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2023年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4-01-03 14:17:03 点击: 推荐访问: 工作情况 工作情况半年总结报告合集 工作情况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2023年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文化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一、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先后制定出台《×××文化发展规划》《×××文化行业扶贫三年规划》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苏木镇场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室)管理制度》,每年组织人员对基层文化阵地开展检查2次以上,重点对基层文化阵地免费开放情况、人员管理情况、设施设备管理情况、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进行督查,检查结果列入苏木镇(场)年终考核指标。二是实施农村牧区文化惠民工程,推动苏木乡镇、嘎查村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建成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488个,农家书屋512个,文化广场28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3个。三是全面开展以旗文化馆为总馆、苏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总分馆制改革,目前已建成图书馆分馆6个,文化馆分馆6个,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下移、服务下移。

(二)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一是加大免费开放力度。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严格执行免费开放制度,各类文化阵地每周确保免费开放时间达到56小时以上。二是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民间乡土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质量。目前,乡镇社区嘎查村成立200多个民间艺术团,每年为基层农牧民演出40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向农村牧区发展,开展文化志愿者一对一帮扶指导培训活动,确保每村有1名文化志愿者,指导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四是配齐文化管理员。每个活动室至少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和2名文化骨干。各活动室均设有图书室、乒乓球室、活动室、棋牌室等。文化站每周向群众开放40小时以上,满足了我旗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依托文化活动室,鼓励全民创作和全民艺术普及,支持群众自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健身团队及个体放映队等,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组织乌兰牧骑和文艺工作者开展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每年100场次以上。二是组织文化馆开展戏曲进乡村每年达200场次以上。每年培训民间艺术团不少于50次、2000余人。三是定期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每年向农村牧区的草原书屋补充配送科普类、文学类、法律类、地情乡土文化类等农村实用、农民喜爱的图书月1万册。四是繁荣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运用文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平台,积极开展文艺精品创作。近年来,以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等为主题创作文艺精品80余个。

(四)繁荣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一是将A级景区提档升级,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加收入。组织×××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组织×××草原旅游区、×××遗址公园创建4A级旅游景区。我局对×××草原旅游区、×××公园相关申报材料已审核指导并上报市局,×××文化旅游区正在推进前期工作。二是组织申报旅游小镇。组织申报花吐古拉镇、舍伯吐镇为旅游小镇,已向×××文旅广电局提出申请,正在组织申报材料。景区提档升级和旅游小镇的申报都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加收入,促进×××文旅融合。三是积极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推进通辽市等嘎查村发展乡村旅游,支持民宿、农家乐等农旅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扩大特色乡村知名度。我旗有自治区4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一家:胜利农家饭庄,3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一家:丰库休闲渔岛;
正在组织牧民之家(位于××××××牧场)申报3星级接待户。四是促进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刺绣、版画等传统工艺生产和传习,力争走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之路。

二、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大力扶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是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纳入××ד十四五”总体规划,将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经费、文化宣传推广经费纳入经费预算,统筹文化保护传承等专项资金,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积极推进文化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全旗文化资源优势,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科尔沁草原文化品牌体系建设。目前,以×××、哈民遗址、×××草原旅游区等为依托,积极打造提升“8.18”赛马节、达尔罕赛牛节等体现民俗风情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左中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名片。三是深入挖掘哈民史前聚落遗址文化价值,组织开展西辽河文明探源工程。通过与北京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高校进行研学合作,深入开展西辽河文明探源工程,将探索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起源追溯到人类历史初期。

(二)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是实施传统文化乡镇、传统村落维修、保护和利用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近年来,我旗打造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丰库牧场新风分场,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勒嘎查,花胡硕苏木南柴嘎查、毛都艾勒嘎查等嘎查村环境优美,少数民族特色鲜明。舍伯吐镇2016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浩日彦艾勒嘎查2015年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2016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17年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等。二是加强文物安全保护。依法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由旗、镇、村组成的文物保护“三级”网络体系,开通举报热线电话,做到队伍健全、信息通畅、管理到位。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建设,目前全旗56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建设全部完毕。切实加强文物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全旗不可移动文物点数据库,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年代、简介、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等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完善。组织开展全旗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全旗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进行文物安全大排查,排查发现52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及时消除文物安全隐患。三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搞好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和保护利用,将骑兵十一团纪念碑、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蒙军政干部学校等列为革命文物并建立了工作台账,组织收集整理革命文物史料,深入挖掘我旗红色文化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三)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一是重点关注农村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加强对科尔沁民歌、蒙古四胡、乌力格尔说唱艺术、蒙古族潮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目前,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3项。二是扩大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推动我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申报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自治区级11人,×××级33人。三是支持各村建设非遗工坊等场所。目前建成旗级传习所10所,传承基地4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千校万户》计划4所学校、5个项目,贯彻落实“×××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试点实施传承基地7所和1所《查干巴拉民歌艺术馆》。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