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遗产记录是遗产保护的基础,旨在揭示、保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充实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内涵。遗产记录作为遗产保护的技术前沿,同时还关涉信息、学习、情感和参与等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内核。在科技驱动下,遗产记录在近几十年获得了长足发展,成绩斐然。本文依托C沙龙的三次学术讨论,就全球遗产记录的兴起以及国内的遗产记录实践展开,讨论记录工作的多学科融合、以及进行“面向用户的记录”和利用“用户产生内容”的可能性。一方面重回遗产保护的初心,反思技术、分工和产业化给文化遗产带来的破坏及风险,同时尝试提出未来遗产记录发展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遗产记录;遗产保护;多学科融合
遗产保护是一个精英学科,遗产记录(Heritage Documentation)则是遗产保护的技术前沿之一,关涉信息、学习、情感和参与等文化遗产保护内核。在科技驱动下,遗产记录在近几十年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拟就全球遗产记录的兴起、推动以及国内的遗产记录实践展开,讨论多学科融合、面向用户的记录和用户产生内容的可能性。
在现代生物学意义上,人本身即是信息。好的遗产记录要能充当真理和人性捍卫者的角色,高度依赖于记录人的修养和眼界,同时也依赖于合理的机制和策略。
C沙龙自2013年3月发起《甘新文化遗产考古与保护》、4月紧接着的《文化遗产的视觉呈现》到2014年6月召集《山西南部早期建筑遗产保护与记录》系列讨论,各有侧重,持续关注遗产记录这一议题。多学科融合的遗产保护实践和自实践中产生的原生理论思考,是沙龙最为聚焦的场域,藉此也希望能够弥合遗产研究在学术界和工程界之间的隔膜。无论是遗产管理者、遗产修缮保护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文化遗产研究者,还是民间爱好者和普罗大众,对于文化遗产怀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遗产记录作为遗产信息搜集与解析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产品化的潜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展现保护工作的种种可能性。
遗产记录的相关问题有:
你在看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用什么看?
你记下了什么?
为什么要记下这个?
为什么要这样记?
别人如何用?
怎么更好用?
以及——
你为谁而看?
后一个问题泛着已经不再时髦的精英主义光辉。在与这批遗产保护工作者接触过程中,不能不为他们的理想主义感动,故事总是有听众的。童寯先生赞赏的“精神上的贵族”,往往致力于思想的探险和情感的蕴藉。真正好的遗产保护工作包括遗产记录工作,离不开“精神贵族”的参与。人性的闪光、时空的自在,往往在细节中展开。
科技驱动的遗产记录实践
技术问题最容易单拎出来。
历史上的一切记录手段,都有可能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记录所用。从最古典的图画、文字、临摹、传拓、测量和搭建模型,到近代的摄影、摄像,再到信息时代兴起后的各种数字化技术。数据库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计算机可视化方法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测绘技术如遥感、三维激光扫描和建筑摄影测量等不一而足。
国际遗产保护组织架构方面,可以看到遗产记录学术组织“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CIPA-Heritage Documentation),不仅隶属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还同时隶属于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ISPRS),这体现了遗产记录国际实践中强烈的技术导向性。
近些年,伴随着申遗热潮,中国的遗产记录实践也得以推进。譬如2011年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立于北京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UNESCO-HIST)是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可以看到中国在UNESCO的影响力和国内科技实力的提升。政策导向亦有倾斜,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成为国内课题申报的必要条件。尽管目前尚缺乏在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极具原创性的贡献,中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对新技术的跟进和尝试还是相当积极的,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遗产保护与记录市场的有力消费者,也孵化出国内相关产业。
科学技术与遗产保护的结合有着诸多可能性,仅在沙龙报告中曾经涉及的就有多种类型,可以看到中国遗产记录科技应用的一个切面。本文着重介绍几次沙龙反复探讨的信息技术对遗产保护之具体推动。
社科院考古所刘建国研究员利用3D-GIS进行的中国古代文明水利系统研究已经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考古发掘不同阶段的遗址模型也取得系列成果。GIS拓展了研究的尺度,让大尺度下的量化研究成为可能。这是新技术展开的新颖领域,当然也有赖优秀学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摄影测量三维建模高效地保存了考古基地不同时段的发掘面貌,是遗址真实性的重要档案。建设勘察设计院的周俊召工程师介绍了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记录下从云冈石窟到稷王庙,再到新疆大规模土遗址的点云模型数据。
国信司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武介绍了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查群领衔的永乐宫迁建工程档案数字化的合作。这批由当时最优秀的一批专家完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档案应该以多种形式提供公众利用,新技术如何介入相当重要。
清华同衡智慧城市所所长李公立则带来了他们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在“智慧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系统、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郑宇团队在山西南部早期木构修缮工程数据库,以及与清华同衡郭黛姮工作室合作的虚拟现实“再现圆明园”等工作成果。北建工设计院的曹闵则在尝试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来保存管理古建筑材质、工艺做法等信息。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