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77范文网 > 教案设计 >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来源:教案设计 时间:2022-11-01 14:05:06 点击: 推荐访问: 展望 展望2021发言提纲 展望2021年工作总结

摘要:建立学科整合发展机制,探寻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研究、设计研究之间的动态创新平衡途径。实施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递进式论证:基础研究主要从生活方式与设计的概念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述评;应用研究主要结合相关案例从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梳理、学科构建与共同体探索进行展望。通过递进式论证得出生活方式与设计的三步进阶战略。生活方式与设计的三步进阶战略,以当代科技进步下人类的美好生活向往为驱动,将对逐步消解“生活方式盲区”与“设计认知盲区”影响深远。

关键词:生活方式与设计 研究述评与展望 动态创新平衡 三步进阶战略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 01-0113-05

引言

当代科技进步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已经开始步入科技文明的新时代浪潮之中,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社会变革;由于科技进步多是人类精神智慧在物质生产中的尖端呈现,故多以超前发展模式影响生活方式的更新步伐。然而,当代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研究、设计研究滞后的不平衡发展现状,导致在将来时间节点上(2020-2070年)出现了“生活方式盲区”[1]和“设计认知盲区”,需要通过学科整合创新来消解,从而逐步迈入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同步发展轨道之中。基于此,文章展开了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以三步进阶战略进行探讨:首先,植根生活方式与设计的关系梳理,明晰研究的史學跨界融合;其次,经由“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构建论证,指出研究现时代意义;最后,发起“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的观念探索,体现研究未来特色价值。

一、生活方式与设计的研究述评

(一)生活方式的研究述评

1.西方生活方式研究述评

生活方式在西方文献中被解读为“Lifestyle”一词,其先后经历了“style of life”短语、“Life-Style”合成词和“Lifestyle”固定词三个发展阶段。“style of life”短语存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韦伯、凡勃伦时期: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生活方式概念,认为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得以体现,进而划分人类的阶级与阶层关系;德国的韦伯立足社会科学观点对生活方式概念做了社会地位划分论述[2];英国的凡勃伦亦从社会科学观点出发对生活方式概念进行了消费方式差异的探究[3];前苏联A.布坚科认为生活方式是由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个人、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方式和特点[4]。继马克思和恩格斯、韦伯、凡勃伦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生活方式”发展成为“Life-Style”合成词:学者Irving Tallman和Ramona Morgner (1970)认为“生活方式是一种宽泛的规范,在它之下可以包括一系列行为和行为取向,它们显然都需要个人时间、精力和金钱等资源的投入”[5];学者B.Zablocki和R.M.Kanter (1976)认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定义应该涵盖特定的群体性范围,在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的花销以及作为这些花销的基础的动机方面,群体成员之间是相似的,与他们之外的人则是不同的”[6];学者Feldman和Thielba(197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概括出生活方式的四个特点:“一是作为一种群体现象;二是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反映了个人的核心生活利益;四是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表现出差异,而社会变迁也会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7]。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活方式已从合成词“Life-Style"转变为固定词“Lifestyle”:美国的索贝尔(1981)指出“一种生活方式被定义为个人、群体乃至一种文化的特征都是有意义的,社会学研究者通常在个人层次上使用这一概念,尽管也有一些例外”[8];英国的费瑟斯通(1987)认为“当社会学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在指特定地位群体生活而突出风格的时候,它隐含着个人性、自我表现和对风格的自我意识”[9];英国的奥沙利文(1994)认为“生活方式指文化认同和文化活动的辨别性标志,并且这些标志特别与现代处境和文化消费形式相联系,生活方式的概念可以用于描述构成某一群体或个人生活风格的特殊模式和显著特征;生活方式概念倾向于强调特定生活资料和社会条件的象征表现的特殊形式”[10]。法国的列斐伏尔(1946)系统地建立以异化概念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时代评判依据[11]。匈牙利的卢卡奇(1963)则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的本体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实践论和生存论的综合视角对审美和艺术做了系统考察,试图让审美和艺术成为人们的特色生活方式[12]。从上述论述中,西方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侧重于对社会地位和消费方式的解读;苏联和东欧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则倾向于社会特征与社会现象的探究。

2.中国生活方式研究述评

我国生活方式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多位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相关探讨,呈现出逐层深入的时代发展趋向。1980年至1990年期间:于光远(1981)指出,“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人的成长,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时必须重视的一些问题”[13];罗元铮(1982)指出,“建立属于社会主义类型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方式,既要符合人类先进文明的方向,又保证具有民族的、传统的、适合自己国情的特征”[14];杜任之(1982)指出,“生活方式基本上取决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和相应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使生活方式得以相应改变和提高”[15];费孝通(1984)认为,生活方式是包括人们对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精神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16];刘达临(1985)提出了中国家庭生活方式的“七个转化”[17];时运生(1986)指出,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七层变革方向”[18];王玉波等人(1986)认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范畴的生活方式,是关于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的范畴”[19];冒君刚(1986)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不同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中的人群为满足生活需要,在一定的人生观念支配下,在各种生活领域进行实践活动的行为习惯的基本特征”[20];王伟光等人(1988)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历史地形成的人类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它说明人们在何种条件下,结成何种关系,以何种形式来利用生活资料,它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内容、特征和形式”口”;范国华等人(1988)认为,“生活方式就是指与一定生产方式以及其他社会自然条件相联系的,人们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的特征,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22];王雅林(1989)提出,“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念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23]。1990年至2000年期间:卢元镇(1993)指出,生活方式由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五个要素组成[24];王雅林(1995)指出,由于人们对“生活”含义的不同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概念是指‘(人们的生活需求与活动应当涵盖劳动生活、政治生活、物质消费生活、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宗教生活等广阔领域所襄括全部方面;狭义概念是把‘生活’限定在日常生活范畴,如物质消费、闲暇和精神文化生活、家庭生活活动等,亦或简单限指‘衣、食、住、行、乐’领域”[25].王玉波(1995)提出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三类转型“从依附型向自主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僵化不变的单一型向不断变化的丰富型转变”[26];高丙中(1998)指出,“西方生活方式研究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消费方式的关注,并逐步演化为西方社会主流形式,中国生活方式研究要在借鉴苏联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对当代西方生活方式研究亟需加强了解”[27];董鸿扬(1998)指出,“结构视角下的生活方式主体由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三要素构成”[28]。2000年至2010年期间:吴焕文(2002)认为,“应该包括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行为指标,分别从生活水平、生活满意度、生活合理度三个方面全面反映生活方式的现状,并以此提出如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29];汪业周( 2002)认为,“生活方式由家庭生活方式、个人及家庭生活资料谋得与消费方式、个人精神需求满足方式和能力素质培养方式、交往方式、社群生活方式等诸方面所构成”[30];陶冶(2006)指出,“生活方式类型研究显示出生活方式的独立学科特征,应在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31];卫玲等人( 2010)指出“中国后改革时代应建立衡量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32]。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