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县供销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在全县供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供销工作会议,播种努力、孕育希望、收获成功。特别是十分荣幸邀请到咱们省社和市社的XX主任、XX主任、XX主任,专程为我们传经送宝、问诊把脉。坦诚地说,自己来自于农村,出身于农民,长期工作于乡镇,对供销社系统并不陌生,但对供销社的具体工作并不熟悉,也属于咱们供销领域的一个新人,今天也是向大家学习、与大家探讨。一会,XX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共同肩负起我们供销人新时代的伟大使命。下面,我结合自己前一阶段在全省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学习情况,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方面,抢抓机遇、提振信心、重振雄风。现实是历史的继承,今天的“问题”连接着昨天的“原因”,明天的“希望”来源于我们对今天的正确“认识”。我们谈供销合作社改革,就必须要回忆过去、正视现状、展望未来。
看过去,峥嵘岁月稠。回顾全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早期萌芽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初创探索阶段,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由点到面、由弱到强,在民主管理上逐步完善了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我县供销社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组建成立的。1958年至1978年,这20年可以说是供销社发展历史上的蹉跎岁月,走过了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系统“两合两分”的曲折发展道路。1978年至1988年,是供销合作社最辉煌的10年,是供销合作社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1989年以后,由于供销合作社自身转型不及时,秉承传统的经营优势,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新形势,经营业务萎缩,阵地相继丢失,企业接连亏损,职工大量下放,逐步走向边缘化,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急剧下降。
看现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行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跻身市场前沿,而我们供销社却在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上渐行渐远,特别是供销社改制以来,供销系统经营服务线断、网破、人散,原来的基层门店变成了社会企业,供销社成为“光杆司令”,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序列中“可有可无”;
群众用哀怨的眼光怨其需要时无能、怒其几十年不争,“恨器不成”;
社会用异样的目光看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碍手碍脚”,导致一些人员感觉到在供销系统工作“掉份子”,在别人面前“低三分”等等,产生了严重的信心危机,进而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多,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极不相符,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成为普遍现象。
看未来,枯木逢春发新枝。2015年3月份,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设定路线图、时间表,李克强总理专门听取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凡是阐述到“三农”工作的地方,都涵盖了中央赋予供销合作社的职责,供销合作社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提高到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度。省市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给予了社许多实实在在的支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行深入调研,论证组建了供销集团公司,注册成立24个乡镇供销合作社,并选派业务出众、能力突出的乡镇干部兼职基层供销社主任,充实了工作力量。我们大家只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只争朝夕、敢为人先,就能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担当更大责任、发挥更好作用、展现更多作为。
第二个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本色。纵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不论辉煌历史还是曲折发展,都没有离开“三农”这个根本。我们现在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也必须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坚持不懈强队伍、活资产、搭平台、建网络,集中全力把供销系统打造成“三农”服务的中坚力量。
强队伍,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机制,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县供销集团要根据业务拓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积极选聘事业发展亟需的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农村金融、资本运作、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用市场化的办法选聘人才、留住人才。各乡镇要充分利用中央赋予供销合作社干部可政可商的政策优势,真正将热爱供销事业、有责任心的干部选派到乡镇供销合作社和产业扶贫公司,全面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打造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供销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干部队伍。村级服务社要主动吸纳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农村能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产品经纪人等优秀人才,为村级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资产,就是整合盘活社有资产,形成供销社系统良性的投融资平台机制,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县供销社要充分利用组建的供销集团,加大社有资产的整合运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形成供销系统良性的投融资平台机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要主动加强与省、市供销系统以及供销e家、“甘肃新供销”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积极争取系统内外项目资金。各乡镇基层社要围绕产业政策扶持导向,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精心包装策划产业项目,吸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贫困户配股资金、社会流动资金等各类资金,发展壮大经营实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搭平台,就是搭建承接上级惠农扶持政策、链接基层的综合服务平台,解决能办成事的问题。县供销社要加强对供销集团工作的指导、监管,纵向以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上下互相参股,巩固农资、日杂、农产品等老业务,横向与有条件的社会企业开放结网,探索介入大田托管、代耕代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积极拓展业务,扩大经营效益。乡镇基层社要主动承担起连接县级平台公司与村级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间”作用,搭建起乡镇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桥梁,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切实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网络,就是构建县、乡、村三级供销惠农综合服务网络,夯实基层工作基础,解决有场所办事的问题。要按照办强县级供销社、恢复乡镇基层社、建立村级服务社、创办农民专业社的思路,对有经营、有服务的基层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通过改造提升服务能力加以巩固,着力解决“建实”“建强”的问题;
对已承包或租赁的基层社网点,要实行“一点一策”,分类予以扶持,逐步纳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
要积极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联建”,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主体入社,推进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产业合作、区域合作等多途径合作,逐步健全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
第三个方面,紧贴时代、融入中心、再创辉煌。“思想一变天地宽,思路一变方法来”。思路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我们必须站位新时代、定好新目标、拿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
一是视野要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虽然,我们大多的乡镇和村级社现在的发展还比较弱小,缺人才、缺资金、缺市场等问题的制约还比较突出,但我们在工作的谋划定位时,要把供销合作社的恢复和发展放在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来考量,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开门坐店、售卖农资。
二是重点要准。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在对贫困户提供“零利润”价格化肥供应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农资放心店,大力促进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在农村商品流通、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建设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开展经营产品销售,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要主动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联合,加强农业技术服务,组建农机作业队伍,采取大田托管、租赁承包、订单销售等多种服务方式,开展“菜单式”“保姆式”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机制要活。要按照社企分开的原则,全面推行“县供销合作社+乡镇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的行业指导线与“县供销集团+乡镇产业扶贫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企业经营线“双线”运行机制,形成行业化指导、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供销体制机制,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带领社员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开拓销售市场。
四是切口要小。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今天的乡镇供销合作社,可以说是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很弱小,绝不能好高骛远。在做决策想事情时,一定要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操之过急,盲目决策、盲目行动,一定要有规划、有步骤的逐项推进,要先从农资配送等传统业务做起,再逐步向大田托管、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迈进,确保稳扎稳打,干一个成一个。
五是行动要快。中央11号文件是我们供销社起死回生、最后能抓住的一根稻草。当前,我们各项改革工作已陆续开展,但还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虽然各乡镇都组建成立了供销合作社和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但仍有很多没有实际运行,还在等待观望、慢条斯理、蜗牛挪步。在这方面,我们一些乡镇可以说已经找到了路径、创出了经验、走到了前列,现在就看大家有没有责任担当,有没有创新突破的能力,有没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过硬作风。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凝心聚力、务实苦干,就一定能够取得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全面成功,供销合作事业也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志们,改革在路上,发展无穷期。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新的黎明就在前头,让我们继续弘扬“背篓精神”“扁担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一轮供销社改革发展中真正树立起服务“三农”的新形象,做出新贡献,展示新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供销事业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