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孟浩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基础知识,落实字词。
②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
③明确人物评论写作方法,掌握主次。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搜集资料、人物评点。
②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质疑、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孟浩然的人品,品味其诗歌“淡”的特点。
②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闻一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所谓“英雄惜英雄”,相同的志向与情趣使闻一多似乎带着我们在与孟浩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么同学们在快速阅读文章之后,能否先找出作者是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角度对孟浩然评价的?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分析理解:
围绕这个评价的核心,那我们先来读文识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孟浩然的句子,看看闻一多是从他哪些方面来写这位诗人的?
(①、相貌:“颀而长,峭而瘦”、“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精朗奇素”。)我们能否闭上眼镜想象一下,孟浩然正向我们走来,他……好请一位同学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孟浩然好吗?(落实“淑清”“散朗”具体含义,为下面诗歌风格铺垫。)
(②、他的信仰与家乡的紧密关系)你找到了几点依据?
正是这样一个瘦高飘逸之白衣书生,外貌温和俊朗,气质清远超俗;怀着一份对古人隐士无限仰慕的情怀傲视凡尘,超然物外。常言道:有怎样的人品就会有怎样的文品。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为我们评价孟浩然的诗歌的呢?
(①“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学生分小组研讨,孟诗量和质不多的原因,结合具体文句交流分析。
(②“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那么闻一多所说的这类真正孟浩然的诗,都有哪些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呢?你认为作者最欣赏的是诗的什么?
小结提升:
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忘掉“孟浩然的诗”。看似很简单而普通的一个句子,其间却蕴藏着闻一多的一颗诗心,也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作者更欣赏得是孟诗中蕴含的那种“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神韵。正是一份温和俊朗、清秀超俗的外形,与傲视凡尘超然物外的修养气度,才得以形成孟诗的“淡”。 无独有偶,清代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这样评价过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孟诗的“淡”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直白。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他貌似平淡的言语下,却有着令人玩味的神韵。
对比阅读:
为了更好的感悟孟诗其中的“淡”,那么我们对比同一题材的诗歌,一个是诗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道理,品味一下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以及孟诗之中的“淡”味。
结语:
在别人诗是人的精华,而孟浩然最好的诗则是孟浩然本人。“诗言志、诗言情”闻一多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了诗人心灵的微妙感受,从而把握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精髓。最后让我们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的佳句来结束今天的课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临登。”愿大家更好地学习借鉴孟浩然等古代先贤的求实精神和高风亮节,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
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琵琶行并序》。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
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3.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
2.品味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刚刚老师给大家听的这首曲子大家觉得怎么样?
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曲中的音乐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吗?可能这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因为音乐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像奔腾不息的河流,苍翠蓊郁的森林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飘渺难以捕捉。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但是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却是不多,堪称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他究竟是怎样写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导入新课。
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2.猜读标题,明确重点:
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本诗重点是写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明确诗歌写了哪几个方面。
3.自读课文,养成读书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强调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最后交流重点字词。
4.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听录音,思考两个问题:
(1)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2) 概括每段内容,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诗的对应部分。
5.抽读课文,赏析音乐描写:
(1)抽学生朗读第二段,插入朗读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音乐的句子进行赏析。
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①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②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
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
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③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
(3)归纳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
6.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
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2.朗读全诗,入情入境:
抽六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回顾诗歌内容,进入情境。
3.小组合作,问题研讨:
① 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
② 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
明确: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
“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
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③ 作者在这样的心境下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④ 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明确: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具体说来: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4.总结归纳,把握主题:
学生继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总结归纳。
比起磨破垫子的聪明人,还是接近群众的傻子强。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1.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及作品;
2.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让学生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作品叙事线索的把握。
教学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情感。
诵读法、讲授法、探讨法、比较发法。
2课时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1930年,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梁实秋还是一个美食家,他的散文《雅舍谈吃》介绍了很多菜的做法与吃法。如以下所列举的:
薄饼
菜包
豆汁儿
芙蓉鸡片
烙饼
烧鸭
2、注释:
①《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是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②《玉梨魂》:徐枕亚( 1889—1937),江苏常熟人。他在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这是一部具有“自传体”成份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梦霞为小学教师并兼任家教。与该家寡媳白梨影互相倾慕热恋,书信往来,诗词酬答,而又以她8岁的儿子,作传书的青鸟。但碍于礼教的束缚,寡妇再嫁有关名节,而且也为儿子日后的前程计,终于不敢效法司马与文君的“叛逆”行为。于是梨影以李代桃僵之计,千方百计促成小姑筠倩与梦霞的婚姻,自己则殉情,以一死报君。结果筠倩也因感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未得体现而郁闷殒亡,而梦霞亦在辛亥革命中于武昌城下殉国。
③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到了明清,科考分为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第四级,由天子主持。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④盅:zhōng
⑤按捺:nà
⑥选辑:ji
⑦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19年1月,梁启超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巴黎和会休会期间,和随行之记者考察一战之西部战场、莱茵河右岸、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等地,游历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德国等国,考察伦敦、爱丁堡、伯明翰等城市,访问亚当·斯密、莎士比亚等名人故居,参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对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后整理辑录为《欧游心影录》。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他为国内的读者发回了最直接的对于欧战的感受,生动方面,非其他后代的史书可比。
⑧张东荪:sūn 1886年生,知名政治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49年时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燕京大学取消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⑨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⑩“清通”意谓用词造句通顺清洁,这是语法的范围。
⑾气盛言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⑿诌出来:zhou 编
二)、初读印象
1、请用一些词语概括出国文老师的特点。
明确:丑、不修边幅、书呆气、糊涂、爱喝酒、真性率直、平等对人、有趣;有才气{眼界宽、对作品领会深入、修改文章老辣}
丑、不修边幅:他的相貌很古怪……是狞笑,样子更凶。
书呆气:①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②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爱喝酒: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
糊涂:①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②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真性率直、平等对人: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有才气:①眼界宽: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②对作品领会深入、朗诵水平高: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③修改文章老辣: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2、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
明确: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3、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感情如何?
明确:和梁实秋感受一样;他是个以真面目示人的有生气的人;希望我也有这样一位老师:等等。
4、梁实秋把自己写成了怎样一个人?
明确:有点淘气;有点傲气;是国文老师看重的人。
三)品味语言
梁实秋的文字,你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1.×××!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2.“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
3.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原因:①运用生活中的口语,通俗易懂。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③展现时代、地方特点,给人新奇感。
4.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5.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
原因:细节展现得很具体
6.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7.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
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原因:该雅的地方很雅致。
四)拓展:课后二、三题。
附:
佛跳墙
梁实秋
佛跳墙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过墙去品尝?我来台湾以前没听说过这一道菜。
《读者文摘》(一九八三年七月中文版)引载可叵的一篇短文《佛跳墙》,据她说佛跳墙“那东西说来真罪过,全是荤的,又是猪脚,又是鸡,又是海参、蹄筋,钝成一大锅,……这全是广告噱头,说什么这道菜太香了,香得连佛都跳墙去偷吃了。”我相信她的话,是广告噱头,不过佛都跳墙,我也一直的跃跃欲试。
同一年三月七日《青年战士报》有一位郑木金先生写过一篇《油画家杨三郎祖传菜名闻艺坛----佛跳墙耐人寻味》,他大致说:“传自福州的佛跳墙……在台北各大餐馆正宗的佛跳墙已经品尝不到了。……偶尔在一般乡间家庭的喜筵里也会出现此道台湾名莱,大部以芋头、鱼皮、排骨、金针菇为主要配料。其实源自福州的佛跳墙,配料极其珍贵。杨太太许玉燕花了十多天闲工夫才能做成的这道菜,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计时将近两星期……己不再是原有的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样说来,佛跳墙好像就是一锅煮得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了
北方流行的一个笑话,出家人吃斋茹素,也有老和尚忍耐不住想吃荤腥,暗中买了猪肉运入僧房,乘大众人睡之后,纳肉干釜中,取佛堂燃剩之蜡烛头一罐,轮番点燃蜡烛头于釜下烧之。恐香气外溢,乃密封其釜使不透气。一罐蜡烛头于一夜之间烧光,细火久焖,而釜中之内烂矣;而且酥软味腴,迥异寻常。戏名之为“蜡头饨肉”。这当然是笑话,但是有理。
我没有方外的朋友,也没吃过蜡头炖内,但是我吃过“坛子肉”。坛子就是瓦钵,有盖,平常做储食物之用。坛子不需大,高半尺以内最宜。肉及佐料放在坛子里,不需加水,密封坛盖,文火慢炖,稍加冰糖。抗战时在四川,冬日取暖多用炭盆,亦颇适于做坛子肉,以坛置定盆中,烧一大盆缸炭,坐坛子于炭火中而以灰覆炭,使徐徐燃烧,约十小时后炭未尽成烬而坛子肉熟矣。纯用精内,佐以葱姜,取其不失本味,如加配料以笋为最宜,因为笋不夺味。
“东坡肉”无人不知。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宗的东坡肉,则去古已远,很难说了。幸而东坡有一篇“猪肉颂”:
净洗挡,少着水,
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看他的说法,是晚上煮了第二天早晨吃,无他秘诀,小火慢煨而已。也是循蜡头炖肉的原理。就是坛子肉的别名吧?
一口,唐嗣尧先生招余夫妇饮于其巷口一餐馆,云其佛跳墙值得一尝,乃欣然往。小罐上桌,揭开罐盖热气腾腾,肉香触鼻。是否及得杨三郎先生家的佳制固不敢说,但亦颇使老饕满意。可惜该餐馆不久歇业了。
我不是远疱厨的君子,但是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踏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近有所谓电慢锅者,利用微弱电力,可以长时间的煨煮肉类;对于老而且懒又没有记性的人颇为有用,曾试烹近似佛跳墙一类的红烧肉,很成功。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女歌手》。
1.概述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在巨大的反差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文中交织的淡淡的快乐和淡淡的忧伤。
2.赏析重点段落,学习本文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理解人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在巨大的反差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文中交织的淡淡的快乐和淡淡的忧伤。
(二)教学方法:阅读、赏析
(三)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概述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体味文中交织的淡淡的快乐和淡淡的忧伤。
一、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主要特色,导入新课。
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1924—),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州奥夫相卡村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先由祖母抚养,后来进了孤儿院。参加过卫国战争。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山口》、《老橡树》(1959)为作家带来声誉。《流星》(1960)写卫国战争期间一对男女青年在军医院相识并且相爱,然而出于对生活的责任感未成眷属的故事。《偷窃》(1966)以孤儿院里两次互为因果的偷窃为线索,描写一群性格迥异的孤儿和在他们身上萌生的“俄罗斯的怜悯心”。《牧童和牧女》(1971)被作者称为“现代牧歌”,主人公负伤后,在对恋人的苦苦思念中死去,表现超平战争的残酷之上的人性的力量。由23个短篇和一部中篇组成的系列小说《最后的致敬》(1957—1977)贯串着作家对生活中稳定的道德价值的关注。作品在展示主人公维佳成长的同时,刻画了一系列普通的俄罗斯人形象,其中祖母象征着“人的不朽,人民的生命力和人民永恒的记忆”。作家的几次故乡之行产生了《鱼王》(1972—1975,获1978年苏联国家奖)。《悲伤的侦探》(1986)揭示苏联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此外著有《士兵和母亲》、《老马》、《枞树枝》、《一片落叶》等短篇。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往往取材于自己的经历,插有抒情性的议论,创造出一种熔小说和抒情散文于一炉的独特风格。他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从原始森林直至战争前沿),善于描写农家孩子的童年,善于描写自然,并以自己的想象赋予它灵性。但他的着眼点始终是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实在是一位人性的诗人。
俄国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女歌手》,犹如一首忧中有喜、苦中有乐的小夜曲,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读完全篇,你会有一种想哭哭不出来,想笑又笑不出来的感觉。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时间为序,以一次点航标灯的航行为线索。
2.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明确:
(1—30)盖尔卡随父点亮航标灯。(航前、航中、航后)
(31—33)成年后的盖尔卡忧郁的生活及期待。
3.概述小姑娘这个人物形象。
文中的小盖尔卡是个从小失去母亲,与当航标工的父亲相依为命的小姑娘。她爱做事,爱自然,爱唱歌,但她的世界里没有小伙伴,没有游戏,甚至连儿歌都没有,因此,这位小小的女歌手天真中透着成熟,快乐中含着忧伤。
三、细读课文,赏析“航前”部分。
一般写人的散文总是在开头对人物作一个总括介绍,但本文的人物却不是作者介绍出来的,而是作者让人物从具体的场景中走出来的。?
盖尔卡一出场就在帮父亲往航标灯的灯肚里灌油,那“扶着漏斗,把连着灯芯头旋入灯颈”的动作十分麻利。接着,她又在为出发做生活用品上的准备:“她沿着木梯阶在陡峭的岸坡上上下下地奔跑,把油灯、船桨、一只小水桶(舀水用的)、两件旧的棉背心(给父亲和自己穿的)拿到小船里去。”看得出,这是个勤快懂事的小孩。然后她又模仿母亲的样子和声音催促父亲:“你还要在那儿磨蹭很久吗?”当父亲“胆怯地拍打自己的口袋”,表示自己没带火柴时,她又嗔怪父亲“真是一点记性也没有”。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她的动作、语言总透着一股成熟。当我们顺着父亲的两只眼睛看到的竟是这样一位心事重重的小姑娘:“她郁闷地皱起了眉头,一根编得不太高明的小辫子,穿着一双凉鞋,鞋底业已磨平,鞋面也被水冲成灰色了。他把女儿抱在手上,让她坐在小吊座里,不知不觉地顺手把潮黏黏的鼻涕从她的鼻子里擤掉,然后把棉背心披在她那肩胛骨尖尖耸起的脊背上。”这犹如电影里渐拉渐近的特写镜头,让我们清晰真切地认识了本文的小主人翁。她实在是太小了,父亲轻易地就把她抱在手上,她坐的是小吊座,鼻子里还不时流着潮黏黏的鼻涕。她的勤快的动作与成人化的语言跟她的年龄、跟她的外貌极不相称,在这个二人世界里,小姑娘“既没有小女伴,又没有儿童游戏”,她只能模仿父亲扮演航标工人的角色,但她不认为自己是在游戏,也不认为自己是在扮演,她认为她就是在当一名航标工。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之中了,她的父亲也有意识的创造这个氛围,让女儿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从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她一会儿催父亲,一会儿怨父亲,一会儿模仿母亲,一会儿模仿老太婆。尽管这一部分写得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但我们透过小姑娘“一本正经地皱起”的“淡白色”的“忧郁”的“双眉”,我们还是觉察到一丝忧伤。在这里,我们既看到这对父女对生活的热爱,也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无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赏析重点段落,学习本文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理解人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简要复习文章结构,进一步理清思路。
二、细读课文,赏析“航中”部分,学习本文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理解人物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小船终于起航了,小盖尔卡随着父亲去为航标灯点灯。但作者没有急于写点灯的过程,而是从盖尔卡的角度,写她看夕阳、听鸟叫、逗小鸭、唱情歌。
1.看夕阳一段写得很特别,作者完全用小孩的心理来写景。“盖尔卡觉得傍晚是一位温和的、长着大胡子的、沉默寡言的老爷爷。”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比喻,形象地体现出了傍晚时分的温馨和安静。这一部分作者是分三个层次来写的:第一层次是夕阳西下——在盖尔卡的眼中,这时的老爷爷“正在山背后抽烟斗”呢,因为那边的天空是红彤彤的”。第二层次是夕阳消失——“老爷爷在那儿睡了很久,渐渐地安静了下来”,因为“他的烟斗熄灭了”。第三层次是夜幕降临——“老爷爷终于合上了眼睛,不再翻来覆去,不再打哼哼——周围的一切都停止颤动,停止敲叩了,甚至连树叶也不再沙沙作响”。这段拟人化的景物描写把读者带入了童话般的世界,非常符合儿童心理。
2.听鹬叫和逗小鸭写得比较简略,但仍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3.唱情歌一段是作者花笔墨较多的一个章节,行文至此,文章才与题目照应起来了。虽然,盖尔卡的听众只有一个,但她仍唱得很忘情——她“忘却了父亲,忘却了小船,忘却了那位老爷爷”,因为没有小伙伴,没有上学,她不熟悉任何儿歌,她只能唱那些忧伤的冗长的爱情歌曲。她唱得很动情,她把爱情的痛苦与自己内心的痛苦融合在一起,因为她觉得痛苦的感受总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极不相称的组合,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竟唱着忧伤的爱情歌曲。这种不相称的组合表现的恰恰是生活的不公正,小姑娘本来应该是充满童趣的,她应该做游戏,她应该唱儿歌,她应该与小伙伴一起玩耍;但这一切都被无情的现实给剥夺了,她的伙伴只有父亲,她的游戏只能是与父亲一起做航标工,她的歌全是从大人那儿学来的情歌。尽管生活对她如此不公,但小姑娘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憧憬,这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
三、阅读课文,赏析“航后”和文章结尾部分
(一)航行归来,小姑娘已经睡着了,父亲“把她更紧的贴在自己的身上,她则把细小而又香甜的暖气呼向他的胸脯”,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相依为命的细节呀。父亲这时真想说:“你是我的小心肝,你是我的小宝贝!没有你,我会怎么样呢?……”但父亲是“不会把这句话说出来的”,他怕这句话被女儿听见了会徒增烦恼,他也怕这句话一旦应验,将使他更添痛苦。父亲终于从假想的情景中回到了现实,当他看到河上闪现着的航标的灯光,听着远处轮船传来的“桨叶的击水声和拖轮的排汽声”,欣慰地对女儿说:“女儿,它正在看你点的灯光,所以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这是他们存在价值的体现,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二)文章的结尾是故事的尾声,小姑娘长大了,成了一个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也许是过去的阴影给她的影响太深太大了,她仍然默默无言,仍然唱着忧伤的歌。但她凝视着自动闪光航标和灯窗通亮的轮船,她又有了某种期待——“有朝一日这些轮船中的一艘会驶到她的跟前来,把她随船载去,把她带到想停靠的那个地方去。也许,在那儿,在黑幕中,闪烁和燃烧着那盏惟一的灯光,它是富有生气的、温暖的”。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也是一个给人希望的尾巴。
四、简要归纳写作特点。
一是在巨大的反差中刻画人物。文中的盖尔卡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但她却干着成人干的活,说着成人说的话,唱着成年人唱的歌。这种巨大的反差正反映出她生存环境的特殊和艰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就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得到了充分的刻画和体现。
二是从儿童心理出发绘写自然景色。小盖尔卡虽有成人的影子,但她毕竟还是孩子,因此,作者在对自然景色进行描写时,始终从儿童的心理出发,生动地描写出了儿童眼中的世界。特别是山中傍晚的景色,作者把傍晚比作“一位温和的长着大胡子的、沉默寡言的老爷爷”,然后紧紧扣住这一喻体写景,把景物描写得富于变化而又生动形象。
三是采用的流线型的结构。从起航前写到航行中,再写到归航。全文顺畅自然,如行云流水。
五、课堂小结
文中的小盖尔卡是个从小失去母亲,与当航标工的父亲相依为命的小姑娘。她爱做事,爱自然,爱唱歌,但她的世界里没有小伙伴,没有游戏,甚至连儿歌都没有,因此,这位小小的女歌手天真中透着成熟,快乐中含着忧伤。
不过,“也许,在那儿,在黑幕中,闪烁和燃烧着那盏惟一的灯光,它是富有生气的、温暖的”。这是一个光明的结尾,给人希望。
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想念地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体会作者对人生和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能准确分析文章的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
史铁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他于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坦然地面对命运。他选择了文学,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在他的作品里,有许多是以残疾为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命运等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如《我们的角落》、《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这篇《想念地坛》可以看做是《我与地坛》的姊妹篇,主题也比较接近。在教学时可以将其与已经学过的《我与地坛》联系起来,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将史铁生主题相近的其他作品包括一些创作谈结合起来进行阅读。
二、课文的结构:全文共20个小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10小节)写地坛的安静以及作者与地坛的渊源。
第1小节是领起,一是突出了地坛的特点——安静;二是暗示我现在已不常去地坛了,已经离开了地坛,所以说是“想念”,这一点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还要涉及,所以也可以说它是铺垫,是伏笔。
下面的几个段落主要是来诠释地坛的“安静”。先写地坛的“喧嚣”,一年四季,自然界各种声音从不问断,因此说“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接着写自己经常来地坛,是带着残疾之躯来的,是带着满腹的心绪来的,地坛便也接纳了人世间的忧愁、苦痛与烦恼,所以说,“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那么,地坛的安静到底是什么?作者认为,地坛的安静是迎面扑来的“清纯之气”、“悠远、浑厚”,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是它的“恒久而辽阔”。它既不完全是客观,更不完全是主观,而是两者的统一。由于作者已写过《我与地坛》,所以,《想念地坛》便不宜再重复,在《我与地坛》里,作者曾仔细地描写过地坛一年四季的景色,渲染了地坛苍茫、恒久、静谧、博大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人能安静下来,超越自身的局限去思考,去重新估量生命的价值,用文中的话就是:“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这种安静会让人返回到生命的原点,灵魂得到净化:“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史铁生的思考经常借助于西方的宗教,这里就有这种影子,他还引用林语堂写基督教的文章《火光的威严》中的话来表达他如受到神灵启迪而感悟生命真谛的这种状态,“一种‘温柔的声音,同时也是强迫的声音”’。在安静中,作者的思考越走越远,越走越深,于是,他想用笔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作就这样成了史铁生新的人生选择,成了他生活与思考的方式,而对写作之意义的获得无疑与地坛的“安静”对他的启迪有关。
2、第二部分(第11—19小节)着重阐述写作的意义,并通过写作的意义进一步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用“写作的零度”来贯穿。“写作的零度”语出法国学者罗兰?巴特的同名学术著作,史铁生在这里只是借用,与原著关系不大。对史铁生来说,写作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因此,一切要回到起点,不要从任何现成的结论出发,更不能用写作去为什么功利的目的服务,“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这也就是“安静”的境界。作者在第12小节用了许多《圣经》上的故事来说明人在对生命意义探寻上的疑难、困惑以及人世间的诸种难题来说明写作的意义与重要性。所以,作者在第13小节接着说,“写作的零度”并不是不关注现实生活,而是要超脱“现实之网”的羁绊,像许多伟大作家如罗伯一格里叶、贝克特一样去“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零度,看上去本来无意义,但生命既然来了,我们就要给它意义,“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这很重要,它说明生命的意义是人给予的,也是人探寻出来的。这看上去有些荒诞,好像本末倒置,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接着,在第15小节,史铁生列举了写作上的种种“异化”现象,如排行榜等等,这种状态下的写作就不再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而是去迎合世俗的趣味,写作也不再是写作者自身追问生命意义的需求,而成为其博取荣誉、地位与资本的手段。当写作成为一种权力争夺的是非之地时,那情形是可怕的。史铁生用他在《八子》和《务虚笔记》中都写过的一个人物来说明这一点,一个孩子用“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排座次的方式就轻易赢得了权力,建立了自己霸权的秩序,遑论成人的世界!童年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因为作家就此遇到了生命的恐惧和疑难,需要选择与回答。文章写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换,由写作扩大到了生活,扩大到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写作是生命意义的寻求,而人的现实生活也就如同写作一样需要去建立生命意义,而且,后者更重要,更具有生命的现实性。当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遭逢疑难时,就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出发,也就是说,人在生活中可能要经常回到零度状态。“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因此,进一步说,回到零度,一方面是为了重新出发,另一方面是对错误以及可能出现的人生的迷途与错位的放弃。
回到零度,也就是回到地坛式的“安静”。在第16小节,作者将人世间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地坛作了对比,人世问,为了名声与浮华而争权夺利,而地坛则是安静的状态,那是一种“柔弱”的美德,“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静聆神命的姿态”。“安静”一“零度”一“柔弱”,史铁生在这篇文章的不同阶段用了不同的几个关键词,来说明他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对人世间种种现象的批判与忧虑,而统领这一切的还是“安静”,其他都是它的不同的表述。到第19小节,在对诸多现象表达了忧患之后,作者进行了总括性的表述,他以自己的写作生活为例,突出了安静的意义,对他来说,回望地坛,也就是回望安静,也就会不断认识到写作的意义,不断地放弃许多妄念,回到零度。
3、第三部分(第20小节)是全篇的尾声,照应全篇,呼应开头,再次说明地坛在作家心中的地位。想念地坛,而不是在现实中走进地坛,当地坛的魂魄已为作家所体认,当地坛的安静已被作家所感受、认同并进入,那么,在现实中是否真要一次次走进地坛就不再重要了,到了这种境界,物我早已合二为一,没有了分别,“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一想到它,人就进入一片澄明之境。
三、主题:
作为《我与地坛》的姊妹篇,《想念地坛》承续了前者对生命的感悟,以自己对地坛的印象、感受和写作生活为起点,论述了安静、零度、柔弱对人生、对生命的重要性,作品批评了当今社会许多急功近利的浮躁,主张人要不断地回到生命的原点,排除干扰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与有价值的生活。
四、写作特点:
文章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以东西方哲学作为思想资源,议论精湛,发人深省。作者不但具有思想的深刻性,而且具备批判勇气,善于将博大的精神内涵浓缩于有限的字句里,使语言充满哲理,具有格言一样的风格。
五、课后作业:
比较《我与地坛》《想念地坛》的异同。
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归去来兮辞》。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切实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把握序言和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 “辞”的风格韵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鉴历史,提高修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结合背景介绍,理解文意。
2、限时25分钟,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
(详见《红对勾》P2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历代名家评陶渊明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
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
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饮冰室合集·陶渊明》)
(选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历代名家评《归去来兮辞》
昔大宋相公谓陶《归去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五经之鼓吹。近时绘画《归去来》者,皆作大圣变,和其辞者,如即事遣兴小诗,皆不得正中者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和归去来》)
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
吾尝怪陶渊明作《归去来》,托兴超然,庄、骚不能过矣。(〔宋〕汪藻《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
《归去来辞》,本自一篇自然真率文字,后人模拟已自不宜,况可次其韵乎。次韵则牵合而不类矣。(〔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文辨一)
论古今人物风流,惟两晋为盛,故发之文章,神思自然飘逸。如陶元亮《归去来辞》,于举业虽不甚亲切。观其词义,潇洒夷旷,无一点风尘俗态。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明〕归有光《文章指南》仁集)
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清〕吴梯《巾箱拾羽》卷十三)
《离骚》不必学《三百篇》,《归去来辞》不必学《骚》,而皆有其独至处,固知真古自与摹古异也。(〔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素怀洒落,逸气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尘外。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清〕毛庆蕃评选《古文学条》卷二十六)
陶元亮《归去来辞》,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复吟咏,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绝游”一句,下即接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若无此两句,不将疑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乎?(〔清〕伍涵芬《读书乐趣》卷三)
通篇凡五易韵,耿介中仍和而不迫,得风人之遗旨。先叙决计欲归意,次叙归来情景。云鸟如此,胡不归乎?前后呼应,自见章法。是早春光景,亦见归来之可乐。末叙归来不复出意,结出大旨意,真本领。(〔清〕孙人龙纂辑《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二)
《归去来兮辞》写生归田园,《自祭文》写死归黄土陌,机杼仿佛。(钱钟书《管锥编》卷四)
(选自《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辞”
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
(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
(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
(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与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而“骚则长于言幽怨之情”。
本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二、自主学习,课前完成。
(天天读读,写写周周,月月记记)
1、先读课文,重点掌握《红对勾》P20《字音字形》部分的字音和通假字。
2、再读课文,重点理解《红对勾》P21的《词语集锦》部分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重点掌握《红对勾》P21的《特殊句式》部分的特殊句式。
4、自主初步翻译课文。
三、合作探究,认真思考,形成文字答案,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1、 当堂同组同一层次的同学由一人向另一人翻译序言和第一自然段。之后组内讨论,之后全班讨论不懂之处。
2、 概括序言和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3、反复诵读序言和第一自然段,体味“辞”的风格韵味。划分第一自然段的朗读停顿。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对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作了交代,其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5、揣摩“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迷途”“昨非”等词语的含义,说说作者辞官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
四、写作提升
阅读《红对勾》P25《与陶渊明对话》。请简要谈一谈自己对陶渊明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红对勾》P91《基础夯实》《审美探究》部分的习题。
2、保质保量完成下一课时导学案。
【拓展延伸】
“心为形役”一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3月11日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各级法院去年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审结贪污、贿赂、渎职案件25912件,判处罪犯26226人。
对于中国民航来说,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已然降临。2009年底至今,已先后有多位民航高官要员落马,包括民航局原副局长宇仁录、民航局华北局原局长黄登科、首都机场原董事长张志忠、发改委民航处原处长匡新等。这些人腐败案发,大半与“航线时刻”审批有关。
今年1至4月,江西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李江华、许建斌因受贿分别被判无期和15年,另一落马副厅长陈爱民尚未判决。
2010年4月14日下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文强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群众是根茎,是海洋;个人是树叶,是滴水。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森林与河流》。
1、欣赏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纯净之美,领悟作者抒发的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丰富的想像,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的手法。
教学重点:欣赏文中抒写的大自然的纯净之美。
教学难点:文中的诗情画意的领悟。
1、本文文字流畅易读,所以我拟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精彩的描绘来欣赏文字绘出的图画。
2、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引领我们去领略秋日的美景,让我们欣赏庞培的散文《森林与河流》,感受作者笔下的秋日的诗情画意。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读了本文你有何感受?
2、文章主要写了一条河流及其旁边的森林,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节):写森林幽深广漠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第二部分(2-7节):写额尔齐斯河美丽动人的景色。
第三部分(8-9节):写由河流再返回森林,抒写对树木的生命礼赞。
三、品读
1、作者说他们在森林旁停车,“一路向着林中狂奔”,为什么?在林中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干净明澈的景象—嫩叶、齐膝深的草丛、树荫、阳光的枝柯繁花、簇拥向蓝天的树梢。。。。。。)
2、是什么再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大声呼喊着。。。一路跑去”?额尔齐斯河给作者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它的音、色各有怎样的特点?
(俄国十九世纪发风景画:画一般的安详和美丽。音、色都有各自的变化)
3、额尔齐斯河是丰富多变的,体现在哪里?
(树与河融为一体,相互映衬:静谧、幽蓝,四季同在)
4、由河流回到身后的树林,这里的树木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作者说“森林的存在是一种音乐般的精美”?文章最后一句说:“而树桠和树桠之间,也随风回荡起真实大地的《欢乐颂》、《冬之旅》、《春之祭》、或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是什么意思?
(只有从音乐、抽象乐理的角度,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树木的生命。它们的组合表明了宇宙对于创世之美、对世间万物生命的浩大礼赞。作者列举了一些乐曲的名称,让我们从森林联想到四季、欢乐和作者心中对自然和祖国的赞美之情。)
三、自主探究
你认为文中对景物的描写,什么地方最精彩,找出来并说出你的理解。
四、艺术手法
1、浓浓的诗意:诗一般的语言,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感情。
2、丰富的想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思路开阔。
五、作业布置
1、找出文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的主观感受,品味这样表达的好处。
2、课外欣赏贝多芬的欢乐颂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
附板书:森林—河流—森林
干净明澈 绚烂多变 生命礼赞
谋事用权,当思职工期盼组织信任亲人叮咛;勤政廉洁,惟求群众福祉企业发展家庭美满。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琵琶行》。
从容说课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作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第二年。诗中对由长安漂泊到九江的琵琶女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个典型形象,深刻地表现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会们、艺人们的不幸遭遇。诗中的“我”是作者自己。他因欲救济民病、革除弊政而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忧闷。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就已经拔动了他的心弦,发出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时,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忍不住倾吐了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当琵琶女又一次弹琵琶时,他更是热泪横流,湿透青衫了。诗作把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并作如此细致、生动地描写,这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是未曾出现的。
《琵琶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以及富音乐性的语言叙事、写景。特别是摹写音乐形象,用以抒发人物情感。全诗八十八句,或两句一韵,或四句一韵,或十数句一韵,或押金平声,或押仄声,抑扬顿挫,错综变化,恰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摹写音乐的那些诗句,往往音义兼顾,情韵和谐,而在借助语言音韵摹写乐声的时候,又常用各种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数学的重点是欣赏诗中的音乐描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诗篇用一连串比喻描写的琵琶乐声的纷繁多彩和凄愤感情。教学难点是了解作品背景,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同时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课文,尤其是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可先让学生背诵下来,让优美的诗句植入心中,感染和愉悦他们,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比较阅读法。将本诗其他描写音乐的作品(如《明湖居听书》)进行比较赏析。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春江花月夜》音乐磁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反复诵读,正音释义后了解故事概况。
2.鉴赏诗的结构和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教师放录音——《春江花月夜》乐曲。(学生沉醉在音乐中)
教师:这是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假如说,老师要让你们用文字来表达曲中音乐的技法以及自己的感受怎么样?(学生思考)这对大家来说,恐非易事。因为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蓊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白居易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解题
1.白居易
出示多媒体投影:
白居易(772~846),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至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出身于一个世守儒业的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苦学文,青年时期因战乱曾颠沛流离,四处飘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29岁中进士,37岁时任左拾遗,作谏官。他抱着“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与此同时,他又于“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写下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谕诗”。这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白居易在43岁时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御史中丞裴度亦被刺伤。白居易激于义愤,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一些权臣竟给他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并造谣陷害,他被贬为江州刺史(唐时州的长官),继而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贬谪后的第二年秋天。后升任忠州刺史、杭州太守、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晚年政治热情减退,“独善其身”成为思想主流,诗歌创作也失去前期那样的战斗力了。
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2.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三、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一段),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贾(gǔ)人 荻(dí)花 管弦(xián) 六幺(yāo)
钿(diàn)头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虾(há)蟆陵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或放录音)
3.学生默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第二段写琵琶女的演奏才能;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自叹贬谪之苦;第五段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本是京城一名歌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解说:概述也是一种能力,应经常训练)
3.提问: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如何,又是怎样引发的?
学生先自己找出句子,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诗人的心情极其孤寂伤感,凄凉落寞。可从以下句中看出:“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的乐声和琵琶女的遭遇,实质上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浮沉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4.提问:诗人听了美妙的琵琶声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从心底发出的最大感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学生思考并讨论: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
明确:因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限感慨。两者具体的相同点可见下列板书。
板书:
(1)出自京都
(2)才华出众
(3)落泊失意
6.梳理诗歌结构,把握诗歌主题。
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明确:诗歌在结构上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整齐美兼变化美。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索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对主题的形象阐释,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一遍
六、课堂练习
比较阅读白居易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与《琵琶行》
出示投影: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问题:比较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两诗都反映的是乐伎的悲惨命运,都寄予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不同点:《夜闻》只是较客观地叙述描绘,没有具体交待歌女的身世;《琵琶行》中不仅详细地叙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而且也写了诗人自身因坎坷遭遇而带来的深切感受,反映社会现实更为深广。
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都善用“秋月”渲染气氛,两诗的基调都是凄凉压抑的。不同点:《琵琶行》详细描述了音乐的演奏过程,而《夜闻》只概括地写出歌者的“愁绝”“凄切”;《琵琶行》对琵琶女外貌描写是概括性的,而《夜闻》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七、布置作业
反复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熟练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 毁于随 治具毕张 占小善
率以录 庸 扬 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 "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 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 披 记事者 要 玄 捐 兀兀 苴 罅 绍
2、 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 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3.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4、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的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教学过程:
课文分析: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写先生自责。
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工匠只工 登明选公 辙环天下
绝类离伦 不要其中 从徒
分之宜 常徒 陈编
2、翻译句子。
登明选公
杂进巧拙
3、分析课文:
作者先以匠人冈材而选用木料、医师"俱收并蓄"各类贵贱药材,引出宰相用人是"登明选公…"惟器是适",即量才录用。接着作者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结局:"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说明这两位古贤"业精""行成",已达圣人地步.尚且未能"有幸"。继而言自己才学远不如二儒,却沾恩泽,"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表面上是为古人抱不平,似在为有司开脱,实际上是以孟、苟自况,以儒家的卫道者自居,宣扬自己远继儒家道统的功绩,并抒发自己不见信于有司的愤郁不平之情。但因为表面上是在述说古人之事,兼及与自己的对比,所以既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又取得了委婉含蓄的效果。这与屈原所言"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异曲同工,只不过一直接抒怀,一托事寄慨而已。
4总结全文:
文章幽默中见深刻,含蓄中显丰赡。讽刺和批判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本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写别人嘲讽自己失意,自己就进行解释,借以发泄牢骚。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作者"投闲置散,乃分之宜"的引咎自责,不过是反话正说。《古文观止》评日:"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自咎自责之词托之己,言之者无罪,闻之者知愧-巧于避忌,最为得体。"如文章一开头就写先生对学生的教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峻良…"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都是反话正说,别有寄托感慨,讽刺用人制度的不合理,宣传任人唯贤的主张,写得十分巧妙。反语的运用,使讽刺不仅寓巧于朴,诙谐幽默,而且形神毕肖,冷峻犀利。
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是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沉浸酞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虽属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问,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语句,如"纂言者必钩其玄""焚膏油以继晷…"回狂澜于既倒""年丰而妻啼饥"等到后代压缩为成语,"贪多务得-一-"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等直接引用为成语。"惟陈言之务去",吸取古语,熔铸新词,于本篇尤显。
三、课文讨论与检测:
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国子先生"和"诸生"对话时不同的情绪,说说你对作者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
第一段"先生训示"和第三段"先牛答问",多为挥洒自如的散句,语调不疾不徐,舒缓轻快,先生的情绪都显得比较平和而内敛。第二段"生徒驳诘"·学生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对自己不受重用、反遭贬抑的不满,对当权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的愤懑。
2.第二段中,"诸生"是从哪几方l卣对"国子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从治学之勤恳、对于儒学的功绩、文章的境界、为人的成功等四个方面对先生进行高度评价。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作者大材小用的处境,含蓄但是却有力地指斥有司之不明。
3.文中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关于"进学"的主要观点。摘出这个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虽不是全文的中心观点,但对我们读书治学却非常有启发价值;作者强调了"思"的重要,更是极为可贵。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滕王阁序》。
一、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在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初步理解,打好导读教学的基础。
A、知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B、知经历(见印发的材料)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C.求读准: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
2.读通脉络:本文篇幅较长,在上述导读之后,把握文章脉络对于理解文意、背诵课文不无益处。理脉络时可以由句到层,由层到段,聚零为整。
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即可按此步骤进行。①—③句,叙述洪州地理位置。④—⑤句,用两典故,盛称洪州地方和人物的美好。⑥句,言城池繁荣,人才众多。⑦—⑩句,表宾主尽东南之美及宴会盛况。⑾句,自己与会的缘故与荣幸。
由此可归纳出第一段主要写洪州形势雄伟,人物云集,阁上盛宴及与会缘故。
第二段主要写滕王阁之宏伟壮观以及阁上所见美丽如画的秋景。
第三段,主要写参与宴会的多是喜饮酒、擅诗文的宾客,并由欢娱引出兴悲之情,抒发身世之感;第四段,抒怀才不遇之悲,勉励自己要坚持高尚志向;第五段,写苦于无路请缨但幸得款待,有感于盛宴不再,愿与众宾客一同赋诗。
首叙天文地理,次叙贤主嘉宾,再叙山川景物,然后描写阁内近景、阁外远景,接着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二句总收胜景,转入抒情,先感慨古代失志者,再劝勉当今失志者,最后叙到自己,以逊词结束全文,甚为得体。
探讨主旨:即在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后,反复诵读关键语句,表现在课文中,即表宴会“盛大”的语句、抒情的语句及典故的用意,要读中见情,读出文意。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读这两句时“难”“悲”“怀”“不见”“何年”需重读,读出真情,读出不得志之苦和渴望被赏识之情。“奉宣室”的典故,巧妙地为下文“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作铺垫,同时意在叹息难以接近朝廷,效忠皇帝。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领悟主题在于抒发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情绪。
读求鉴赏: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魅力,根据体验、兴趣选其一点品评、评价,以达到强化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感受、理解、品评,学以致用。无论“命途多舛”,但仍要“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启人心智;委婉的抒情,动人心弦;开阔的意境、华美的语言予人美感……在鉴赏中,学生才能真正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觉背诵的欲望。
7.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是全盛时代,这时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才逐渐走向衰落。我们要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就不能不了解这种特殊文体。
(一)语句方面的骈偶与“四六”
A.骈偶:即对仗。骈偶的基本要求是句法结构的相互对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例句:
例(依次):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披绣闼,俯雕甍。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即上下句相对。也有句中自对,然后两句相对,这种“当句对”的句式显得更加工整。试从文中找出例句:
例:a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四六”:即骈体文一般是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六”的基本结构有五种:①四四;②六六;③四四四四;④四六四六;⑤六四六四。这就决定了对仗的句式特点相应为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
例:四四四四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二)用词方面的特点:用典与藻饰
a、用典:骈体文用典目的主要在于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文中典故不仅用得恰当,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其善于把古代事典中传颂的美谈与眼前的情景巧妙结合起来的艺术手法。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b、藻饰:即追求词藻华丽。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等类词是骈体文用得最多的词语。这一特点在文章的第三段中有明显体现。
该文写景雄伟壮丽,文辞华美;抒情真挚委婉,借助典故,充实内容,抒发心志,毫不滞塞。可从“藻饰”“用典”两点入手,赏滕王阁盛景,解王勃心怀。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2.积累掌握故、尽、属、即、胜、数、舛、幸、且、矣等实词虚词的多义用法;
3.背诵课文名段并积累有关成语典故和名言警句知识。
本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之应有之义。如何立意寓旨,如何取舍结构,则颇见为文之功底。王勃天生才智,宛如妙手偶得。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结构图:
第一段:扣“洪府”,
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
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人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
“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运用:(翻译)
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评析: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解析:本对联用典较多,且多为文史典故,好在我们学过四楼的有关作品。其中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本题考查对对联中有效信息的把握能力,上联“杜少陵……三过必醉”写有关岳阳楼的史实传说,下联“洞庭湖……东道崖疆”盛绘岳阳楼的山川形盛。尤其是范希文、滕子京两个人名及“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描绘在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时接触过,据此断定为岳阳楼。
答案:B
2.“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范仲淹,字希文,又由《岳阳楼记》一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两字关情”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忧”、“乐”。鹳鹊楼、滕王阁、黄鹤楼没有影响如此深远的两字。答案:C
3.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把握。综观全联,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湖庭风景及作者感慨,即此地人杰地灵,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A中少言“传说”及“景观”,B中没谈下联中作者感慨;C中缺“史实”及“感慨”等内容。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在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隔江遥对龟山。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费文伟于此驾鹤成仙而得名。此楼屡建屡废,现楼高51.4米,共五层,古色古香。诗文以催颢的《黄鹤楼》诗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最为著名。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边,遥对湖心岛君山。原为三国吴将鲁肃的阅兵台。亦屡有兴废。现楼高19.72米,共三层。诗文以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最为著名。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孟浩然》。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基础知识,落实字词。
②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
③明确人物评论写作方法,掌握主次。
2、过程与方法
①注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搜集资料、人物评点。
②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质疑、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孟浩然的人品,品味其诗歌“淡”的特点。
②把握闻一多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内涵,理解和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节操。
导入:
如果说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那孟浩然则是点缀其上的一滴晶莹露珠,其充满魅力与特色的诗风在盛唐独树一帜,也为其在人才济济的诗史上刻下了永恒的印记。同学们能否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孟浩然的诗歌有哪些?(《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我们常说“中国古诗写胸襟,是人格美的自然流露”,那么孟诗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和感受?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闻一多先生也是一位诗人,所谓“英雄惜英雄”,相同的志向与情趣使闻一多似乎带着我们在与孟浩然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么同学们在快速阅读文章之后,能否先找出作者是选择了一个怎样的角度对孟浩然评价的?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
分析理解:
围绕这个评价的核心,那我们先来读文识人,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孟浩然的句子,看看闻一多是从他哪些方面来写这位诗人的?
(①、相貌:“颀而长,峭而瘦”、“白袍”、“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精朗奇素”。)我们能否闭上眼镜想象一下,孟浩然正向我们走来,他……好请一位同学具体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孟浩然好吗?(落实“淑清”“散朗”具体含义,为下面诗歌风格铺垫。)
(②、他的信仰与家乡的紧密关系)你找到了几点依据?
正是这样一个瘦高飘逸之白衣书生,外貌温和俊朗,气质清远超俗;怀着一份对古人隐士无限仰慕的情怀傲视凡尘,超然物外。常言道:有怎样的人品就会有怎样的文品。那么闻一多先生又是怎样为我们评价孟浩然的诗歌的呢?
(①“果然,他的诗是不多,量不多,质也不多。”)
学生分小组研讨,孟诗量和质不多的原因,结合具体文句交流分析。
(②“淡到看不见诗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那么闻一多所说的这类真正孟浩然的诗,都有哪些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呢?你认为作者最欣赏的是诗的什么?
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评价:得到了“诗的孟浩然”,便可忘掉“孟浩然的诗”。看似很简单而普通的一个句子,其间却蕴藏着闻一多的一颗诗心,也是闻一多唐诗研究的独到之处。作者更欣赏得是孟诗中蕴含的那种“风神散朗”“风仪落落”的神韵。正是一份温和俊朗、清秀超俗的外形,与傲视凡尘超然物外的修养气度,才得以形成孟诗的“淡”。 无独有偶,清代也有一位文学评论家沈德潜曾这样评价过孟浩然的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孟诗的“淡”并不是单纯的语言直白。最吸引人的恐怕还是他貌似平淡的言语下,却有着令人玩味的神韵。
对比阅读:
为了更好的感悟孟诗其中的“淡”,那么我们对比同一题材的诗歌,一个是诗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个是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庐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今天所谈到的“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的道理,品味一下两首诗的不同之处,以及孟诗之中的“淡”味。
结语:
在别人诗是人的精华,而孟浩然最好的诗则是孟浩然本人。“诗言志、诗言情”闻一多先生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了诗人心灵的微妙感受,从而把握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精髓。最后让我们用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的佳句来结束今天的课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临登。”愿大家更好地学习借鉴孟浩然等古代先贤的求实精神和高风亮节,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孔雀东南飞》。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 强化诵读,加强积累,背诵精彩章节。
⑵ 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⑶ 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重点、难点】
理解字词,疏通诗句,理清本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把握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解决办法】
1、诵读理解,疏通诗句。
2、理清情节发展的线索。
3、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诗的主旨。
4、按要求背诵7节诗。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理解,疏通诗句,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
2、第二课时,设置讨论题,分析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把握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首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诗歌,题目叫《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二、诵读感知
诵读: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节奏按意群划分。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三、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
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击)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虚名)
3、可怜:可爱。(楚楚可怜)
4、纷纭:凌乱。(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5、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样子。(树木葳蕤)
6、纤纤(xiān):形容细长。(十指纤纤)
7、念:记挂。(念念不忘)
8、却:退出来。(望而却步)
9、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10、依依:恋恋不舍。(依依惜别)
11、窈窕(yǎo 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辞。(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谢:A辞别;B告诉;C道歉;D感谢;E推辞,F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14、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15、见:A看见,会见,拜见;B同“现”;C表示被动,被,受;D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叮咛)。
16、怅( chàng) 然:失意,不如意。(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17、否(pǐ )泰:坏运气,好运气。(否极泰来)
18、要(yāo):邀。(要功,要买)
19、络绎:接连不断。(络绎不绝)
20、赍(jī):赠送。(赍赏)
21、踯躅(zhí zhú):缓缓地走或徘徊。(踯躅歧路)
22、迎:A迎接;B迎娶;C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还必相迎取。明日来迎汝。不足迎后人)
23、零:落下,凋落。(零泪应声落,泣涕零如雨)(枯叶凋零)
订正文中注释: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应读(pián),不读(biàn)。
四、把握情节发展与结构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这部分写三项内容。
⑴ 从“府吏得闻之”到“慎勿违吾语”,写仲卿向母亲求情,遭到训斥,只好说服兰芝回娘家,还抱着重新团聚的幻想。
⑵ 从“新妇谓府吏”到“涕落百余行”,写兰芝的个性、神态和动作,显出她坚决、镇静,忍住内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别。
⑶ 从“府吏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与仲卿的离情别绪,二人分手之际,依依不舍。
3、发展(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⑴ 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⑴ 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⑴ 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五、总结、扩展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如本诗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请结合诗句回答:刘兰芝为什么要自请回去?为什么婆母不能容她?从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性格的哪些方面及当时封建社会的哪一弊端?
2、男女主人公真挚情感表现在哪里?请在诗中找出并加以体会。
3、焦仲卿是个怎样的人?你喜爱这个角色吗?
4、解释下列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揽:
揽裙脱丝履
又申之以揽茝
适:
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适得府君书
相:
久久莫相忘
及时相遣归
儿已薄禄相
幸:
幸复得此妇
幸可广问讯
不幸短命死矣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谢:
谢家事夫婿
阿母谢媒人
多谢后世人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板书设计〗
东雀东南飞
起兴(第1节)营造悲剧氛围
开端(第2节)兰芝被遣
发展(第3—12节)夫妻誓别
发展(第13—21节)兰芝抗婚
高潮(第22—31节)双双殉情
尾声(第32节)告诫后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2、赏析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是反面形象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二、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人物语言(主要是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沈德潜对这几句诗的评语说:“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三、欣赏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导学生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的铺陈排比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四、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五、背诵精彩诗段,并鉴赏诗作内容
“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要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六、总结、扩展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课后阅读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兰辞》,比较体会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
七、布置作业
1、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这就是偏义复词。请找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偏指什么。
⑴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⑵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⑶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⑷ 其日牛马嘶,新妇人青庐。
2、在连贯的话语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谓之互文。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此手法的一项。( )
A、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3、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异同。
〖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铺陈排比的手法艺苑的奇葩、杰出的范例
起兴与尾声
〖资料库〗
一、《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唐弢)
因为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的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过程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称。作者否定了一切应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而无论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的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所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试以焦仲卿、刘兰芝两人为例。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己又在太守府里作吏,虽然职阶卑微,但在严格的门阀社会里已经具有被“品”的资格,所以他母亲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将来还要凭借靠山飞黄腾达。很显然,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作者基本上肯定他的斗争,但描写时却又紧紧地扣住了他的特点──人物经历和性格上的特点。仲卿是深爱妻子的,当他知道母亲要驱逐兰芝的时候,先是婉“启”,继是“跪告”,等到母亲“槌床便大怒”,他就“默无声”的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对着兰芝“哽咽不能语”,说什么“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一面劝兰芝低声下气,暂回娘家,约定将来再去接她,但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兰芝被逼将嫁,他声言要独个儿自杀,甚至还把这个计划去告诉自己的母亲;兰芝死后,以他爱兰芝之深,终于以身殉情,作者写他在“庭树下”“徘徊”了一阵,然后上吊,活活地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兰芝便和他不同。尽管诗篇以古典作品特别是民间文学里惯用的夸张的笔法,描写了她的知书达理,描写了她的妆奁和打扮,但在门阀社会里,“生小出野里”就说明她的家世还不入“九品中正”之眼。她是一个在小康人家生长起来的有主见的女子,美丽、聪敏、能干,虽然作者也极力写她的善良和温顺,但在善良和温顺中别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刚性──人民想像中的被压迫者自觉意识的一种原始形态。这种刚性不一定要从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上去理解,而是更广泛地散布在兰芝的全部行动细节里。当她明白了焦母的意图以后,不等对方开口,便自请:“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他劝她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不过作者也不是简单地片面地处理这一点。兰芝了解仲卿的性格,然而她爱仲卿,也知道仲卿爱她。儿女深情使她对冷酷的现实仍然不得不抱着一点幻想,仲卿和她告别,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在具体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她的惟一的希望。县令差人做媒,她这样婉拒:“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刚性又立刻占据了兰芝的灵魂,处于弱者和被压迫者地位的那种凛不可犯的尊严感在她心底升华,她决定以生命来表示最后的抗议,所以“仰头”回答,很快应允了。
离开焦家的时候,拜母别姑,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再嫁期定的时候,裁衣作裳,她的态度是十分从容的;乃至最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也不表示一点迟疑和犹豫。她从来没有向环境低头。很难考查有多少人在传唱过程中丰富了刘兰芝的性格,然而这的确是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美的表现。环境的残酷和转变提高了人物的精神。作者以朴素的描写,将细节一丝一缕地扣入行动,使作品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追魂摄魄的感染力──诗的感染力。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统治的罪恶,而且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花,也是历史的镜子。
1954年3月于上海
──选自《唐文集》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二、诗句解释(张中行)
1、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课本注释可供参考。
还有一种解释,即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以后的几句话都是县丞来到刘兰芝家,对刘兰芝的母亲说的。“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是县丞说他在太守面前已经说了她女儿刘兰芝的好话,夸耀兰芝出身于名门。这是讨好人的口气。紧跟着的几句话是县丞向刘兰芝的母亲说明求婚的缘起,这些话都是符合媒人口吻的。几句话的前面分别冠以“说”“云”“直说”,是作者为避免重复而用了不同的字眼,它们的主语都是县丞。
此外,“兰家女”应指刘兰芝。闻人侠《古诗笺》云:“兰字或是刘字之讹”,这个猜测有道理。
2、“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和古代纪时法。
一昼夜为一日。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纪时的记载。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我们了解了这些,对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寂寂人定初”(古诗《孔雀东南飞》)等就会明白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点为子初,夜半24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
有个问题连带说一下,就是日始为何时。最早当以日出为日始,如夏以平旦为日始,殷以鸡鸣为日始。到周代改以夜半为日始。此后就一直以夜半为日始,沿用至今。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读方法设计: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传世名作,宜采取多种方法反复诵读;对难于理解的段落,可以采取研究性学习策略,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时数:
3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
2、初步了解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邹忌、触龙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的婉曲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投影《出师表—李密》,学生会以为老师错了,教师解释)《出师表》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一表真名世”,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是名世、传世之作。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投影显示“陈情”二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大屏幕显示易读错字音。
终鲜( xi僴 ) 兄弟 期功强( qi僴g ) 近 常在床蓐( r?/font> ) 猥( w噄 )以微贱 岂敢盘桓( hu俷 ) 庶刘侥( ji僶 )幸
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
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一)
1、齐读第一段。
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
3、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5、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
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学生齐读第二段。
2、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教师分条投影)
3、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4、情以动人,理以喻人。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顿,待学生说出“晓之以理”后)“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学们针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研究、讨论并作出解答。(投影问题,逐条解决)
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
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区区不能废远。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5、教师范读第四段。
6、教师串讲:(可以参照教学用书中黄岳洲先生的赏析文字,主要是给学生提供鉴赏的范例)
7、经过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阅读课后练习中《古文观止》的评语)
四、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五、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整理本课的语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分组背诵全文。
二、分析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三、总结本课古汉语语词、文化知识:
1、一词多义:(略)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
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四、口语训练:学生设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学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辞技巧。(例如:一学生家长因家庭经济拮据,让成绩较好的儿子退学,亲人劝说无效。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劝说,怎样说服家长?)
五、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三,谈谈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往正确的立场、观点深入探讨。
六、结束本文学习。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墨池记》。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赏析、评点。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把握文中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本文平易朴实、婉转沉着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以旧促新法",也可以与"说"进行比较)
"记":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
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
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例如: 《核舟记》----说明状物----核舟:奇巧(状物)
《桃花源记》----写景散文----"世外桃源"
《岳阳楼记》----抒情散文----"先天下┅┅"
《醉翁亭记》----抒情散文----"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墨 池 记》----说理散文---- 勤学苦练出才能
二、作者简介: 名: 曾巩,字:子固; 时:北宋时人 ;地:建昌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 评:"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称之为 南丰先生 ,卒谥 "文定"。 作:《元丰类稿》 。《宋史》说他的文章是" 本原于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著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三、学生自读
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扫清文字障碍,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洼(wā) 邪(yé) 徜徉(chángyáng):随意漫游。 肆(sì〕恣(zì):放纵、任情。
于楹间以揭之(yíng):房屋前面的柱子。 故迹:旧迹。
遗风余思:遗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 以临于溪:居高视下。
四、质疑解难-- 四 行 对 译 法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五、背诵全文
根据本文叙议相间的特点,逐层背诵。 (解说: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自读注释质疑、释疑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要求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重音、停顿和情感来。
2.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课文。
(1)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
(2)抚州学官王盛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墨池之上现在建有学舍,州学教授王盛君怕墨池不够明显,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悬挂在楹柱间,其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
(3)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 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
①"岂信然邪"; 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③"岂其学不如彼邪";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⑥"以勉其学者邪"。
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① 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
② 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
③ 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
⑤ 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七、中心思想: 本文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
了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八、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写作方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土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2、以小见大。
九、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文章7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其余的见讲义)
①、 "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②、"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这是王羲之学习的遗迹,难道果真是这样么?难道他漫游纵情山水时,曾经在这儿栖息过么?作者对江西临川的墨池是否为王右军的遗迹存有怀疑,但他是受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为墨池作记的,所以既不必详细考证,也不便把话说绝,于是用了两个设问句。都是推测的口吻,语意上下贯通,结构前后呼应,布局是很严密的。
(解说:点拨在于拓宽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题、表现形式及行文风格。)
设问句的大量运用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徘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比起磨破垫子的聪明人,还是接近群众的傻子强。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高三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梁实秋的生平及作品;
2.掌握本文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让学生体会梁实秋对老师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作品叙事线索的把握。
教学难点:平实的语言中所蕴涵的情感。
三、教学方式:
诵读法、讲授法、探讨法、比较发法。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1930年,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
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梁实秋还是一个美食家,他的散文《雅舍谈吃》介绍了很多菜的做法与吃法。如以下所列举的:
薄饼
菜包
豆汁儿
芙蓉鸡片
烙饼
烧鸭
2、注释:
①《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是一部专门揭露官场黑暗的小说。它不但写出了大批形形色色道德败坏的贪官污吏,而且写出了清末卖官鬻爵、招权纳贿的官场运动机制。
②《玉梨魂》:徐枕亚( 1889—1937),江苏常熟人。他在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这是一部具有“自传体”成份的小说。书中男主人公梦霞为小学教师并兼任家教。与该家寡媳白梨影互相倾慕热恋,书信往来,诗词酬答,而又以她8岁的儿子,作传书的青鸟。但碍于礼教的束缚,寡妇再嫁有关名节,而且也为儿子日后的前程计,终于不敢效法司马与文君的“叛逆”行为。于是梨影以李代桃僵之计,千方百计促成小姑筠倩与梦霞的婚姻,自己则殉情,以一死报君。结果筠倩也因感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未得体现而郁闷殒亡,而梦霞亦在辛亥革命中于武昌城下殉国。
③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完备于唐。到了明清,科考分为科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第四级,由天子主持。及第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④盅:zhōng
⑤按捺:nà
⑥选辑:ji
⑦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19年1月,梁启超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巴黎和会休会期间,和随行之记者考察一战之西部战场、莱茵河右岸、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等地,游历比利时、荷兰、瑞士、意大利、德国等国,考察伦敦、爱丁堡、伯明翰等城市,访问亚当·斯密、莎士比亚等名人故居,参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对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后整理辑录为《欧游心影录》。在游历欧洲的过程中,他为国内的读者发回了最直接的对于欧战的感受,生动方面,非其他后代的史书可比。
⑧张东荪:sūn 1886年生,知名政治学者,“中国民主同盟”成员,1949年时是燕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燕京大学取消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⑨作金石声: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⑩“清通”意谓用词造句通顺清洁,这是语法的范围。
⑾气盛言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
⑿诌出来:zhou 编
二)、初读印象
1、请用一些词语概括出国文老师的特点。
明确:丑、不修边幅、书呆气、糊涂、爱喝酒、真性率直、平等对人、有趣;有才气{眼界宽、对作品领会深入、修改文章老辣}
丑、不修边幅:他的相貌很古怪……是狞笑,样子更凶。
书呆气:①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②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爱喝酒: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
糊涂:①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②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
真性率直、平等对人: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有趣: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有才气:①眼界宽: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②对作品领会深入、朗诵水平高: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③修改文章老辣: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
2、我对国文老师的感情怎样?
明确:可笑——有兴趣——佩服——真心佩服——感恩——怀念
3、你对这位国文老师的感情如何?
明确:和梁实秋感受一样;他是个以真面目示人的有生气的人;希望我也有这样一位老师:等等。
4、梁实秋把自己写成了怎样一个人?
明确:有点淘气;有点傲气;是国文老师看重的人。
三)品味语言
梁实秋的文字,你觉得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1.×××!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2.“张东荪这个人,我倒和他一桌上吃过饭……”
3.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原因:①运用生活中的口语,通俗易懂。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③展现时代、地方特点,给人新奇感。
4.所以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便不踊跃,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
5.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表。有时候逗先生开顽笑。
原因:细节展现得很具体
6.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7.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
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原因:该雅的地方很雅致。
四)拓展:课后二、三题。
附:
佛跳墙
梁实秋
佛跳墙的名字好怪。何物美味竟能引得我佛失去定力跳过墙去品尝?我来台湾以前没听说过这一道菜。
《读者文摘》(一九八三年七月中文版)引载可叵的一篇短文《佛跳墙》,据她说佛跳墙“那东西说来真罪过,全是荤的,又是猪脚,又是鸡,又是海参、蹄筋,钝成一大锅,……这全是广告噱头,说什么这道菜太香了,香得连佛都跳墙去偷吃了。”我相信她的话,是广告噱头,不过佛都跳墙,我也一直的跃跃欲试。
同一年三月七日《青年战士报》有一位郑木金先生写过一篇《油画家杨三郎祖传菜名闻艺坛----佛跳墙耐人寻味》,他大致说:“传自福州的佛跳墙……在台北各大餐馆正宗的佛跳墙已经品尝不到了。……偶尔在一般乡间家庭的喜筵里也会出现此道台湾名莱,大部以芋头、鱼皮、排骨、金针菇为主要配料。其实源自福州的佛跳墙,配料极其珍贵。杨太太许玉燕花了十多天闲工夫才能做成的这道菜,有海参、猪蹄筋、红枣、鱼刺、鱼皮、栗子、香菇、蹄膀筋肉等十种昂贵的配料,先熬鸡汁,再将去肉的鸡汁和这些配料予以慢工出细活的好几遍煮法,前后计时将近两星期……己不再是原有的各种不同味道,而合为一味。香醇甘美,齿颊留香,两三天仍回味无穷。”这样说来,佛跳墙好像就是一锅煮得稀巴烂的高级大杂烩了
北方流行的一个笑话,出家人吃斋茹素,也有老和尚忍耐不住想吃荤腥,暗中买了猪肉运入僧房,乘大众人睡之后,纳肉干釜中,取佛堂燃剩之蜡烛头一罐,轮番点燃蜡烛头于釜下烧之。恐香气外溢,乃密封其釜使不透气。一罐蜡烛头于一夜之间烧光,细火久焖,而釜中之内烂矣;而且酥软味腴,迥异寻常。戏名之为“蜡头饨肉”。这当然是笑话,但是有理。
我没有方外的朋友,也没吃过蜡头炖内,但是我吃过“坛子肉”。坛子就是瓦钵,有盖,平常做储食物之用。坛子不需大,高半尺以内最宜。肉及佐料放在坛子里,不需加水,密封坛盖,文火慢炖,稍加冰糖。抗战时在四川,冬日取暖多用炭盆,亦颇适于做坛子肉,以坛置定盆中,烧一大盆缸炭,坐坛子于炭火中而以灰覆炭,使徐徐燃烧,约十小时后炭未尽成烬而坛子肉熟矣。纯用精内,佐以葱姜,取其不失本味,如加配料以笋为最宜,因为笋不夺味。
“东坡肉”无人不知。究竟怎样才算是正宗的东坡肉,则去古已远,很难说了。幸而东坡有一篇“猪肉颂”:
净洗挡,少着水,
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看他的说法,是晚上煮了第二天早晨吃,无他秘诀,小火慢煨而已。也是循蜡头炖肉的原理。就是坛子肉的别名吧?
一口,唐嗣尧先生招余夫妇饮于其巷口一餐馆,云其佛跳墙值得一尝,乃欣然往。小罐上桌,揭开罐盖热气腾腾,肉香触鼻。是否及得杨三郎先生家的佳制固不敢说,但亦颇使老饕满意。可惜该餐馆不久歇业了。
我不是远疱厨的君子,但是最怕做红烧肉,因为我性急而健忘,十次烧肉九次烧焦,不但糟踏了肉,而且烧毁了锅,满屋浓烟,邻人以为是失了火。近有所谓电慢锅者,利用微弱电力,可以长时间的煨煮肉类;对于老而且懒又没有记性的人颇为有用,曾试烹近似佛跳墙一类的红烧肉,很成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77范文网 https://www.hanjia777.com
Copyright © 2015-2025 . 77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77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5071480号-27