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道无他,惟悉力从事你的工作,而不消存沽名钓誉之心。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国企一季度安全形势分析会讲话提纲。
这次会议,是在集团安全施工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视频会,是一次警示教育会、一次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省关于安全施工工作的重要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安排部署×××整治三违行为专项行动,开展四查,深刻反思深层次管理原因,举一反三查找和弥补管理短板,尽快扭转集团安全施工工作被动局面。刚才,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短片,包括×××起典型亡人事故,×××起容器爆炸事故,以及现场监督、体系审核发现的典型问题、隐患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表现。×××同志传达了《×××整治三违行为专项行动方案》。各单位各部门要对照事故、对照问题,反躬自省,举一反三地查找本单位本部门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短板,全面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方案中各项工作要求落实落细落地。下面,结合当前安全施工和疫情防控形势,讲五点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施工工作,指出要加强安全施工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施工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必须把安全施工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安全施工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省要求,深刻吸取近期事故事件教训,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和作业现场安全风险,加强对基层单位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的检查,狠反“三违”,坚决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面对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高标准、严要求确定安全施工目标,坚持目标导向,安全施工的业绩和纪录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决不能上下一般粗;要增强抓好安全施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采取有力的行动和举措,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整治三违行为专项行动”非常重要、非常严肃,要纵深推进、务求实效。要高度重视。“×××整治三违行为专项行动”,是集团党委会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决定组织的一次专项整治活动,是扭转安全施工被动局面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解决现场“三违”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查思想、查管理、查技术、查纪律,系统深入查找安全管理始终上不去、事故总量下不来的症结,要通过扩大先免后查范围、从重追责、从重处罚,把压力层层传递下去,把责任层层压实,解决“上下一般粗,落实不下去,严格不起来、执行力差”的问题,要通过总结活动经验教训,逐步建立起严抓严管、各负其责的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果断迅速,不折不扣的执行方案要求,要把方案传达到每一名员工,做好动员部署和落实工作。要强化组织。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制定方案、落实人员,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要定期组织会议进行推进,要深入基层现场查看活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活动顺利、深入开展。各单位副职领导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施工必须管安全,对分管业务系统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的好坏负责,坚决不能认为安全工作就是主要领导的事情、就是管安全领导的事情,哪个业务系统出了问题,首先要追管业务领导的责任。机关部门要落实直线责任,组织本业务系统扎实、深入、细致的开展活动。各项目部更是主战场,必须把整治“三违”行为,落实到每个岗位、每步操作。要加强督导。集团安全部要组织制定监督方案,采取随机抽查、集中督查、日常检查、体系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安全问题隐患,“三违”行为进行检查。督导检查要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要看到真东西、真情况。要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典型,好的及时推广,坏的及时通报、迅速处理。
当前,××工程全面展开,疫情防控风险、春季气候风险、安全施工风险叠加,各单位要突出关键环节管控。从严高风险作业管理。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工作前安全分析和技术交底要求,现场确认能量隔离、吹扫置换、检验检测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强化应急处置,加强高风险作业目录清单更新管理,加强高风险作业信息上报和公示,严格作业许可审批流程,严禁超越程序施工。要加快推进7+1施工许可制度,不断提升高风险作业管理水平。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现场监督,对高风险作业HSE监督全覆盖,严肃考核,对高风险作业存在较大以上隐患的单位,从重处罚,保持高压态势不减。从严服务方安全监管。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属地责任和直线责任落实,从严监督管理,杜绝任何环节出现管理真空。严把服务方安全资质准入和施工准入关,坚决杜绝不具备资质、不具备能力的服务方、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强化服务方人员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发证,只有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质后,方可在××从事管理和施工业务。集团将严格执行服务方淘汰机制,综合评价服务方业绩,采取“末位淘汰、黄牌警告”等措施,坚决清除不合格服务方。
重点推进体系审核。前期安全部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集团也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领导班子成员还亲自带队,审核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安全履职、职能部门直线责任落实等方面的审核。要审得深、审得准、审得出,既能发现深层次管理问题,又能找准薄弱管理环节,对审核发现的严重问题和较大隐患要点名通报、挂牌督办、严肃问责。重大隐患严重问题要等同于事故进行调查处理追责。审核巡查组也要充分发挥作用,敢于碰硬、揭短、露丑,全面促进审核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持续强化现场监督。要创新监督手段,推进网格化监督模式研究和监督助手手持终端应用,稳步推进施工作业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常态化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监督模式。要突出监督重点,聚焦施工作业方案制订落实,以及高危、交叉、多个服务方同时或协同施工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要提升监督维度,坚持重点要害场所全覆盖、室内室外全覆盖、高空和地面全覆盖、隐蔽工程和狭窄空间施工全覆盖等。要对基层监督机构监督工作组织情况、属地监督履职情况开展督查,要动静结合,监督方式多样化。要加强监督能力提高,加强学习培训和作风建设,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得罪人、敢抓敢管的优良作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担当有为监督队伍。着力加强过程考核。近期集团将要出台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安全业绩的考核办法,安全工作业绩与班子收入挂钩,确保安全施工责任落实到位。各单位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员工的考核,拿出×%以上的奖金用于安全考核,使安全业绩真正体现到基层员工收入上,增强员工抓好本岗位、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把重视安全施工落到实处。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面广、多地爆发态势,虽然×××市未出现确诊病例,但周边省市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集团在疫情防控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松劲懈怠思想,要坚守施工场所零疫情的底线,确保管控措施不打折,管控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慎终如始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常态化防控工作。要坚决贯彻×××市的“十五条”要求,盯住出(返)市员工以及家属的管控工作,落实包保责任,跟踪健康状况,加强关心关爱。返市人员返岗前严格落实核酸检测要求,不合格坚决不能上岗。全员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消毒、洗手、通风、不聚集等措施,完成第三针疫苗接种,积极配合社区区域性、全员性核酸监测。各项目部要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和监督检查,在落实一部一策、一队一策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病例,制定应急防控预案,细化措施、堵塞漏洞,补齐短板。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这个春天注定非比寻常。面对复杂的形势任务,更需要我们增强谨慎之心,切实贯彻落实×××省安全施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出实招、见实效、干实事,确保集团安全施工和疫情防控形势稳定。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说说现在有点实际意义。曾看过一篇报道讲美国的贫富悬殊异常严重,其实中国也差不多,有人穷奢极欲就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对。社会的黑暗面不如说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怪。我们活在现实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图式的天堂,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粉饰太平毫无意义。“重脸面轻实利”要不得,哪国都有自己的问题,总唱赞歌不解决问题。中国的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它有一定价值,但害处也不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人愿当出头鸟,总希望别人来说。今年的两会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讨,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问题,竟扯什么“男人节”“女人节”让人捧腹。有问题就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后或许会有办法,但回避绝对不行。有人讲今天的中国还是小家子气,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认不足,是因为自卑,对自己的严重不自信。要面子是传统,别人不会理解“面子”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有人会利用这一点占我们的便宜,吃亏了还得表现的很高兴。想必也只有我们愿意干了。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劲敌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优势,我们一贯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曾看过一本书讲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樱花还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觑。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几次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难到不可怕吗?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日本的学者大量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难道人家真就对你有兴趣吗?不是!是在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的教诲,人家应用在国际关系中,我们用在内杠上。中国人在外有“一人龙,三人虫”之说。不管对错,我们都该警醒了!现在不早做防备,当事实发生了再做事后诸葛毫无意义。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每学期只有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只有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身的大理想,大发展。
形势与政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xxx、xxx和“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国际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胜出,有的却一败涂地?德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诸多豪华车主要生产厂商的大本营?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无论在经济或国际地位都会上身一个等级。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会有很多的阻碍,因为其他国家会眼红,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外界却把中国比喻为“救世主”。中国并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对外国的威胁,中国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与政策课程帮助我们在反思当今世界中国落后的症结,总结当今世界中国进步的原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而发奋图强的精神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在理想信念的激励下,作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当代大学生才能肩负起国家蓬勃发展的重任,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有,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的世界,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对形势与政策有着敏锐洞察力,能够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不能做到“识时务者”,一心只知道埋头苦读,不关心国内外形势的井底之蛙只能被自己狭隘的目光所束缚,禁锢,最终留于平庸。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环境制约着一个当代大学生成功的机率,试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发展与进步必然受到其影响,个人寻求更大发展的机会也必然会减少。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认识与把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充分了解决定政策的形势,准确判断政策如何改变未来的形势,逆者社会的大形势而为,可以想象失败是最终必然的结果。因此只有准确灵活的掌握当下的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接着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与劣势,结合自己的目标,制定最终可行的发展方案与计划,并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沿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实现自我的发展并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
同时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使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且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学校开设形式与政策课是我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不仅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开阔了我的视野,同时还培养了我的能力与责任感,认识中国,让我们感受社会的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代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本学期第九周形势与政策课开课,课程内容安排是就今年国内外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虽然这门课开课比较晚,但很值得期待。
第一次上课前,我坐在阶梯教室的左翼第二排,离正式上课还有一段时间,我便环顾了教师一周。教室虽没有全满,但人数已经多得出乎了我的意料。目光回到眼前,我发现正前方坐着的就是这门课的老师。开学第一周拿着课表时就觉得此人的名字颇有意思,上海有个清口相声演员周立波,没想到这儿还有一个立波,于是,主观上将两人联系在了一起。而当终于熬到第九周,对这课表看了半学期的“邱立波”三个字后,真人此刻就坐在我的面前,虽然看不见正面,但从他正在看的洛茨基传记《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来看他应该是一个颇具学术味的人吧,至少眼镜必不可少。
上课铃响,立波起身,顺势将书合上了。当他第一次面对“观众”,我也看清了他的面庞,皮肤有点黑,鼻梁上架着一副金属框眼镜,表情冷而不酷,不能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立波在给我们讲完他的“悲惨”遭遇后,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自从来到东华大学后,每年都被学生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而我心里暗自为选对了老师感到庆幸并对他接下来的讲话提高了兴趣,当然,那种奇怪的感觉也在消逝。后来他解释学生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上课从来不点名,恍然大悟的同时几乎在座的每一位都为他的幽默笑出了声来,而我也开始注意到这位老师的丝丝“叛逆”,美特斯邦威?随后他的话更让在座的每位瞠目结舌,公然的在课堂上以一位教师的身份谩骂东华的其余老师以及辅导员老师。我开始觉得“叛逆”一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位老师了,正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时,他又好心劝诫我们不要把课堂上他讲得内容拿到课堂外讲,说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特别是不要讲给老师听,因为他们的智商接受不了。在这个年代,否定智商也许称不上是否定一切,但在课堂上怎么听怎么别扭。也许心理就是这么微妙,从前一秒的惊讶到了后一秒,全场又笑了。此时,我想大家对他个人的兴趣已经超过了课堂本身。
上完这一学期的课,也许在某个刹那间我怀疑过他的能力,因为他一味的谩骂让我只感觉到了他心中的愤懑。大学里的老师像他这样的不多了,很多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如果把大学当作重生,那么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天生对学习充满着排斥,亦对老师如此。那么,邱立波在课堂上都干了些什么?我觉得他是在解构,渐渐的在打破师生对立面的固有模式。如何打破?寒窗苦读十年,我们已经习惯老师们的苦口婆心,我们经历过青春期,那种叛逆早已经让我们事故,而只要学生的帽子不摘下,老师仿佛是我们的天敌。想要摧毁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势必予其极大的压力,这里,立波用的便是语言暴力。可能有人埋怨立波老师对待同事的态度恶劣,背地里在大庭广众恶语伤人,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绝不低劣,相反从他的动机里我们理解到了他最为纯粹的诚意。如果说周立波是笑侃的方式来反映社会问题,那么邱立波则是用反讽的方式来针砭时弊,名同姓不同两个的人似乎都在唤醒着我们心中的某种一言难尽的东西。他将本来莫须有的固有模式打破了,在立波老师这里,我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你们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一直在被蒙蔽,欺骗你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你们的父母,你们的老师,他们传递给你们的是什么信息?是中考完了就可以解放,高考完了就可以大解放了,可是正如在座的各位,真的当你进入大学后,寒窗十年期待解放的那一天来到了吗?没有,恐怕以后也不会有。”说实话,这句话一语中的,也许在我们心中早对大学已有了答案,但是作为一位老师,他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对我来讲,那是一种感激吗?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 言都》:“诚,信也。”《增韵 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行,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
然而,当代大学生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投机取巧追逐名例。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如骗贷逃贷;拖欠学费;随意违法,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如缺乏对他人信任;沉迷虚拟网络世界,脱离现实;盗窃他人物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适应能力差,轻生自杀或凶残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
高尔基说:“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名利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常使用非法手段在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 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直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
如何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认为,大学生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群体,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不能消极等待社会信用状况的好转,主观努力还是很重要的。比如,对于不诚信者,不仅要使之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且要在行为上受到惩罚。我们在人才录用上就坚持考察两条,一是要有业务能力;二是人品要正。业务再好,人品如有问题,我们宁缺勿滥。通过这些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诚信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那他自然就会去注意这些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修养,让学生自觉遵守准则,诚实守信。
诚信,是党号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的坚实基础,是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诚信也是世贸组织的灵魂,拥有它就能创造财富,恶劣的信用环境会摧毁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因此,加强诚信建设的步伐刻不容缓。而我们这些高校的大学生也应该重视这个严肃的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诚实守信!
一切工作都有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关于新形势下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党校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落实到位。今天,我围绕这个题目,和大家交流两个方面认识。
第一个方面,为什么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是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思考方式,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从现象揭示本质、从局部把握全局、从当今前瞻长远、从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工作方法。古往今来不少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改革家、外交家,同时也是战略家。我国古代“运筹帷幄”“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小不忍则乱大谋”“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等等,都是古人留下的珍贵战略思维遗产。
我们党一直善于进行战略思维,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准确判断内外形势,及时抓住战略机遇,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明确提出战略任务,适时实现战略转变,成就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丰功伟绩。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光辉著作,是留给我们的战略思维精神遗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加速演变调整。如此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已经超越了人们以往的认知,也必然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今后国内外事务的重点将围绕一系列战略策略问题展开。大凡涉及我国外交、国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大凡在发展、改革、稳定等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难题,都需要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拿出治本之策。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掌握工作主动权。战略思维是一种大智慧、大谋略、大本领,它要求领导者从讲政治、谋全局、顾长远、抓根本的高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领导工作。在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和安全环境,在激烈竞争特别是大国博弈中占据主动,每一步都离不开战略思维。我们要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领导者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敏锐的洞察、深邃的思考,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及时提出战略任务,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发展后劲。一切工作都有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如果仅仅从局部、眼前、现象上看问题,必然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想得不深,提不出真知灼见,工作必然得过且过,打不开局面。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处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处在内外形势日趋复杂、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特殊环境,各地各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都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才能不辱使命,成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的主心骨和领头羊。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有助于改进工作作风。将战略思维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善于把日常工作与想大事、抓大事结合起来,不能事无巨细,结果事事皆误。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顽症,一些领导干部只顾眼前利益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讲局部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文山会海、做表面文章等等,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战略思维能力。对于“细节决定成败”,要全面辩证地看。“细节”只有在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有决定意义,所以毛泽东同志战争年代要亲自起草每一份关键电文,就是防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是,如果犯了战略性错误,具体操作越细后果越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弘扬高瞻远瞩的光荣传统,绝不会满足已有成就,而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妥善应对未来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在取得百年丰功伟绩的基础上始终不忘初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勇毅前行。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优势,有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优势,有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力量优势,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物质优势等,完全能够在战略上藐视前进中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方面,怎样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近年来,尽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但是,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时代,科学技术加速迭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日益彰显各国利益紧密相连,和平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我国总体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不会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美国越来越以我为主要战略对手,对我国的遏制有可能变本加厉。今后无论怎样强调合作双赢,斗争肯定难免。这就需要战略上早作谋划,确定应对策略和办法,做到当斗则斗,当收则收,游刃有余。未来中美关系始终是外交战略重点,两国战略相持阶段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我们要增强斗争精神,从长计议、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要把国内事情办好。
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战略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只有打牢理论功底,善于辩证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事物规律,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学习理论,关键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首先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特别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其他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这个基本功,就能以其远见卓识在战略思维能力上高人一筹。
二要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思想之树植根于实践沃土,力量源泉来自群众智慧。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群众的力量。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向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学习,向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学习。只有老老实实地拜群众为师,甘当他们的小学生,领导干部才能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找到破解难题的“灵丹妙药”,获得思维灵感和力量源泉。
三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基础,是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前提。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一定是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的领导者。形势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只有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全面真实地了解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既是解决难题、做好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转变作风的必然要求。
四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渊博的知识功底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要素,是决定领导干部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条件。领导干部无论多忙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博览群书汲取智慧和营养,把学习理论、学习历史、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等,作为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修课,转化为做好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五要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战略思维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和人类文明成果,学习借鉴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但这种学习借鉴要与思考创新结合起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能像当年毛泽东同志批评的那样“言必称希腊”“生吞活剥地谈外国”,而是要采取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科学态度,把别人的做法和经验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创造性应用于自身实践,形成自己的东西,实现创新发展。
六要讲求科学方法。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不可少。比如,善于抓主要矛盾,这可以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定期明确中心任务,以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带动全局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再比如,做到统筹兼顾,毛泽东同志比喻为“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动,兼顾各方面的利害关系,不能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还比如,着力抓关键环节,以便“牵一发而动全身”。邓小平同志1975年从抓铁路入手展开全面整顿,1977年从抓教育入手逐步全面拨乱反正,就是善于抓关键环节的成功典范。
我们党今年要召开二十大,迎接这一盛会的工作准备是要以优异成绩开创新局面,其理论准备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两种准备,都需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就是为全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发出的重要号召。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行稳以致远,欲速则不达。因此,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也应当基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特征及中央宏观调控的新动向。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增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1979-20_年的35年间,经济增长率超出10%(含10%)的年份就有16个,年均增长率达到9.8%。20_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开始进入新的下行区间,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4%。“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区间转入中高速增长区间。与此同时,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上升,消费结构总体上趋于合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逐步向合理化转变;投资贡献率显著下降,但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质量在提高;服务贸易增长快于商品贸易并且质量上升。
2.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_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6125亿元,增长7.9%,高于同期GDP增速0.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的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工业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凸显,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逐步趋于优化。在收入与分配方面,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名义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和企业利润增速,这说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从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标看,20_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城乡收入比为2.59,比上年同期降低0.05个百分点,比20_年底降低0.11个百分点。这说明城乡收入比正在回落,城乡差距正在逐步走向缩小。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驱动不断增强
当前,中西部地区后劲十足,无论从工业和投资增长情况、进出口总额来看,还是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民收入情况来看,前三季度西部地区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国加快科技改革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国家资金投入达到70.5亿元,累计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638.5亿元,实现1∶9.1的杠杆放大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达10.9%,高于上市公司6.4%的平均增速,利润同比增长15.4%,成为股市表现最为亮丽的板块。而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截至20_年10月,企业获得授权的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888752件,占全国有效发明专利的76.1%。从总体来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三位,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居世界第七位,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4.累积性阶段性风险开始凸显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累积性、阶段性风险开始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能过剩的风险。据统计,20_年三季度,我国产能利用率为78.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处于近4年来的较低水平。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审计署20_年底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截至20_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债务余额1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7%。三是房地产领域的风险。20_年1—10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68751.2亿元,同比增长12.5%,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为49227.01亿元,同比下降8.9%,比上年同期剧增32.3%,全年增长26.3%形成明显反差。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1.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变
尽管20_年以来我国的增长率有所下降,未来经济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讲,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一是内需的拉动作用有所上升,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趋于协调,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和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基调发生调整。自20_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宏观调控方向。面对经济下滑局面,中央明确表态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坚持不扩大财政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20_年宏观调控最大的亮点就是“精准的定向调控”,通过扩投资、稳外贸、定向降准、减税等举措精准调控经济薄弱环节,与此同时也兼顾调结构的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因此定向调控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政策基调,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通过远近结合的调控,有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外部环境的影响机遇大于挑战
近几年我国开放型经济实际上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外部挑战,受欧债危机不断升级、美国经济复苏脚步迟缓、新兴经济体受到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起伏、世界贸易形势不振等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与此相对比,未来几年,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世界经济整体将处于平稳之中,国际市场需求将出现回升态势。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在2021年回升至3.8%。尽管国际经济环境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总体外部发展趋势是有利于我们的。
3.重点领域改革将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随着中央改革决策的确立,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增长动力将通过多领域的制度建设加以激发:一是推进土地及户籍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基础;二是推进行政及财税改革,通过简政放权、调整各级财政关系、结构性减税等,将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民营银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平台;四是中央正在推进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经济路(带)的建设,这些国家战略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持续动力。
4.民生经济将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在闭幕会见记者时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条件,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着重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福利水平,提高其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竭动力。
2021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未来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着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同时要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
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后,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与政策认识达了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与政策》教育应紧紧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改进教育教学形式,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拓展课外教育教学渠道,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
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的当属第二节形式政策课——农业经营方式与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我国农村大地上,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在迅速崛起。据农业部统计,全国有农业产业化组织15万个,农产品加工销售额突破3万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将近1亿户,占全国农户近40%。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势头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各类龙头企业正在向优势产业聚集,形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集群和优势产业带。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成千上万的“龙”将覆盖我国农村大地。在我国东、中、西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将达到80%、60%、50%以上,农村将逐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格局,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着其客观的必然性,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和体制的形成,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契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极大丰富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进程的加快,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的新型的社会分工与协作关系,是其发展的组织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规律,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现代科技的迅猛崛起,是其发展的智力支持。因此,农业产业化是在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的形势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实践的结果,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撞击的产物,是广大农民的伟大创举。
但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脆弱,农业气候特征典型,特别是现代化的工业和仍然比较落后的农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和价值规律的矛盾。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多低于价值,农产品既不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率计价,也不按本身价值计价。农产品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价格。长期的低成本、低价格曾是我国农产品的一个优势,但也造成了对农民、对农业的剥夺。这种价格扭曲现象导致了农民农产品实物收成与现金收入的反差,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的资源、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价格上涨,加上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使农业成本上升,导致部分农产品价格接近或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农业生产者处在无利甚至亏损经营状况,也增加了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难度。农产品加工增值,大部分流入非农产业,农民增产不增收,使农业处在弱质低效状况。
二是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加上长期受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束缚,多数农民商品意识不强,信息不灵,缺乏用市场法则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市场经济后,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下的农民茫然无所从,分散小生产一时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统一大市场,主要农产品无一幸免地遭受了大起大落的“怪圈”震荡,农民的生产盲目性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农业产业化的分割与利益流失的矛盾。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由上游产业提供,产品又不是下游产业的初级原料,属一个两头在外的产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既受农用工业品质量、数量、价格的制约,影响产出和效益,又受初级产品生产与加工、储藏环节分置不同行业和部门形成的利益流失的影响。农业由于缺乏有效“反哺”,而处于低效弱质产业的境况,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缓慢,资源优势难以发掘,拳头产品难以形成气候,从而既影响农民增收,又影响市场物流量的增加和加工业的需要。
四是工农产品剪刀差的矛盾。如国家为了保证某些农产品低价供应,而以较低价格收购农产品;对农民需要的化肥、农药、柴油、饲料等生产资料却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向农民出售。这一低一高的剪刀差,使农民两头受损。农民是农业商品生产者,由于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农民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比较难,结果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增值效益很大一部分流入商业手中。
除了上述矛盾,还有商品生产与流通体制的矛盾、科技进步与劳动者素质低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相比较有着“天然的弱点”,长期以来,我国从实际上并没有把农业的基础地位真正树立起来,反而出现了重工轻农、消弱农业,才导致了上述矛盾的存在。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才能将农村产业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土地经营方式和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指导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深层次矛盾问题。
因此,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应认真学习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树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积极结合自身,我们应该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只有国家的昌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
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基层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的传播者、执行者,在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路上应当保持迈平坎坷的决心、翻越山岭的恒心、勇攀高峰的雄心,在新时代一路高歌猛进!
迈平,立足于“补短板”的坎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基层公务员要权衡地区、城乡、人群等因素,集中力量关注低保户、贫困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组织社会捐助公益活动,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脱贫”的绝对标准方面,要努力挖掘本地区的网络销售、文化特色、农业资源、创新产品等方面,在读懂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善于打破常规思路落实扶贫开放政策,通过多途径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在“治理”的相对标准方面,有些地区的环境治理设备、技术、人员等还未跟上,要积极向上级汇报,多提思路、多做研究,做好统筹规划并持续改善的长远打算。
翻越,置身于“提质量”的山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不断深化,必须步步为营。“把握好关注民生和增进福祉的提升”,基层公务员要紧紧围绕改善居民生活生产质量,把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多问、多听、多想、多行,领会上级的惠民政策,认真解读并极力执行,为打造充满生机、秩序和谐、其乐融融的幸福格局贡献力量。“把握好城乡融合和产业平衡的提升”,把城乡融合发展议题作为重要课题研究,着力分析城市发展的症结和乡村发展的短板,将“如何把城市与乡村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作为目标,加大对“乡村设施建设”“乡村引进人才”“乡村产业创新”“乡村形象设计”等方面深入考学;把产业平衡发展议题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加强研究产业发展的短处和企业升级的困难,将“如何把产业与城乡协调平衡、产能升级”作为目的,持续对“产业集中优势”“产业整合资源”“产业协调治理”“产业促进升级”等方面深入思考。
勇攀,放眼于“走千里”的雄心。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一以贯之。“把握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基层公务员要充分发挥“绿叶精神”,是党员身份的要彰显先锋带头作用,将自身理想与工作目标结合贯彻,做好先苦后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乐在其中,以工作为乐。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燃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把握好立足当下和展望未来的统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公务员要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目标,全心全意配合组织、一心一意服务人民,并立足长远,放眼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乃至为更加长远的、可持续的人类发展议题而作久远谋划,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竭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