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数论”文章的修改

2023年度“数论”文章的修改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5:45:06 点击: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数论”文章的修改,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数论”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不能凭感觉“任性”而为。笔者感受,一篇文章摆在面前,改什么、从哪里切入、怎么改?过程中应把握什么节律?围绕哪些要素来改?如何转换角色和思维?最后改到什么程度算好?这些问题,都“有术有门”,有诸多“门道”在里头,没有点章法,就会乱套,行家在修改时,都是心中有“数”的。

修改者心中该有哪些“数”呢?下面,笔者谈点看法。

1.数字“8”:牢记八个过程

凡事都有规则。做事得按套路出牌,否则就会乱套。改稿也有套路,只要善于总结,有了套路并循着套路走,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循序渐进,节奏就不乱,效率也高。

我感觉,可把整个修改过程从头到尾解构成八个“动作”,就像“八段锦”一样,“前后连贯、上下相随”,有条不紊。

第一段:凝神静气接任务。一般说来,练习八段锦的人,预先都得做一件事情,就是放松身体、平心静气、调匀呼吸。这在武术里称为“预备式”或“起手式”。

如果把改稿理解为一套动作的话,也要一个“起手式”,这个“起手式”就是调适心理、调整状态,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做到在战略上轻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去应对。

第二段:打破沙锅问背景。民间有句俗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对修改来说同样成立,拿到稿子后,先不着急动手,最好“让子弹飞一会儿”。

利用这个间隙,你可以对写作的背景仔细琢磨一番,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找起草部门或起草人问一问、聊一聊,听听原作者的想法,先探个究竟、摸个虚实。最忌讳的是,不问三不问四,想当然改一通,实践证明,这种鲁莽的做法,是会碰钉子的。

第三段:带着问题查资料。任何人都不是百事通,不可能做到了如指掌,尤其是修改专业性强的稿子,难免有看不懂、吃不透、把不准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

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急,看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遇到不懂的,赶紧查,马上搞懂,现在查阅资料都很方便,有时手指一动,网络一搜就出来。

关于查询的内容,我以为最有用的就是相关工作总结、信息简报、政策文件、领导讲话稿等等。一般来说,经常改稿的人都是“圈内人”,平常一定会有很多“屯粮”,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第四段:进入文稿探究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前面几招,也算基本掌握一定背景知识,接着就需要进入文稿探探究竟了。

怎么个探法?我的经验是给自己一个角色定位。比如,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先别想其他的,心平气和地进到稿子里,顺着作者的思维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尽量理解作者的构思,把主题、结构、观点、内容、数据、逻辑摸个八九不离十,真正读懂了人家的作品,然后才有条件作出判断,否则容易造成“冤假错案”,把好的改得反而不好,甚至把对的改都错了。

第五段:跳出文稿理头绪。古语说的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总是顺着作者的逻辑去理解,就会成为作品的“局中人”,局限了视野,限制了思维,不利于发现问题。

接下来怎么办?笔者以为,在“钻进去”读懂构思之后,还要“跳出来”审视问题,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用批判性思维去发问。比如,可以设想如果换做自己会怎么写?领导适合说什么,听众想听什么?

第六段:望闻问切查病症。总的说来,以上五段都只是“热身动作”,作用只是为后面作铺垫。“热”完身后,最关键的就是“诊断把脉”,找准文稿病症、病灶、病因、病理。

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医给病人诊断,有“望闻问切”之法,检查文稿的“毛病”,可以借鉴这套方法,从主题、结构、内容、观点、数据多个维度,给文稿来一次内科、外科“全身体检”。

第七段:辩证施治动手改。以上工作做足之后,就要实质性“动刀”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何“动刀”这个问题上,有些人以为:无非就是文字上的增增减减,或表达上的修辞润色罢了。

这种认识显然不全面。事实上,修改是个多管齐下的过程,如同中医治病,需要从整体入手,或增或删、或并或调、或换或连,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绝不是简单的“一招半式”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

第八段:明察秋毫百错消。这是修改的最后环节,都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关把不好,前面的就白做。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篇被动过“刀”的文稿,都有存在错误的可能性,比如错别字、逻辑关系、语言风格等等。

显然,唯一方法就是校对排除一切问题,修改者要有“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责任和情怀,在文稿正式“出炉”前,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文稿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把错误消弭掉。

2.数字“7”:改出七种境界

境界,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修改文稿也讲境界,这种境界就是稿子呈现出的层次水平。笔者以为,一篇稿子应有“七重境界”。

第一重:规范。规范是文稿形式上彰显的秩序感,是判断修改质量的最低标准。可以肯定的说,一篇形式上不规范的公文,谁也不会说它是好公文。

规范体现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和排版格式三方面。对公文来讲,要做到规范其实不难,只要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点符号用法》等标准规范来“依葫芦画瓢”,按权威文件来表述通常不会有问题。

第二重:真实。追求真实性,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情趣,也是公文的基本精神。公文姓“公”,真实是其“公心”的灵魂。

怎样体现这种公心?我感觉,真实性就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体现真实性,必然要求修改者实事求是地运用数据和事例,做到不篡改,不伪造,观点客观公正,不夸大成绩,不隐瞒问题,经得住推敲,经得住检验。

第三重:准确。任何一篇公文都是文字与数字共同表演的舞台,文字与数字的准确性,决定了文稿的质量。

对公文来说,准确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字的准确性,二是数字的准确性,三是思想观点的准确性。文字上不能有错字、别字、多字、漏字,譬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表述,不能丢了“供给侧”三个字。数字要求数值、名称、单位、口径、符号等要精准。思想观点必须符合事实、规律、政策或被引用者的原意。

第四重:通顺。写文稿是一种文字组合的技巧。美国著名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把写作定义为:“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线性展开的直观效果就四个字:文从字顺。

做到文从字顺,最基本的就是各表意单元之间符合逻辑规律,问题的轻重缓急、大小多少、前因后果的铺展要有条不紊,逻辑上没有有违和感。

第五重:合情。文稿是给人读的,所以得考虑读者的感受,照顾读者情绪。有些文稿虽然数据真实可靠,语言表达规范准确,但过于专业化,不易理解。有些文稿语言表达又过于生硬,不够生动。笔者把这种问题称为“不合情”。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想可以这样来处理,一是适当使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格深入浅出地表达,二是通过名言警句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还可以有感而发,用真心、真情来引起读者共情。

第六重:合理。合情之后,还得合理,因为“理”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合理就是让文稿合乎客观规律。理有两层意思,一是“文理”,即文字表述的规律。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二是“事理”,即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比如,“投入-产出”所折射的经济规律,事件“萌芽—演变—消亡”的演变规律。修改者在修改时,应该让文章更合理,让文字在规律的框架下流淌出来。

第七重:合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写来用的,没用的文章,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可以说:“有用”是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一篇文稿若不切实际,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那写得再通顺,也毫无意义。

所以修改者一定要秉持“写以致用”的理念,一切从实际工作出发,果断删除华而不实的字句,让一字一句都释放出能量,发挥作用,让每条措施都直击靶心、挠到痒处、触及痛点。

3.数字“6”:用好六大招法

但凡做事都讲章法,比如舞者讲步法,雕刻家讲刀法,书法家有笔法,不一而足。改稿也有自己的套路,归结起来,就是:增、删、并、调、换、连。

所谓“增”。就是做加法,重点针对思想不够高、视野不够广、措施不够实、语言不够活等情形,缺什么补什么,让文章更充实,字里行间充满力量感和质地感。

所谓“减”。就是删减文字。当前,“肥胖”越来越成为机关公文的通病,信息化场景的写作更是如此,因此需要大量做“减法”,删减冗词赘句,剔除可有可无的东西,这叫“削尽冗繁显清瘦”。

所谓“并”。就是归并、合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对杂乱的材料归类,把同一类别的素材有序串联,如同把散乱的珍珠串联成项链一般,彰显秩序美。

所谓“调”。就是调整顺序。针对逻辑顺序而言,不增加内容,也不减少内容,只是按照特定逻辑关系,把观点和素材的顺序重新排列,让它们各就其位,井然有序。

所谓“换”。就是更换、替换。针对不准确、不典型的文字、数据、事例而言的。修改时重新挑选素材,用更典型的文字、数据或事例、更准确的表述方法来替换原有的内容,让原稿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所谓“连”。就是连接、衔接。主要是对上下文逻辑不通、衔接不够紧密的地方,使用恰当的衔接语,让脉络贯通、前后连贯,减少表达的突兀感、顿挫感。

4.数字“5”:聚焦五个要素

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应该知道,一栋建筑施工完毕后,进入质量验收阶段,负责验收的人通常会从外而内、从粗到细,顺序检查建筑的外形、结构、空间、材料等。

笔者感觉,修改稿子就是文稿这栋特殊建筑的质量检验,质量好不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不是一句笼统的话就能概括的,通常要紧盯格式、标题、结构、内容、文字等要素,每个“分项工程”逐一检查。

一看“格式”。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会先看人家长相怎么样,仪表清不清洁,着装得体与否。这些东西放到文稿里,就是格式问题。

同理,改文稿的第一步,先看外表,看大略的东西,如果这些都过不了,深层次的东西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只有格式规范后,才谈得上整体质量,这是公文的一大特点。

具体怎么看就简单了,因为公文都是很规范的,有具体的标准,只要对着标准来就不会有问题,重点看文种选择、页面设置、字体、字号、字符间距、标点符号等等。

二看“标题”。格式问题解决后,接着就是标题了。俗话说:读报先读题,看书先看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最先映入修改者眼帘的也是标题,标题反映中心思想,是最要害的部位,故而有“题好文一半”之说。

通常来说,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子标题之分,子标题还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不等。高明的修改者往往会从标题中看出作者的构思,透视文章的逻辑关系,把标题打磨得闪闪发光,既准确、鲜明,还生动、凝练。

三看“结构”。看完标题后,就要审视结构框架了。怎么审?笔者的办法是,眼睛忽略具体内容,“视而不见”,把各级标题抽离出来,剔除掉文字内容,仅留下框架结构,就像一座敲掉砖块的房屋一样,让结构关系一目了然、一览无遗。在此基础上逐层推敲分析结构层次的合理性,逻辑是否严密,分条是否合理,分论点对总论点是否具有支撑性等等。

四看“内容”。结构合理之后,进入文字层面的思考。对于内容,思考的重点有几个方面:一看素材挑选是否典型,二看选用数据是否准确。最为关键的是,观点是否正确,分析问题是否客观到位,提出的措施是否切合实际等等。

五看“文字”。这是修改的最后一个环节,得在细节上推敲打磨。就像验收工程项目一样,大的方面没问题,还要看细部的质量,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质量问题,哪怕是小小的瑕疵。

具体把握的重点:一方面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生动性,需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技巧。另一方面是数字表述形式上的规范。

5.数字“4”:用好四种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谁能看出问题所在,谁就有可能把问题解决掉。

所以,能不能发现问题是改好文稿的关键,这里可以借鉴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来找问题。

一“望”,照清单来查。“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吕氏春秋》)经常修改稿子的人,不妨建立校对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从正反两个方面明确提出哪些指标要达到什么标准?哪些问题不允许出现?然后一条条列在表上,逐一对照检查。

二“闻”:听朗读来查。很多问题如果不通过朗读是难发现的,如行文的逻辑、节奏、语感、语气等。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请一个人读,一个人听,交错进行,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换位观察,更容易发现错误。

三“问”:请高人来查。对于拿不定主意的稿子,不要闭门造车为难自己,要学会借“外脑”,怎么借?可以把稿子发给高手看看,也可组织人员集体讨论一番,来次头脑风暴,对于太过专业的问题,还可问计于专家学者。

四“切”:以实际来查。所谓“切”,就是切合实际、切中要害。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问题要有必要的调查、研究和思考,抓住问题的“七寸”。比如,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突破的关键点在哪儿?解决的途径有哪些?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方能保证切中要害。

6.数字“3”:扮好三个角色

修改是写作中的“二次创作”,说是“二次”,自然不是“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多种思维、多种角色的系统集成过程。在修改中,修改者要学会转换角色。

首先,入戏成为“当局者”。从“二次创作”的角度看,修改者算第二作者。但当好第二作者前,需当好“第一读者”,有读者意识,把自己放进去,用当事人的心态来读。

比如,一篇关于推动大学生就业的文件,就把自己当初与该工作相关大学生、学校领导或是就业机构,这些都是与就业相关的当局者,要读懂它,就要把自己作为当局者。

其次,出局作为“旁观者”。读完原稿之后,还得从受众的角色里“跳”出来,暂时“忘记”原稿写了什么,怎么写?以“旁观者”的角色来审视文稿。

怎样审视?重点围绕文稿的主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像放电影一样,在心中推演一遍。重点是怎么谋篇布局,选用什么材料,持什么样的观点,采用什么表述方法?

最后,拔高担任“领导者”。修改者作为文字的“内容生产者”,应该具有“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以领导讲话稿为例,修改前思维要换个位,“关起门来当领导”,设身处地为领导想想,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为领导“量身定制”文稿服务。

总之,做任何事情,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以上六个“数”是笔者在无数次“二次创作”中浓缩和萃取出来的“干货”,虽然不见得高明,不见得科学,对我而言,确实已受益无穷,因此推荐给大家,不妨一试。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