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村位于x镇西部,是潘家口水库移民村,全村x户、x口人,党员x名、“两委”干部x名。x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先后被确定为xx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无村”、xx市先进基层党组织、xx市基层党建示范点、xx省及xx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19年x月,在全省生态文明暨乡村治理现场会上,x村治理模式得到省委书记王东峰充分肯定。
近年来,x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从贫穷、脏乱到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民风好的蜕变。
围绕“标准化”,抓党建提升。抓牢“三基建设年”活动开展,聚焦农村基层党组织质量提升10条标准,全面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干部履职规范化、党员管理具体化、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建设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和综合服务站,并探索建立了农村综合服务站“三三一”(“三个清单告知”“三种模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服务模式,实现服务事项清晰、要件明了、程序公开。组织开展“三诺三争”“五星党员评选”“我为大家办件事”等活动,设立“党员服务岗”x处,评选五星级党员x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x支。
发挥“组织力”,促村民增收。在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努力下,成功引进xx五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x亿元建设五海猕猴桃庄园项目,建立村企共建、合作共赢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企业、集体、百姓“三方共赢”,百姓年增收x元以上。同时,成功争取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建成具有游客接待功能的四合院一处,与xx青旅集团合作,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发展特色采摘乡村游,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x万元以上。
贯彻“新理念”,抓环境改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强化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研究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采取“五个一点”(财政资金补一点、帮扶单位出一点、村集体挤一点、村民捐一点、社会帮一点)方式,筹集整治资金x万元,开展“五清三建一改”。完成街道硬化x平方,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增加绿植x平方米,完成墙体立面改造x平方米,生态庭院创建率达到x%。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聚焦“长效化”,抓机制建设。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基层落地生根,推行“一规双网促五化”基层治理模式。依法依规制定《村规民约20条》。建立“党建服务网”,划分x个责任片区,每名党员分包x—x户,全面负责基层党建、环境治理等工作;建成以“雪亮工程+”为主的“智慧花院网”。实现了党建责任网格化、管理精细化、运行市场化、参与多元化、督导绩效化。
“大数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红茶、猕猴桃等农产品通过溯源技术贴上具有“前世今生”信息的“身份证”;养殖流程数字化,有效降低牲畜死亡率,提高农户收益;农户拿着手机沿着农田走一圈,地块边界、农作物品种等信息就可为农业贷款提供信息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解决好新时期“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我们都生活在同一张“网”中。当然,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工作上的便利,在推动“三农”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人工智能种植、养殖等,都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的大有可为。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也需要我们用好“大数据”,把它变成“新动能”,成为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点”,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大数据”赋能农业,农产品“身份证”擦亮农字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在于“吃得饱”,还在于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这也是对农产品的一个新的考验。通过“大数据”赋能农业的方式,利用溯源技术给农产品贴上专属“身份证”,让农产品的“前世今生”更加清楚,这是一种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做法,强化了对种植者的监督,也能够让消费者对质量更放心,自然能够带来农产品的销量提升,不断地擦亮农字品牌。
“大数据”赋能农民,养殖流程数字化释放“数字红利”。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对农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让他们在种植、养殖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管理,尤其需要大数据赋能。一方面,需要农民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迅速地转变为新农人;另一方面,让让农民在大数据的推动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让他们成为养殖流程数字化的重要实践者。当然,“大数据”的运用在各发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降低养殖风险的过程中,更是让农民收获了更多的真金白银。
“大数据”赋能农村,数据“遥感器”激活“金融活水”。要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尤其需要有充足的“金融活水”。然而,因为信息互通存在的障碍,往往存在农民贷款和银行放款“两难”的问题。如今,通过数据“遥感器”,能够让银行卫星图像识别地块的农作物面积、类型,更科学精准地评估价值,为农民提供贷款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也让躺在“账上”的钱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在推动农村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新农具、新农活、新农资”我们看到的是乡村发展的新气象,也折射了“大数据”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动能作用”。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尤其需要我们加强大数据赋能,优化土地、金融、人力等资源配置,才能为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打造新型农民插上“数字翅膀”,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
乡村的“振兴秘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意见指出,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人选标准,加强管理监督,注重关心激励,确保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干部下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90多万名驻村干部和51.8万名第一书记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驻村队员在脱贫攻坚战中不辱使命,为民办事服务,推动脱贫攻坚战顺利收官,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广泛赞誉。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接续推进,广大乡村振兴干部要继续在新的挑战征程中扛起担当,抓治理、破难题、暖心窝,用心用情用力驻村干好工作,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抓住基层治理的“牛鼻子”,建一支战斗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必须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一支敢打仗、能打仗、善打仗的队伍,夯实战斗堡垒。广大驻村干部要主动担起基层党组织的践行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村“两委”一道严肃认真抓好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带头上党课,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领广大党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当先锋、做表率,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拿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开一条致富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大量人才广泛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主要集中在“三农”,重点难点在农村。当前,农村产业链发展水平低,链条较短,可持续能力较弱等问题仍然突出。这就要求广大乡村振兴干部要熟悉“三农”工作,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实实在在深入田间地头,做调研,了解各地区实际情况,真正摸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推动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带领人民群众走上致富道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经济基础
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窝子”,筑一座民心桥梁。接地气才会有底气,融入群众才能听到真话、看到真相、察到实情。广大驻村干部要甘当老百姓的官,对群众倾注真挚感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村入户,摸清村情民意,让群众“掏心窝子”,准确分析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新招,真正为民办实事,走进群众、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把群众当亲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民生基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