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后来,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被人们习惯性地简称为“70后”。
“70后” “80后” “90后”以至后来的“00后”的概念,是谁率先提出的?什么时候流行的?没有人去考证。
70后,在这个标签之下,不仅仅是出生时间上的区分与归类,其中也包含了主流文坛、前辈作家,甚至来自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整个社会对这一代人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等的认定与描绘。
在“70后”这个命名之下,整整一代人被贴上了“孤独、自我、叛逆”的统一标签。70年代,正是计划生育实行得严厉的时期,“只生一个好”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同时,这个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转型变轨的新时期,各类思潮涌动,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各阶层民众都还处于一个激动、迷惘、选择、起步的大环境中。这样的环境,给70后的成长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和磨砺的东西。由此,普遍都有一种沉郁的思想。70后作家,是一个不事喧哗的庞大、成熟的群体;其作品自然而然地打上了明显的时代,和现实生活的烙印。例如,李师江的代表作《逍遥游》,被视为“继王朔之后最具叙事魅力的小说怪才”,作品亦正亦邪,是一位杨过式的人物;冯唐的代表作《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显示出他是一位颇具古典文学修养的作家.....这个年代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有一种心灵激扬之后的冷静、深层的思考;都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不浮躁,不故作矫情,不虚妄。
作为一名70后文学爱好者,我想谈谈自己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一些浅显的观点。
文学阅读至关重要。家中父辈藏书很多,且大都以文艺类为主。受大人影响,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到《红岩》《芙蓉镇》《三侠五义》,从《当代》《收获》到《北京文学》《小说月报》。现在回想上学的时候,文学阅读,都将其作为无用闲书。有一回,我在课堂上偷偷翻阅《青春之歌》,被数学老师发觉。于是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劝告声中,再也不敢在课堂上“开小差”。尽管如此,仍然没有阻止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说,阅读一直伴随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大大丰盈了一位成长中少年的精神世界。之后,我始终没有放弃阅读这个习惯,阅读俨然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年上大学时,因各种原因没有选择文学专业,毕业之后也没有从事与文学有关的职业;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于文学阅读的热爱,因为它早已成为我内心的需要。作为个体,我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携带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成长的烦恼,面对生命的荒凉感与孤独感,面对向死而生的恐惧感。而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好的抵御力量。
70后,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一边享受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空前的关注与宠溺,一边又遭遇着来自时代前所未有的抨击与声讨。在面对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更多自由的同时,也不断彷徨于更多桎梏、更多挤压、更多挑战之中。很多人说,70后比60后现实多了,文学将死于他们这一代。也难怪,在70后中,文学大家、著名作家与之前之后相比,相对少了一些。读书开智,写作明理。我想说,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更需要关于文学的阅读和写作。
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下,文学可以是匕首、投枪、号角、呐喊,是经国之大业,是不朽之盛事。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应该是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写作者要在那些外在的、简单的是非评定与价值判断之外,看到更多的模糊和复杂。打破想当然的是非对错和善恶忠奸,努力深入内心、接近灵魂,为人物的言行寻找理由、提供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也应当包含着对人深刻的理解与深沉的爱。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有温度的。文学作品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写作者的情感态度,来自于感染力。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一定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进而影响人的理性认知和价值判断。那种片面着力于追求高度与深度,忽略温度的写作,其实是偏离了文学的基本品质。
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有痛感的。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内心疼痛感普遍缺失,流行的是麻木不仁与见怪不怪。很多作家,感知疼痛的神经已经麻木了;很多写作,失去了疼痛的愿望与能力。他们津津乐道于斤斤计较,醉心于探讨如何眉高眼低、怎么进退自如,怎样同现实握手言和;没有疼痛,忘记初心,缺乏爱之深。
70后,这是一个已经被称呼几十年的命名。如今,最大的70年后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这一代人,已经担负起国家与社会之重任。作为70后的文学创作者,在历史进程中,我们同样着肩负使命、责任和担当。只怕心老,不怕路长。活着就一定要有爱,有梦想,有追求,用优秀作品告示世人:70后,我们行!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