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8篇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8篇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8篇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2

  _乡位于_县东南部,与_、_县交界。全乡面积_平方公里,人口_户,_人,辖x个村、_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_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_、_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_年的3364元增加到_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领导重视抓扶贫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方法多样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

  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_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15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_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

  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_的腊猪肉远近闻名。

  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停止耕种恢复森林植被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15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范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_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主动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认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15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15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

  5、加快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多万元,完成_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

  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三、措施到位抓扶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主动转变扶贫方法,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度和主动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政府统一引导服务,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该乡还专门组织群众到_、_、_等地考查学习,学习别人的种植养殖技术,解决我乡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超前思维抓扶贫

  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谋划好后期的工作,在乡级各套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了后期扶贫工作计划,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乡的扶贫工作再上水平:

  1、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加大培训力度,按“五学”要求培育新型知识化农民,从思想上、技能上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村建设,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各村逐步达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

  3、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以边贸市场建设为主,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该乡各村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村庄,使_真正成为在_有影响、在_有位次的_名乡、产业大乡、教育强乡和经济富乡。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最低生活保障。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4

  _乡位于_县东南部,与_、_县交界。全乡面积_平方公里,人口_户,_人,辖x个村、_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_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_、_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_年的3364元增加到_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领导重视抓扶贫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方法多样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

  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_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15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_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

  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_的腊猪肉远近闻名。

  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停止耕种恢复森林植被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15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范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_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主动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认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15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15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

  5、加快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多万元,完成_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

  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三、措施到位抓扶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主动转变扶贫方法,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度和主动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政府统一引导服务,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该乡还专门组织群众到_、_、_等地考查学习,学习别人的种植养殖技术,解决我乡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超前思维抓扶贫

  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谋划好后期的工作,在乡级各套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了后期扶贫工作计划,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乡的扶贫工作再上水平:

  1、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加大培训力度,按“五学”要求培育新型知识化农民,从思想上、技能上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村建设,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各村逐步达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

  3、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以边贸市场建设为主,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该乡各村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村庄,使_真正成为在_有影响、在_有位次的_名乡、产业大乡、教育强乡和经济富乡。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5

  201x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围绕整村推进、贫困户精准识别、扶贫搬迁移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重点,大胆创新,乘势而上,扶贫和移民工作有序推进。

  一、工作开展情况

  1、主动申报20_年项目。根据省下达的资金指标和各乡镇、街道上报材料,主动申报了20_年度扶贫开发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上半年,已上报整村推进项目20个,金额30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52个,金额507.92万元。

  2、移民直补资金及时发放。根据大中型水库移民动态管理要求,对第一季度死亡、农转非、上学、入伍、移民繁衍人口中嫁出到非移民户的、服刑人员、其他按政策应核减的等七类人员进行核减,并根据省下达的资金指标,及时将今年第1季度直补资金发放至移民“一卡通”上。上半年,我区享受现金直补移民3907人,直补资金到位58.605万元。

  3、及时组织验收20_年扶贫和移民项目。与财政部门、乡镇、项目单位共同对20_年已完成的扶贫和移民项目进行了验收,其中,扶贫项目26个,水库移民项目53个,拔付项目资金346万元。

  4、搬迁移民扶贫调查摸底有序推进。上半年,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统一部署要求,我办全面深入开展了20_-2020年搬迁移民扶贫需求调查工作,为掌握全区搬迁移民扶贫对象现状,科学制定搬迁移民扶贫规划,起到了主动的作用。通过调查,全区20_-2020年搬迁移民扶贫对象为1921户8715人,其中贫困户297户928人,主要分布在全区15个乡镇街道,53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组。

  5、向上争资立项主动主动。上半年,我办主动主动与省、市办对接并汇报,并加大力度主动争取了军潭水库引水进城、江西中烟对口支援、移民示范村建设、产业扶持、搬迁扶贫移民进城进园等项目。

  6、做好了“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前期准备工作,研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是制定了_区关于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求,要实现精准扶贫,必须确保五个精准:精准摸底、精准管理、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精准督查。通过摸底核实,全区有贫困人口8696户24123人(其中:扶贫户2909户8691人,扶贫低保户1129户3196人,纯低保户3890户11442人,五保户768户794人),贫困发生率为3.1%。主要集中在东阳、毛村、嵩峰、铜钹山四个地处边远地区乡镇。其中:东阳588户、1633人,毛村496户、1516人,嵩峰1078户、2436人,铜钹山827户、2216人,这四个乡镇贫困户数占全区户数的34%。

  二是制定了单位帮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129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228个村居结对帮扶。在调研、学习的基础上,起草了_区20_-2020年搬迁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保障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教育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金融扶贫工作方案、20_-2020年就业扶贫工作方案,目前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

  7、扎实做好资金监督检查。根据省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的相关要求,我办于20_年4月联合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村组,采取资金核对、入户调查、现场查看等形式,对全区扶贫和移民资金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通过检查,及时摸排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问题及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的原则,全面要求整改到位,确保扶贫和移民资金运行安全,限度地惠及于民。

  8、库区移民稳定切实维护。结合“三访三解三个全覆盖”和“三问三促”活动,落实移民工作领导干部包案制,变上访为下访,主动进村入户为移民办实事、做善事、解难事。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进“五个精准”,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帮扶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的硬任务,全力推进“五个精准”,大力实施产业、搬迁、教育、就业、保障、金融六大扶贫工程,确保到20_年全面实现扶贫对象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农村贫困发生率降到3%以下,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注重精准摸底。对扶贫对象认真开展再核查、再识别,准确掌握贫困家庭人员结构、住房、生产资源、经济来源、生活环境等情况,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明确告诉贫困对象,享受政策红利,只能借助产业扶贫、基本公共工程扶贫和干部帮扶等途径,通过劳动或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实现。

  二是推进精准管理。加快数据搜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扶贫信息化管理网络,做到可检、可视、可督查。做到“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与科技农业示范区规划有机对接,借助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化解贫困村龙头企业融资与用地难问题。

  三是做到精准发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管”的转变,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扶贫。根据省里规定与我县实际,制定_区产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

  四是实行精准帮扶。认真落实单位帮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帮扶全覆盖。采取“321”的方法,即县处级干部包3户、科级干部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在错开帮扶时间的基础上,做到户随岗设、岗变户转,不脱贫不脱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和鼓励企业家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做到公开透明,努力构建单位、干部、社会“三位一体”抓帮扶的大格局。

  五是强化精准督查。坚持把帮扶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健全扶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二)按照“精准”的要求,强力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

  要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行业部门相互支持、合力做好扶贫工作的协调联络和信息沟通机制,共同搞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一是强力推进搬迁扶贫。1、加大督查力度,按照省下达的20_年扶贫搬迁移民数,抓好落实,确保493户2417人年底搬迁新居;2、在对地处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生态保护区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群众准确、全面的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好20_-2020年搬迁移民扶贫规划;3、要主动整合国土、交通、教育、文化、公安、卫计等部门资源,强力促进移民搬迁进城进园集中安置,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要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

  二是强力推进产业扶贫。1、联合财政等部门,尽快验收20_年产业扶贫项目,及时拔付资金,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功能;2、以贫困村为重要平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实施主体,围绕山羊、鱼、猪为主的养殖业和以马家柚、芋头、蓝莓、油茶、毛竹、杨梅、花卉培育等为主的种植业,科学编制好20_年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计划。

  三是强力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依托全县职业院校资源,瞄准沿海发达省份的市场用工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方法,落实好省下达的20_年“雨露计划”194名培训任务数。

  四是强力推进村庄整治。1、整合各类涉农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水、电、路、绿化、网络、文化、教育、医疗、防疫和生态保护“十到村”及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厕、改圈、改居、改厨“三清六改”到户工程,着力改善贫困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点生产生活环境,20_年力争完成25个自然村村庄整治任务;二是按照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要求,科学编制好“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和“十三五”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6

  201x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工作队得的带领下,使我村在近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一、扶贫对象情况

  全村精准扶贫对象共涉6个组142户1047人,其中五保户2户2人,纯低保户50户63人,扶贫户43户134人。

  二、主要做法

  1、反复审核,精准识别。按照县精准扶贫工作“三严禁、十不许”要求,我村采取包片组干部初选,驻村领导、村干部开会评议后张榜公示的形式,认真对各组扶贫对象进行了精准识别。(期间共核减不符合条件对象8户33人。)

  2、产业带动,推动脱贫。一是结合现有水稻种植合作社、油桃、黄牛等产业基础,鼓励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社,按照种养结合的方法,引导扶贫户发展农业产业,上半年又增加一个养羊专业户,一个养猪专业户,增加务工收入;同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3、解决村内实际问题,对三组、四组道路进行改善,解决群众出行难得问题,整个路基基本已搞好,计划在9月份前把这些路水泥硬化好。

  三、下一步打算

  1、加大扶贫力度,继续向上级争取基本公共工程建设等资金,解善村内水利设施。成立帮扶基金组织,缓解贫困户家庭子女就学费用压力等困难。

  2、发动社会慈善力量结对帮扶。成立村贤会,发动全村贤捐资捐物,援助或结对帮扶扶贫户脱贫致富。

  3、继续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扶持产业大户范围发展,让专业种、养业合作社,辐射带动扶贫对象发展产业。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真正做到教育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递传,为我县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入学率达到要求。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8%,义务教育巩固率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8%。全面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免试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

  2、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予以限度的资助;贫困学龄前儿童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课本费全免,贫困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600--2000元的标准免除学杂费,按每生每年1000、2000、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生源地贷款。积极开展社会助学活动,引导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一年200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都能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加大优质高中招生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落实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措施,确保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占比逐步达到80%。

  3、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xx年计划投入7600万元,其中环保厕所改造3000万元,合格学校建设1300万元,全面改薄项目2300万元,高中办学条件改善1000万元。重点完成县一中西校区一期工程、县承启红军学校初中部建设工程、曹排小学二期工程、县特殊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创建32所合格学校和3所乡镇幼儿园、49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项目、县职校二期工程等。完成全县80个重点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农村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xx年,全县所有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4、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树立远大理想,励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义务教育“联校协作发展”行动,推行强校扶弱校、乡镇中心校带村小、片区初中联校制、联校协作发展等办学模式,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作,通过坚持“五个抓”(即抓课程、抓课堂、抓活动、抓队伍、抓管理),培养学生应具备并为个人终身发展奠基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素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做到扶贫先扶技。坚持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致相当,20xx年两所职校计划招生1600人,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基地、教学、科研、升学、就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两后生”做“明白人、能干人、脱贫致富带头人”,促进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健全由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培训计划和经费管理、由县职校为主实施的职业培训机制,推进大职教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形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常规大检查、校长进课堂”活动(简称“三大一进”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指导、诊断、激励和督促作用,促进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彻底实现“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健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委培等教师补充机制。20xx年计划补充教师460人,其中定向委培180名、特岗计划80名、公开招聘200名。进一步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城乡支教、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快优化教师队伍。

  二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教师编制、职称评聘和评优表模等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向偏远农村、山区倾斜,优先提高贫困村任教老师经济待遇。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实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培训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全县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学校教师聘用、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根据学生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按照核定的编制要求,20xx年招录引进460名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逐步实现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0%。

  6、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一是发展特殊教育。贯彻落实《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_—20_年)》,20_年完成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任务,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合力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三是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7、落实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投入,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发力。以教育精准扶贫为主要战略,整合扶贫资金中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的部分资金与教育专项资金、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等各类资金_使用,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8、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考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协调、村(校)落实”的体制,县委、县政府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也要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实行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要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健全信息台账。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学校)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要建立到校到人精准扶贫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精准核对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时间节点、工作进度,逐步销号。

  三是强化狠抓落实和监督问责。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全县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县教育局、县直各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村校(教学点)、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含包保、促进“两后生”就读中职学校)。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建立“乡镇自查、县级复查”,重点检查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不断优化评价制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对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及时进行绩效评价,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各学校绩效考核体系。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县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真正做到教育改变学生和家庭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递传,为我县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入学率达到要求。

  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8%,义务教育巩固率9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8%。全面组织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免试就读职业技术学校,或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

  2、落实教育惠民政策。

  一是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予以限度的资助;贫困学龄前儿童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费、课本费全免,贫困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600--2000元的标准免除学杂费,按每生每年1000、2000、3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搞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生源地贷款。积极开展社会助学活动,引导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元,一年200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都能享受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三是加大优质高中招生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落实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分解到初中学校的措施,确保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占比逐步达到80%。

  3、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2017年计划投入7600万元,其中环保厕所改造3000万元,合格学校建设1300万元,全面改薄项目2300万元,高中办学条件改善1000万元。重点完成县一中西校区一期工程、县承启红军学校初中部建设工程、曹排小学二期工程、县特殊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创建32所合格学校和3所乡镇幼儿园、49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项目、县职校二期工程等。完成全县80个重点贫困村学校项目建设任务。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农村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全县所有教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4、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树立远大理想,励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二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义务教育“联校协作发展”行动,推行强校扶弱校、乡镇中心校带村小、片区初中联校制、联校协作发展等办学模式,在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协作,通过坚持“五个抓”(即抓课程、抓课堂、抓活动、抓队伍、抓管理),培养学生应具备并为个人终身发展奠基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九大素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三是强化职业培训,做到扶贫先扶技。坚持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致相当,201x年两所职校计划招生1600人,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基地、教学、科研、升学、就业”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两后生”做“明白人、能干人、脱贫致富带头人”,促进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健全由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培训计划和经费管理、由县职校为主实施的职业培训机制,推进大职教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的形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以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常规大检查、校长进课堂”活动(简称“三大一进”活动),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指导、诊断、激励和督促作用,促进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彻底实现“以教为主”的课堂,向“以学为主”的课堂的根本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健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定向委培等教师补充机制。201x年计划补充教师460人,其中定向委培180名、特岗计划80名、公开招聘200名。进一步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城乡支教、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快优化教师队伍。

  二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教师编制、职称评聘和评优表模等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向偏远农村、山区倾斜,优先提高贫困村任教老师经济待遇。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实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培训全覆盖。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切实加强全县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区域(连片)学校教师聘用、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根据学生变化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按照核定的编制要求,201x年招录引进460名以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解决教师短缺问题,逐步实现师生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轮岗交流比例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0%。

  6、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一是发展特殊教育。贯彻落实《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_—20_年)》,20_年完成宜章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任务,落实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合力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三是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政策。

  7、落实经费保障。

  切实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投入,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发力。以教育精准扶贫为主要战略,整合扶贫资金中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的部分资金与教育专项资金、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等各类资金_使用,实行“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8、强化组织保障和监督考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协调、村(校)落实”的体制,县委、县政府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也要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实行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要建立教育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二是健全信息台账。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学校)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要建立到校到人精准扶贫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精准核对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电子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贫困学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时间节点、工作进度,逐步销号。

  三是强化狠抓落实和监督问责。要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全县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根据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象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县教育局、县直各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村校(教学点)、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含包保、促进“两后生”就读中职学校)。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点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建立“乡镇自查、县级复查”,重点检查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不断优化评价制度,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对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及时进行绩效评价,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将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各学校绩效考核体系。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教育精准扶贫、人人参与教育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4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