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全市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

全市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

来源:振兴乡镇 时间:2023-03-24 17:50:07 点击: 推荐访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

全市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农业农村厅的业务指导下,XX坚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强基”

坚持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一是保持政策体制延续性。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兜底救助类政策整体稳定。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镇分包村、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脱贫村和有脱贫人口的村、企业联村等,及时对有脱贫人口的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进行调整优化,对X个脱贫村X名驻村干部进行轮换。二是抓好动态监测。对两类人群、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目前共排查X万户农村人口,新识别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X户X人。三是抓好脱贫户稳定增收。完善“联镇带村”产业项目资金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设立产业振兴基金,将产业扶贫基金逐步向产业振兴基金过渡。四是抓好扶贫项目建设。谋划完善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X个X亿元。目前2021年已批复的X个项目中,完工X个,支付资金X万元,资金支付率为X%。五是持续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精准扶贫企业贷工作。完善提升金融扶贫四大体系,新增小额贷款X万元,带动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X户,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余额户贷率X%,位居全省前列。继续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款政策落地,新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带贫X户。六是加大乡村振兴宣传。制定《2021年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方案》,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文艺轻骑兵”等文艺下乡活动,提升XX等现有扶贫剧目,组织开展XX文学助力乡村振兴征文活动,累计征文200余篇。

(二)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村“壮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一是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印发XX休闲农业导游图、XX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图,由四大家分管领导带队,先后到周边X市举行乡村旅游推介会。推介会共邀请旅行社500余家、媒体100余家,各类媒体自发宣传近500次,微信朋友圈转发乡村旅游线路相关信息近20万人次,有力提高了XX乡村旅游的知晓度。二是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稳粮、优供、增效”的基础上,出台《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大力发展蔬菜制种、道地药材、特色花卉和花卉制种、有机旱作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形成种植业主导产业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比较优势。目前,各镇(街道)累计谋划四大特色产业基地项目X个、面积X亩。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三是推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坚持“稳猪、扩牛、重兔”的思路,实现生猪产业加快恢复,与XX达成生猪产业链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项目、与XX合作的生猪项目已投产;成功争创省级特色肉兔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肉兔年出栏X万只产业基地建设任务,打造全国肉兔种质基因库和全国标准化养殖基地。四是坚持实施龙头带动。2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X家品牌影响力大、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八大农业产业集群,截至目前,2021年八大集群收入已达X亿元,带动农户近X万户,成为引领和推动XX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五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出台《2021年农口招商工作方案》,明确了农旅融合、沟域经济等六大重点招商方向。截止目前,农口招商引资落地项目44个,其中新开工、新签约项目20个,续建项目2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亿元。

(三)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乡村“塑形”

将乡村建设行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一是集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全域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实行月考评、月督导、月调度制度,交办问题X余项全部整改到位,村庄及干道沿线形象有了明显提升。所有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2%,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二是实施“一镇一精品”工程。出台《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导则》等系列文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重点建设20个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和100个整洁优美、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立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联合分包美丽乡村精品村、月调度季通报等工作机制,各包村单位和企业在乡村建设的平台上赛成绩、比高低;自精品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包村单位和企业为分包村解决问题近40个。三是推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村庄彩化”工程,按照“村庄果园化、庭院花园化”标准,所有行政村(居)达到了绿树环绕、树木围村的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园林镇、全域生态镇。

(四)强化乡村治理,为乡村“铸魂”

XX自2019年承担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以来,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警源诉源访源“三源”治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三化”支撑的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完善提升。一是突出党建引领,织密乡村治理网络。实施党建强基三年行动、党群连心工程、红色细胞工程、党员队伍质量提升计划等,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X万余名党员与X万户群众、X万工商户和企业班组结对认亲,叫响了“有困难找党员”品牌;完善党组织设置形式,在农村产业链、经济合作组织等设置功能性党小组达X个,打通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二是深化“三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目前,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X个,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X个,“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创建一批调解品牌,培育打造了XX等一批调解品牌,评选出“金牌调解员”10名。大力推广“道德积分储蓄站”工作法,探索“道德积分+银行”“道德积分+商户”模式,延伸积分效用,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三是坚持“三源”共治,推动矛盾就地化解。扎实开展警源、诉源、访源治理,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一线。发挥“一村(格)一警”作用,开展“流动警务室+板凳议事会”活动,着力打造XX工作品牌,深入推进落实“两创一规范”活动(争创信访工作示范镇、街道、示范单位,争创无访村、社区,规范信访秩序),初信初访及时受理率达100%,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参评率达9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四是创新“三化”支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支撑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便民服务一体化,实现群众家门口“就近办”;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实现基本医疗保险等“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每个村设置一名民生代办员,梳理归纳小微权力“事项清单”,整合综合治理中心等,实现精细化服务。

(五)培育良好文明乡风,为乡村“添彩”

注重把乡村建设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抓好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一是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等活动,采用“文艺+理论”的宣讲方式,到基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余场(次);围绕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发动基层镇村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二是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成X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X个实践站,所有镇、村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大力推行星级文明户认领工作,“星级文明户”认领已在X个村推行,占比78%,评出“星级文明户”X户。三是持续完善镇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拓展“百姓文化”平台功能,采用“订单式”“低价位”供应模式,组织基层镇、村公共文化管理人员和文艺骨干人员业务培训,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600余场;举办群众戏曲大赛、园艺旅游节等文化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持续发展。

(六)用好用活改革法宝,为乡村“赋能”

坚持用好深化改革这一法宝,激发乡村振兴动能。一是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系列文件,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回头看”;完成2020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农村集体资产总额X亿元,较2019年度增长X%;积极实施2021年度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确定X个试点村承担省扶持项目。二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规模以上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将X个家庭农场纳入名录管理;开展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认定监测工作,积极实施***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项目,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七)发挥人才作用,为乡村“汇智”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智汇XX”计划,2021年引进“三支一扶”人员X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X个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名额中,为农林水利等部门及镇(街道)设置X个名额。二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开展支部书记大培训活动和党员轮训活动,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X期,对X万余名党员进行全员轮训。三是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开展科技服务X次,服务群众X人次。实施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程,从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其他优秀人才中遴选X余名专家人才,按照工业、农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法律等6个行业领域,分别组建专家人才服务团,积极引导各类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八)持续推动城乡融合,为乡村“聚力”

聚焦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明确工作重点。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十大重点工程》,逐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对年度任务清单进行了明确。二是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X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X个,实现全市X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出台《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意见》,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饮用水源地表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整合邮政邮乐购、益农信息社等电商平台资源,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逐步构建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农村快递进村覆盖率100%。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农家书屋覆盖率100%,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100%。三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X个镇(街道)和X个村综合文化中心图书馆分馆实现通借通还功能,建成X座城市书房和X座图书漂流亭,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和读者自我服务的功能。通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线上发布活动配送场次X场,开展文化直播X场,开展公共文化线上线下配送X场,观看量X万余人次。

存在困难与问题

虽然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着农民的增收渠道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比较狭窄,少数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渠道单一,对上级政策补助依赖性较大等问题。加之近期受疫情和灾情的影响,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了一定难度。

三、下步工作谋划

XX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下一步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接续发力、持续奋斗,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探索更多的“XX经验”,打造更多的“XX亮点”。

(一)继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任务,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二是重点做好受灾扶贫项目修复管理。持续加强产业后续培育,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做好对两类人群、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常态化预警监测和后续精准帮扶。三是重点做好对受灾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帮扶,做到“一户一策”,确保不发生因灾返贫致贫。持续抓好扶贫领域信访维稳和舆情监测处置工作,保持扶贫领域信访为零、涉贫舆情为零的良好态势。

(二)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重点围绕“三篇文章”及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依据《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要求,督导指导各镇(街道)种植业结构调整落实情况,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邀请意向客商来济参观考察,围绕重点招商方向,继续谋划包装招商引资项目。三是做好乡村旅游,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编制工作,促进各镇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持续提升。四是推进项目建设。落实好粮食安全提升工程,狠抓生猪产能恢复;对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猪场建设等项目重点支持和服务;积极争创蔬菜种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积极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建立集体收益向农民分红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二是把处理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实施好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项目;开展市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认定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试点、家庭农场示范市创建工作。

(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印发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组建X个专班,推动各专项行动方案有序落实。二是重点围绕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种养面源污染防治,扎实开展村庄规划提升、改水改厕、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完善等六大攻坚行动,加强养殖污染防治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种植污染管控。三是分类推进示范村创建工程。引导各镇、村积极开展“四美乡村”创建,着力推进X个精品村创建。稳步推进宅基地管理工作。尽快成立镇级乡村规划建设委员会,牵头负责本辖区宅基地审批和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设立服务窗口,落实“一窗受理申请,部门联动联办”要求。

(五)扎实推进乡村治理。按照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要求,积极总结基层行之有效的试点经验。一是不断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全面开展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的支部书记,总结推广“导师帮带制”。深入开展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依托红色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二是健全完善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三级调解网络全覆盖,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多元机制,探索建立访调对接体制机制,打通诉调对接镇(街道)最后环节,努力实现“1+N”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警调联动体制机制,提升“枫桥经验”水平。三是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警源诉源访源“三源”治理、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三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星级文明户”认领等经验,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六)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围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行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实施项目建设;以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工作为抓手,健全市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农村供水“四化”进程,积极推进水源地表化试点工作。三是继续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实施“智慧教育”工程。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加快推进学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全面推行乡村医生“镇聘村用”机制。

推荐内容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