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12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12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9:15:05 点击: 推荐访问: 中华 中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12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将“中华文化”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必将为中华民族取信天下、结交天下、卓立天下铺垫更宽阔的道路。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宽广视野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国内外公开场合积极倡导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深广的战略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更是突出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强大。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然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代中华子孙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理想追求。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发时代之先声,为人民、为国家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人民二十一世纪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弘扬会继续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目标的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之路,而其文化的重要根基还是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凝练的时代精华。文化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灵魂驱动,现代史上出现的世界综合性强国也是文化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少不了民族文化的支撑作用,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是民族国家发展之必然。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可以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对接起来,促进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格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当代价值追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古人之智慧,开自己之生面,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崛起离不开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是国家走向世界、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备条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硬实力方面,中国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家软实力方面,我国是有着文化资源优势的,要运用好这一优势,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动荡、调整与变革时期,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中华文明崇尚“以和邦国”、“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亲不如近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和谐思想;推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和节操。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爱好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是我们对外处理双边、多边关系得以运用的思想,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的文化依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发展需要汲取中华文化的璀璨精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融入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些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实践中均得到创新性运用,其全球观、义利观、发展观、安全观、生态观、秩序观等外交理念,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璀璨精华在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传承和弘扬,由此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体系。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任务更显突出。不仅要让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要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塑造国家形象、开创外交新局面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优秀的中华文化绽放其历史沉淀而来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优势,也会对当今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重要的精神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引导国际舆论、打开外交新局面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方面,我国自身就有宝贵经验的积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叶,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向各国派出上百个代表团。他们以文化交流为平台,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团结了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通过国际文化传播,潜移默化地推广国家政策理念和民族意志,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扩大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可以创新人文交流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声音,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理想的国际环境。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虽然不在一个地域生活,可能社会制度不同,语言、生活习惯会有差异,但是共同享有的民族文化是很难割舍和割断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道德规范对海内外同胞都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联结海内外同胞的心灵纽带,也是经过漫长岁月之后,依然相通相连的情感纽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外宣大格局,就要吸纳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充分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港澳台同胞,认为他们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陆、港澳台可以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心灵契合。当我们在文化传承上走到一起时,中国的软实力自然会更加强大。海外华人华侨具有勤奋开拓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们作为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海内外同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永续辉煌的重要举措。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家喻户晓的唐玄奘以传播和研究佛教文化为己任,西行取经,历尽艰险,其佛教文化之旅流芳百世;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传播大唐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深受日本人民的爱戴。外来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过程,与儒家、道家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的并存合流,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中充分显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的影响力跨越时空,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足迹。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西方文明在激烈碰撞中加快了相互影响的过程。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多种文化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世界文明共存的多元格局,世界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一个追求进步的民族,只有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不同文明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过去,中华文化以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放心胸;今天,中华文化将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在中外交流互鉴中不断开拓创新。

  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把握好对内、对外两组关系,让文化传播之路走得更顺、行得更远。对内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文化具有民族属性,是特定民族的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文化认同反映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只有增强全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造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铸牢国家稳固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把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利益。对外处理好加大文化开放力度与文化安全的关系。践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涵盖的领域不仅有传统安全领域,更包括了非传统安全比如文化安全等诸多领域。要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必须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开放,在文化交流中实现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方式所达不到独特效果。但是,在当前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安全风险加大,文化交流不能忘记文化安全。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在彼此受益的同时,也会遇到某些国家以其自身的逻辑向外强势传播价值观的问题。长期以来,文化传播是西方国家力图塑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先行成为历史上强国瓦解其他国家意志、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策略。西方文化传播时间长、力度大,话语权较强。在我国加大文化开放的力度时,文化安全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面对西方较强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需要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维护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2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园长面对老师,尤其女性,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身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给学生做出表率,正确引导员学生的行为,树立良好的风气,只有员工心平气顺,工作才能有积极性,才能达到和谐共处,更好的工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忘本来”,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筑牢文化自信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吸收外来”,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尤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面向未来”,要回答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课题,激发文化价值潜能。面向未来,更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思想文化资源,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为时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新征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5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断章取义、曲解传统思想是谬误产生的一大原因。某些政府官员在阐述执政理念时公然打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口号,认为控制民众舆论,堵住民众之口是重中之重,于是拒绝民众批评意见,粉饰工作失误。君不见,某些部门在此种方针的指引下,百姓不敢建言献策,信访局门口成批上访者被黑心执政者以“维稳”为由遣送回家。这句话本出自《国语》,原文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本意是劝谏执政者要重视民意,切勿阻止人民的批评之声,否则后果严重,并非“堵住百姓之口比治理河流还重要”。愚昧的执政者恰恰把古人的观点翻转,倒行逆施,令百姓遭殃。

  李商隐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小学生作文乃至不少报刊杂志中,这句话被用来赞颂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赞美教师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铺天盖地地频繁使用在学生心中埋下根深蒂固的观念:李商隐的这句诗只能被用来歌颂教师。殊不知原诗的意境与教师风马牛不相及,“春蚕”一句紧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含一语双关之意,丝与思谐音,表达着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而蜡炬的意象与人流泪相似,传递出诗人因思念而心力交瘁的状态。因此,这一句的最正确用法是形容思念,与原诗最为贴切。中学生写牵挂亲人,怀念故土的文章时皆可借用此诗句,事实情况却是鲜有出现,可见以讹传讹地误解古语抑制了年轻作者的发挥。

  凡事有利必有弊,在古人思想中优秀的固然比比皆是,思想糟粕亦不少,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乱用,无异于让古人的谬误与自己的歪理叠加,错上加错。儒家思想中有“三纲五常”,其中“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属于中华传统优良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自由民主的今天则显得格格不入。在小部分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一心要凌驾于妻子之上,自恃为一家之主,处处专制独裁,美其名曰遵循中华传统的纲常之道,结果往往是导致妻子不堪重负,情感破裂。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的一文中说:“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敬畏去纪念去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想改用这句话煞尾:“一个没有悠久文化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而一个有了悠久文化却不知用正确的方法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活力的民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将“中华文化”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必将为中华民族取信天下、结交天下、卓立天下铺垫更宽阔的道路。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宽广视野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国内外公开场合积极倡导弘扬中华文化,具有深广的战略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更是突出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强大。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然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都挺过来、走过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代中华子孙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证明,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理想追求。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发时代之先声,为人民、为国家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人民二十一世纪团结奋斗的伟大目标,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弘扬会继续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助力伟大目标的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强国之路,而其文化的重要根基还是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提升和凝练的时代精华。文化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灵魂驱动,现代史上出现的世界综合性强国也是文化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少不了民族文化的支撑作用,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是民族国家发展之必然。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可以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遍需求对接起来,促进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中华民族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格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当代价值追求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古人之智慧,开自己之生面,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一个国家在世界的崛起离不开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是国家走向世界、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备条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硬实力方面,中国发展迅速,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国家软实力方面,我国是有着文化资源优势的,要运用好这一优势,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动荡、调整与变革时期,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中华文明崇尚“以和邦国”、“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亲不如近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和谐思想;推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和节操。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爱好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是我们对外处理双边、多边关系得以运用的思想,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的文化依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创新发展需要汲取中华文化的璀璨精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彰显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价值追求,求同存异、讲信修睦的和谐心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同舟共济、独木不成林的合作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人格品行,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奠定了文化基石。习近平外交思想融入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些中华文明之精髓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实践中均得到创新性运用,其全球观、义利观、发展观、安全观、生态观、秩序观等外交理念,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璀璨精华在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传承和弘扬,由此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体系。

  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任务更显突出。不仅要让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要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携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塑造国家形象、开创外交新局面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源泉。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优秀的中华文化绽放其历史沉淀而来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优势,也会对当今世界的文明发展作出重要的精神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引导国际舆论、打开外交新局面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方面,我国自身就有宝贵经验的积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叶,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向各国派出上百个代表团。他们以文化交流为平台,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团结了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通过国际文化传播,潜移默化地推广国家政策理念和民族意志,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扩大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可以创新人文交流方式,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向世界传导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声音,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理想的国际环境。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虽然不在一个地域生活,可能社会制度不同,语言、生活习惯会有差异,但是共同享有的民族文化是很难割舍和割断的。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道德规范对海内外同胞都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联结海内外同胞的心灵纽带,也是经过漫长岁月之后,依然相通相连的情感纽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外宣大格局,就要吸纳更多的力量参与其中,充分整合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到港澳台同胞,认为他们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的骨肉天亲。大陆、港澳台可以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促进心灵契合。当我们在文化传承上走到一起时,中国的软实力自然会更加强大。海外华人华侨具有勤奋开拓精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他们作为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海内外同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永续辉煌的重要举措。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多年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先后传入中国,中国音乐、绘画、文学等也不断吸纳外来文明的优长。家喻户晓的唐玄奘以传播和研究佛教文化为己任,西行取经,历尽艰险,其佛教文化之旅流芳百世;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传播大唐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深受日本人民的爱戴。外来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过程,与儒家、道家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的并存合流,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中充分显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的影响力跨越时空,为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足迹。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近现代历史上,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西方文明在激烈碰撞中加快了相互影响的过程。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多种文化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世界文明共存的多元格局,世界也因此更加丰富多彩。一个追求进步的民族,只有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不同文明间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过去,中华文化以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开放心胸;今天,中华文化将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在中外交流互鉴中不断开拓创新。

  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处理好两组关系

  在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把握好对内、对外两组关系,让文化传播之路走得更顺、行得更远。对内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文化具有民族属性,是特定民族的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文化认同反映的是一种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只有增强全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造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铸牢国家稳固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把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提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利益。对外处理好加大文化开放力度与文化安全的关系。践行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涵盖的领域不仅有传统安全领域,更包括了非传统安全比如文化安全等诸多领域。要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必须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开放,在文化交流中实现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等传统外交方式所达不到独特效果。但是,在当前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家安全风险加大,文化交流不能忘记文化安全。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在彼此受益的同时,也会遇到某些国家以其自身的逻辑向外强势传播价值观的问题。长期以来,文化传播是西方国家力图塑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先行成为历史上强国瓦解其他国家意志、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策略。西方文化传播时间长、力度大,话语权较强。在我国加大文化开放的力度时,文化安全必然要提上议事日程。面对西方较强的文化传播能力,我们需要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应对措施,维护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7

  3月29日上午,泰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成立。新当选的泰安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桂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泰安文化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国泰民安”。“国泰”是国与家的概括,是家国情怀;“民安”是平民平安文化,是百姓对幸福、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其本质上是“国求安泰,民求幸福”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天下情怀。

  据了解,3月8日至17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泰安市政府联合编制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公示。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打造成为山东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文化枢轴,规划提出“扩容京沪轴线,产业与文化‘双廊分立’,破解工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围绕文化枢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文化预留区和功能调整区,协调、预留与济宁、济南的连接空间;建设泰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与曲阜共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据介绍,泰安成立传统文化研究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二是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三是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四是要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五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8

  一、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相关会议精神和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

  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五、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赵生起

  副组长:赵旭娄新强赵生春

  成员:刘志取张家喜李新杰郑健赵家利陈艳标赵生红徐艳

  2、实施小组:

  组长:张家喜

  副组长:徐艳刘凌云

  成员:何婉露何鹏潘菲朱紫薇华妹各年组长各班主任

  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

  2021年4月6日工作筹备,4月16日启动仪式,4月至11月推广普及,12月总结。

  2、内容安排

  经典诵读,戏剧,书法,传统体育(跳绳和武术)

  3、活动安排

  传统体育进校园:1-5年级安排跳绳操;6-9年级安排太极拳和八锦缎,融入课间操。

  传统书法进校园:各年级普及钢笔和毛笔书法,融入乡村少年宫毛笔书法兴趣班。

  传统戏剧进校园:各年级普及泗州戏等传统戏剧,融入乡村少年宫戏剧兴趣班。

  经典诵读进校园:各年级普及中华经典诗词,融入乡村少年宫播音朗诵兴趣班。

  4、实施安排

  政教处负责制定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教务处负责监督、协调各部室认真完成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落实工作。

  校团委负责全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展示和总结工作。

  各年级组、各班主任负责全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9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县教育局决定从20XX年6月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不断丰富我县学校德育内涵,不断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道德素养,为乐东的科学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二、基本原则

  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行为养成,努力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遵循以下原则:

  ——务求实效。结合县情、校情和青少年学生实际,通过抓阵地、抓载体、抓活动等各种措施,运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不断提升其实效。

  ——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其时代精神,使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相适应。

  ——分类引导。注重分层分类,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的青少年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活动内容

  (一)传统美德教育系列活动

  1、“传承美德·我们的家训”。

  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通过开展征集家训好格言、讲述家风好故事、拍摄家庭好风气等活动,借助征文、演讲、书法、摄影、绘画、博客、微信等载体,让每个学生在“寻家训、讲家训、守家训”的过程中感觉到中华传统美德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行动自觉。同时,通过学生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带到每个家庭和家族,带动家长和家庭培养起良好家风,进而改进家庭教育环境,实现“用家训育家风,用家风促校风”,推动家训校训两相长,家风校风两提升。

  2、“传承美德·我们的节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组织策划相关活动,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过传统节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尊亲敬祖、敬老敬贤、讲仁守义、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的宣传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等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以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庆祝、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传承美德·我们的礼仪”。综合运用课程教学、主题活动、道德实践,把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全过程,让学生感受礼仪之美,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以宣传展示传统的开笔之礼、拜师之礼、相见之礼、成年之礼等为重点,开展收集礼仪名言、宣讲礼仪故事、模拟礼仪行为等活动,再现中华礼仪之邦的文明风范。同时,注重当代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创新,区分青少年学生不同成长阶段,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的学习、践行、展示、宣传等活动,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为其举办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

  (二)国学经典学习诵读系列活动

  1、国学经典图书推荐诵读活动。在师生中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图书推荐诵读活动”。在教师推荐、同学推荐、班级推荐、家长推荐的基础上由学校评审产生候选图书,然后由全校师生投票产生年度“师生喜爱的国学经典图书”,在全校推广诵读。

  2、“读千古美文,诵国学经典”活动。开展“读千古美文,诵国学经典”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采取“学”、“读”、“看”、“写”、“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学,即每周安排一堂国学经典导读课。读,即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看,即每周一次组织学生观看国学百家讲坛。写,即每周一次开展“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赛,即每学期组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经典读后感征文比赛、国学经典名言名句书法比赛、“书香班级”评选等。

  3、“演经典、展经典”活动。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班团会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练,每年举行一次国学经典故事情景剧展演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争先创优活动

  1、培育示范学校。教育局在全县遴选2至3所中小学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试点示范单位,带动引领全县中小学校争创“乐东黎族自治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校”。

  2、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县教育局将通过组织开展专家讲座、巡回宣讲、专题培训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分期分批组织的校长、德育骨干教师参加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培训,引导推动各学校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校务必高度重视,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本校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各中小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对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大力宣传本校在活动中的典型特色经验,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新亮点,使活动赢得社会各界支持,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经磨难,一次次凤凰涅槃,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观,最根本的就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基因的伟大精神支撑和崇高价值追求。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且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党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本质意义的新认识和新高度。

  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

  “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当我们以冷静、求实的态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就不难发现,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能够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西方国家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功不可没。它们为西方文明价值观披上了普世价值和合法外衣,增强了西方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他还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

  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

  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

  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一样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

  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

  如果马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主流媒体要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作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舍得拿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蜚声中外、家喻户晓,就在于利用了央视的强大覆盖力、传播力,向亿万观众打开一扇窗,让无数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传承优秀文化,媒体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枯燥的汉字书写办成引发广泛关注、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就在于大胆创新。媒体要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领导干部要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着继承者、自觉传播者和带头实践者

  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于实践,而不是用于装潢门面。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重要的是践行民族优秀传统,例如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洁的官德、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等。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含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此作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他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抓好学习和运用两个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要刻苦学习。“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带头作出了表率。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修养,博览群书,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其文章和讲话中,大量引用我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横贯上千年,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二是要科学借鉴。带头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践、日常行为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文,从来都不是简单套用,而是紧密联系实际,用来说明现实问题。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中国气派、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现代领导者。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11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他表示,“我这次来曲阜就是要发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理念、当代价值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创造的辉煌成果。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教化”“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突出要义是精神、思想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方式的历史积淀,是民族融合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四个“讲清楚”的要求: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四个“讲清楚”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作用、与国家民族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还用“基因”来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必然联系。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基因”,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保持强大的生机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思想层面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是思想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二是传统美德,这是思想理念在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也是价值导向,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三是人文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在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体现在为人之道、处世方式、生活智慧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们要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几千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有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抵御自然灾害、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有了这种底气,我们就能站稳脚跟,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求变求通求新的文化精神。《诗经·大雅》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系辞》有言,“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大学》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论述都蕴含着求变求通求新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思想,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革新强国精神,与当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不仅为中国改革发展提供智慧和力量,也为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智慧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等,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科学的态度,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主要是按照时代特征和要求,紧密结合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对那些有普遍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改造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为人们所接受、继承和发扬。所谓创新性发展,主要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支撑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创造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的新语境和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互鉴中实现新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统一过程。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只有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

  只有站稳脚跟,才能明辨方向。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守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抵制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赋予新意、创新形式,进行艺术转化和提升,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通过有扬弃的继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是人民群众所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意愿和需要,吸引人民群众关注和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报告范文篇12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习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知识,继承“礼、智、孝、勇”的民族秉性逐步形成我园“快乐健康、富有活力、温馨和谐、自主创新”的园本文化,培养孩子们“知感恩会说话靠自己敢尝试”的孩子。

  二、活动主题

  1、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尊敬父母,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知识。

  2、重阳节—传统文化节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统筹策划)

  副组长:XXX、XXX、(负责督促各级的方案、具体措施,实施效果)

  成员:XXX、XXX、XXX、XXX、(各年级负责各级的具体方案、实施计划)

  五、活动原则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在每一个幼儿身上得到落实,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要体现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体系。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不急功近利。

  六、具体实施

  一日活动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的练习

  1、晨练时间:(1)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礼仪操、武术操;(2)自由活动,小班进行扔沙包、中班跳格子、大班学前班进行花样跳绳。

  2、午餐和餐后散步,播放民间童谣让幼儿欣赏。

  3、大课间进行传统体能游戏。小班《丢手绢》、中班《踩高跷》、大班学前班《竹竿舞》。

  4、下午区域游戏,语言区进行朗诵民间童谣;建构区进行积木搭建竹楼、蒙古包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表演区可以进行《唐诗诵唱》、幼儿经典故事的角色表演;美工区进行印染、剪纸、手工、绘画《京剧脸谱》。

  5、重阳节—传统文化节,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展示。

  七,活动措施

  1,加强领导,科学计划

  传统文化活动,园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教研人员落实,。

  2,立足园本制定方案

  幼儿园将结合师幼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具体、明确、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体做法,内容简要,由易到难,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园自己的特色。

  3、指导检阅规范提高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成为我园的自觉行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常规性活动,力争每学期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汇报展示活动,为幼儿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为教师的教学指导提供交流的平台。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