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异常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多变、斗争尖锐严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创造源和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争夺的前沿。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多种思潮交织和交锋的新特征,对高校的办学方向、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形势紧迫、意义重大。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在教育实效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教育模式存在弊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各种意识形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错中复杂。然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未能与时俱进、及时转型。意识形态教育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广泛,而许多教师更为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对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关注不足。一方面,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理论课的认同的程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课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另一方面,授课老师的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现代新现象、新问题、新科技、新观念反映得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变成远离生活的理论说教,降低了理论课的教育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
2.教育理念认识缺失。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任课教师存在着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没能正确地认识学生的思想动态,没能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灌输,只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掌握,而没有对理论体系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分析和解读,从而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在其它非意识形态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往往否认意识形态教育在高校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甚至排斥意识形态的渗透教育,在个别学科科学领域中,部分教师无视我国的国情、社情,总是不加分析地运用西方的学术观点批判当下的中国实际,极大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教育合力不足。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个部门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密切协作。但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普遍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忽视甚至以实用课程代替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精神价值所求,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在日常管理中,有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只关注业务工作,重视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这大大削弱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4.教育环境复杂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还来自其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和压力。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在相互冲击与碰撞,高校作为教育基地,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之地,青年学生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影响更为激烈,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掌握,使他们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多元思想。然而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多样、多变的价值观念不断地投射和渗透进高校,“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和价值观念在高校潜滋暗长,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在校园里不时泛起,个别教师缺乏职业自律,以学术自由为由,突破政治、法律、道德底线,滥用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公然发出“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
二、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1.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尚不到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2.对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认识不到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素质,缺乏对教师进行法律、政治、道德底线教育。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够,对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对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认识不清,对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的传播机制和规律把握不足,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对策
高校是理论研究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活跃的大讲堂,是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和新理念新思潮的策源地,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更直接、更系统、更深入地接触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体系,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斗争和冲突在此表现得更加直接和尖锐。高校只有掌控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引领权、管理权、话语权,才能守住宣传思想阵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拥护新时期治国理政总方略,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主流,才能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和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
1.强化认识,转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理念
面对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的局面,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极端重要性,要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警惕性,坚持理论创新,讲究方法策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明确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在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中的分工和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经常性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政治辨识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抵制力,确保青年学生在政治态度、基本立场、战略全局等方面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和立场坚定。同时,要加大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建立高效的舆情监督和反馈机制。
2.建设队伍,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思想政治素质高、师德师风正、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是高校正确引导学生认清并处理好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把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建设一支既注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注重思想素养和政治信仰涵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时代脉搏,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青年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各种现象,正确分析一些关键节点和敏感问题,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
3.巩固阵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等都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央领导指出,互联网舆论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变量”和“不确定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互联网世界的意识形态斗争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尤其要认清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新态势,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作用,建立博客、微博客、微信、QQ群等即时互动平台,构建高效、互动、个性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将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问题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现实热点问题与网络热点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引导,从关系国家安危和巩固阵地的高度来提升思政工作的自觉意识和主动作为。
4.深化研究,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软实力
在今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和力度,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掌握规律,紧扣重点,紧紧围绕走中国道路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紧紧围绕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主流价值、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力量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尤其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在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上下功夫,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说明白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新要求,提升以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来吸引和征服更多的师生。要以突出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论勇气来驳斥错误思潮,澄清模糊认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驱散思想雾霾,营造清朗精神环境。
5.创新方法,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
抓牢“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关注好高校师生的生活状态和发展状态,创新工作方法,主动化解交互式大众化广泛参与的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困境。高校加强传统新闻媒体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感染广大师生;同时深化“中国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大主题教育”,提高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识,引导青年学生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高校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为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制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职责与监管,根据河东区教体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完善责任体系,坚强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庆彬同志任组长,党支部委员、副校长周涛宇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主要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河东区教育局党组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
2、下设办公室,由杨xx同志任主任,教务处、工会、大队委各1名同志为成员。办公室主要职责:按照学校党支部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检查、督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二、建立常态机制,持续深入推进
1、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学习;每年班子成员开展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授课,每年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篇。
2、报告工作制度。学校党支部每半年向区教体局党组以书面形式汇报1次意识形态工作。设立舆情信息员,遇有重大舆情,第一时间迅速报告。
3、风险评估制度。在酝酿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项目、工作举措时,通过论证会、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听取相关部门、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方案发布前,进行必要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定工作预案。
三、扭住关键环节,牢牢掌控阵地
1、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校内新媒体如微博、QQ、微信等的监管力度。加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引导,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校园舆情收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有效应对涉及师生的舆论事件严把政治关、意识形态关。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对课程开设、教材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落实教学管理有关文件,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力度,确保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评选教师先进典型,实施青年教师培养,激发爱岗敬业热情。
4、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夯实文化校园阵地,搭建学生文化平台。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工作,积极投身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不断扩大传统优秀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团总支、工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
5、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同师生员工的联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6、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师生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分析问题、商议对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务处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力量对当前思潮和热点问题进行研判,并提出引导意见,为学校党支部、行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四、加强检查督导,深化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1、校党支部领导班子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2、各教研组分工负责各方面具体工作,确保意识形态管理环环相扣,不留死角。
3、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依据xx区教育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进行问责和约谈,并报区教育局党组备案。受到问责的领导、教师,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先资格。
为了更好地贯彻河西区教育系统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保障
为统筹、协调、推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项工作,学校成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
组长: 环湖中学书记 董彦萍
环湖中学校长 杜惠荣
副组长:环湖中学副校长王岚
环湖中学副校长钱洪涛
成员: 韩蕊王淑玲门秀薇龚云浩卢庆顺赵筱怡宁普玲李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制度建设。
建立工作责任体系。坚持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集体领导、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党组织负主体责任,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
加强会商研判。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每季度分析研判制度,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和舆情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做好突发淤青的引导管控。
加强研究报告。党支部每半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1次,并及时向上级党委汇报。
加强风险防控。在学校内做好正面引导宣传工作。
(二)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
严格执行市教委相关规定,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督导。加强学校报刊、广播、橱窗、LED屏的管理。对学校报告厅加强管理,防范违反意识形态导向的活动,防范邪教的渗透。
(三)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队伍建设
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对网络人员、通讯员培训,着力在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上加强。
(四)加强对教职工队伍的思想理论建设
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努力创办理论学习示范校。大力开展教职工敬业行动,努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阳光学子”。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六)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
学校党支部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权,书记亲自抓,并对学校“两微一端”进行清理,确保学校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七)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助推文明城区建设。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党员继续到社区报到,服务在社区。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八)加强思想领导强化监督保障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层层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摆上重要位置
(二)强化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三)强化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思想、信息和社会舆论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使社会舆论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基本形态都发生深刻变化,一幅“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的社会图景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此背景下,高校师生的思想空前活跃,有着很强的话语能力。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工作创新的力度,更加讲究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首先,主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提高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水平。一方面,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网络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借力新媒体新平台,主动融入师生关注度高、使用频繁的网络社区;另一方面,必须建设和掌握可信、可管、可控的网络阵地,这样才可能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提升审美品位、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为高校党委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与领导权奠定基础。要主动走到意识形态工作前沿,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话语为青年学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向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充分用好各类网络平台,建好网络阵地,通过平等对话和高质量的发言,引导青年,赢得青年。
其次,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对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北京大学通过整合管理实践和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规划建设全校性的“网络教研室”,着力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入课堂教学,将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考量。一方面“系统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网络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另一方面“深度启发”,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深刻理解课堂讲授要点,以加快养成网络社会中健康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第三,进一步健全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舆情搜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等,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控能力。近年来,北京大学建立了24小时舆情报送值班制度,设立专门队伍,使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第一时间研究对策,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牢牢掌握了工作主动权,力争先行一步,尽早采取措施,确保有效控制和减少负面言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四,正确区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政治问题与具体利益诉求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思路和策略。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推波助澜,把学术问题和群众的个别利益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联系,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想共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要沉着冷静应对,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学术问题,要实事求是,加强引导,注意处理好学术与政治、淡化与泛化、堵与疏的关系。对社会问题,要客观全面,具体分析,不能把由个别利益诉求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一概说成是敌对势力的煽动和破坏。对政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触及党和国家的原则、底线的言行,要及时、有效、坚决地进行斗争。
我支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传播社会正能量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积极开展了符合本支部实际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本年度意识形态工作研判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形势
我支部能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让师生在学习中深刻领会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中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准确把握总书记对的新期望、新要求,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综合素养。
我支部能够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县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深入领会、严格执行、积极落实、保障有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党支部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在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序开展,有力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师德方面,严格遵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考核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取得明显效果。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共性问题
教育改革问题。当前学校的教育改革,能够严格依照国家的教育改革方针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搞好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大环境例如高考等大型国家考试,高校招生工作等仍是以分数高低作为主要考核依据,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剖析原因主要还是教育改革发展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国家加强素质教育,完善评价体系,积极妥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从根本上扭转教育形势,创设多元化发展空间,多策并举,方能解决(转载于 :wwW.DYhzdl.cn : 2020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
(二)个性问题
社会思想意识情况。当前学校意识形态环境较为稳定,意识形态宣传到位,良性的舆论导向作用基本形成。但个别党员思想活跃,对党的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学习缺乏热情。自由主义出现滋生蔓延现象。
社会热点问题。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政策宣传、政务及时公开、权威发布、及时解读等工作,牢牢把握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导向。但极个别教师仍存在利用发生在本地或身边的社会热点事件、新闻,编造歪曲事实,妄议上级决策部署的情况。
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变化情况。随着手机的普及,学校的媒体格局已经从传统的校报转变为网络媒体,其中以微信为主要平台。舆论生态趋向于自由化,自媒体层出不穷。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自媒体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和专业团队,网络监管难度加大;二是支部指导下的媒体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够;三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思想侵蚀下,部分教师出现了信仰迷茫、责任缺失、道德滑坡的情况(转载于 :wWw.DyhzDl.cn : 2020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制度)。为此,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组在这些方面将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党支部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召开了支委会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县委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功能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利用党课,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课后进行了分组讨论,每一位党员教师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平时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但要完成自身工作任务,更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带头作用。
(四)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微信公众号、QQ工作群、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高尚的意识形态引导和武装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涵,使教职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上好每一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学校始终把校园网服务与教学和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使校园网络不仅成为服务于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四、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问题及对策
(一)结合当前形势,我校在今后一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点研判如下:
1、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意识不足,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好就是尽职尽责了。
2、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存在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3、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存在着学校发展面对的种种困难,导致现有的宣传文化阵地等方面设施落后,不能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二)今后的工作计划或对策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考评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建设的重要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明确考核的容、方法和程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规化常态化。
2、继续抓理论学习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学习的带动效应,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手段,抓好“三会一课”工作。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党员教师的党纪党规教育,加强对党员教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执行监督,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精神的言论,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同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力量。
4、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
号召全体师生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心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观、文化观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感恩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达达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校2022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进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依据惠阳区教育局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小教党建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工作计划安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努力把好导向、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全面提升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水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加快全镇各党建及党风廉政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保证。
二、目标任务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以强烈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贯彻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要求,牢牢把舆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掌握在手中。
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好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打造各部门相互配合、各方面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勇于深入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善于回答思想领域的难点难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引导力,使全校上下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构筑思想"防火墙”和行动“主阵地”。讲好“学校好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
三、组织机构
为更好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深化教师队伍思想建设,保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统领导,强化四责协同。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校党支部领导班子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带头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2.学校党支部要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协同、合力运行的责任落实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洁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和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与政治建设、师德建设、文化建设、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加强过程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1.管方向。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极端重要的工作。学校党支部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把牢正确方向导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含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在重大问题上和大是大非前,做到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社会上出现的错误思潮和观点要明辨是非,敢于亮剑、敢于发声。
2.管思想。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组织有关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文件、重要精神的学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分析判断本单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做出安排。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3.管阵地。加强所属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充分发挥学校电子屏、宣传栏、微信新媒体等在思想理论宣传引导中的主渠道作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重要指导思想这一工作主线,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管课堂。严格教学科研管理,在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编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引入意识形态监督备案制度,规范管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过程,严格杜绝错误导向的内容进入编写的校本教材。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造支政治信念坚定、与党同心同德理论功底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加强包括语文、社会与法治等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管理。基于学生道德与社会性发展需要设计、组织学习活动,坚决抵制“去思想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错误思想和观点,提高授课水平,用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的形象直观的方式,将理论讲准讲深讲透,使课程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真懂真信真用,终身受益。
五、要求及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主体责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高本校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意识形态主体意识,勇担第一责任,站在一线指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
2.强化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四则协同”责任体系,层层传递责任、层层抓落实。定期对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点阵地、重点队伍、重点人群、重点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健全完善與情处置机制。
3.强化督责,推进任务落地。对照《惠阳教育局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强化落实、强化执行、强化督查,切实做好我镇各校意识形态各项工作。
为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制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职责与监管,根据xx区教育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完善责任体系,坚强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XX任组长,党支部委员、副校长XX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主要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xx区教育局党组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
2、下设办公室,由XX任主任,教务处、工会、团委各1名同志为成员。办公室主要职责:按照学校党支部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检查、督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二、建立常态机制,持续深入推进
1、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学习;每年班子成员开展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授课,每年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篇。
2、报告工作制度。学校党支部每半年向区教育局党组以书面形式汇报1次意识形态工作。设立舆情信息员,遇有重大舆情,第一时间迅速报告。
3、风险评估制度。在酝酿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项目、工作举措时,通过论证会、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听取相关部门、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方案发布前,进行必要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定工作预案。
三、扭住关键环节,牢牢掌控阵地
1、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校内新媒体如微博、QQ、微信等的监管力度。加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引导,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校园舆情收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有效应对涉及师生的舆论事件严把政治关、意识形态关。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对课程开设、教材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落实教学管理有关文件,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力度,确保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评选教师先进典型,实施青年教师培养,激发爱岗敬业热情。
4、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夯实文化校园阵地,搭建学生文化平台。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工作,积极投身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不断扩大传统优秀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团总支、工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
5、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同师生员工的联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6、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师生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分析问题、商议对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务处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力量对当前思潮和热点问题进行研判,并提出引导意见,为学校党支部、行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四、加强检查督导,深化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1、校党支部领导班子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2、各教研组分工负责各方面具体工作,确保意识形态管理环环相扣,不留死角。
3、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依据xx区教育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进行问责和约谈,并报区教育局党组备案。受到问责的领导、教师,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先资格。
为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制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职责与监管,根据河东区教体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完善责任体系,坚强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庆彬同志任组长,党支部委员、副校长周涛宇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主要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河东区教育局党组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全面领导和组织学校意识形态工作。
2、下设办公室,由杨茂兰同志任主任,教务处、工会、大队委各1名同志为成员。办公室主要职责:按照学校党支部统一部署,统筹、协调、检查、督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二、建立常态机制,持续深入推进
1、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学习;每年班子成员开展1次有关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的授课,每年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篇。
2、报告工作制度。学校党支部每半年向区教体局党组以书面形式汇报1次意识形态工作。设立舆情信息员,遇有重大舆情,第一时间迅速报告。
3、风险评估制度。在酝酿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项目、工作举措时,通过论证会、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听取相关部门、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方案发布前,进行必要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定工作预案。
三、扭住关键环节,牢牢掌控阵地
1、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加强对校内新媒体如微博、QQ、微信等的监管力度。加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引导,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校园舆情收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有效应对涉及师生的舆论事件严把政治关、意识形态关。
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对课程开设、教材内容进行严格把关。落实教学管理有关文件,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力度,确保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3、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对教师进行上岗培训,评选教师先进典型,实施青年教师培养,激发爱岗敬业热情。
4、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夯实文化校园阵地,搭建学生文化平台。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工作,积极投身实践。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不断扩大传统优秀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团总支、工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
5、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同师生员工的联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6、加强舆情分析和研判工作。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师生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分析问题、商议对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务处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力量对当前思潮和热点问题进行研判,并提出引导意见,为学校党支部、行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四、加强检查督导,深化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1、校党支部领导班子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2、 各教研组分工负责各方面具体工作,确保意识形态管理环环相扣,不留死角。
3、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问题的领导干部,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依据xx区教育局党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进行问责和约谈,并报区教育局党组备案。受到问责的领导、教师,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先资格。
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学校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课堂是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知识分子、青少年学生,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群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和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校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现将2018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合理分工安排。
我校校长及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其他成员各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各负其责的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终考评,与教学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签定一系列相关责任书,成立意识形态工作小组。并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和意识形态领域主题教育,通过反思分析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效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对意识形态方向的认识。
二、常抓学习教育,强化思想认识。
我校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强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1、以“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教育.党员领航”主题教育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和党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其它先进典型事例,强化宣传,收集资料归档。
在教育党工委直接领导下,配合抓实党建工作。主动作为构建党建带动并促进队建、团建工作,抓群团建设促党建的模式。围绕党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恪守政治安全之责,时刻警醒教职工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教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意识形态安全之责。
落实守土有效之责。全体教职工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切实做到工作有责、认真负责、尽职尽责,要主动作为、担当作为、有效作为、有所作为。
三、抓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让其以高度的工作激情完成工作。
落实学习制度。学校领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
抓好党建工作。利用“三会一课”有效契机,宣讲典型事例、政治学习、听报告等方式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意识。
营造氛围。通过召开会议、宣传等形式,动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参与文明建设。同时,利用校园网站、微信群、QQ群,积极宣传活动动态,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参与热情。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工作方向。
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要加大投入,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利用网络调查问卷、网络行为数据等技术手段,持续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推进“互联网+教学资源”建设,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开发一批精品课程、专业教学案例和基于学习、实习、实践的再生性学习资源,并及时传递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出一个学生喜闻乐见、时时处处受教育的网上精神家园。
五、下一步意识形态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党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精神,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党总支、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和各处室工作计划当中,纳入年终评优选优工作。
2、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3、管好“三个阵地”。一是管好宣传阵地,二是管好课堂阵地,三是管好科研阵地。
4、明确责任,加强责任追究。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明确党支部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根据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我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明确主体责任
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支部领导班子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
一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思想理论建设,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二是支部副书记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处室、班组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
三是党务中心在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查和抓好落实的职责,要切实担负牵头抓总、指导协调的责任。
二、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教工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扎实抓好以支部为龙头的干部理论学习,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必学内容,每年学习不少于一次。
三是建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清主流支流,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学校出现的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有关分析研判情况及时报上级党组织。
四是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每年至少两次在党内通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及时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情况向上级党委报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是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一领导,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切实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务中心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六是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意识形态的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暑期党员进党校和走进红色革命根据地等形式,让全体党员接受意识形态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七是加强学校思想阵地管理,强化学校的教学管理,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有关部署要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课老师、年级组长、班主任等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不得在课堂出现有政治偏差的言行;在学校内不得进行宗教活动,不得开设宗教课或向学生传播宗教,不得组织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
八是加强少先队工作,强化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对少先队和学校社团的组织与管理,牢牢掌握少先队工作的主阵地。完善对重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备、审核机制,加强引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九是领导、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处置。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思潮和言论,必须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及时有效地发出声音,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亮明态度,理直气壮地加以批驳,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思想舆论斗争。
十是加强党员干部党纪法规教育。对在各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及课堂讲坛论坛等公开场合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非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部署,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的党员干部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十一是做好知识分子的团结引导服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同知识分子交朋友,做好学科骨干教师的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走访、建立联系点、参加教研活动、座谈等形式,不断拓展同教职工沟通联系的渠道。加强对党外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十二是选优配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干部队伍。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对敢抓敢管、敢于同错误倾向做斗争的同志,要公开支持、大胆使用,对不适合、不适应的要及时作出调整。
为全面贯彻于20__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学院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20__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__年10月26日-27日在南宁市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 8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期刊的专家学者120__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邓纯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海荣,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莫锦荣,广西师范学院党委书记莫诗浦、院长李丰生等出席研讨会和开幕式。邓纯东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了重要讲话。清华大学教授刘书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淑芹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余斌分别作了主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李春华、教育部社科中心教授郝清杰、广西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令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梅萍等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与会专家学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等主题展开了研讨。
一、当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
邓纯东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宣传思想工作作过重要论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发表了《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江泽民发表了《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发表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的“8·19”重要讲话继往开来,表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风采。该讲话对于当前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这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宣传思想工作、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努力贯彻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按照讲话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教育人民,引导人民,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切实改变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努力防止和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要努力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在全社会覆盖面不够的状况。
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整个社会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要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正面教育、正面引导、正面灌输;对于错误的思想和理论观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并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对于有些重要的观念,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阐发清楚诸如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行使权利与国家管理的关系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与党的优良传统的创新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义务、有责任通过研究批驳各种错误思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与会代表从多维视角探讨了如何加强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精心设计、稳步推进。广西大学教授陈洪涛指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需要重视顶层设计,要加强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主旋律建设,完善意识形态的体制和机制。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书越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与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相配套。暨南大学教授程京武指出,意识形态建设要注意理论的价值问题和社会现实的价值问题,从价值取向层面、制度结构层面和实践层面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正视当代中国文化融合的现实,充分认识到文化融合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曾令辉认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关键在于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当代大众话语体系,其核心在于实现两个转化和两个对接: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文献话语转化为适合人民大众语言习惯的大众话语,实现文献话语与大众话语对接;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大众话语,实现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对接。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为树立起“三个自信”,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会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三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梅萍提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等转型带来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危机,尤其是意识形态多元冲击着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认同。面对政治认同的困境,需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宣传,坚定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与自信。大同大学副教授张莉从多个方面畅谈“三个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即道路自信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理论自信与思想文化教育的关系、制度自信与政治信仰教育的关系。
二、以“8·19”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刘书林在其主报告中指出,的重要讲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的重要讲话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需要在唯物辩证法的统领下处理好若干主要关系:
一是把握好科学性与时效性的辩证关系,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只有那些具有科学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内容,才能作为教材教育的内容。
二是把握好包容多样与坚持思想斗争的辩证关系。包容多样是在人民内部,在大是大非一致的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战线。在原则问题上,只有进行旗帜鲜明的思想斗争,才能扫清错误思想和敌对势力散布的阴霾,明辨意识形态的主流导向。
三是把握好创新发展与坚持根本的辩证关系。只有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的创新,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只有在创新工程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东西,才能使这些基本的东西扎下更深的根子。
四是把握好坚持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世界认同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既能够代表现代中国的现实,又能够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是最有价值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认同方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倾向。
五是把握好批判错误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辩证关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特别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到足够的发展动力,才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实效性。
六是把握好坚持导向与创新方法的辩证关系。把握导向,掌握动向,批判错误倾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增强正面教育的感染力,注重探讨对于针对性原则的运用,深入浅出地阐释教育的内容,以及把握时、度、效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的突破点和重点。
七是把握好认真读书与提高实践工作水平的辩证关系。只有抓紧读书学习,特别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提升实践工作的水平。
三、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石。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多元化发展形成许多新问题,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厘清概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依据。王淑芹在主报告中提出,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过去的研究主要是从主客体关系方面来理解,极易导致单向性的灌输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单纯主客体研究的范式已相对滞后,必须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主动对话,达成共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活动,也要重视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使个体认同主流价值,个体行为合乎社会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艳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她提出,理论创新不是无的放矢,理论创新要注意学科边界。确定学科边界有利于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必须遵循三个统一:在思想政治上遵循政治性与文化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在理论上遵循反思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在教育上遵循目的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与会代表还广泛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价值选择、教育功能、教育主体、教育方法创新等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荣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涉及教育内容和教育任务的恰当定位,而且涉及教育对象接受逻辑机理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包括社会导向机制、内在接受机理和内化机理。
四、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本学科的概念、范畴、范式、理论、方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与会者广泛探讨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及发展思路。李春华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坛、论坛、讲坛上的统一。
河海大学教授孙其昂提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包括价值或文化维度的整合、价值系统之内的整合。要了解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合理定位和定义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建立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起点。中山大学教授王仕民探讨了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目录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困境。他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三类“误读”,权力误读和学术误读、他误读和自误读、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误读”的后果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个性的丧失和优势的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的丧失。深圳大学教授刘志山提出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属性、学科基础和学科领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其学科基础包括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它应当止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地带。
五、结合新时代特征研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许多困难,教学实效性不佳。与会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问题展开广泛的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理解和解读教材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基础。因此,教材本身首先应保证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余斌针对2010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评论,如,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角度作了解读。他强调,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理解教材、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新媒体的出现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的变革,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变革,与会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扬州大学教授芮鸿岩提出要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传统的历史教育模式和现代媒体的宣传忽视了历史感的传递,人为地造成历史演变缺乏连贯性和严肃性。要重新审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要唤醒历史意识、建构历史理解、生成历史自觉,并在历史教育中凝练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南开大学教授徐曼在谈到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时指出,对当前盛行的流行文化不能听之任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及对大学生文化观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王素萍提出,主体间性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内在要求。学生与教师共同作用于课堂教育实践而成为相互依存的主体,即“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学生”模式,促进彼此的和谐沟通和平等交流,实现学生从被动向主动的转换。江南大学副教授侯勇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等现代性困境,提出要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即教育内容的时代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教学环境的“文化化”、教学体系的系统化。
(一)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3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电大班集体就像一只乘风破浪的船,掌舵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电大学生的领航者,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组织,就会一盘散沙。
(二)学校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
电大班主任不仅是教师中的骨干,还是校长的助手。学校各项工作要得到具体落实,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具体实施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工作只有通过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大量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才能有效的在电大学生中贯彻实施,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位电大学生身上。
(三)各方教育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实践告诉我们,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小到一个班集体,形成教育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我们电大学生在教育合力的形成过程中要发挥整体功能,发挥整体效益,这就需要班主任的联系和协调。
(四)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德高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师。育人先育己,敢为人师者,不可一日废学。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更新的日益加快,班主任应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这是班主任扮演多重角色的内在要求。班主任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单纯“放电”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不断“充电”的学习者,才可能保证开放教育的高质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由“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完成向“导学”教师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人师者和导师者。
(五)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管理者。所谓“权威”,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学生都会吸引到管理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电大班主任是学生活动的服务者。应该把学生的呼声作为工作关注的第一信号,学生的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学生的利益作为工作第一考虑对象。因此,电大班主任应牢牢树立“以学员为本”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工作上为学员提供各种服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