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鲂鱼又名伊河鳊鱼、伊河团头鲂,当地老百姓又叫“木楔鱼”,产于伊河,故有“伊鲂”之说。
伊河鲂鱼的历史文化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诗经》中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那时伊河两岸,垂柳拂依,白杨矗天,树荫下或结网捕鱼,或荡棹击水。碧空蓝天倒映河中,鱼鹰或浮,渔歌对答呼应,船悠悠,水悠悠,游哉乐哉。筏上炊烟缭绕,篙头点起波光,潋滟粼粼,清澈见底,鱼沉浮上下,蛙和鸣高低。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这样说:“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皆诣取之。鱼味甚美。京师语曰:‘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不说别的,光看这“贵于牛羊”,你就可以想象洛河的鲤鱼和伊河的鲂鱼味道是多么鲜美,多么让人垂涎欲滴。
汉唐时期常以伊河鲂鱼招待贵宾。洛阳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伊水西岸是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东岸则有著名的香山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香山寺居住了18年之久,并自称为“香山隐士”,故后人也称他为“白香山”。相传,白居易和“九老会”的诗人们,在饮酒赋诗时,常食鲂鱼。“红粒陆浑稻,白鳞伊水鲂。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大诗人白居易描写伊河鲂鱼的诗句。遥想当年白居易和朋友们香山聚会,一边吃鲂大快朵颐,一边赋诗放浪形骸,真是羡煞人也。
伊河鲂鱼体高而侧扁,外部轮廓呈菱形。体呈青灰色,体侧鳞片基部浅色,两侧灰黑色。头小、口端位、钝圆、下颌曲度小。腹部半棱,背鳍硬刺长短于头长。胸鳍较短,不达或仅达腹鳍基部。尾柄高大于尾柄长。鳔三室,以中室最大,后室微小,腹膜黑色。
伊河鲂鱼营养丰富,内在品质体现为低热量、高蛋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肉率76.06%~77.47%,粗蛋白含量高达21.05%,高于其他团头鲂;含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48%,远高于团头鲂33%的平均水平。
伊河魴鱼可养水面8万亩,已养鱼面积5万亩,水库养殖面积达4.8万亩,池塘养鱼面积达2000亩。网箱养殖500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了伊川县鱼种场,年繁育鱼苗1亿尾,先后获得省部优秀养殖企业。同时,建设了陆浑水库鱼种场,年培育育种3000万尾。2012年,农业部划定伊河鲂鱼为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并由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了伊河鲂鱼的资源调查和繁育技术研究。2014年,由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繁育的70万尾伊河鲂鱼成功投入陆浑水库,并在洛阳累计推广伊河鲂鱼养殖8万亩。2016年,“伊河鲂鱼”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