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目前淡水池塘养殖肥水难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淡水池塘养殖肥水难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淡水池塘养殖;肥水;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79-01
如今,淡水养殖肥水难问题在淡水养殖方面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制约和影响着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就淡水养殖肥水难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才能够为淡水养殖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1 淡水池塘养殖肥水难的原因
1.1 池塘为新开池塘或池底为沙质土壤
由于是新开的池塘或池塘沙质的底质较瘦,即使给池塘施肥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其底质保肥和蓄肥的能力非常弱,已经不能够再有效地保肥和蓄肥。对于这样的底质来说,即便施过肥的池塘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原貌,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与浪费。
1.2 水体中大量青苔滋生
一旦池塘中有大量的青苔滋生,水体就会变得清瘦或变得清澈见底,这样的情况对于淡水养殖业十分不利。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水中的青苔与单细胞藻在竞争水中养分的时候,抑制了单细胞藻类的繁殖,而肥水主要依靠的就是单细胞藻类的繁殖,因此单细胞藻类如果得到抑制便无法实现水质的培肥。青苔通过抑制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促进自身生长,给淡水池塘养殖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青苔的快速生长导致水体清瘦,从而无法保肥和蓄肥。
1.3 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度繁殖
水中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也会给淡水池塘的养殖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养殖水体中一般存在大量的浮游动物,比如轮虫、枝角类等,都是常见的浮游动物。这些生物如果大量集中在淡水池塘中,会食用消耗大量的浮游单细胞藻类,这样便无法使淡水变成肥水。更重要的是,一旦未繁殖的藻类大量减少,就会造成水质清瘦。这种情况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池塘的水变成白色或者红色,甚至是“清澈见底”,这也是淡水池塘肥水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制约因素[1-2]。
2 淡水池塘养殖水质培肥对策
2.1 施足底肥
针对淡水池塘为新塘或者池底是沙质土壤,解决的办法是施足底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施底肥的时候,应以充分发酵的鸡粪、猪粪为主,其对于淡水池塘的养殖都是很好的底肥。为了能够提高底肥的肥力,还可以配合施用磷肥、尿素等可以提高肥力的其他肥料,这样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得池塘的淡水变为肥水。为了维持水色,在施肥的时候可以加一些有机肥料。在施有机肥的时候,应该按1 m水深施用15~30 kg/hm2的标准来使用满水活生物肥,否则施过的肥料便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另外,还要用适量生物肥+多乐福-菌蛋白营养素,对水全池泼洒,这样才能够保持良好的水色。应该注意的是使用生物肥前1周不宜使用其他消毒药物,禁止与抗生素、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用;池塘要求有一定比例的滤食性鱼类;清瘦水体不宜使用;用药后3 d内密切观察鱼类行为,防止由于缺氧带来损失。
2.2 加深水位并捞出青苔
淡水池塘中青苔疯长对于淡水池塘有着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淡水池塘边的浅水处洒下一些石灰和瑞福-长效安底片,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按1 m水深7.5~15.0 kg/hm2来使用瑞福-长效安底片。为了更好地控制青苔的繁殖和生长,还应按1 m水深15~30 kg/hm2全池洒泼满水活,这样可以有效地培育单细胞藻类。针对那些已经生长起来的藻类,如果无法用药物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采用尽可能地捞出青苔,并且加深水位的方式,这样可以让青苔自然死亡消失。
2.3 不宜使用“生粪”
一些养殖户在淡水池塘里使用了未经腐熟的禽畜粪便,使得淡水池塘内产生大量的浮游动物,这些浮游动物的产生给淡水池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肥水的时候,一定要等到粪便腐熟以后再使用,而不宜使用“生粪”。另外,在浮游动物较多的时候使用药剂杀虫,也是不适宜的。因为这些浮游动物一旦缺乏食物便会自行死亡,这样既省力,又节省了购买杀虫药的费用。待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时,便可及时加强增氧以及改底,这样可为单细胞的藻类提供氧气,以供它们生长。待浮游动物减少后,应间隔3~5 d后按1 m水深施多福可乐-菌蛋白营养素7.5~15.0 L/hm2+满水活生物肥追肥45~75 kg/hm2。
2.4 培育优良的藻类
培育优良的藻类对于淡水池塘养殖业非常重要,因此可以采取增加水中溶解氧来培育优良的藻类。还要稳定水质使得水中拥有丰富的藻类,以此来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如果水中的藻类不够多,水体的自净能力将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生态平衡。在进行淡水养殖前,一定要实施测水施肥,这样便可有针对性地对淡水进行施肥,防止因为水体营养不足而影响藻类的繁殖。还要使淡水池塘的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能过低,这样才利于藻类的快速繁殖和生长[3-4]。
3 结语
通过对淡水池塘养殖肥水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下转第284页)
(上接第279页)
有效的措施。为了促进淡水池塘水质的培肥,可以采取施足底肥、加深水位并捞出青苔、不使用“生粪”等措施,这样才能够使得池塘的淡水变成肥水。这类措施的推广和应用,对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提高池塘立体综合高效利用,控制病害发生,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邵建明,彭刚,李佳佳,等.江苏池塘循环水养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水产养殖,2011(8):29-31.
[2] 陶玲,李谷,李晓丽,等.复合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生态足迹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0(4):10-15.
[3] 孙传敏.几种不同底质池塘肥水及肥水管理技术探讨[J].齐鲁渔业,2009(11):19-21.
[4] 尹伦甫.春季影响池塘肥水效果的主要因素和解决方案[J].科学养鱼,2011(1):8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