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来源:工作汇报 时间:2022-10-25 18:10:06 点击: 推荐访问: 云南省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 云南省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为深入了解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况,2010年3月10日至26日,省教育厅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文山、丽江、曲靖、玉溪、昆明、昭通6个州、市的17所学校,召开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年级组长参加的管理人员座谈会4次,高一年级专任教师座谈会9次,发放教师调查问卷520份,学生调查问卷1061份。

从调研的情况看,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近一年来,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课改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省的高中课改尽管起步较晚,但在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省教育厅课改实施小组办公室的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下,课改工作稳步推进。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和座谈会了解,课改在以下方面有了可喜的变化。

(一)与课改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经过充分的学习、培训和动员宣传,各州(市)、县(市、区)教育部门从思想和方法上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重视,全省各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能按省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改领导小组,研发本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各学校都成立了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和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全省各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以及高一年级教师都参加了省级培训,部分州市、学校还组织了相关人员到先期进入高中课改的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实地了解课改地区和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基本上都能按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充实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装配通用技术实验室。其他学校也在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措经费,更新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截至目前,我省所有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基本上都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我省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教学管理、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都按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方式正常运行。

(二)课改正逐步得到广大校长、教师的认同,受到学生的欢迎

校长们普遍认为课改势在必行,改革宜早不宜迟。如果任由普通高中向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方向发展,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将陷入功利化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问卷调查显示:有88.27%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是充分重视或基本重视课改的;有80.5%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这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回归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有40.59%的教师认为高中新课改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对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以及提高专业能力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面对新课改,老师们认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他们纷纷表示:渴望提高,渴求碰撞,期待提升。有50.8%的学生对学校目前课改实施情况的总体感觉和评价是非常满意和满意,有9.71%的学生感到不满意。部分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这样写道:“感觉不错”、“只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什么都可以解决”、“天道酬勤”、“新改革,新要求,新目标,新未来”、“希望继续改革,不断完善,做得更好”……表现出部分学生能够以开放、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并适应新课改,同时期待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学习生涯中获得个人的成长。

(三)课改促使学校课程管理进一步规范,为考而教的倾向得到一定扭转

通过问卷和走访,我们发现,各学校基本上都已建立适应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课程管理办法和措施,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实际,开设数量不等的选修课程,完善学分管理体制,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音乐、美术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地位,积极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这些都较大地改变了以往以高考科目来排课和组织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有效遏制了学校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一切围绕高考运转的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调查表明,58.64%的学生对学校现阶段开设的选修课十分欢迎,他们认为选修课“开设数量多,领域广,学有所获,较满意”。

(四)课改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增强了教师学习提高的愿望

座谈会上,有教师谈到“我教了十几年书,深感自己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制作产品,看到课改,感到很兴奋”。有的教师说:“课改后,自己开始思考语文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还有的教师提出:“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有的提出:“历史课不应该只是让学生记得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虽然这样的教师还不一定能够代表所有教师的看法,但大家对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教育教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和反思,使我们看到了通过课改,普通高中教育正在逐步回归本质。

问卷显示,有98.46%的高一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区(县)、学校组织的培训,参训教师通过培训所获得的最大收获依次为:了解了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目标,转变了教育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表达了需要学习充电的迫切愿望,纷纷请求教育部门和学校多组织高水平的学科教学培训、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竞赛等交流活动。老师们普遍感到,在目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和信息交流快捷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和社会对教育发展要求的。因此,教育管理、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应当创设条件,保证教师有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学校应加强学科教学研究,适时评估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校本教研的开展和学科教学的水平质量紧密联系起来。

(五)课改带动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新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正逐步形成

从座谈会上了解到:课改实施以后,“新课程,新方法”的教学要求促使教师努力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老师首先关心的是:研究对比新老教材的异同,寻找新教材的结构特点和教学要求,同时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因材施教。许多英语教师都谈到,对于农村学生,他们正在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加强语言交流运用,让学生多开口,锻炼和提高听说能力。

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努力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发展。从问卷来看,有

54.7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在教学的组织实施方面,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师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能力,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自主和主导能力,倡导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自主地取舍教材内容,并根据需要引入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参考资料与相关依据。从问卷情况看,有48.44%的学生认为教师较好地结合学生实际,利用科学探究方式组织课堂教学。高中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尽管许多学校的实验设施与课改要求还不配套,但实施新课改后,教师普遍都增强了实验教学,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实验。问卷中有81.34%的学生认为学校加强了实验教学。

(六)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更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品质,更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

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由过去单一的学业达标考试变成“修习学分+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多样评价方式。其中成长记录手册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以如实全面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长和发展。由于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将被视作学生升学的一项参照指标,极大地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态度,发挥了评价的正导向作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已经让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的学校尝到甜头,云天化中学的老师说:“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自律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得到增强。”

(七)课改让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刚刚起步,课程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匮乏,问卷反映有27.5%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时缺少课程资源及学科教学辅助材料。面对此种情况,教师不是坐等,而是积极想办法,寻找和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课程资源。对教材中不适合边疆农村学生的内容进行取舍;教材中没有但学生又十分需要的,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并加以整合,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素材,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许多学校,为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多、工作繁重的问题,积极开发网络平台,提高效益。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主动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方式和整合课程资源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平台。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成长和发展,这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全省高一年级新课程改革已基本得到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基本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并得以推广实施,课程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初步成效。但就整体而言,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深刻、全面

有的政府部门领导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部门的事,不需要更多支持。显然,他们对课改的认识较为浅显,对课改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导致课程改革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省课改办下发的文件执行力下降。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空编不补编,缺编不给编,致使承担高一课改任务的教师有的要上三个班,超课时量严重。大多数学校班额人数普遍过大,基本上每班60至70人,有的班额甚至达到100多人。多功能教室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和补充跟不上,政府不投入或少投入,靠学校有限的办学经费难以解决。由于经费原因,教师外出培训提高工作难以落实。

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普遍觉得,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该负责课改的全盘推进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在成立机构和下发文件之后,常常不知道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责任,对课改缺乏过程指导、监督和协调配合。教师普遍反映,他们迫切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在处理教材、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得到专家的点拨和指导,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课改经验,看到更多成功的课堂教学示范。

为数不少的校长对新课改的理念和发展方向认识理解不到位,引领课改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强,缺乏整体设计和全面实施课程的能力,没有统筹谋划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步骤和思路,见子打子,等、靠、要思想较严重。他们大多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把与课程改革有关的管理制度、设施设备都建好后学校照着做。问卷中还有9.23%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长基本不重视课改,极少数校长对课改还持反对态度。有9.04%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在学校尚未得到实施,31.15%的教师认为是新瓶装旧酒,21.54%的教师认为学校还在观望和等待。有许多学校在推广并落实新课程理念、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设相关课程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开设选修课,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从教师层面来讲,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环境和习惯思维的影响,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实际的教学尚未达到统一。口头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实际的教学却仍然是我行我素。调查显示:有65%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对自己的挑战是综合知识和教育理念,感到很适应高中新课程与教材的教师只有13.08%,基本适应的有51.92%,不太适应的有30.19%,很不适应的有4.62%。二是专业素养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教师缺乏主动梳理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关联的能力,被动讲授知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纷纷反映课时不够。40.38%的教师感到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模块教学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困难,主要原因是对模块教学的起点、深度和标高不容易把握。三是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心中无数。问卷反映只有24.62%的教师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学生高考有利,认为不太有利的占55%,认为很不利的占16.54%。担心高考内容和形式与授课内容不一致,三年后学生高考成绩受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切实贯彻课标要求,有意或无意拔高教学要求。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高一年级的常规教学中,强行插入高考试题分析,把所学的每个内容强行与高考要求挂钩,偏离教学目标,人为制造教学的繁、难、偏、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国家课程实施纲要规定的课时内,感到难以完成新教材教学内容的占32.69%,有些困难的占56.35%,没困难的只有10.58%。四是不会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探究学习,担心课堂一放就乱,无法操作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约有40%的学生反映,“题难,量大,任务重”,“改革意在加重负担”。

(二)措施手段跟不上

设施设备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缺乏,教师编制不足,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滞后,教学研究、指导难以落实。这些都是制约新课程顺利推进的难题,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由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导致大多数教师除省级培训外,基本没有参加过

其他培训。

(三)专家指导不到位

广大一线教师参加培训后,满怀希望投入新课程的实施中,但接踵而来的问题和困惑让他们很茫然,不知该走向哪里。虽然省、州市教育部门都成立了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但缺乏过程的跟进指导:研究课改的能力不强,导致指导力度不够或是指导不到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教师的课改热情,导致“穿新鞋走老路”。

三、进一步深化课改工作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出台并落实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比如教师人事制度、教学管理、招生考试、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估等配套政策,安排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从政策和经费上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强化督导评估,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评估体系,督促各级政府投入时间和精力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和持续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发挥实验样本校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累课程改革工作经验,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改革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地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程。

(二)各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教师培训部门要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加大专家指导力度,争取做到学科教师与专家有面对面的定期交流。要实行专家分片区、分学校的指导原则,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的研究,切实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要进一步研究新课程教育教学与考试命题之间的关系,确保考试方向与课改的一致性,充分发挥高考和中考的导向功能。要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总结推广校本教研的成功经验。

要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素质是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培训教师的同时,应注重培训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提升校长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能力。教师培训要聚焦课堂,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变为实际教学行为的能力,围绕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分批次把教师送到已有成功经验的课改试验区观摩学习,提升课程的实施能力。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培训机构要坚持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益。

(三)学校领导要提高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度,要把课程改革视作学校发展的重大机遇,争取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实现学校软硬件的更新换代,促成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发展现代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应营造民主、合作、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和积极性。学校应保证并坚持按要求开齐开足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开设符合学生兴趣的选修课程;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和走班制教学的模式;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始终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以便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强化“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信念,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本次高中新课改是教育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投入其中,也需要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链接

省教育厅课改实施小组办公室工作简述

完成相关课程改革重要文件的研制和下发,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先后制定下发了《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试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及工作意见》、《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云南省20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意见》、《云南省普通高中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专家指导组工作条例》、《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建设指导意见》、《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共13个文件。

开展全员培训。为课改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先后集中培训州市教育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县(市、区)教育局领导、460所普通高中校长或分管副校长、教务主任和研究机构人员,共培训管理人员2000多人、高中课改教师17000余人;培训辅导教师、班主任、技术人员1800人。

全面安排,及时跟进指导,稳步推进课改工作。2009年10月至11月,省教育厅基教处有关人员先后多次赴州市参加相关会议,指导工作。2009年12月29日,召开了有各州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基教科长、教研室主任、60所样本校校长参加的2009年基础教育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会,听取各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情况的汇报,对相关文件进行了解读,对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改和初中教育评价进行了部署。2010年2月27日,召开了全省2010年度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2010年各项工作。2010年3月11日至13日,召开了各州市会考办、基教科高中分管人员会议,对如何开展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学分认定等具体工作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工作安排。3月中旬,向全省七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免费发放了统一出版的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