些音乐各异、数目繁多的歌辞作品中笔者发现有一类特殊的同义词对用的情况值得我们的重视。兹从任半塘先生编的《敦煌歌辞总编》中举数例以供探讨(括号内为任先生所编歌辞序列号):
(1)天地玄黄辨清浊,笼罗万载合乾坤。(○二九二)
(2)自叹宿缘作他邦客,辜负尊亲虚劳力。(○一○八)
(3)不能知分感天恩,厌贱粮储轻粟豆。(一二九二)
(4)君自去来经几春,不传书信绝知闻。( ○八○七)
(5)更不迴流生死河,永别泥棃辞渴爱。(一○九八)
(6)春復秋,旦復暮,改变桑田易朝祚。(一二五九)
(7)嫌善人,亲恶友,习狎薰蕕行乖丑。(一二九五)
(8)或浑炮,或细切,尽逞无明恣餐啜。(一二三三)
这八例中“笼罗—合、辜负—虚、厌贱—轻、不传—绝、永别—辞、改变—易、习狎—行、尽逞—恣”都在各自的语境中构成了同义关系。此类用例在歌辞中还有不少,限于篇幅兹不一一罗列。不难看出这种对用和我们常见的同义词对用在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们知道,同义词的对用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是单句内对用。例如,《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方:并船)又《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另一种是偶句对用。特别是在某些具有对偶特点的句式中,同义词的对用更为常见。例如:《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战国策·齐策四》:狗马实外厩,美女充下陈。《宋书谢灵运传论》:“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从所举的这些常见的同义词对用的例子来看,对用的两个词语的字数是相等的,一般是“单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双音节”。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前八例对用却是双音节-单音节。显然这种对用的形式有悖于中国传统的追求“成双成对”的文化理念,也不符合汉民族喜欢成对地使用词语的习惯。此种形式的出现是偶然的吗?或者说这仅是同义词对用的一个特例而不值一提吗?笔者认为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的出现必定有它的原因,而且这种对用的形式为我们考察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化的过程大有裨益。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些问题,下面将分节介绍这种同义词对用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这种掌握对用规律的意义等。
二
从上文所引的这些例子来看,这种对用都出现于七言韵文中。我们知道,七言诗句中上四字与下三字意思相近、相对或补充者不在少数,但笔者遍查七言诗盛行的唐代文人诗却绝少能见到像敦煌歌辞中这样的对用现象。如在《唐诗三百首》所有的七言乐府、古诗、绝句、律诗竟无一如此用例。佛经中有不少七言偈语,但亦偶见类似情况。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敦煌歌辞中出现的这类同义词对用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这种同义词对用有它自己的显著特点。先看此种同义词对用出现的语境。经笔者对敦煌歌辞穷尽式地搜索并观察后发现,这种对用出现于两种固定的格式中。一是出现于上下文均是七言的对句中,如上述所举前五例即是。二是出现于三三七式音乐节拍的七言句中,如上述所举例(6)、(7)、(8)即是。其所在的七言的音乐节拍均为二二一二。而这两种固定的格式恰是敦煌歌辞比较擅长使用的(关于此两种句式下文还要涉及,兹不赘述)。不管是处于哪种格式,歌辞中同义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的交叉使用,都使得歌辞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
再看这对同义词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上的特点。整体来看,其“双音节动语+宾语”和“单音节动语+宾语”所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如上举例(1)中的“笼罗万载”和“合乾坤”表达的都是包罗天地万物之义。但从细微处来看,双音节动语结构和单音节动语结构在句中表达的意义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一般情况是,如果双音节动语领起的宾语是抽象的或是整体的,那么单音节动语后紧跟的宾语是具体的或是个体的;反之,如果双音节动语领起的宾语是具体的或是个体的,那么单音节动语后紧跟的宾语是抽象的或是整体的。如:“文宣王,五常教,夸骋文章丽词藻。”(○六三○)其“夸骋”领起的是一整体概念“文章”,而“丽”即接其“文章”中的具体所指“词藻”以作补充;如“不能知分感天恩,厌贱粮储轻粟豆。”(一二九二)其“厌贱”后跟的是粮食的总括“梁储”,而“轻”跟的是粮食的个体“粟豆”;又如:“君自去来经几春,不传书信绝知闻。”(○八○七)“不传”后跟的是具体的概念“书信”,而“绝”后跟的是抽象概念“知闻”。这种同一句话中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同义互现互补的现象在文献中并不多见。
最后,再重点看一下其中的双音节词语的构成特点等。王力先生说:“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阶段的。”赵克勤先生也指出:“……其他结构(如偏正、动宾等)词组的固定化也是复音词产生的重要原因。”经笔者对其中的双音节词语的研究后发现上述结论是正确的。据初步统计,这些双音节词语的形成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同义连言,即同义单音词的连用。如上所举例中的“笼罗”“辜负”“厌贱”“改变”“习狎”等皆为此种情况。另外一种是修饰语加中心语,即采用偏正式结构。如上所举例中的“不传”“永别”“尽逞”等。由于在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中出现了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在同一句话中同时出现的现象,因此,这又对考察汉语词汇发展中单音节词语向双音节词语转化的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敦煌歌辞中在同一句话里出现的这些同义的单音节词语和双音节词语,说明了像“永别——辞”“笼罗——合”“追寻——访”“躭荒——著”“改变——易”等组词,在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一个并存发展的过渡阶段。
三
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是离不开它所存在的社会现实的。因此,要想了解一种语言及其发展规律,必须首先要了解社会的历史以及创造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鉴于此,研究此类同义词对用的语言现象亦应从此处下手。据统计这些同义词对用的现象大都出于敦煌歌辞中的佛教歌曲类,因此,可以说这种形式的产生是与敦煌地区佛教的广泛宣传、佛教的世俗化,以及佛教歌曲的演唱分不开的。林仁昱于其《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中指出:“当然,无法具体言说的‘佛’境界,如何要让中国民众接受、信服,就必须在教义的诠释上,以及传播的方式上,做合适的调整。”而这种同义词对用恰恰可以看作是佛教歌曲世俗化在语言上所做的尝试。首先,由上文可知,此种同义词对用大都出于与近体诗通用的七言句式或是以三三句与七言相配的情形。显然,前种情形可以采取“套用”固有曲调的方式来演唱,而三三句与七言相配的情形更是使得声情表达更为丰富多彩。而这种三七言相配的形式据王昆吾先生论证是民间曲子常用的歌辞形式,这恰可说明佛教歌曲民间化、世俗化的语言表现。与此同时,七言句中同义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的交叉使用都使得歌辞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这些都对佛教歌曲在民间的普及、净土信仰的流行,对佛教教义的传播、对俗众的接受大有帮助。另外,双音节词语和单音节词语对同一内容的反复咏叹更是为人们准确地掌握佛教歌曲所讲唱的内容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据统计,其中的双音节词语大多是南北朝或唐代以后的新词,而单音节词语多是自上古以来一直在使用的“老词”。比如上文提及的“改变”一词,其“改换,更改”义始见于《全唐诗》卷八九九载《贺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而与其同义的“易”却早见于《书·盘庚中》:“今予告汝不易。”又如“厌贱”一词,其“厌恶,鄙视”义始见于唐白居易《偶作》诗之二:“事无小与大,已得多厌贱。”而其同义词“轻”却早见于《庄子·秋水》:“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这样一来,在同一句话中就出现了同义的“新词”“老词”并用而又相得益彰的现象,深奥难解的教理也就变得通俗易懂了,而这无疑会给那些渴望信仰而文化水平较低或者是毫无文化水平的群众在理解佛教教义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以上谈的主要是佛教歌曲,当然,这种同义词对用的现象有的还出现在附着于隋唐燕乐曲式的曲子词或者是附着于民间音乐曲式的俚曲俗调中,笔者认为,便于流传、便于理解仍然是这些曲子词或者是俗曲采用这种同义词对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这些曲子词、俗曲中的绝大多数作品,均系出自民间无名氏之口或手,其所面对的听众也大多来自民间乡闾,因此,其中所采用的通晓自然、便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也就不难为人们所理解了。
四
了解和掌握敦煌歌辞中的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规律对敦煌歌辞的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词义。词义也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的。有些词义是经过不断的引申、转化而来的,所以不为人所尽知。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规律可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这些词义。例如:
(9)纵发心,无忍耐,拣点师僧论过罪。虽逢善境暂回心,忽遇违缘还却退。(一三一二)
(10)懈慢心,难诱劝,拣点师僧论贵贱。说凡道圣有偏颇,也是于身为大患。(○六五五)
“拣点”一词《汉语大词典》有收录,意义为“选取士兵”,显然此非歌辞中的“拣点”之义。其它辞书也未录是词之义。“拣点”究为何义?根据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规律,我们可以非常轻易地找到答案:“拣点”和其后第三字“论”是同义词。歌辞中的另外两个例子也证明了这个答案是合理的。如:
(11)不论贵贱与高低,拣甚僧尼及道侣。除却牟尼一个人,余残总被无常取。(○六四一)
(12)或公私,或营讨,不拣高低皆扰扰。一生多是聚眉愁,百年少见开颜笑。(一二一○)
例(11)“拣甚”和“不论”对用,“拣”即“论”之义。例(12)中的“不拣”为“不论,尽管”之义。至于“拣,拣点”何为有“论”之义,盖由其义“选择、挑选”引申而来。
另外,它还能帮助我们纠正歌辞中出现的错讹之处。敦煌歌辞中俗写众多,讹误满纸,很需要我们做一番辨伪去妄的工作。利用这种同义词对用的规律可较好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13)高意郎君劳敬缚,忽然得夺旋高初。悔不当初人心负,□你两个没因缘。(补○○四)
任半塘先生于《敦煌歌辞总编》说及“高意”“劳敬缚”难订,特拟“高意”为“得意”,“劳敬缚”为“牢紧缚”,以使文义串通;其实根据这种特殊的同义词对用规律可以看出“高意”和“劳”乃一组同义词。“高意”和“劳”均是敬辞。如果此说成立的话,那么“敬缚”当有别解。项楚先生于《敦煌歌辞总编匡补》认为:“‘敬’是‘更’字音误,如《维摩诘经讲经文》:深深拟证无为,念念坚修功德,敬要何为……‘敬要何为’便是‘更要何为’……‘高意郎君劳敬缚……’意思是说,有劳郎君厚意,将黄鹰重新缚住……”项楚先生所说恰好证实了我们的上述看法。
参考文献:
[1]文晓.敦煌歌辞作品分类题注[J].甘肃社科,2000,(6).
[2]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金性尧.唐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林仁昱.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M].高雄县大树乡:佛光山文教基
金会印行,2001.
[8]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罗竹凤.汉语大词典(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0]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项楚.敦煌歌辞总编匡补[M].成都:巴蜀书社,2000.
(刘传启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73000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