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9篇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9篇

来源:工作总结 时间:2023-12-08 18:34:02 点击: 推荐访问: 2020 2020-2021中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2020-2021保育员工作计划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9篇,供大家参考。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9篇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1

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20xx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2

本学期的工作学习已经接近尾声,现将本人在本期的学习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踏踏实实学教材,认认真真写反思

首先说历史教学。由于我本人历史知识欠缺,专业水平不高,所以在每上一节课前我都要花费很大的心思研读教材精心备课,每节课前都要上网查阅许多相关资料,直到把教材上的每个字都弄清楚为止。所以,历史教材上常常被我画得密密麻麻。

其次说我的教学反思。每堂课后我都及时地写下教学反思,每过一个阶段我也要写下一个阶段的反思。我每天都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截止目前,我写下35篇教学反思,其中包括26篇课后反思(13篇是纸质的写在导学案上13篇写在word文档上)和9篇阶段反思。

每节课后每一个阶段后我都会用心去记录我的失败和我的成功或者点滴收获,每记下一次就感觉自己能够长进一点点,我相信自己只要长期坚持下来,我的历史教学水平以及自己的教改水平肯定能提高。

二、兢兢业业干工作,扎扎实实抓学习

除了扎实地努力地搞好历史教学工作外,我从来都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过,我的学习内容有:

1、学校教育教学方面

我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魏书生学习方法》,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和《做最好的班主任》,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看过教育教学方面的视频有周弘的《赏识教育专题讲座》、《唤醒好孩子》讲座,《任小艾班主任工作漫谈》讲座。我收集了52篇教改方面很有见解的文章,44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37篇班主任工作资料参考文章和25000字摘录笔记。

2、家庭教育方面

我读了成墨初的《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I》、《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II》 《把话说到孩子心窝里》、《好方法成就好妈妈:完美家教300例》和《好的关系胜过任何教育》,前几天买回来的《哈佛家训大全集》正在阅读之中。收集32篇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写了近百篇教女日记。用了一周多时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致家长的一封信”(收集在“我的随笔”文件夹中)。

3、业余爱好方面

我看李阳《疯狂英语专辑》视频文件,邹越教授的“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专题演讲以及一些现在已经不能准确说出名字的讲座。还收集了一些处世经典语录和伴奏音乐。37篇英语学习方面的文章。

4、我的学习痕迹

除了以上写到的外,我写了总计大大小小长长短短9篇读后感(也有听后感)和23篇个人随笔。

去年年底我建立自己的博客,博客里大量阅读收集少量撰写博文共计14个类别713篇。不过近段时间的文章几乎全部存在我的U盘上,博客里的痕迹很少。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学习情况,对比我制定的学习计划,我完成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3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本文想在这方面就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4、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5、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6、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7、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8、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二、应有的了解:

力求完成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有三个基本的了解:

1、新课程下的学生:新课程首先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位基础进行学习。其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具有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巨大的潜能,且处在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再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个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和不同个体)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 新课程下的教师:新课程首先认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其次,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第三,新课程认为教师还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参与设计),也是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教师在课程标准下(新课程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和改组教材,灵活的选择组织教学的形式。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思路、知识结构和含量、教学工具的使用水平等)。我们应该积极的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教材的内容设置、知识结构、评价体系和课程要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课程指导思想、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三、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高一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考虑的六个具体问题:

1、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 新课程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①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②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③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学生的历史学习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完全不够的,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所以,学生课外自学必不可少,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

3、 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变化问题:新课标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要求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勤、作业、学生课外研究学习、上课情况等)与模块考试的成绩结合。这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过程)进行了解和评价必不可缺。

4、 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因为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不利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2)、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 ;(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

所以,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5、 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

6、 高考方案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09年及09年以后的我省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

7、 硬件条件不足,限制学科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不够用,校园网又未配备,历史学科丰富的图片、视频、史料等等都无法进入课堂,如何解决?

8、 教辅资料不匹配,旧、难、繁、偏,并不适合高一学生,怎么办?

四、解决办法和建议

1、课时:每周两课时普遍吃紧,导致课时吃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基于对教学评估的担忧,对教材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往深处讲。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不可无视课标要求、无视学生实际能力水平。教学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宽度,要大胆取舍,确定一个中心抓重点。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如何确定一课的一个中心呢?关键是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然后找准本课的一个中心之所在。实验教学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这样的实例现在仍经常可见。

2、加强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进行集体备课。

3、全理运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材处理要:重点讲授多版本教材的交叉处,切实补充教材缺漏处。

4、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从教学中好的问题开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应成为历史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恰时恰点的提出好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更有兴趣的学、富有探索的学,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灵活应用多种模式教学。经济专题抽象概念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尤其是专题四为新增加内容,旧教材虽有但未列入教学范围。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图片以及多媒体视频等资源开展教学;也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己从网络、书籍及影视资料中去搜索中国近代生活变化的资料,再结合教材理清本课(专题)的线索,总结所要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由教师讲授重点内容后由学生自主提问,教师解答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师创建网络课件,学生分小组协作学习。

6、练习选择分层次。学生在侧文侧理分科以后,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发生变化,侧理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会考,侧文学生的目标则是高考,即使是侧文学生由于选择的科目专业不同或学科学习能力的差异,在练习题的难度上应该也要有所不同,可以设置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4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本文想在这方面就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课程目标的创新:新课程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学科本位,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4、注重学生体验和知识更新:改变过去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强调注重课本知识的情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

5、课程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和简单适应,强调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以构建智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6、学习方法的变革: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和积极探索,提倡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推进信息技术的运用;

7、课程评价的改变:评价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侧重学生发展,注重教师的成长;

8、课程管理的创新:改变过去管理过于集中的情况,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二、应有的了解:

力求完成好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有三个基本的了解:

1、新课程下的学生:新课程首先认为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应以主动参与、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位基础进行学习。其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具有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巨大的潜能,且处在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再次,新课程认为学生是个独特的人,他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性,学生与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和不同个体)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必须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人看待,并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所教学生的情况、要求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2、 新课程下的教师:新课程首先认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新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其次,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也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第三,新课程认为教师还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参与设计),也是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教师在课程标准下(新课程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和改组教材,灵活的选择组织教学的形式。因此,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思路、知识结构和含量、教学工具的使用水平等)。我们应该积极的去了解以往的上课与新课程要求对照有何不足,然后扬长避短,并按新课程、新理念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3、新课程下的课堂和教材:新课程下的课堂具有传递、交往、情感归属、社会适应和个性发展五大功能。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唯一的场所。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之一,并不是全部。新教材的内容设置、知识结构、评价体系和课程要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必须重新考虑我们的课程指导思想、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三、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高一历史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考虑的六个具体问题:

1、 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所谓专题的形式。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高中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和能力、方法养成。

2、 新课程下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① 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② 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③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学生的历史学习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完全不够的,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所以,学生课外自学必不可少,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

3、 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变化问题:新课标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学业情况时要求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勤、作业、学生课外研究学习、上课情况等)与模块考试的成绩结合。这决定了教师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生情况(过程)进行了解和评价必不可缺。

4、 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因为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不利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2)、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 ;(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

所以,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

5、 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的深度、难度问题。

6、 高考方案问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常说高考从高一抓起。课程的难度、讲解的深度以及上课的具体过程受高考方式的影响极大,但目前09年及09年以后的我省高考方案及其细节不明,如何把握?

7、 硬件条件不足,限制学科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室不够用,校园网又未配备,历史学科丰富的图片、视频、史料等等都无法进入课堂,如何解决?

8、 教辅资料不匹配,旧、难、繁、偏,并不适合高一学生,怎么办?

四、解决办法和建议

1、课时:每周两课时普遍吃紧,导致课时吃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基于对教学评估的担忧,对教材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往深处讲。这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不可无视课标要求、无视学生实际能力水平。教学一定要控制好深度和宽度,要大胆取舍,确定一个中心抓重点。一课的“中心”实际上是一课的真正重点,而且是能够统率全课、带动一般的张目之纲。如何确定一课的一个中心呢?关键是根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内容,把握一课教材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弄清本课教材的内容构成及相互关系,然后找准本课的一个中心之所在。实验教学反复表明,一节课内,如果教师的教学面面俱到,四处出击,其结果只能是一面不到,处处游击,这样的实例现在仍经常可见。

2、加强合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教师之间应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开展集体备课,通过不断的交流获取教学信息与灵感。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进行集体备课。

3、全理运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从学科能力方面来说,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议题。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材处理要:重点讲授多版本教材的交叉处,切实补充教材缺漏处。

4、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问题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从教学中好的问题开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应成为历史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通过恰时恰点的提出好问题,使学生领悟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更有兴趣的学、富有探索的学,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灵活应用多种模式教学。经济专题抽象概念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尤其是专题四为新增加内容,旧教材虽有但未列入教学范围。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教材图片以及多媒体视频等资源开展教学;也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己从网络、书籍及影视资料中去搜索中国近代生活变化的资料,再结合教材理清本课(专题)的线索,总结所要掌握的知识;也可以由教师讲授重点内容后由学生自主提问,教师解答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由教师创建网络课件,学生分小组协作学习。

6、练习选择分层次。学生在侧文侧理分科以后,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发生变化,侧理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会考,侧文学生的目标则是高考,即使是侧文学生由于选择的科目专业不同或学科学习能力的差异,在练习题的难度上应该也要有所不同,可以设置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5

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历史试卷,联系自身教学实际,我认为有必要对高三阶段历史课教学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改进自身教学策略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虽然我是第一次承担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但还是有颇多的感悟及经验产生!

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在高三教学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夯实基础就是要深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字句,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建知识网络就是要在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纵横坐标位置,从宏观上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化的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楚,因果明确。我形象地称这一轮复习为“地毯式”扫描,如果把备战高考比作盖高楼,那么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应是这座高楼的基石。从9月份到12月份,一直做第一轮的基础复习工作。

2、围绕考纲,研究考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教材内容不等于高考内容,考纲内容不等于全考,历史考纲年年有变,但细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常考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而且要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复习,达到了如指掌、滚瓜烂熟,并且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中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世界史的复习如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国的历史。例如,法国政权的更替。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加强复习。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中德关系等。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

还要研究考纲新增内容。一般来说,新增的一定要考。20xx年考纲稳中有变,“变”处主要表现在,6处知识考点表述调整,2个知识点被删去。

3、高三历史科复习要掌握三种知识: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这由同学们在校教学复习中完成。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使同学们的历史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叉体系。在诸多知识的连接点上繁衍出新的知识生长点,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这也是对同学们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考查。历史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4、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人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5、加强时时反思与阶段反思。在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通过针对性地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地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常常要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

这次我所带的是高三五六班,面对文综的高考成绩,回头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备考过程,结果如下: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本次考试失利的重要原因。这届文科班同学来自八个不同的理科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个性突出,处事好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自律意识相对较差,学习惰性强,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我进行了严格的班级管理,从早到校、到早读、课间操、午饭、午休、晚自习,各阶段的任务和规范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感觉在这样的管理下失去了“自由”,所以在心理上产生逆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动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不和谐?静心回首,问题还应该出在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方式上。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老师”认为非常必要而学生认为是外在强加的,平时的管理也无数次犯过“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动辄指责,批评,典型的“恨铁不成钢”心理,不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过多的关注瑕疵,没有很好的实践因材施教,从而不可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地疏远了老师。教育教学是相通的,看来,只有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和学生保持通畅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力的促进自身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2、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加强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设计特别突出对学情把握的重要性,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需组织生产”一样,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或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中,稍有一点懈怠就可能造成由于不了解学情而导致的课上效率不高,看来老师还得时时走到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3、后期学生的反思、自我领悟是促进提高的捷径,用心最重要。高三的学习伴随着无数次的考试练习,加上学生自购的教辅资料,做过的试题数量一定为数不少,各类题型的解法老师也可能讲过数次,不怕犯错误,就怕不明原因地犯同一类型的错误,为此切忌搞题海战术,一定要加强反思,避免重复劳动。本届学生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过多的精力来学习某一学科,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缺乏感悟的意识,没有独悟的时间,教师反复提醒仍执迷不悟,所以高考的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4、在“能量守衡”下学生要本着“整体最大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应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根据对本届学生学习时间的调查,学习时间分配的严重不均衡也是造成文综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客观原因。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让学生多花时间的集约式课堂教学模式。

这就是我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历史教学任务的一个浅薄性总结,希望能对将来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6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担任的是七年级的历史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学期开始以来,我认真制定了各类和教学有关的计划,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不断地完美自己的“历史快乐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学生情况:

刚进入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历史这一学科,从内容到学习方法都不是熟悉的。因此上在开学初这一段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所做的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有利的验证。

二、严格遵循“五项教学常规”

1、耐心地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初中历史教师知识手册、初一历史教案、中国通史、史记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

2、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为教好每一节课,我在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下大功夫和力度,尽量让每一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不千篇一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时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5、细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作业不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同时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我一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经常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多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为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教学方法更丰富,我不但经常听同科组老师讲课,和同科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而且还经常听其他科组的老师讲课,了解其他科组老师的教学方法,吸取他们先进的东西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去。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老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本学期听课达21节。

四、严抓课堂纪律,采用“平时分积分制”。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并且养成了主动复习、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分制实行过程中,注意分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减低问题难度,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本学期的实践证明该制度实行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一部分处于中游的同学积极性提高了,而且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一部分成绩不大好甚至平常很调皮的学生,回答出问题加了分或因表现有进步加了分受到了表扬下次就会做得更好,慢慢的就有了很大转变。当然在积分制刚刚推广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学生为了多加分在举手答题时就会过于积极从而影响课堂纪律,我就趁此机会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不断改进、完善积分制,如全班表现得积极合作就全班加分,增进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到网络书店中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为让自己知识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不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知识水平,利用时间自学,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七、教学完成情况:

1、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所有课程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2、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例如:秦始皇、曹操等人物。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3、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一名有特色的教师。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尽管轻车熟路,我仍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虚心向同事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又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是获取成功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七年级新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由于我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认真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曾有一位老教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一丝不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达目标决不罢休。虽然很苦,但乐在其中。

历史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既有趣又难背,加上多年来“学科歧视”,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检测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大面积的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一如既往的多学多问多想,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7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在这个年级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能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但是中等生、问题生占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从这可以看出,无论教哪门学科,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都非常重要,都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些对授课效果都有直接影响。其实这就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个理论在我教历史学科实践中又得到了验证。

作为教师,我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从而达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

教学中,因为我是第一次教历史这门学科,因此、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 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但也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把课堂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让他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期末考时我任教的班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无论成绩的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8

自从20xx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在 学校的大力关怀下,在师傅邱老师及其他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如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日本731》《东京大审判》《重庆大轰炸》《周恩来外交风云》等影片,真正让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此外,在本学年,我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和旁听了许多讲座,也认真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了素质教育,团结同事,钻研业务,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德育工作方面

“德”,道家认为是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对人而言,便是品德,道德,品行;尤指好的品行。在高中的德育工作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作为刚进入第一战线不久的我们,在德育工作方面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在高一年级的两个班中,狠抓学风成了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拿学生学习来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都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可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从进入高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外界的诱惑,在学习上总表现得不那么投入,学习上存在着一股懒散的风气。因为懒散,作业怕上交而抄袭,甚至于有的学生也不抄了,而直接把习题的答案撕下来后贴在题的空白处,这样就严重影响其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了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了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也善意地批评了抄作业的行为。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了一些有利于学习的竞赛活动。在班级中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对后进生工作方面。解决了他们的新结,让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了兴趣。如:用历史故事借古喻今,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天天埋怨等,我于是帮助他们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让其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压力催生动力”,并告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让其懂得读,思,问,练是取得好成绩最便捷的形式。

德育工作不足:面对个性超强的女生,在处理其违纪方面没有一个全面,周到的方法。这是以后努力学习的地方。

三,教学方面:

本学期担任了高一(14)(15)两个平行班的的教学工作。针对扩招带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综合这学年来,在历史方面有如下一些感想: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是集文学,史学,地理学等于一体的。历史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认识过去,探索过去的方法和步骤。历史是过去的东西,但它更能用于借古喻今。唐太宗曾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知荣辱。”历史上的东西是有用,有趣的。学习历史,思索历史,它能引导我们 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其背后的联系和实质。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模板篇9

先说几点成功的经验:

1、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历史教学,我们历史老师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努力地不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学历史、学好历史。这一年,我们基本没有布置过笔头的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占用过除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补课。我们总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个40分钟,通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2、集体备课、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复习计划

一年的教学复习工作能顺利完成,有赖于我们对每一个教学复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等问题形成比较明确的计划。两位老师虽然分头教学,但目标一致、方法一致,采用的复习提纲、复习卷等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凝聚了两个老师的智慧、增强了科学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编制了系统复习提纲

我们两位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研究教材、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数次研讨考试说明,深入领会考试说明中知识点为什么这样选择编排、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例题中透露出哪些命题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习专题对考点重新整合,编制了11张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每个专题配以相应的精选习题。这样在复习中做到了讲、看、读、练的有机整合,每课一个专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复习提纲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中外对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学生视为“法宝”。

4、科学复习,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注重练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要减负,就是要避免题海战,努力让学生做有用的题,学会做题的方法。我们在复习中努力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选编、练习、批阅、讲评、改正。每份练习卷都是在教师大量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而成的。每份练习我们都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避免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实现练习的价值和作用。每次练习教师都认真批阅,都要求学生认真改正,真正弄懂每个题是怎么做的。我们十分重视每一张练习的讲评,决不就题讲题,而是深入探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应该怎么解决、还能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5、搞好补差工作,采用新的方式提高补差效率

集中补差强化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习题得到直观呈现,习题练习、方法指导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学复习过程,也还有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的地方:

1、11张复习提纲当然包罗万象,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我们设想要根据学情、考情进一步去粗取精,让复习提纲更便于使用。

2、早学习的东西遗忘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安排好对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有效复习。

3、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总结可能还不全面,欢迎批评指正。

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我对所有学生说过,只要你在这个学科中学习有困难,就来找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我不怕麻烦,不管你是学习技巧、学习方法还是知识点有缺漏,不管你是好学生,还是想要学习好的学生,我都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你。在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尽量做到先听课,后备课,再上课,教案自己先背一遍,然后听课,听完课再背一遍,才上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常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

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上完第一个班,及时写好教学反馈,并对所讲的课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争取在下面7个班上的更好。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全神贯注,高效课堂。历史每个星期两节课,和其他学校的三节、四节相比,我们的时间太短,而且任务重,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课堂要效率。平时不敢耽误一节课,马不停蹄的讲课,最后把课结束,还是拉到了其它学科的后面。大复习阶段,几乎每节课都在赶进度、赶时间,还要给学生补充中招题型,还要给学生通知识体系,还要给学生讲经典例题,每一节都要讲完满满当当的40分钟还觉得不够,第一轮还没有复习完,就进入紧张的周周练阶段,真的是把课堂当成战场,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成绩。还好,学生比较配合,也比较喜欢这一个学科,课堂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没有占课下过多的时间,通过课堂上的两个四十分钟,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历史成绩,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

四、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我每一次备课,面前总要放2种版本以上的历史书籍和教学参考书,3——5本左右的试题书,所有的试题包括各种卷子、各种中考试题我都是先做,然后选择性的给学生布置,我经常对学生说,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遇到好的题,我会抄下来给学生来念,我觉得拿太多的资料进课堂不好,我的教案本上就抄下来厚厚的往年的全国各省市的中考题,其中包括20xx年、20xx年、20xx年这三年的河南省历史中考题,20xx年说明与检测上面有,我本来想让学生自己印,但我觉得课堂上边讲边分析效果会更好。每一次上课,前8分钟补充以往的中考题,分析题型,如何审题,不理解的题目一定要读够三遍,强调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如何应答,每一节都强化,每一节都训练,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提高自己的答题技能和技巧,能在中招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看过去、想未来,我踌躇满志,再次教初一的学生,我感到非常新鲜,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