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2023年(8篇)【乡村振兴】全州建设美丽湘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汇报发言汇编(完整)

2023年(8篇)【乡村振兴】全州建设美丽湘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汇报发言汇编(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8篇)【乡村振兴】全州建设美丽湘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汇报发言汇编(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8篇)【乡村振兴】全州建设美丽湘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汇报发言汇编(完整)

坚持全面统筹  建设和美乡村坚持三个突出  实现三个提升突出“三个作用”  做到“三个转变”“五个坚持”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激活“红色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五美”创建作引领  美丽蝶变崭新颜念好“四字诀”  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四步棋”

坚持全面统筹  建设和美乡村

中共吉首市委 吉首市人民政府

一、坚持D建引领,塑造队伍美。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基层治理再提质。纵深推进“五进小区”,100个小区D建工作站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四大”集中行动整治院落小区620个41.8万余平方米。驻村帮扶再加强。推行不定期暗访督查机制,强化驻村工作纪律,155支驻村工作队人员再加强,工作再增效。集体经济再夯实。截至10月底,全市117个行政村、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二、深化文明创建,构建全域美。聚焦“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全力塑造“五美”。坚持全面动员。“乡村美不美,看村部”“庭院美不美,看干部”,市乡村户四级联动推进“三大清洁行动”,州市联动开展志愿服务,日均188名志愿者活跃在“文明交通”劝导一线。坚持严督实导。每月开展1轮所有村寨全覆盖督导,大力推进农村“四乱”清零行动,4个最美集镇、23个最美村寨、1200户最美农家展现新貌,创建“最美生态公路”140公里,洽比河旅游公路入选国家2022年“最美农村路”候选名单。坚持破旧立新。农村累计拆除违建1309处62097平方米,拆违地块建设停车场38个、新增车位1131个。

三、加快产业发展,增强内涵美。矢志不移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根基抓紧抓实。突出重点抓产业。湘西黄金茶主导产业总面积达15.5万亩,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茶业百强县”招牌越擦越亮。农旅融合活产业。整合德夯、坪朗、中黄、坪年等重点村资源,成立全州首个乡村旅游联盟。隘口茶旅小镇、勤丰陶野农旅研学基地等项目加快“茶旅融合”“农旅融合”步伐。1-9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1.4万人次,实现收入7.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4%、23.3%。培育主体强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0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1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6家。

四、推进乡村建设,夯实基础美。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城乡均衡服务。社塘坡、马颈坳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全面完工,矮寨水厂完成主体工程;
城乡管线下地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不断提质基础网络。新(改)建农村供水管网71.8公里,实施行政村配电网改造项目81个,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26%。加快完备环卫设施。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9座,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体系全面形成;
建成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明年可实现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坚持三个突出  实现三个提升

中共泸溪县委 泸溪县人民政府

一、突出“院坝议事”,让乡村“强”起来。坚持民事民议,推行“院坝会”议事工作法,下足“绣花”功夫,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是领导带头讲。县委书记、县长每个乡镇选择一个村、其他县级领导带队深入联点村,用百姓语言,面对面宣讲三农政策、谋划乡村振兴。二是党员跟进讲。乡镇、驻村帮扶后盾单位班子成员和村支“两委”,深入147个村(社区)750个村民小组,畅通基层宣讲“主渠道”。三是督促“及时改”。积极推行“院坝会+”,督促群众在院坝会上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回应群众诉求458个,办理民生实事290件,群众满意率达100%。“院坝会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获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湖南工作》等推介。

二、突出“五美创建”,让乡村“美”起来。大力实施“生态强县”发展战略,以“五美创建”为抓手,打造美丽泸溪。一是抓环境改造提颜值。各乡镇均成立人居环境整治执法大队,完成州调度人居环境整治指标10项、超任务1项。整合涉农资金8286万元,扎实推进开展“五美创建”,开工率均为100%。完成厕所改造3463座、垃圾分类示范点13个、乡镇垃圾转运站3个、完成行政村污水治理5个,我县获评湖南省202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二是抓文明创建提品质。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等六大行动,日处理能力200吨的武溪黑塘生活垃圾压缩站投入试运行。投入资金2.79亿元,完成381栋3410户的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出店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乱堆乱放等乱象6859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国调队实地测评。三是抓河库治理提气质。扎实推进沅江、武水“十年禁渔”行动,主导成立泸溪、辰溪、沅陵三县沅水共管联动小组,配备河长258人、护渔员198人,安装监控摄像站点85个,创新“无人机+人工”巡河新模式,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禁捕退捕工作优秀县。

三是突出“五联共治”,让乡村“新”起来。创新实施“D建引领、五联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一是以互助组密切鱼水情。按照“血缘相亲、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原则,农村每名党员就近联系5户以上群众,全县共建互助组9781个、联结群众49115户,实现“家家党员联、户户见党员”。二是以新理念培育新风尚。村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红黑榜”制度;
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建设,创成武溪镇、浦市镇马王溪村等全国文明村镇5个。三是以小岗位赋能大作为。制定《泸溪县村务协管员“三定一考核”管理办法》,推行“县督查、乡考核、村检查”精细化考核管理,实行“五员合一”,做到“奖优罚劣、一年一聘”。扎实开展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创新推行城区“一分钟处警”机制,我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平安湖南建设重点推进县和“平安杯”。

突出“三个作用”  做到“三个转变”

中共凤凰县委 凤凰县人民政府

一、突出组织引领作用,变“客人”为“主人”。坚持三级书记带头抓,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州委、州政府选派4名州级领导联系帮扶4个5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20名县级领导联系23个集中安置点;
对100人以上的7个安置点增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层层压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责任。成立基层党支部6个,搬迁户党员173名全部完成组织关系转移,积极参与安置地党的组织生活,禾库安置区率先成立红安社区。8个城镇集中安置区建立规范一站式便民综合服务中心,不断强化低保评议、民政救助、社保医保等便民服务;
成立村民理事会,建好公益性岗位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维修服务队“三支队伍”,不断增强群众归属感。 

二、突出综合保障作用,变“安置”为“安居”。坚持将工作重心从搬迁安置向综合保障转变,针对搬迁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将180户797人搬迁群众纳入监测对象,因户因人、精准帮扶,建立数据联动机制,拓展风险预警信息获取渠道,做到应纳早纳、应纳尽纳。加强设施建设,集中安置区均选址在城区、镇区、景区附近,全部实现“五通五化”,新建、改造卫生院(室)23个,新建农贸市场、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全面唱响“中国·凤凰六月六”苗歌文化活动品牌,持续举办篮球赛、苗歌赛等文娱活动。通过开展最美农家、励志搬迁户等大评小奖、感党恩活动,持续讲好搬迁故事,全力引导搬迁群众崇德向善、移风易俗。

三、突出产业增收作用,变“温饱”为“小康”。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易扶搬迁的首要任务。坚持产农融合“兴产业”。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模式,发展产业5718亩,直接帮扶578户841人,委托帮扶2310户、10588人,产业帮扶实现全覆盖。坚持就近就地“增就业”。加大企业引进力度,提质就业车间39个,就近吸纳就业1562人,累计开展创业培训342人、职业技能培训2895人。通过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三类人员”就业问题。坚持盘活资产“置家业”。依托竹山村、夯卡安置点乡村民居,大力实施乡村游开发,创新推出竹山花涧民宿和夯卡树蛙部落等旅游IP产品;
吉信镇安置区美食广场为安置区后续扶持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五个坚持”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中共古丈县委 古丈县人民政府

一是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高站位校准“导航仪”。坚持高层谋划、整体规划,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书记”任组长的专抓领导小组,制定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2020-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文件。

二是坚持以产业为核心,高质量打好“组合拳”。立足本地资源。利用“两茶一养”产业优势,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力等入股产业项目,流转62个村约1.3万亩土地用于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经营。如蒿根村种植了17个大棚羊肚菌,村集体增收10万元。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先后投入1600万元支持龙鼻嘴、牛角山等村寨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几个村每年都能给村集体带来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收入。同时,还通过承包或出租门面、山塘水库等闲置资产,每年收益就有90余万元。依托企业平台。依托县内各龙头企业和规上企业,村集体以资产、资金、设备等方式入股,搭乘企业“顺风车”,实现互利共赢,我县累计整合资金1.05亿元入股县内41家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每年分红就有700多万元。用活扶持资金。通过引导各类扶持资金政策,补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先后规划实施了一批前景好、回报优的项目。如,团结村投资350万元修建了恒温仓库和柑橘转运场,还有一批停车场、汽车租赁、乡村振兴示范园等服务项目。

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高效率解决“销售难”。我县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大力推行“订单”式生产模式,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如龙天坪村与华夏航空签订供货协议,600亩柑橘全部包产包销,锦华农业与中茶集团签订对接协议,实现了茶叶保底收购。同时,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势,为各村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产生了良好效益,如石门寨村去年通过电商销售蜂蜜,收入达10余万元。

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支撑,高水平当好“领头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头雁作用,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创业青年、合作社负责人中选任村干部,选拔任用“两委”干部6名,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5名。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524名各类人才返乡,聘请了97名职业经理人运营产业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生力军。

五是坚持以考核为抓手,高标准用活“指挥棒”。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和基层党组织书记D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出台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奖惩工作方案》等文件,每年从集体经济增量中提取15%-20%对“村支两委”进行奖励,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抓实了农村集体经济。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花垣县委 花垣县人民政府

一、实体前移,强化孵化基地“辐射”功能,把“巢”筑到乡村。一是把县级基地建好。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4000万元,在产业开发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吸引151家初创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带动3000名群众稳定就业,基地连续三年获评“湖南省优秀创业示范基地”。二是把龙头企业扶好。将政策、资金向龙头企业倾斜,推动企业实体前移,全县34家农业龙头企业、436家家庭农场、82户种养专业大户、73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带动脱贫群众2.4万人实现增收致富。三是把创业主体育好。成立花垣县创业者协会,推动创业者抱团发展,累计入会会员438户,其中返乡创业主体73个,农村自主创业77个,成功创建3个州级创新创业重点乡镇。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典型评选奖补”计划,奖补示范创业主体70个144万元。

二、服务前移,强化优惠政策“引导”功能,把“凤”引入乡村。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00万元,其中向小微企业发放324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3460万元,有效解决创业者资金难题。二是抓好政策落地,提升效率。开展2次乡村入孵企业创客沙龙,在228个村(社区)配备协理员,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税费减免等服务,2020年以来实施“双创”税费优惠政策120项减税超过1.8亿元,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帮助市场开拓,找准销路。先后举办7届大型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展销,5届大型创业产品购物展销活动,累计帮助创业主体销售茶油、茶叶、畜禽等农特产品实现营收3200万元,创业者产品展示销售平台更为成熟,产品销售渠道更加宽广。

三、赋能前移,强化创业主体“造血”功能,把“技”留在乡村。一是做强职业教育。通过实施“边城人才计划”“校地合作”“乡村工匠”培养等方式,让创新创业更有底气,先后引进种养殖等人才121人,其中村民白朝群通过参加培训教育,开办硒都鸽业公司,带领214个村民创业致富。二是实施能人引领。通过鼓励发动乡村能人回乡创业,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先后建成电子、服装、茶叶等加工车间10个,累计带动1015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比如十八洞幸安祺服饰车间,2021年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三是开展特色培训。把培训班开到乡镇、村组,大力开展茶叶、焊工、苗绣等特色技能培训,今年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2期410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40人,“花垣焊工”“湘西苗绣”等技能培训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激活“红色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中共保靖县委 保靖县人民政府

一、聚焦政治引领,汇聚乡村振兴合力。强化理论武装,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20D精神为指引,创新“宣讲+”模式,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等“七进”宣讲学习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强化思想解放,扎实开展以“幸福保靖人·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大解放活动,围绕“一个保靖人就是一张名片”的理念,构建起以“保靖人”为核心抓乡村振兴的系统思维框架和认知体系。强化目标驱动,印发抓D建促乡村振兴争创示范县五年发展规划,深入实施“D建+”九大行动,保靖荣获省乡村规划“一师两员”制度试点县、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

二、聚焦组织功能,增强乡村振兴活力。抓产业支部建设,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选优乡村“带头人”,配强驻村“尖刀班”,围绕6条优势产业链,建立产业型党组织19个,D建示范点12个,创新“一茶三院士”产业推进机制,对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立法保护,再次荣获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称号。抓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中国农大教授工作站等平台作用,探索“院县合作”新模式,柔性引进院士专家9名,首次引进985高校毕业生8名。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和“一户一大、一家一技”培训计划,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十二条措施,用活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提拔一线年轻干部132名,干部职级晋升194名。发挥岳阳各县市区结对帮扶保靖12个乡镇的优势,管好用好12名挂职干部。抓集体经济示范,全面推行村党组织领办村级劳务公司,创新“六型六联”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片区推进会在保靖召开,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不足5万元增长到15.2万元。 

三、聚焦体系创新,提升乡村振兴效力。健全领导体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合二为一,一体推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健全制度体系,深化“D建引领、互助五兴”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依托“幸福保靖人”数字云平台,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一门式”服务提质升级,信访工作考核位列全州第一。健全治理体系,积极推行“险源、诉源、警源、访源”四源共治模式,扎实开展“五美”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以“四治三种一创”为抓手,打造了2座最美河库、3个最美集镇、22个最美村寨、134里以上最美生态公路,全面改善乡村环境面貌。

“五美”创建作引领  美丽蝶变崭新颜

中共永顺县委 永顺县人民政府

一是坚持分类推进,打造四宜集镇。立足各乡镇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完善集镇功能为出发点,以综合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壮大集镇产业为支撑点,累计统筹部门资金4.8亿元,深入开展“大拆除、大清理、大整治、大改造”容貌秩序提升专项行动,成功创建“湖南省卫生县城”,松柏、高坪、毛坝、小溪、颗砂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松柏、高坪获评全国产业强镇,芙蓉镇获评“湖南特色文旅小镇”“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展现魅力村寨。突出地方特点、乡村特色、文化特征,以县城区周边、国省干道及高速公路沿线、全域旅游精品线路覆盖的村寨为重点,精心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土家探源”特色村寨25个,涌现出了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竹梅山寨”陈家坡、“多彩”场坪等一批特色村寨,实现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蜕变。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守好一江碧水。建立健全“河长+辅警+保洁员”河库巡查监管体系,重点加大5处水源地汇水河库、55处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自然公园等保护力度,常态化清理河库“四乱”问题,深入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以芙蓉、高坪、松柏为重点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获评“湖南省河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县”,酉水永顺段获评“全省最美河湖”。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扮靓一路风景。遵循“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原则,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20余万元,深入实施路域环境整治、路域绿化美化、路域设施提升“三大行动”,全县145处打碑场整改完成率100%,在G352、S247等沿线播撒花种2600余斤、种(补)植树种19万余棵,建成老司城万马归朝、S306线茶林坡等观景台9个,全县打造最美生态公路6条、166公里,X026线参评2022年度“湖南省最美农村路”。

五是坚持群众主体,共建最美农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湘西为民”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建设美丽湘西的先进典型、成效经验等,通过屋场会、村民大会等广泛征求农户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3927条,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主动化、卫生保洁常态化、卫生评比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累计创建最美农家5933户,全县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争创、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

念好“四字诀”  下好乡村人才振兴“四步棋”

中共龙山县委 龙山县人民政府

一、坚持“聚”字当头,下好人才振兴“先手棋”。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聚焦“精准招贤”,设置“急需紧缺人才专项编制”30个,今年自主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3人,引才规模、质量均实现新突破。聚焦“技术破冰”,对接百合、中药材等产业需求,签约柔性引进博士131名、硕士158名来县联点指导,建有科技专家工作站2个,省农科院专家“朱校奇工作站”被认定为“湘西州高级专家工作站”。聚焦“家燕归巢”,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148名能人、72名大学生返乡担任村(社区)干部,185名返乡“农创客”创办了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

二、坚持“育”字为先,下好人才振兴“关键棋”。坚持把人才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增强本土人才造血功能。“重乡才”,扎实开展县域人才调研摸底,健全农村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资源库,评定“乡村工匠”200人、“新型职业农民”100人,表彰青年创业英才26人。“重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重点培养培训优秀年轻干部、技术带头人、基层农技员,全覆盖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涵盖各类人才近9000人次。“重教育”,深化教育布局调整,不断加大全县教育投入,今年本科上线1688人、上线率51.09%,清华、北大录取5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坚持“用”字着力,下好人才振兴“中盘棋”。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流向乡村、扎根基层,建功乡村振兴。突出强基固本,引导296名青年人才加入农村党组织,新招录120名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充实乡镇队伍,择优提拔26名县直青年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突出乡村墩苗,选派21名青年干部挂任乡镇(街道)科技副职,1078名干部到基层担任乡村振兴工作队员,30名农技特岗生到乡镇进行顶岗实习。突出科技助力,组建龙山县科技专家服务团,成立21支科技服务队,163名科技特派员经常下乡进村现场指导,有效破解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难题。

四、坚持“留”字托底,下好人才振兴“制胜棋”。聚焦提高乡村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加大人才激励力度,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落实政策保障,每年投入人才发展资金2000余万元,5年内从长沙市对口帮扶资金中安排500万元用于乡村人才开发,制定出台人才优惠政策。抓实人文关怀,深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每名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专家,常态化排忧解难,加强专家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联系服务,全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强化人才激励,建立乡村实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明确待遇,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提高工作业绩等评价权重,充分激发了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