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有利于整体提升沿线国家科学教育水平和公民科学素质。
科学教育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国家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沿线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科学教育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沿线国家科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中国实践与经验
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分享中国近十几年来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努力和获得的一些经验。
国家政策支持,促进科学教育质量提升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政府文件,成为政府和整个社会在科学素质方面工作的指导方针。2016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奋斗目标,标志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从2001年起,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究式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被正式写入2001年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之中。
2017年2月,经过16年的探索与尝试,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课标体现了国内外科学教育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如围绕主要概念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融入了工程学教育内容;强调探究活动是学生學习科学的重要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
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从今年9月起,我国将恢复从小学1年级起开设科学课,而此前的16年中,科学课是从小学3年级开始的。新课标的发布,标志着以往不是主课的科学,将被给予更多的重视,这是中国科学教育发展中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必将推动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科教联手,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中国的科学家们和教育工作者携手在科学教育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
英才计划
为培育对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有兴趣的优秀髙中生,2013年,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在全国20所重点高校启动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在高校和中学之间搭建发现和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合作平台,把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用于基础教育。每年约有600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髙中生按照科学兴趣跟随知名科学家导师进行为期1年的课外科学学习、参加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活动。
高校科学营
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于2012年共同发起,每年有来自近2000所中学、超过1万名髙中学生在暑期走入近6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工业设施参加科学夏令营活动。活动期间,学生有机会听到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报告、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体验科学研究活动的现实状态,与研究人员直接交流以及文化与社会活动。
各类科技(STEM)竞赛
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以学校作为组织平台,把科学家、教师和学生联系到一起,把科研机构和学校联系到一起。在竞赛评审和学生项目指导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将科学研究方法和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也促进了学生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主要有: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小学一髙中的多学科的科学研究项目比赛活动。每年全国有10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竞赛活动。从1982年始已经举办31届。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高中学生的科学项目和人才选拔活动。每年有1000多
名髙中学生申请,100名获奖。迄今已经举办16届。
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共5个学科,是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和信息学天才学生的比赛,始于1985年。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小学—高中阶段工程类比赛,每年有3400所中小学近8000个小组的20000多人参加省级竞赛。2016年最终有497支队伍1412名学生参加全国比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000多所高校参与,200多万大学生参加,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利用信息化手段,分享优质科学教育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教育水平和资源数量及质量上,与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差距。而信息化则为减小这种差距、为资源缺乏地区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共享优质资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教育信息化与科普信息化工作积极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提出要建设“三通两平台”,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全国6000万名师生已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探索网络条件下的新型教学、学习与教研模式;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推动学校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2014年起,中国科协以“科普中国”品牌为统领,会同社会各方面大力推动实施“互联网+科普”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经过3年多的建设,科普中国网()已经汇聚了大量的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截止2016年6月底,科普信息化建设累计科普信息资源达5TB;科普中国总浏览量和传播量累计达到36.02亿人次,其中来自移动端为31.03亿人次,占86.1%;科普中国总用户数11666.7万,其中PC端用户数9169.9万,占78.6%。“科普中国”上的优质科教资源,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为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优质的课外科技活动资源,培养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为科技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科技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广泛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
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活动,能够为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但对科学技术有着共同爱好的青少年提供加深了解、碰撞思想和发展友谊的机会和平台。每年中国科协选派全国各地优秀青少年参加国际青少年科学竞赛,如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丹麦青少年科学家竞赛、俄罗斯青年科学家竞赛、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家研讨会、日本超级理科高中学生展示活动等。
除了“走出去”,每年还会“请进来”。如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都会邀请国外优秀青少年参加,今年8月将有来自20个国家的近90名青少年来华参加这项活动,其中就有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
2017年1月,我们还成功举办了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韩国、瑞典等13个国家以及中国台北的14支代表队共计92人参加。活动以“青春有梦、创客我行”为主题,结合STEAM教育理念,组织学生和教师开展为期1周的科技制作、专题培训、文化交流和参访活动。
积极推进科学教育研究领域和科学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是2001年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该项目以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以研究5〜12岁的孩子如何学习科学为核心,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教育观念和方式进行改革的实验,是以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研究带动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而这一意义重大且富有成效的工作,正是得益于与法国科学院“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的密切合作。
定期举办科学教育国际论坛,邀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我国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及科技教师,围绕科学教育领域的重要主题进行交流分享,搭建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2016年9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联合技术公司一起,共同举办2016STEM教育国际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印度、以色列和我国的教育专家对于STEM教育领域中一些重要议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引进
開展科学教育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习和引进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中国青辅协与IAPSEP、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等科学教育的专业组织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拓国际科教资源共享渠道,引入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支持出版了由IAPSEP专家合作撰写的、代表着科学教育研究前沿成果的《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引进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设计与发现》课程教材,并成功完成了教材的本土化改进工作,还将这门课程改编成在线的慕课课程。在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的支持下,引进了美国康涅狄格科学中心开发的系列STEM课程并进行了本土化,在中国进行推广。
这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青少年彼此加深了解,推动了科学教师和科学教育研究者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各国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
推动“一带一路”科学教育合作与交流
接下来我将展望一下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框架下,中国科协在推动科学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些具体设想。
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和科技教师科学营活动
作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髙峰论坛演讲中提到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科技部和中国科协将于2017年底,共同推动在中国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和科学教师的科学营活动。我们将努力定期举办这样的科学营活动,以科学和技术为媒介,让各国热爱科技的青少年充分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
开展“一带一路”科学教育研究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探讨以科学史为切入点,开发能够适合于各国青少年使用的探究式科学教育课程。除了课程,我们还可以一起合作开发或共享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另外,中国青辅协每年都会举办国内或国际的科学教育学术交流活动,这次的国际论坛将是一个开始,我们将围绕加强“一带一路”科学教育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举办专题国际论坛活动。科技教师培训也将是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中国建设了15个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未来,我们将在位于“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的培训基地中,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开展科学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活动。
支持中国“一带一路”相关省份的省级青少年科学教育机构开展区域合作与交流
近年来,中国新疆、广西、云南等地的省级科协青少年科学教育机构与相邻国家开展了很多区域性的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未来,我们将推动和支持相关的省级科学教育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框架下,组织开展富有本地特色的区域性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
最后,我想借用习近平主席在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演讲中的一句话来作为结束:“‘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