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重大意义五篇,初心写作网

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重大意义五篇,初心写作网

【网编辑按】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初心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重大意义五篇,初心写作网,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重大意义五篇,初心写作网

【网编辑按】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初心优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重大意义5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凉山喜德脱贫观感——兼论脱贫攻坚成功的原因与乡村振兴的前景

 

  2020年11月25—27日,我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参加由中央网信办、中国经济网组织的对当地脱贫攻坚的考察活动。以下是活动期间的见闻以及感想。
  一、出租车司机与两姐妹
  25日下午,我从北京飞抵凉山青山机场后,叫了一辆出租车,便出发了。
  跟我同车的还有两个姑娘,因为从机场去喜德,有八十公里,单拉一个客人,回来跑空,司机不划算,愿意多拉几个人。我一上车,向司机与两个姑娘问好后,便接着问他们是不是当地彝族的?叫什么名字?司机说,他是喜德彝族的,名叫吉觉克坡。两个姑娘说,她们是姐妹俩,姐姐叫果机尼古木,二十一二岁,妹妹叫果机尔的木,刚十八九。
  他们问我从哪里来?去喜德做什么?我说,我从北京来的,要参观你们喜德的扶贫成果,两个具体的参观点是县城的思源实验小学与光明镇的阿吼村。很快,没谈上几句,吉觉克坡与两姐妹便放松起来,对我展示出“善待异乡人”的热情,积极回答我的各种问询。
  果机尼古木姐妹俩说,她们现在广东惠州的一家电子厂打工,每人每月工资四五千,一年下来有六万多块,刨除各种开销,能攒下三万块。现在从广东回家,是为了过11月20日开始的彝历新年 。
  姐妹俩家原来不在喜德,是越西县古二乡洛木村的。洛木村非常偏远,在大山最深处。过去村里没有硬面公路,只有土路,上学要去很远的地方。路太远,又不好走,因此,姐姐尼古木从小就没去上学,妹妹尔的木也只是上了小学。等年龄稍大些,俩人就都去广东打工了。
  姐妹俩说,现在比他们小时候好多了,不光路修好了,家远的孩子,还可以上寄宿学校,因此她们的弟弟与妹妹就没有再辍学。她们现在在喜德的学校上学,父母也把家从越西搬到了喜德。
  姐妹俩都相貌姣好,衣着得体,干净利落,丝毫看不出没怎么上过学的样子。中国最偏远最贫困地区的家庭的孩子,也出落得这么好,这是让我没有想到的。
  司机吉觉克坡呢,与两姐妹相比,单看表情他似乎“冷”一些,不过话并不少,对我有问必答,而且跟两姐妹一样,同意我给他拍照片、视频并发到网上。
  正聊着,我突然接到一起来喜德参观的@锅盖头司令 的电话,想跟我一起去喜德,原来他与我一个航班,只是坐在飞机后排,比我晚一会儿出了机场。我对吉觉克坡说,我的朋友刚到机场,您返回去接上他吧,我给您加钱。吉觉克坡没说什么,便掉头返回接上了锅盖头司令。
  驶离机场四十多公里后,车子下了雅西高速公路,驶进了历史名城泸沽镇。当年红军就是从泸沽镇出发,先进占冕宁,再从冕宁行军至拖乌,与彝族果基部落进行了“彝海结盟”。随后从拖乌秘密出击,出其不意攻取了安顺场,接着又飞夺了泸定桥。
  在泸沽镇,我渴了,让车停下去路边的超市买水。我没想到的是,吉觉克坡竟然抢着替我付水钱,还要给我买当地产的桔子与苹果吃。我赶忙拦住他说,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们住宿的宾馆里什么水果都有,您若再买了,我吃不了那么多,就浪费了。吉觉克坡这才作罢。
  吉觉克坡边开车边说,他有三个孩子,没在喜德本地上学,都送到了西昌,因为那里的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在喜德上学,几乎不花钱,到西昌上学,因为不是户口所在地,钱花的就多了,因此他压力就比较大,得努力工作。
  大概是工作不轻松的缘故,吉觉克坡看起来已略显沧桑,但是,他的底子还是不错的,仍旧保留着年少时的英俊。
  西昌青山机场到喜德,共八十公里,转眼间就到了。到宾馆下车后,我问吉觉克坡:您又返回机场接了我的朋友,需要再给您加多少钱?吉觉克坡说,不用了。我与锅盖头司令继续要求加钱,吉觉克坡很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们便接受了他的热情与好意,随后与他在宾馆前合了影,挥手道别。
  二、脱贫攻坚帮助改善当地人的心理健康
  自2015年起,我先后赴十几个中西部省区参观,早已对脱贫攻坚的意义有了了解,这次在喜德的参观让我产生了一个新的感受,那就是脱贫攻坚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也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获益良多。
  我们在喜德参观的第一站是思源实验学校。思源学校是一所小学,校舍一看就漂亮、大气。学生教室、宿舍、录播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操场等,质量也都很好。马海克启校长介绍说,全校2600名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近一半是贫困户子弟;一至六年级学费全免;一至三年级走读,在校午餐免费;四至六年级全部实行寄宿制,食宿费全免。偏远地区却有硬件设施这样好的学校,对此我一点也不感到惊喜或意外,因为这些年我去过很多省区参观,如西藏、青海、贵州等,其教育投入都很大,学校建设得都很好,这种现象很普遍而非特例。
  马海校长说,这些年国家投入这么大,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非常好了,不亚于东部地区的学校,现在的不足是软件,即缺乏高水平的教师。硬件设施的改善可以通过一次性投入来完成,好教师的培养就没这么简单、迅速了。让落后地区的教学质量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不光教育领域,在医疗领域也有类似的现象。脱贫攻坚中,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也是很大的,现在贫困地区的医院、卫生室系统,都完善起来了,不过,有了新医院新设备,却缺乏好医生。2018年底在西藏拉萨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参观时,达孜区组织部长格西斯满曾对我说,现在西藏的医院,硬件已经赶上东部发达地区了,但是,医生的水平还差得很远,今后还要补齐这块短板。
  介绍完学校的基本情况后,马海校长对我们说,除了保证教学质量、让孩子们能取得比过去更好的学习成绩之外,当前思源学校以及整个凉山地区的学校,还面临着一个额外的紧迫任务,那就是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心态。马海校长说,由于经济与生活水平的长期落后,导致凉山彝族的孩子们普遍过于内向、腼腆,甚至自卑,尤其在面对外地人时,这一现象格外显著。他作为当地人,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与感触,因此,他努力要让孩子们自信起来、快乐起来。
  一方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心理改善的基础;另一方面,专门的直接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与熏陶,也是必要的。两者结合,将大大促进落后地区孩子们心理健康的改善。
  在带领我们参观学生宿舍楼的浴室时,马海校长停留了格外长的时间。马海校长说,不要小看这个浴室,它对凉山彝族人民的生活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马海校长说,现在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卫生条件,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洗澡的好习惯。学生宿舍楼每一层都配有浴室,每个浴室里有12个封闭的淋浴位,全楼共有72个淋浴位,可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我们在思源学校参观时见到的学生,虽然多数是贫困户的孩子,但是一个个都整洁漂亮、开朗大方。既摆脱了物质上的绝对贫困、又获得了心理健康的一代,正在成长起来。
  三、为什么长期处于贫困?
  离开思源学校后,我们前往光明镇阿吼村参观。深山中的阿吼村,过去只有一条土路,直到2015年才由国家投资,修通了硬面公路。我们乘车从县城出发,沿着崎岖的山间公路,用了一多小时才到了村子,可想而知,在过去没有修通硬面公路之前,从村里去一趟县城得有多辛苦。
  阿吼村说是叫村,但过去村民并没能实现集中聚居,而是分散在周围的谷地与山腰上,最低处在海拔2500米,最偏最高的村民的房子,则在2800米处。从最高的2800,到最低的2500,光这段距离就够走上小半天的。海拔高,温度不充足,过去只能种植玉米、土豆与荞麦,产量也不高。
  在过去那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村民们即便再怎么勤劳努力,其产出也就那么点儿,无法解决生活温饱。
  交通不便,导致孩子们上学也很难,让适龄的孩子们都能每天翻山越岭几十里路去上学,这本身就不太现实。凉山地区适龄儿童辍学率很高,对此现象,过去我简单地以为这是由于当地家庭不重视教育的传统所致,等实地走一趟后,才发现这其实更多地是客观障碍造成的。在那种穷困与交通极度不便的条件下,辍学而非上学才是正常现象。
  贫穷与交通隔绝导致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辍学率高则又导致村民文化落后的延续,无法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提高来减轻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凉山地区长期陷入贫困。
  当地干部讲,像阿吼村的自然条件,你们外人可能觉得很差,但是,在我们当地人眼里,这在凉山地区属于很平常的。像布拖、昭觉、美姑等县,好多地方的自然条件比喜德要糟得多,因此脱贫的难度更大。
  凉山地区是贫困地区里的贫困地区,脱贫难度非常之大,只有到了现场实地观察之后,才会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像凉山这样的贫困地区,非常普遍。贵州的“天眼”FAST望远镜,现在鼎鼎大名。FAST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在此选址,首先是因为该地极其偏僻,其次是因为有一片四周被高山环绕的很大很深的洼地,即大窝凼。按常理说,过去大窝凼应该人迹罕至才是,可是,2016年底我参观FAST时,得知就在这洼地的最底部,过去竟然还有一个村子,共12户人家。地少而瘠,出行极度不便,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国家出手帮助这十几户人家迁移出来并予以安置,他们自己在大窝凼里又如何能摆脱贫困呢?
  四、为什么需要脱贫攻坚?
  如阿吼村显示的,当地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村民文化落后,生产技能低下,在这种条件下,很难让当地村民凭借自身的努力来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生产与生活水平,从而彻底摆脱贫困。既然如此,要想彻底脱贫,就得需要外界的强力干预或推动,这就是脱贫攻坚的背景与前提。
  从流行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是完美的、万能的,市场或“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解决一切问题,包括农村贫困问题。这不无道理,比如,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高速推进,将大量农村、农业人口吸纳进来,让他们在城市就业、经商、安家,或者将打工经商收入带回农村,从而实现了脱贫。可以说,借助自发的力量,通过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向城市与工业区转移,中国已经解决了数亿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
  不过,市场或自发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中国太大,人口太多,平原以及适合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区相对较少,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太多,工业化城市化难以在短期内吸纳所有的农业贫困人口。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尤其是偏远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的农村人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依旧未能摆脱贫困,与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富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好多经济学家说,只要产权明晰了,让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不用外来干预,就万事大吉了,农民很快就会富裕起来。问题是,如前所述,像阿吼村这样的凉山贫困地区不光自然生存环境恶劣,而且村民接受教育难度大成本高,无法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比文盲强不了多少,他们除了种传统的土豆玉米荞麦外,很少知道还可以种什么附加值更高的作物,很少知道还有其它致富的渠道路径。很明显,上述自然条件差与人的知识技能差等客观问题,是不能靠“产权”与“自发”来解决的。如果迷信自发,实际上是放任当地人民陷在恶性循环里。
  靠外来资本的投资来解决贫困问题可行吗?但资本是追求回报的,在贫困山区农村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外来资本难以产生兴趣。除非有人把先期基础夯实了,外来资本才会尝试投资。
  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问题,那就不能受经济学教条的束缚,就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走出新路。
  在市场与自发力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彻底脱贫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主动担责、积极干预有为、敢于“攻坚”,就是必需的了。这就是脱贫攻坚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所在。
  不过,干预说来容易做来难,要想成功,还需要同时具备很多条件。
  五、脱贫攻坚为什么能成功?
  今天,对脱贫攻坚的成就,几乎没有人质疑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呢?在我看来,这是由以下五个因素共同促成的。下面逐一分析。
  第一,首先是自上而下的因素,即中国政府自己对解决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意愿,主动担责,“打响脱贫攻坚战”,要求“一个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
  第二,除了中央政府层面的意志与决心,还得需要基层的执行力。中央有了想法,发出一个号令后,下面的干部得真正服从号令,予以贯彻落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否则就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具体对于脱贫攻坚来说,执行力的突出体现就是动员了大量的干部,进行“驻村”。脱贫攻坚中,负责干部不是泛泛地下基层,不是隔一段时间来一次,来一次呆几天就走,而是长期呆在农村,当“驻村书记”,一任至少就是两年,甚至更多时间。这才是关键,只有实行驻村制度,干部们才能深入了解、融入农村,找到具体的帮扶措施与道路,然后予以贯彻落实。不一鼓作气持续不断地干上几年,攻坚效果不会明显。
  第三,除了良好的愿望,除了干部真正下到了基层,还得要求这些干部具有足够的知识、本领与技能。这一点是很关键的,毕竟光靠愿望与热情而没有能力,是难以把事情做好的,理想、毅力、技能或能力,缺一不可。
  第四个因素,那就是脱贫攻坚得到了千百万帮扶对象即广大贫困户的积极响应与配合。
  六、展望“乡村振兴”
  我们在阿吼村海拔2700米处的水泥公路的尽头下了车,顺小路徒步登上2900米处的丽火公司川贝母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上还有没被拆除的低矮的黄泥墙房子,那就是阿吼村村民的旧居。过去生活的艰难一望便知。
  现在村民都已经从高山上搬迁到2500米处的村委会所在地,这里除了海拔低,地势也比较平坦,可以集中居住。村里条件好的家庭,很多都自己离开村子,搬到海拔更低的县城或其周边居住去了。
  下山回村途中,我问王小兵书记,现在好多学者认为,农村建设中,让村民集中居住,导致农民离农田地头远了,很不方便,平添许多辛苦,对此您怎么看?
  王小兵回答说,这就多虑了,一看他们就是对农村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农民居住集中,离地头远了,这看似很麻烦,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首先,农民并不需要天天去地里种植庄稼或作物,都有农时,节气到了,长势到期了,才需要去地里干活,在此即农忙之外的时间,其实都是农闲。其次,现在农民不缺交通工具,家家至少都有摩托车、三轮车,好多家庭还买了私家车,骑车或开车去地头干活,方便容易得很,比过去快了不知多少倍。因此,易地安置集中居住并不影响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相反,集中居住的优点很多,是分散居住不能比的。
  回到村里,我与香港文汇报记者凯雷到68岁的贫困户博立木呷大叔家里小坐了一会儿。博立大叔家的安置房,是两层小楼,人均使用面积二十多平米。大叔说,现在生病除了医保之外,贫困户还有额外的报销,生个大病住院,自己几乎不怎么掏钱。大叔又打开院子里的厨房和卫生间对我们说,现在有自来水,用电磁炉炒菜做饭,不像以前那样烧柴火了;卫生间里用上了抽水马桶,还置办了洗衣机。博立大叔说,过去日子是真苦啊!他家原来也在高山上,住的是那种低矮的泥墙房子,除了门,几乎没有窗户,通风很差。村里很多人家,甚至与牲口住在一起。没想到老了,能从山上搬下来,还洗上了热水澡。
  那么,该如何更上层楼,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呢?或者狭义地说,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呢?
  当前农村收入比城市低的原因,在于农业规模化经营不够,农业生产效率远低于城市化工业化的生产率。中国农村的问题或者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原因,宏观上来看,主要还是在于人多地少,一个人可以种的地十个二十个人在种。农业主要依赖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即使人力投入再多,农业的生产规模与产出也无法同步扩张。工业则可以依靠对能源与资源以及人力的投入来成倍地扩大规模与产出,如2020年的中国钢产量是1978年的33倍,而粮食产量只是1978年的两倍。人多地少,自清朝开始,就是困扰中国农业的一大问题。由于技术条件的进步,现在农业更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农村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近几十年来,尽管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与相应的农村人口转移,但是,农村人口仍旧占中国人口的接近五分之二,城市化率刚刚突破60%。以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至少80%的标准来看,中国未来还将会有20%的人口离开农村融入到城市与工业化当中。
  乡村要振兴,农民收入要进一步提高,最终还是要看农业劳动生产率与规模化经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农村人口就越过剩,就越需要把人口转移到城市去。农村人口的过剩与转移,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继续扩张提供了动力与需求,与过去的四十年一样。因此,乡村振兴与城市化工业化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是可以并行不悖同步推进的,而非彼此分离互相制约的。未来,一方面,要像过去那样继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从农村吸纳更多的人口;一方面,农村人口越少,就越能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再加上延续脱贫攻坚以来的资源投入,那么农业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农民的收入也将越来越高,农村将建设得越来越好,与城市的差距将越来越小。届时,乡村振兴将与脱贫攻坚一样,会如期完成目标。
  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还在进行中,还远没有完成,只要认清这个基本国情及其所包含的巨大需求,将这一需求与潜力充分释放出来,那么,对未来中国的乡村振兴以及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都可以抱有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凉山喜德脱贫观感——兼论脱贫攻坚成功的原因与乡村振兴的前景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实践伟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学好用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向贫困这一人类社会顽疾宣战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揭示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制胜之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必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陕西梁家河建第一口沼气池,到河北正定摘掉“高产穷县”帽子;从福建宁德探索“弱鸟先飞”,到开展“闽宁协作”扶贫对口支援;从在河北阜平发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再到指挥全党全国打赢一场场脱贫攻坚重大战役,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摆脱贫困》到《之江新语》、到《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再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脱贫攻坚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脱贫攻坚中的直接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反贫困领域的具体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学习掌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要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重要内容,努力学懂弄通做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们党领导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到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再到改革开放后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从党的十八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到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这个伟大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传递历史“接力棒”,探索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彻底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真理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运用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指导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系统完备、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概括为“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是对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深刻阐释,是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科学总结,深刻回答了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七个坚持”,既体现政治保证、制度优势,又体现根本宗旨、价值理念,还包含实践准则、工作方法,在范畴上系统集成、在逻辑上有机衔接,展现出深厚的理论底蕴、缜密的逻辑框架和鲜明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科学理论,深刻领会把握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将其作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法宝,奋力夺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胜利。
    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
    上下同心,凝聚团结伟力。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汇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贫困县党政正职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稳定,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广大贫困群众激发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画出了脱贫攻坚的最大同心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尽锐出战,锻造过硬队伍。面对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我们党把精锐力量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昂扬斗志向贫困开战。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要继续调集精锐力量、调配精兵强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阶段新征程中披坚执锐、勇立新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精准务实,运用科学方法。精准务实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更是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从通过“六个精准”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到派驻村第一书记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从实施“五个一批”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到通过最严格的考核评估解决“如何退”的问题,因村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正是这种精准施策的绣花功夫、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确保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让脱贫成效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同地域、不同乡村、不同群体情况依然千差万别,必须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扎实有效做好乡村全面振兴这篇大文章。
    开拓创新,激发不竭动力。脱贫攻坚既面临多年存在的“老大难”、拦路虎,又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挑战。我们党秉持敢为人先、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推出农村“三变”改革、涉农资金整合、扶贫小额信贷等新政策新举措,探索完善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新模式新路径。这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破解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速了脱贫攻坚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势更复杂、矛盾更集中、任务更艰巨,更需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思路理念,创新政策举措,创新机制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攻坚克难,振奋昂扬斗志。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广大干部群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迎难而上、攻坚拔寨,成功攻克了脱贫路上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对960多万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拔穷根,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对28个人口较少民族重点帮扶、实现历史跨越,这些都是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贫困群众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攻坚克难精神,实打实拼出来、干出来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途漫漫,还将遭遇更多险关硬仗,需要发扬担当勇毅的奋斗精神,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旺盛的斗志、更昂扬的姿态,把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不负人民,坚守为民情怀。困难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的每个细节都融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情怀。在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至上作为最高理念,把人民情怀化为前行力量,与贫困群众同甘苦、同咸淡,用忠心、爱心和恒心熔铸初心,用辛劳、汗水乃至生命践行使命,换来了9899万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832个贫困县摘掉了贫困帽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这一重大论断,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深度上,脱贫攻坚主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方位改善提高乡村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广度上,脱贫攻坚集中解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东中西部全域推进,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着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在难度上,脱贫攻坚主要是瞄准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咬定既定目标,打攻坚战、歼灭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力争用3个五年规划期让农业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赶上来。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创造的制度成果和精神财富,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落实好对脱贫县设立过渡期要求,过渡期内切实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扶上马送一程。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资金等短板,增强产业带农益农能力。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发展产业、增加就业,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区融入。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做好救助帮扶。支持各地将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持重点,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确定一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给予集中支持。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是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把牢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用途,建好10亿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机制保障,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让农民务农种粮有钱赚、多得利,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义务和责任。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落实好“为农民而建”的要求,把村庄规划编制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持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乡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建设文明乡风。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要重点围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土地等重大改革问题,不能简单算经济账眼前账,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上要保持历史耐心,看准了再改。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抓手,推动健全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形成全党全社会合力促振兴的工作格局。脱贫攻坚在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办法,要认真梳理、全面总结、科学借鉴,把脱贫攻坚中磨练锻造的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精准有效的工作办法等运用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各司其职、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三农,反贫困,乡村治理,全面推进,坚持党的领导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肖汉平 建立乡村创业金融体系 赋能长江经济带乡村创新创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当前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局,党中央及时采取应对之策,明确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明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双循环”战略下,乡村振兴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是实现“双循环”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序发展乡村创业金融,是乡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的示范带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一、乡村创业金融是产业振兴的前提
     乡村产业需要围绕创新创业下功夫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被提出,乡村发展也正式纳入国家现代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更为重要的是,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可以有效激化乡村市场需求,从而在我国“双循环”战略转型中助一臂之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产业兴旺又离不开有效的创新产业。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围绕创新产业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下,发展高效绿色种养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深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村特色产业以及生态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现有乡村经营主体和金融体系难以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良性互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实体经济有效运行,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没有有效的金融支持,难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四十年农村金融改革,我国虽然名义上建立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目前乡村金融服务主体基本上是以农村商业银行为主,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性贷款机构为补充,直接性股权融资、合作性金融占比甚微的农村金融体系。现有的金融体系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乡村创业金融可以弥补现有金融结构缺陷,有效激化乡村创新创业
     创业投资被誉为未来明星企业的孵化器,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是企业家手中重要的金融工具。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以创业投资为代表的现代私募股权投资最先在美国得到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股权融资方式,创业投资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不谋求对所投企业的控制权,通常只持有少数股权,这种投资特别适应于一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创新型中小企业。
     长期以来,创业投资在帮助企业家将他们的愿景变为现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投资不仅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本,而且还通过投后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管理、营销、战略、法律、商业网络等方面的支持。当前在我国,乡村创业投资应该重点推动依托现代技术和乡村资源的乡村经济活动,打造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业态,发展乡村企业,赋能乡村振兴。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有效的创业金融支持,为此,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乡村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借鉴创业投资的经营模式和培育新生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应乡村创新创业的创业金融机制,建立乡村创业投资基金和公司。
     乡村创业金融有序发展需要制度规范、政策支持,更需要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信贷支持,也需要适合乡村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更需要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经营规范的微观经营主体。乡村创业投资是乡村创业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如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不同于信贷担保基金,信用担保基金等,也不同于专门投资新兴科技、新业态的创业投资。乡村创业投资是借鉴创业投资的经营和运作模式,并将其运用与乡村创新创业活动,投资对象主要是一些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而不是一些大中小龙头企业。乡村创业投资范式是一种借鉴创业投资模式,专门针对乡村创新创业活动的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它既为这些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股权资本支持,也为这些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乡村地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本支持,帮助企业明晰发展战略,规范经营管理,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资本增值,最终通过企业并购、股权回购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企业挂牌上市,实现股权退出,获得收益。
     二、长江经济带能够且亟需发展乡村创业金融
     长江经济带具备乡村产业发展的天赋条件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域广阔,地貌种类丰富,囊括丘陵、盆地、山地、高原、平原五大基本地形,绝大部分地区适合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众多,平原和丘陵相应,上游地区高山林密,地势险要;乡村类型多样复杂,乡村与乡村之间差异很大,不同类型地区乡村发展条件差异很大;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和养殖业的先天条件。这些丰沃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了“天府之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鱼米之乡”“黄金水道”等美名,使得长江经济带拥有多个著名的农业基地、生态文化胜地和经济中心城市。
     长江经济带建立乡村金融发展基础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农业生产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支撑产业之一。从农业农村来看,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农村聚集区,耕地面积5.2亿亩,占全国的近30%;草原面积近10亿亩,约占全国草原面积的六分之一;农林牧渔生产总值近4万亿元,约占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油、生猪、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6个省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区域水土资源匹配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好,农业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发展现代农业、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好、潜力大。
     长江经济带乡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城市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创新创业不足,并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面对农村人口下降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还需要面对如何培养新型农民、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问题。
     从对长江经济带部分市县乡村金融调研情况看,为贯彻政府金融机构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建立了相应的金融支持机制,如农信担、财政贴息等,乡村金融机构也努力探讨推进策略,如普惠贷、专项贷等,这些金融改革均在传统乡村金融上进行边际改革或创新,并未改变现有乡村金融体系的根本性缺陷,即直接股权融资严重不足,创业金融几乎不存在的局面,因此,在现实中,大部分中小乡村经营主体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合适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而目前乡村中小型经营主体信贷主要依赖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金融和以股权融资为核心的创业金融基本不存在;另一方面需要有合适的规范经营的乡村产业组织或微观经营主体,而目前乡村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缺乏现代经营意识,组织架构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合适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工具、合适的乡村经营组织,乡村金融也就难以真正有效深入到乡村产业发展之中。
     三、建立乡村创业金融体系,赋能长江经济带乡村创新创业的政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乡村产业发展条件,在长江经济带率先建立完善的乡村创新创业金融生态体系,对于支持长江经济带乡村创新创业活动,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建立长江经济带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地可以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我国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和乡村产业发展的示范带。为此建议:
     把长江经济带作为乡村创业金融改革试点地带
     中央政府可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省份各选一省作为改革试点区,探讨支持乡村创新创业的“创业金融生态”的制度安排,赋能乡村创新创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金融具体包括政府出资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母基金、乡村创投基金、乡村小企业投资公司、中介机构等金融机构。长江经济带乡村地区可以结合自身条件,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因地制宜探索形式多样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引入乡村创业投资,为乡村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创业金融支持,打造一批具有现代经营意识龙头企业,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扩大乡村市场需求规模,服务百年变局之下的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助力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乡村创新创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统筹管理和运用中央政府、长江经济带地方政府涉农、支农资金预算资金,如直接投入资金、各类奖励资金、补助资金。创立专门的长江经济带乡村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长江经济带民间资本创设乡村创业投资基金,这样一方面提高政府资金运用效率,另一方面可扩大投资规模;在中央和地方层面,运用财政和民间资本,设立面向大中型乡村企业的长江经济带乡村产业直投基金和面向小企业的乡村小企业投资公司。
     培育乡村金融新动能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政策,如为创投基金和小企业投资公司收益提供税收优惠,一定比例信贷融资支持,支持民间资本在长江经济带设立专门支持乡村创新的创投基金、小企业投资公司,为乡村创新创业提供股权融资和企业增值服务,打造乡村经济增长新动能。
     优化乡村金融政策体系
     地方政府可通过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各类人员到乡村地区进行创业,如农民工、大学生、城市退休人员回村创业,构建知识型、开拓型、技能型新型农民队伍,建立一批运行规范的经营主体;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础上,以“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确保农民权益基础上,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建立适合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乡村经营组织和劳动用工制度,培育新型微观经营主体,打造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乡村经营体系;营造支持乡村创新创业的良好金融和政策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发展和农村建设工作之中,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
     为乡村金融资本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在强化披露、规范运作、优化流程、简化程序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支持乡村创新创业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先挂牌交易、转让、上市,为基金投资退出创造便利条件。

关键词:建立乡村创业金融体系 赋能长江经济带乡村创新创业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林毅夫 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题记:1月9日上午,“清华三农论坛2021”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本文根据林毅夫教授的演讲整理,经本人确认并授权。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国发展战略又有了重新定位。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定位,为什么要提出来?对乡村振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新发展格局缘何引起关注
     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国内、国际引起高度关注。之所以被关注,关键在于国内外对我国发展模式的印象根深蒂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普遍被认为是出口导向型。因此,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论断,似乎意味着传统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模式有所转变。考虑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更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中国又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因此,如果中国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模式,影响的将不仅是中国,更会影响世界。
     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原因
     1. 短期原因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都产生非常大的冲击,是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冲击,中国是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种状况下,国际贸易一定会有所萎缩。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也必然受到影响。在出口受限的同时,我国经济还在正增长。此时,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多只能在国内消化,实现国内循环。
     2. 长期原因
     新冠肺炎早晚会过去,但我们的战略定位是长期的。因此,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更有其长期原因。一是源于美国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一再增加关税,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采取打压政策。这种情况下,我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对国际资源尤其是国际技术资源的引进肯定受到限制,为了本国的发展,必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要依赖力量。二是源于经济的基本规律。2006年以来,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4%下降到2019年的17.4%,减少了50%。出口占比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与经济规模有关,其二与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关。从经济规模看,制造业规模经济大,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国内经济规模小,国际市场的比重就越大,国内经济体量越大,国内自己能消化的比重就越高。新加坡经济规模小,所以2019年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104.9%,远超中国的35.4%[1]。另外,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6%和13.4%,均低于我国,原因是美国和日本都是高收入经济体,服务业分别占GDP的80%和70%,服务业中很多产品都是不可贸易,所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高,出口占GDP的比重必然越低。
     2006年,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占全世界的比重为5.3%,同年我国服务业比重为41.8%;2019年,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增加至全世界经济比重的16.4%,而服务业的比重则增加至53.6%。经济体量的扩大和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共同解释了缘何中国的出口比重会从35.4%下降至17.4%。从数值看,2019年国民经济有82.6%的国内循环,已经形成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
     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必要性
     从国内循环部分看,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升、经济体量的继续扩大以及服务业比重的继续提升,国内循环的主体部分会更为加强,这已然是一个事实。当前,通过新发展格局的提出重新论述该事实,有一些政治上的考虑。
     一是给自己提升信心。当今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国内大循环,且现在已经有80%多是国内大循环,将来更可能达到90%是国内大循环。这说明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搞好国内的经济,不管国际经济怎么风雨飘摇,中国都可以稳定发展。
     二是避免政治上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中国长期被看作出口导向型模式,在中美的摩擦中,美国把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是出口导向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起源于国际部均衡也被归罪于中国的出口导向。我们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事实论述好,让国际上能够理解,也可以避免国际上对我们不必要的误解,或者是不必要的归罪。
     二、国际市场是否已不重要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否意味着原来讲的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定位不再重要?答案是否定的。经济要发展好,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这是新结构经济学的一个很主要的立论支点。
     国际市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肯定要充分发展,且产出的产品也会尽量在国内消化吸收。然而,即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6.4%,也许未来2030年、2040年还可以达到20%甚至25%,但从全球看也不过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要发挥比较优势,自然要通盘考虑整个国际市场。要发挥比较优势,就意味着有些产业我们没有比较优势。比如,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密集型产业就很难有比较优势。此外,随着中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将让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失去比较优势,未来也需要在有可能进口时尽量进口,让我们的发展成本更低、质量更高。因此,新发展格局里还要加上后面这一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卡脖子产品的讨论
     当然,也要考虑到,在一些产业产品上会不会被卡脖子的问题。如果被卡脖子的话,没有这些产业,没有这些产品,经济就不可能稳定发展。对那些产业产品,我们自然必须利用举国优势来发展。
     因此,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要分析一下哪些产品可能被卡脖子,以及谁会卡我们的脖子。劳动密集型产品,将来可能要进口,但将来应该不会被卡脖子。但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可能有卡脖子的风险,比如华为被断供,中国一些高科技产业被列入某国的实体清单,这个可能会被卡脖子。
     再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例,进一步探讨是否会卡脖子以及谁会卡我们的脖子问题。绝大多数的高科技产品不只一个国家有,美国有,德国有,日本也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分析,日本会不会想卡我们的脖子,德国会不会想卡我们的脖子。分析的结果是,他们不会。企业角度看,高科技产品要取得技术优势,需要大量研发,成本很高。研发以后,该技术到底有多少回报,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利用国际大市场。当前看,中国是国际上最大的单一市场,如果放弃了中国市场,企业可能由巨大的盈利变成微薄的盈利,甚至是没有盈利。如果盈利少或者没有盈利,企业继续研发的投入就会不足,就难以继续维持自身的优势。在这样的考虑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不会想卡中国的脖子。
     卡中国脖子无非来自政治的考量,这就涉及到国家角度。那么,哪些国家会有这种考量?为了争霸、为了维持世界霸权,可能会为了政治利益牺牲经济利益。但是,德国、日本不可能去争世界霸权地位,而会更多以经济考量为主。
     对自然资源产品大概也可以这么考虑,因为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产品可能来源会有很多国家。分析清楚以后,不管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利用好国内大循环,就可以维持国内的稳定和相对快速的发展。
     从2008年以后,我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0%。在未来新发展格局之下,我国每年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也会维持在30%或者更多。我国只要继续按照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30%的贡献率,以及每年扩张30%的全世界市场,这种情况下,即便个别国家想围堵中国,也很难在国际上形成联盟,因为其他国家不会牺牲本国的经济利益。
     三、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怎么发展
     在总体的新发展格局之下,乡村振兴可以按照既定的道路继续发展。因为总体环境会好,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城市市场会不断扩大。这种情况下,唯一要考虑的是,我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后,比较优势的变化。农业是土地密集型的,也是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人均耕地的劣势,外加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我国在很多农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会不断失掉。此时,必须考虑的事情是,哪些农产品会成为我国被卡脖子的产品?除了卡脖子农产品外的农产品,只要国际市场上价格更便宜,能买就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当前看,唯一可能被卡脖子的是粮食安全问题。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相对来讲,也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所以比较优势会不断变化。此时,我们在坚持国内粮食自给的同时,更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关注有粮食生产优势的国家,采取粮食进口多元化战略。此外,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和投资,把国外耕地多有粮食生产潜力的国家培养起来成为我国的粮食进口基地之一。当然,即便如此,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还是非常重要的,坚持耕地保护不放弃。在给定耕地的状况下,产出满足不断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农产品,技术也需要不断提升,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此外,从日本、韩国等其他土地稀缺的高收入经济体角度来看,粮食还必须有保护政策的支持。基于以上三点,相信我们在新发展格局之下,既能够给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总体环境,也能够为我们的粮食安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林毅夫: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思考

 


        □ 付卿鑫 郭海琳
  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作为全球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同时也面临经济基础薄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全会提出,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包含广大农村地区的实际,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深入落实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南80%的土地、60%以上的户籍人口在农村。农村既是制约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快速发展的突出短板,又是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潜力巨大的发展区域;农民既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建设成功与否最有说服力的参与者和裁判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海南应把强化自治、法治、德治作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走出一条乡村善治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之路。
  加强自治
  打牢乡村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
  村民自治,是指村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满足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过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这一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村民自治作为我国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乡村治理的关键环节,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影响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加强和改进村民自治,既是提高村民能力和素质的关键举措,也是激发乡村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海南很多村民在民主自治方面意愿并不强烈,主动参与村民自治的人数比较少,显然不利于乡村治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村民自治意愿之所以不强烈,一方面,海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村民参与动力不足,认为乡村治理更多是政府的责任,没有强烈意愿成为村干部,也不太关心谁成为村干部;另一方面,有些村民观念比较落后,权利意识淡漠,在村民自治工作中,抱着管好自己一亩三分田的态度,对村里事务往往倾向保持沉默。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农民参政议政提供动力。二是明确村民自治范围,处理好乡镇政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乡镇政府要减少对村民自治不必要的干预,村党支部主要做好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具体的村务应由村委会负责。三是突出农村群众主体地位,培养农村群众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转变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努力做到治理为了群众、治理依靠群众、治理成果由群众共享,在全社会形成勇于、善于、乐于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局面。
  健全法治
  强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当前,我省农村法治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突出表现为一些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治意识不强、法治思维缺乏,学法、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不高,依法办事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较差。
  海南自由贸易港乡村治理亟需提高法治化水平。一是基层政府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一方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通过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职能,把乡镇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并做好监督检查,促使乡镇政府依法履行好各项职能;另一方面,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乡镇广大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彻底摒弃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思维和习惯,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自觉,提升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二是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村法律援助,推进公益法律服务进乡村。加大农村司法救助力度,做好农村司法救助执行工作,细化救助标准,推进救助信息公开。三是深入开展普法下乡宣传教育。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化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民法典等与农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
  倡导德治
  增强乡村治理体系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德治能通过内心的道德约束机制来达成善治。当前,海南农村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面临新的考验,不孝敬父母、铺张浪费等道德滑坡现象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
  乡村治理要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就要充分挖掘道德的力量,重塑乡村道德秩序,使德治深入人心,进而降低自治和法治的成本。一是充分发挥乡规民约重要作用。乡规民约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准则,也是治理乡村的有效工具,要用好用活乡规民约,培养文明健康行为习惯。二是积极推进乡村移风易俗。让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遏制讲排场比面子的攀比之风,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实行适度奖惩,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三是加大培育新乡贤文化力度。不断挖掘有口皆碑的模范人物、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以及其他所有愿意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出钱出力的贤达人士等人才资源,组建乡贤智囊团乡贤创业团乡贤民情团乡贤爱心团等平台组织,引导其积极参与乡村共建共治。在规范新乡贤返乡的组织动员引导、资金配套扶持、精神荣誉鼓励和制度安排保障等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为新乡贤回归乡村创造条件。注重宣传新乡贤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在参与实践中提高群众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推动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把自治、法治、德治融为一体,积极搭建多方参与治理的平台和渠道,鼓励引导社会和公众共建共治共享,使乡村治理有力、有序、有效地稳步推进,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存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分别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定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键词: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思考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胡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

 

          文 | 胡靖 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2020年,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性、科学性。但是,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怎样理解、怎样展开?笔者谈一点认识。
     居安思危,预防相对贫困
     目前,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全国消灭了绝对贫困,所有贫困线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是,“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非易事。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化和进一步对外开放,地区分化、城乡分化、村民分化都可能加剧,由此会导致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持续扩大。一部分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的农村人口有可能陷入长期的相对贫困之中,甚至如果相对贫困不能得到遏制,绝对贫困还可能反弹。具体表现就是随着新业态、新技术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会因为在城市打工失败而失去收入来源,他们的家庭可能交不起电费、水费、气费、网费,在北方地区,还可能在冬季交不起取暖费,其子女也可能因此辍学。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市场活力的展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但同时也要看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一般是技术、机器替代劳动力的过程,由此,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流通业都将受到极大冲击。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由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的现代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持续下降,新的机器和机器人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率都将远远高于一般的蓝领工人。由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难以在城市寻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将不得不返回农村。如果农村仍然凋敝,没有机会就业,他们只有长期处于一种待业状态、失业状态,这必然导致相对贫困的扩散。
     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乡村振兴,其实就是要在县域范围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就业创造机会,其中乡、村产业的孵化和发展是重点。
     产业振兴,重构乡村产业组织
     乡村,泛指县城以下的乡镇及农村地区。乡村往往覆盖了大部分的国土面积,拥有森林、山地、河流、滩涂、耕地、矿产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至少包括一半以上的户籍人口和劳动力。但是目前,除了农业和最基本的一些邮政、交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多数地区乡村的制造业、加工业、高端服务业处于一种“空壳状态”,这是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巨大的损失,是乡村振兴亟须解决的难题。
     制造业、加工业是乡村产业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三产融合”的关键。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乡、镇、村有乡镇企业的背景和产业组织的经验,加上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的技术、人才辐射,所以这些地区乡村的“三产融合”“城乡融合”进展都比较顺利,不仅吸纳了本地的剩余劳动力就业,还吸纳了不少中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就业。但是在其他大多数地区,乡村一般缺乏这种产业组织的背景、网络和优势,更缺乏人才、技术的辐射和带动,所以乡村产业很难通过市场竞争自发发展起来。为此,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重构乡村产业的组织网络,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基础和条件。
     第一,县、乡要积极扶持乡、村两级的产业园区建设。乡村制造业、流通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建设用地和配套设施,这就需要乡、村本着节约用地原则,科学规划、精心建设乡镇产业园区。要吸取以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式发展的教训,乡村的产业园区也需要道路、电网、通信、自来水、排水的“五通一平”。园区可以招商引资,引进先进企业进驻,主要是承接产业转移、技术转移,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孵化、发展本地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各个行政村内的产业园区,主要是为各个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加工、物流、冷链、信息等综合服务的场所。
     这种“乡镇产业园区+行政村产业园区”的乡村产业组织网络,是县和乡镇领导班子应该“有所为”的地方。
     第二,行政村要发展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社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一个村庄内,由于资源禀赋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孵化出多个专业合作社。这些专业合作社可以改变“小农户”的细碎经营状态,让它们能够通过合作社对接城市的大市场、大卖场,完成“惊险的跳跃”。但是,目前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在制度上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严重影响合作社的稳定性和效率。这就迫切需要发挥村“两委”成员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可以在行政村成立综合社,综合社一方面为各个专业合作社提供停车场、冷库、加工车间、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避免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综合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资产,不断做大做强。综合社的利润可以充实村庄财政。
     乡村产业的孵化和产业组织网络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方向和重点,但前提是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培育城乡融合之源
     乡村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防止绝对贫困反弹、相对贫困扩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原因在于,乡村的生态环境包括洁净的空气、水源、生态农产品和“各美”的乡村景观,是新技术、新行业几乎永远不可替代的生命元素。随着国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生态农业必然成为一种新业态,从而为乡村产业开辟一条独特而稳健的发展道路。这一由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延伸出来的产业链与乡、村两级的产业园区耦合,将会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由此,返乡的农民就可以在乡村重新发现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进而在相对贫困消弭的同时,来自乡村巨大的有效需求,可以为国家的“内循环”注入源源不断的优质能量。
     从资源到生态,从生态到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平等性,而不是永远依靠政府、城市的转移支付和扶持。
     
     

关键词:胡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传好脱贫攻坚接力棒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成为三农工作的新重心。
  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各地创新谋划,综合施策,努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两张施工图有效衔接,让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全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
  扶上马、送一程
  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其中资金投入是重要一环。
  3月31日,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优化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央财政2021年预算安排衔接资金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
  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各地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在江西崇义县过埠镇梦想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楼房错落有致,院落干净整洁,道路平坦开阔。为完善后续帮扶措施,过埠镇通过发展产业、引进企业、开设就业车间,以产业带动就业,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2018年,贫困群众胡声来从偏远山乡搬到梦想家园,通过扶贫干部的帮扶,他在附近的精亿灯饰制品有限公司找到工作,每月工资2000多元。不仅住进新社区,还在就业车间找到工作,我对生活恢复了信心,内心很充实。胡声来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后,我们要擘画十四五’发展蓝图,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使人民全部过上好日子,特别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摘帽不摘帮扶,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指出。
  兴产业、促就业
  汇聚增收致富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产业振兴。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乡村造血功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在贵州威宁县么站镇香厂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株株青花椒长势正旺,早熟马铃薯已悄然冒出绿芽。
  这片早熟马铃薯5月就能上市。香厂村党支部书记代荣仓说,抢抓农时栽种的威芋5号巧打时间差,能提前3个月上市,有效解决晚熟马铃薯集中上市卖不上价的问题。
  不远处的另一片菜地里,90后驻村第一书记张勇正忙碌着。脱贫摘帽后,工作节奏一点没放慢,现在的工作重心就在产业上。张勇说,村里有花椒基地3010亩,蔬菜基地220亩,还打算种些南瓜和辣椒。
  像威宁县一样,目前不少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如何做好产业后续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课题。
  在河北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村里发展起食用菌产业、林果业、旅游业,还办起了箱包加工厂,昔日寂静的山村热闹起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
  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国发表示,为促进产业兴旺,河北将支持每个脱贫县发展壮大1至2个农业特色脱贫产业,在全省脱贫地区建设设施蔬菜、特色杂粮、道地中药材、板栗、优质苹果等21个特色产业带。
  产业发展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又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前提。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培育产业集群,实行产业联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指出。
  育人才、增活力
  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在发展新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缺少人才的困扰,曾是不少乡村发展中的一大突出难题。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达善溪村第一书记毛方华也一度为此担心。
  没想到的是,随着村里玫瑰酒产业逐渐壮大,去年4个原本观望的人主动申请种花酿酒:一个是村干部,一个是长期务农的普通农民,一个是外出务工想返乡创业的村民,一个是城里的企业负责人。他们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毛方华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做好人才文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激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应突出抓好人才振兴,加大力度培育新农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农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村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代耕代种、全托全管、统防统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对接。尹成杰指出。
  在乡村人才振兴中,除了持之以恒做好人才引流、回流工作,如何让人才留得下、干得好也是一项牵动全局的大事。
  要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建议,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为返乡入乡人才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提供广阔的成长成才空间,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02日 01版)

 

关键词:传好脱贫攻坚接力棒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张峰、程翔、周渡洋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在谈及“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时着重强调了“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早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就提出“加大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力度,健全适合其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2019年1月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
  就实现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而言,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和农民生活所汇聚的蓝海将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更为丰富和立体的需求与应用场景;数字普惠金融借助创新的力量,降低服务成本、扩大服务范围,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地和实施的重要推手。纵观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大目标,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出发和落脚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五大目标展开。
  一、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模式创新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兴旺要求产业必须有一定规模,如果生产规模太小、产值太少、经营分散,就很难说是真正的产业兴旺;要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除了种植或养殖, 还需要将产业链条延长,把加工和服务业加进来;要求有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市场需求,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 规模越大的产业赔钱越多,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越惨重;要求必须让农民受益,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的生活, 这是产业兴旺的归属和目的。而产业规模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需求拓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传统的农村金融对产业兴旺发展的支持有限,急需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开展农村金融创新以满足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数字普惠金融就是重要的创新模式。一是通过线上开发“闪贷”“e贷”“随心贷”等产品,切实从“足额、便捷、便宜”全方位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二是简化信息采集,实行无感授信,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建立可授信人员清单,保证精准授信,农户全程不需要复杂的流程就可获得数十万元的授信额度,灵活开展“应需增信”工作,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三是积极推广“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交易市场+家庭农场”等链式服务,创新推出“N村+银行”“村+公司+银行”等融资模式,真正改善农村金融薄弱方面,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满足农村产业规模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市场需求拓展的金融需求,促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推行绿色金融理念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高效运行,还必须重视现代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坚定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方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用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利用绿色科技不断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发展呈现出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安全可靠、生态系统稳定的发展新格局,使农村在产业兴旺的同时实现生态宜居。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生态宜居的路径主要是将有关金融的经营活动与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治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优化生态农业的金融服务环境来实现的。一是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为环保型农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项目提供融资;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政府授权,明确支持绿色生态项目的融资方向,提升生态农业贷款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实现乡村生态宜居。
  三、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多元金融服务增强农民生活幸福感
  当代农民的生活富裕呈现出福祉多元化特征:不仅体现为收入提升的直接福祉,还体现为包括教育、医疗、出行、治安等公共物品供给带来的间接福祉,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表现为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将填平原先单一线下金融服务所形成的城乡金融鸿沟,极大地拓展金融服务的空间可及度,精准聚焦于村、镇、农户等“金融洼地”,通过虚拟网点、远程银行等为其提供包括支付、信贷、保险、理财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依据地区特征将大数据应用于普惠金融向农户福祉的传导路径关键环节,通过众筹、农村股权、合作担保、等金融工具创新,使民间投融资向养老、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倾斜,提高普惠金融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促进作用,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教育、养老、交通等民生改善和生活便利所带来的幸福感。
  四、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诚信教育夯实信用基础促进乡风文明
  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展农户普惠金融宣传工作、建立回访机制,以此确保农户及时掌握授信信息,并以农村群众活动中心或文化交流中心为阵地,以进村到户办理业务、现场进行宣传、进行文艺演出等方式向广大农户普及金融基础性知识,在数字普惠金融满足农户融资需求的同时,引导农户的诚信守约意识,营造质朴文明的乡村风貌。
  五、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强数据融合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政治、文化、经济因素,还要关注教育、民俗、生活方式与心理和情感等诸多方面。建立在金融科技基础上的数字普惠金融将不断扩大农村地区征信系统覆盖范围,搭建包括个人基础信息、借贷信息、信用卡信息、社交数据、电商数据等在内的用户多样化、立体化信息数据库,充分实现信用数据资源共享,将这些数据融合转化为社会资本,变乡村治理“软环境”为融资“硬实力”,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乡村治理和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中的发展进程,进而使得治理更有效。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乡村生态,普惠,乡村治理,乡村风貌,金融支持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着力点

 

         秦廷华  贵州省黔西南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使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社会认可、人民满意,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具体来看,应将着力点放在政策配套衔接、建设项目衔接、扶贫产业衔接、社会治理衔接、工作机制衔接、强化文化引领、加强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
       政策配套衔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强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抓紧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在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同时,要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持续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
       建设项目衔接。对于脱贫攻坚阶段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持以长线思维,对于尚未完成的要继续实施完成,切实把这些工程项目建设好,使这些工程项目成为造福人民、造福一方的惠民工程。当前,对于已脱贫地区的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要结合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建设项目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持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扶贫产业衔接。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因此,在脱贫攻坚阶段发展起来的各个产业,要注重后续产业的培育与延伸,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发展产业要坚持市场引领,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做好扶贫产业衔接,要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的产业扶持,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特别是要就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县域、乡村,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成果,促进就近就地就业。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形成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社会治理衔接。“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做好社会治理衔接,就是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在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着力加强脱贫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认真落实乡村治理制度,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治理体制和机制。开展乡村治理创建工作,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村学法用法守法示范户,加强乡村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推动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理。
       工作机制衔接。在总结提炼的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好的工作机制、好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成果,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抓手,使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明显成效。比如,脱贫攻坚阶段探索总结的“万企帮万村”、定点帮扶等经验在乡村振兴工作上要延续下去。再如,各地方结合实际总结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都可以进一步总结提炼加以运用,实现工作方法常态化制度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乡村振兴,建立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强化文化引领。做好衔接工作之外,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以文化为引领,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新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把乡村振兴的“乡风文明”落到实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价、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加强队伍建设。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加强队伍建设,要建设好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班子,立足于培养基层干部,在基层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派机关干部到乡村挂职锻炼、驻村帮扶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把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的希望建立在挂职锻炼、驻村帮扶上面,而要立足于培养选拔优秀的基层干部上面,只有他们最清楚农民群众到底最需要什么、当地的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当地经济应该如何发展。这样,也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形成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民主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理念

 


        【编者按】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技术创新通过主体、组织、制度、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和完善,赋予乡村治理更多的治理能量,提高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从具体的实践进路来看,民主技术创新应当着重把握理念发展方向,确立基层民主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权力理念、价值理念和行动理念。奋进新时代,如何构建民主技术创新与乡村治理有效融合的理念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实现。为此,中国理论网特推出解读书摘,以飨读者。
  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定位和发展界限。民主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仅是为了追求治理的工具性价值,单纯地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民主技术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和福祉。在乡村基层社会,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基层民主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也是指导和规范民主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价值维度。乡村基层民主技术创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能够保证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初衷得以实现,才能促进基层民主技术的创新成果能够为广大村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将民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事实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有着丰富和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人追求自身目的的活动,整个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认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人民比君主更加重要;《荀子·哀公》篇中述: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也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将其融入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民主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转变行政服务理念,尊重并凸显村民群众当家人的主体地位。
  第一,激发村民群众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体活力。现代治理概念中核心要求是人民的参与,这一核心要求不仅是未来治理模式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治理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的要求。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民主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硬件支撑,也使得诸多的民主技术形式能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为村民群众所感知,并加大服务村民群众的力度。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逐渐转变,新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基层群众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话语权、知情权和表达权的提升,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传统治理模式逐渐向以人民参与为中心的新型治理模式转变。另一方面,推进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善治的过程是一个还政于民、公共权力向社会回归的过程。乡村治理现代化意味着要构建一种人民广泛参与,行政权力与人民以及其他参与主体上下互动,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基层民主技术创新要紧密地围绕这一目标,通过制度、机构和组织的创新,保证村民群众和各社会组织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和广泛地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当中,贡献自身的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第二,构建以人民满意程度和公共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供给体系。现代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政府要服务于公民,更加强调基层治理的服务属性,即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现代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主体,不仅要履行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种基本职能,更重要的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相比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更加强调公民通过对话,形成并表达共同的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要积极回应公众的公共需求,政府与公众通过表达回应循环机制,逐步形成稳定、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基本要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出发点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红利,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满意度。所以,政府要积极构建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体系,拓展公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手段,并及时、充分回应公众的利益表达。此外,构建以用户满意度为准绳的公共服务评价标准,通过多种手段积极收集公众意见,并及时归纳、汇总,同时加强对基层治理服务评价标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构建科学完备、切合实际以及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保障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的提升。
  第三,在每一次基层治理实践中,都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不是虚幻的、空洞的,而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践行。首先,党政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由于我国独特的权力授予委托机制,导致领导干部在行政体系中的权力、影响力处于行政体系中央地位,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得到增强。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逐步内化过程中,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效应必不可少。其次,政府工作人员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个人权利,充分保障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表达途径。最后,要坚持人性化治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性这一因素,有助于提升公共权力的权威性以及公众对公共权力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共赢。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主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服务理念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继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了党新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困难群众自身的作用,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才能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领导是关键。首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着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要求,做到帮扶队伍稳定、资金投入不减、政策支持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加大就业、金融、综合性保障等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二是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两类人群”实时监测,加强帮扶人员力量,针对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及时制定合理对策,提供有效的帮扶措施,坚决做到边缘易致贫人口不致贫,脱贫不稳定人群不返贫。继续对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三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要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省市县各层面结对帮扶,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大对脱贫县的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乡村振兴通过总体性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能够为贫困群体提供更稳定的发展基础和机会,进一步有效巩固脱贫攻坚的政策成果。
    其次,要凝聚全社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一盘棋”的格局。一是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扛起社会责任。企业需要主动创新举措、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打造农特产品智能营销平台、布局运营农特产品自动售货系统等。二是保持驻村工作队的延续性,谋划常态帮扶推进机制。全国贫困村已经脱贫摘帽,但乡村振兴战略还在起步阶段,农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扶持。要继续找出让农村群众致富的方式以及产业投资方向,让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发动自身的内在动力,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还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同发展,解决多维度贫困问题,达到共同富裕。三是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我们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各界关爱困难群众、关心乡村振兴事业、投身乡村振兴行动。我们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总之,只有凝聚全社会共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才能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最后,困难群众自身也要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广大贫困群众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一方面,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另一方面,困难群众自身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爱国、敬业、勤俭、诚信、明志、友善、好学、求新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另外,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因此,广大脱贫群众要继续鼓起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苦学实学、真学真用、苦干实干,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和良好家风家教,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农村地区蔚然成风。
    总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才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社会和困难群众自身的协同作用,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要统筹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有机贯通,推动实现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加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积极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做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只要我们全党、全社会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增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斗志,提高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和定力,就一定能够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丽篇章。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组合拳,两会,成果,返贫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借回流农民工之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同步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步入新的全面推进阶段。出于对乡村振兴现实人才需求的回应,以及对当前乡村人才建设面临困境挑战的忧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系统聚焦乡村人才振兴,于2021年2月23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从逻辑起点来看,乡村人才振兴必然要探索和解决人才来源问题。而农民工回流恰为人才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工主动回流趋势愈加突出,数量规模与日俱增。尽管当前对回流农民工群体规模的官方数据统计和实证计量统计均比较缺乏,但课题组研究发现,不论回流动因、不论回流主被动性,农村人口中的大多数均有过外出务工经历,回流农民工的群体规模在乡村社会中相对庞大。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重视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作用。
    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现实可能突出
    第一,国家地方政策频出,回流农民工助推保障坚实。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党委人才工作部署,再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系统性地关注乡村人才振兴问题,农民工返乡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加之地方政府配套措施的跟进,回流农民工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第二,市场社会良性发展,回流农民工助推机遇显现。近年来,我国产业区域性转移趋势愈发显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初步显现,这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或回流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此同时,社会各界逐渐对回流农民工的社会作用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环境得以建构。此外,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使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有显著提升,回流农民工发展的部分后顾之忧得以缓解或打消。第三,四重资本复合加持,回流农民工助推优势显著。人力资本方面,得益于习得技能、外出阅历、现代观念的积累,回流农民工较传统村民更易扮演乡村振兴“助推器”、城乡融合“粘合剂”的角色;社会资本方面,城市社交经历使回流农民工逐步突破传统社交圈的局限,其助推行动更能得到多方主体的支持;经济资本方面,城市拼搏经历使部分农民工积累了回流再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资金;隐性资本方面,与乡村社会的联结使回流农民工较外生人才更了解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其助推行动更具现实聚焦性和针对性。
    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阻碍因素尚存
    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行动仍有局限,主要表现为回流农民工助推积极性有限、作用空间有限和作用程度有限。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第一,宏观层面,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对“三农”发展的影响仍在持续,对回流农民工的价值作为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城乡标签二元分割、城乡公共服务不均、城乡社会保障有别,回流农民工寻求个人再发展进而助推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尚未得到充分消除。第二,中观层面,发展空间仍有局限。从乡村发展平台来看,有限的乡村发展平台尚不足以完全支撑回流农民工“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从激励机制来看,地方政府、村集体对回流农民工的激励举措、激励力度等均不尽完善,回流农民工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激发。第三,微观层面,个体羁绊尚未消除。个人发展意愿强弱、发展能力强弱、家庭条件和状况差异等均会对回流农民工的个体选择和现实行动产生影响乃至制约,部分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特征。
    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有待系统优化
    第一,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制度基础。首先,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破除城乡二分观念,实现对“农村”“农民”等被人为异化概念的“去标签化”;其次,要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以正当性和合理性;复次,深入考察地方实际,因地制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提量又提质;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新农合、新农保惠及更多回流农民工,清除农民工回流社会保障无法转移接续的障碍,减少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第二,将发展空间重塑作为空间保障。一方面,要遵循需求导向,充分考虑乡村社会发展和回流农民工发展的实际需求,借助地方政府、村集体、工商资本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构建合乎地域、合乎时宜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回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扶持,将过度依赖于外生人才培育的地方政策导向转向内生人才挖掘,通过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激励充分调动回流农民工再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第三,将个体发展提升作为行动动力。一方面,要合理引导回流农民工的发展观念转型和发展意愿提升。通过舆论宣传等方式,引导积极回流农民工正视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村集体、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回流农民工自身等多元主体都应该充分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完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回流农民工的个人发展能力和发展资本提升。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今天,在乡村振兴人才困境依然严峻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回流农民工的力量,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整体行动,让回流农民工在追寻自我发展的同时施展才华,进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系温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回流农民工的发展问题研究”、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温州大学校级孵化项目“回流农民工助推乡村振兴何以可能?——来自浙皖赣黔四省的证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张剑宇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计量统计,乡村社会,网评,人民论坛,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就业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行动)的历史意义和内涵

办好农村成人教育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乡村复兴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农民始终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持续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乡村振兴的速度和效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型职业农民主力军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发挥好“懂”农民发家致富真心也懂政府振兴乡村的决心的优势。
        农村成人教育要成为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加油站”。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无疑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农民成人教育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大量的“农创客”从哪里来创业,众多的“田秀才”如何去兴业,富有成效的农村成人教育无疑是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加油站”。如果农民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市场对复合型、管理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就会从内生动力方面成为乡村振兴“短板”。如果没有系统性、全面性和专门化特性的农村成人教育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一大批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就会缺少“核心力量”。
        农村成人教育要成为建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演武场”。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要让“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能手、营销达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运行机制,并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带给更多的农民“看得见”的实惠,学到手的“本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随时在身边点拨的“老师”,需要学得懂、用得上的“真经”。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只有集聚真正的“农村英雄”,积极开发更多适应农民素质提升的信息化、专业化、创新型、特色化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村成人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才能搅动一方风云,让乡村振兴的事业风起云涌。
        农村成人教育要成为培育大量新型职业农民的“讲习所”。乡村振兴紧随脱贫攻坚,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更要不忘共产党。作为乡村教育的“排头兵”,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教农民如何多挣钱,还要尽可能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让农民少花钱,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方式要灵活,课程内容要实用。要坚持农民需求导向,自觉提升与农民实际需求的匹配度,努力要把重点放在农民技能培训、就业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市场信息获取上。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培训针对性,实现农村成人教育供需的良性对接。既要有集中培训、资源下乡,又要有临时性、阶段性的“私人订制”式的培训,以灵活便捷高效的方式,实现实用培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农村成人教育要成为深化乡村改革新征程的“试金石”。乡村振兴的进程是政府主导乡村深化改革的过程。乡村改革要开门纳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要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这既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也是党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乡村振兴的所有资源都能实现使用效应的最大化,就要坚持目标导向,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强化不同部门的合作能力,实现教育资源的齐抓共管和充分利用,加速培育出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农村主体力量,打造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
        农村成人教育要成为助力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引路人”。知书明理最能长见识,要加强国家大政方针、惠农政策、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打开眼界、开动脑筋”,找到“发家致富”的路、看到美好生活的门,才能让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切实改变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以往两眼盯着“项目”转,短期培训和突击式教育项目输入多,而常态化、可持续的教育项目不足的现象。要盘活本地农民最需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各种新知识的融入,开阔农民的视野,改善农民的经营观念,增强农民用好惠民政策的能力,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及时的指导。
        农村成人教育助力乡村文化全面振兴的“宣讲员”。乡村文化作为农民成长中的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均有所体现,在实践中不断被开发利用,在教育中得到有效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地内化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成为文化自觉。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乡村社会中乡土文化、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融入到教育体系中,构建起具有较强人文情怀的教育模式。利用戏曲等传统艺术开展法律教育,依托数字化影视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繁荣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培育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化解不良风气,塑造积极向上的乡风、民风、家风,实现教育发展与文化振兴的双重目标。
    从长远来看,乡村振兴是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离不开城市教育资源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出台激励性政策和制度性措施,引导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推动大量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返乡创业人员充实到乡村,持续改善农村成人教育的设施、内容和方式,为提升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同时,也需要农村成人教育发挥好塑造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科技意识的作用,激发农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