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适当把一些“新奇的符号”给予一定的拓展,让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大胆、随意地去尝试,以培养出开朗、活泼、自信的绘画心理。
关键词:绘画中的儿童; 认知; 圆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46-001
美术课堂中,没有绘画自信的孩子往往畏首畏尾,迟迟不动笔,一脸担忧,作业完不成是常态。随着年级的上升,独立写生成了学生的心头病!他们担心老师的责怪,于是在整个课堂中不断使用橡皮,总认为自己画错了,实在不行还会撕去作业纸。这样的情况如果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这将会影响孩子绘画的主动性和健全的人格发展。
这一现状的日益突出,使得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实为迫在眉睫。从了解绘画中的孩子,因而走进学生的美术表达世界;从认同学生的绘画成长体验到理解学生美术作品的含义;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绘画中最基本的圆形,以此来提升学生在美术绘画中的自信。
一、了解绘画中的学生
据阿恩海姆对儿童在绘画中的自我表达期研究发现:1岁8个月的孩子处于随意涂鸦期,手部还缺乏对力量的控制;2岁4个月时会出现纵横线的反复,此时孩子对可控线条的能力已大步提升;当孩子到达3岁4个月时,表现出来的作品已经可以表达出不同人物的特点,如幼儿园不同老师的样子,有时还会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气质。孩子到达5岁时,空间感有了突破,能描绘出一天中有意思的事。在孩子快要幼儿园毕业时,对人物的情绪在绘画中的表现已有眉目,甚至会借用绘画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焦虑、生气、压力。
从孩子对绘画的自然发展可知,绘画在一开始是对生活经验的再现,并能带给孩子最初的满意与新奇,但这种感受并不是很明晰。这时需要成人的认可并把这些“新奇的符号”给与一定的拓展,以培养出开朗、活泼、自信的绘画心理。
二、认知学生成长体验
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所掌握的绘画技能各不相同,但对现实生活用绘画形式再现的热情是一样的。他们脑海中的小鱼、花朵、房子、汽车、小蝴蝶等都是不同的,对画面的组成大小也由自己的情绪决定。此时,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断定哪一条鱼、哪一朵花更为好看。我们要努力去做的是:引导学生从主观抽象到结合客观真实存,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表现自己的生活。
在一个真实的一年级孩子身上,就曾发生了让人心痛的事,一个非常喜爱画画的小男孩,在开学初他的爱好是画画,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接下来的美术课学习中,他的每一次作业我都会仔细欣赏。一个学期下来,在他的作业中,总有灵动的线条、奇异的场景,大大小小的特色人物更是多如牛毛,我打心底里喜欢。孩子家长也尤为重视,经常和我沟通,但从父母的言语中,好似并没有太多惊喜,更多的是说孩子画画没有规范,画的内容也看不太懂。后来家长给孩子报了一个画画兴趣班。
慢慢的,孩子在兴趣班里学习一段时间后,他的作业有明显的模仿痕迹,线条开始呆板。这和他之前自信、流畅的线条截然不同。在内容的表达上也犹犹豫豫,体现了他作画时对自己抱了一种怀疑。再到后来,有一次我看见他哭哭啼啼,问他缘由,他告诉我:再也不喜欢画画了……
纵观全局,从把握整体来说,学生从局部记忆能力到图形认识能力再到空间认识能力最后到形象认识能力的这个过程是人脑正常发育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发展,合理引导,而不是设立好坏标准,过早地教他们画各种具体的基本形状,将所有绘画作品定一个优良成绩,更不能事无巨细到指点孩子使用颜料、不断地增加内容。
三、构建学生“主体”课堂
当我们初步了解了早期儿童绘画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将要研究解决的就是如何保持学生特有的“图画语言”,用合理的方式助他们绘画出直接观察到的世界。鸟居昭美是日本儿童美术专家。她提出:“孩子在9岁以前,不要教授孩子系统的绘画技能。反之,如果长期照着老师、范本画,孩子以后就画不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和童趣盎然的真正的儿童画了。”
1.圆形表达人物
圆是我们最早用来表现物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图形,学生能有效地使用直线与圆形进行人物创作。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低年段课本的内容里就有多课内容围绕圆形来开展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大家认识我》、《妈妈和孩子》、《画自己》等。
在《画自己》这一课中,由于是一年级下册,那么在上册内容中《大家认识我》中,孩子已经直观的研究过面孔是圆形,肚皮是圆形……学生在做观察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脸是不同的“圆形”,有上尖下圆、有两头圆、有大有小等。那么在《画自己》的作业中,在对人物的表现,整体造型往往处于平面空间,两腿处于平行、腿部弯曲、胳膊重叠、绘画布局采用垂直关系等。总体而言,这都是一年级儿童画出人物的正常表现,老师可以积极主动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此过渡到二年级丰富的图画内容,如《我和昆虫》、《我们来跳舞》、《和妈妈在一起》、《假如我是巨人》。
2.圆形表达动物
最开始,除了蛇和虫子,大多数动物都是用圆形来代表的。学生常用混合视点的方式来表示动物的身体和头,并熟练地表现出这个动物的一些视觉特征。在人美版小學美术教材低年段课本中直观的体现出这些训练特点。例如《谁画的鱼最大》、《狮子大王》、《可爱的动物》。这些主题课的训练,加速了孩子对形状、线条、方向、方位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又不丢弃原有的“绘画语言”。
3.圆形表达植物
与画人、动物相比较,学生对画植物的最初愿景度要小得多。研究发现,孩子最开始也是用圆来画树、花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把花画成一个圆圈带着一根茎的样子,他们是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花。慢慢的,随着年龄发展,孩子们会画出更多细节。我们在引导学生创作时,可以请学生先仔细观察花朵上的花心、花茎上的叶子、弯曲的程度。在画树的时候,可以带学生主动摸一摸树皮,用手指圈一圈树干的粗细、引导学生发现树干的明暗。这些特点教材中都有体现,如《花点心》、《花的世界》、《大树的故事》等。
儿童的绘画发展思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发展过程,是以自发性认识到初级的线条表现与真实世界物体的连接作为标志的。每一名学生在进行绘画创作时,都会受到经验、兴趣、注意度等因素制约。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发展,带着初心,守好低年段美术课这扇大门。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