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2022脱贫攻坚,扶贫心得感受大全

2022脱贫攻坚,扶贫心得感受大全

来源:脱贫攻坚 时间:2022-05-09 11:26:44 点击: 推荐访问: 扶贫 扶贫2020年工作计划 扶贫个人述职报告

  2020脱贫攻坚,扶贫心得感受大全

  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路。小编和大家分享相关2020脱贫攻坚,扶贫心得感受,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心得一

  越到冲刺阶段,越需全力以赴;越是胜利在望,越需专注用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积极参与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路。聚焦剩余贫困人口,全力以赴攻克剩余贫困堡垒,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关键。

  要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要抓住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抓住脱贫攻坚中的突出短板,加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路上“扶”的重要性,今年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关键一年,如何彻底解民困、致民富、“扶”民生,必然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面前的困难与挑战,越当此刻,越需清醒,越要牢牢把握脱贫攻坚路上的“扶”生六“记”,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路上要记得“富口袋”更要记得“富脑袋”,聚力“双富”同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脱贫攻坚要取得长效性和持续性胜利,必须要拔除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拔除贫困群众的“穷根”,不仅仅局限于送岗上门,让贫困群众有事做、有事干,而是要在鼓了贫困群众“钱袋子”的同时,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众知识、技术和思路的培训培育,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逐步从满足于“有事干”向“能干事、干成事”方向转变,实现“口袋”和“脑袋”的“双富”同享。

  脱贫路上要记得“扮面子”更要记得“扮里子”,实现“内外”兼顾。前人常言: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贫困群众有了岗位、有了工作、有了事业,居住条件改善和居住环境优化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原居住地改造提升和异地搬迁两种方式相结合,对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切实改善居住环境的整体面貌,切不可只做好个别贫困户居住条件改善的表面文章,只注重布置“盆景”,而忽略“风景”的打造,要放眼全局、一劳永逸,既要将居住地的面貌收拾妥帖,更要将居住内部条件完善提升,这样不仅能保证经得起看、也能经得起用、更经得起住。

  脱贫路上要记得“金银色”更要记得“青绿色”,追求“双色”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贫困群众的居住地,往往经济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相对而言更是无人问津。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脱贫的路子才是真正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因此脱贫路上要“扶”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创业致富,也要“扶”贫困群众安居乐业,更要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只有产业强了、经济强了、环境美了,只有“金银色”和“青绿色”这“双色”同时变得“浓墨重彩”,贫困群众的生活才会真正美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才算圆满成功。

  心得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之年,护航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纪检监察机关贯穿全年工作的重要任务。近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专题部署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工作,聚焦监督重点,紧盯薄弱环节,狠抓整改落实,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关于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省纪委省监委在领导带队到一线调查研究、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省内扶贫开发和省外扶贫协作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明确收官之年专项监督的工作目标、监督对象范围、监督内容和监督措施等内容,保障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全胜完胜。

  专项监督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省委工作要求,聚焦省内扶贫开发各级责任落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异地搬迁政策执行,因病返贫、因残致贫救助,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等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扶贫开发确保“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聚焦省外扶贫协作各级责任落实,紧盯协作帮扶资金拨付使用效益、项目脱贫绩效、选派干部作风建设等加强监督检查,督促高质量如期完成扶贫协作任务。

  把握“监督的再监督”定位,突出对扶贫开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政治监督,重点开展“四看四督”。看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方针政策精准落实情况,监督推动解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到位、不坚决、不深入问题;

  看党委履行扶贫开发、扶贫协作主体责任情况,监督推动解决扶贫工作不务实、帮扶措施不落实、扶贫绩效不扎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看纪检监察机关履行扶贫开发、扶贫协作监督责任情况,监督推动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严肃精准查处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看各类监督检查发现扶贫开发、扶贫协作过程中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监督推动党委切实抓好整改工作,真正解决扶贫开发、扶贫协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坚持省内扶贫开发和省外协作扶贫监督“两手抓”,突出保障护航,同向发力、一体推进。在省内,把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帮扶及整治民生领域问题一并纳入专项监督,具体措施包括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省市县“三级联查”、一批重点问题线索清零行动等。在省外,将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履行扶贫协作职责情况开展巡视巡察;

  适时赴对口地区对协作帮扶资金和项目绩效、选派干部作风建设等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专项监督工作还明确,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协作配合,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健全完善内部协调联动机制,统筹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力量,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深落细落实。

  心得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就是要在精准上发力。

  一是要号准“贫脉”。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贫干部要把贫困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常思群众疾苦,善谋致富之策,摸清贫困底数,切实把“家底”摸清摸透。要理清扶贫思路,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力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扶贫攻坚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二是要摘掉“贫帽”。如果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执政多年,没有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是不称职。因此,需要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做到转变观念“主动摘”,从而凝聚起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切断“贫根”。开展扶贫攻坚,要彻底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贫困陷阱,那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政绩导向,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上,重点做好兴业扶贫、搬迁减贫、扶智脱贫、兜底济贫、强基治贫等工作,确保贫困地区真正发展起来、贫困群众真正富裕起来。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开发式扶贫的主体,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并举,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靠辛勤劳动摆脱贫困,才能过上幸福新生活。要及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打消他们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建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帮带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的群众建立资金、技术、项目的扶持机制,为他们改变现状创造环境和条件,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心得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心得五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 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